角色的死亡是動漫裡常見的現象,有些角色只要一登場,觀眾就能知道這個角色不會有好下場,所以就算這些角色最終會死亡也不會感覺到驚訝,然而有部分角色沒有絲毫要領便當的信息,但他們卻突然間死亡了,這就給了觀眾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很出乎大家的意料。
芙蘭達的死是最讓人意外的,雖然麥野沉利看起來很暴戾,但至少觀眾認為她不會殺害同伴,所以身為麥野沉利同伴的芙蘭達,觀眾是不可能想到她會被麥野沉利殺死的,而且還死得那麼悲慘。最重要的是芙蘭達喜歡賣萌,一般來說喜歡賣萌的角色都會有好下場,然而芙蘭達卻打破了這個定律,可愛的角色卻有著悲慘的下場,這樣是能給予觀眾巨大反差感的。
有些人看過《Clannad》後,就不敢看第二次了,因為這部動漫實在是太催淚了,雖然《Clannad》不能讓觀眾翻看多次,但它無疑是一部公認的神作,甚至不少觀眾把它評價為「寫作Clannad,讀作人生」,這句話只有理解這部動漫的人才會懂。岡崎汐是男主的女兒,因為妻子的死亡,所以男主便放棄了撫養女兒,所以汐從小就養成了堅強懂事的品格。後面男主悔悟過來後,就非常疼愛女兒,無時無刻都陪伴著女兒,原以為會就這樣延續到結局,可萬萬沒想到在不久之後,岡崎汐倒了爸爸的懷裡,像媽媽一樣逝去了,看到這段劇情後就瞬間淚奔了,這樣的結局實在是難以讓人接受。
看完《魔法少女小圓》之後,就顛覆了對魔法少女的認知,從這部動漫開始,魔法少女就成為了動漫裡的高危職業。巴麻美一登場時,就以為她是小圓的引領者,會一直陪伴著小圓直到小圓成為出色的魔法少女,沒想到兩集之後就被打臉了,巴麻美學姐的下場是如此的悲慘,看到巴麻美的死亡後,終於意識到這是一部黑暗系的動漫,忽然間有種措手不及的感覺。
寧次的死亡是《火影忍者》的一大敗筆,觀眾對於自來也、鼬的死還能理解,畢竟是劇情需要嘛,但寧次的死對劇情的推進根本不起作用,那作者為何強行要寧次死呢,唯一的解釋就是寧次的死是在為鳴人雛田湊CP。前期劇情不斷地告訴觀眾,努力可以打破命運,付出就能超越天才,而後面卻是各種的血統背景等等,或許寧次的死就是作者用來推翻前期設定的吧,寧次還是未能打破「為宗家而死」的命運。
看到伊藤誠的所作所為後,觀眾對他痛恨的同時又羨慕著他,畢竟誠哥做到了大多數動漫男主做不到的事情。雖然有很多人都痛恨著誠哥,都希望他沒有好下場,但從《school days》的故事風格來看,無論如何誠哥都不可能會死的,然而結局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誠哥被西園寺世界殺死了,看到誠哥的最終下場後,不少觀眾都覺得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