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流氓作家書寫欲望、青春、放縱,「三觀不正」讓人慾罷不能

2020-12-24 上官文露讀書會

最近,蕭亞軒宣布新戀情,這次的男友陳樺,竟然是95後,比蕭亞軒小了整整16歲。有網友調侃「沒有人可以永遠年輕,但是蕭亞軒的男友可以」。

沒錯,在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裡,蕭亞軒是叛逆的,中年女和小奶狗的戀情也總是能成功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

消息一出,有網友嘲諷蕭亞軒是「老牛吃嫩草」,而更多的評論是羨慕她活出了很多人想要卻不敢的模樣。

就像網友說的「依舊是做她自己喜歡的事情」「敢愛敢認,正大光明的去愛吧」。

或許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為了喜歡的事可以不顧他人的目光,哪怕衝動任性、荒誕叛逆,但終究值得。

微博上也隨即展開了一個話題討論:你認為沒有衝動的青春完美嗎?

網友@不會說話的小嘴兒說:青春如果完美還叫什麼青春,青春就是充滿了歡樂與遺憾的。

網友@小xie66說: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不同的人經歷不同的青春,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是啊,青春就像是一場華麗的冒險,或許,沒有遺憾才是青春最大的遺憾。

在我們青春年少時,都會有一些衝動的想法,為某一個人傻一次,為某一件事拼一次。

又或許,我們常常為那些衝動而後悔,但那些悸動、欣喜、失望、遺憾的背後,帶給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就是青春的最好歷程。

馮唐的小說《萬物生長》就講述了一群醫學院的青年如何成長的故事。

青春的熱情奔放、混沌懵懂、悸動新奇,在這部小說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男主人公秋水和室友肆意灑脫的大學生活以及對於愛情的美好體驗,引發我們對於青春的懷念與思考。

/ Part 01

青澀、叛逆、熾熱,你的大學時光也是這樣嗎?

故事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大學生秋水和宿舍好友共同體味著青春的喜悅。

就像每個人的大學生活一樣,除了守住學業的底線,他們也盡情享受著第一次離開父母管束的自由。

他們逃課、抽菸、喝酒,演繹著自己人生舞臺上的主角;

他們嚮往愛情的甜蜜、渴望異性的陪伴,覬覦著象牙塔的另外一種美好;

他們談論八卦、說老師壞話,搭訕新學妹,仿佛這樣才能讓他們的友情更加天長地久。

當然,他們也滿懷憧憬地寫下青春的誓言:要好好學醫,將來做一名好醫生;要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用來懷念青春;要痛快地揮霍時光,因為那寄託著他們對自由自在的嚮往。

不禁讓人想起大學時光的青澀、自在、無憂。

就像小說的名字,陽光之下,萬物都在瘋狂生長,青春也總是騷動不安的。

對於秋水們來說,很多事情是新鮮的、是有趣的。這當然包括愛情,因為那是人性中天然的對於另外一種形式存在的生物的好奇。

現女友是在軍訓時看上了他的,愛情猝不及防地造訪,給大學生活帶來了別致的風景。

「我們去七樓自習,我們帶著全套裝備,我帶著英漢醫學詞典,我女友帶著暖壺。我們坐在一起,我們坐的時間很長,幾年如此。」

一起上自習課,一起準備考試,一起攢錢吃大餐……兩個人學會了互相照顧,也完成一次次的自我成長。

就像馮唐在小說中寫的:「多年以後,我追憶過去,才發現北大兩年是我心智發育的黃金時代,我那兩年,儘管年年如一日,歲月蹉跎,但是我經歷了一個偉大的學習過程。」

在這人生的黃金時代,在這肆意歡樂的校園生活中,秋水享受著愛情的火熱、心智的蛻變,也經歷著情感的陣痛。

/ Part 02

秋水是渣男嗎?

不置可否,愛情是伴隨人一生的話題。

現女友讓秋水從男孩變成了男人,經歷著青春的試探與躁動。

在享受著現女友的陪伴時,秋水卻也在內心祭奠著他無疾而終的初戀。

「高中時我就含情脈脈地看了初戀三年。」

「三年不是一段很短的時間,簡直有三輩子那麼長。」

初戀總是寄託著人們對愛情最美好的等待和嚮往。

在上大學前,秋水終於和女神互相表白,這讓秋水欣喜不已。

於是,他買了一百五十張郵票和一百五十個信封。接下來的日子裡,他一天一封信寫給初戀,表達著自己纏綿的愛意。

「我心狂跳,火苗老高。」

在無數次打電話給初戀未果後,女神終於出現在電話那頭,內心狂喜,卻沒想到得到的是分手的消息——初戀女友移情別戀了。

讓他情竇初開的初戀女友,最終成為日後偶爾寂寥時的一抹回憶。

於是,出於對那段懵懂歲月的紀念,秋水的錢包裡還殘存著對初戀的「遺物」——一個紅色綢條編的心,而這也成為現女友和他分手的導火索。

就這樣,現女友帶著抱怨、帶著嗔怪、帶著有些卑微的喜歡,提出分手。於是,現女友也成為了前女友。

或許心痛,然無對錯,愛過足矣。

後來,秋水與偶然結識的魅力熟女柳青產生了某種名曰「緣分」的交集。

「我第一眼看見她的時候,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我們之間一定會有某種事情發生。」

說話時的平靜親切,舉手投足間的成熟魅力,都給秋水從沒有過的新奇,從此兩人也產生了千絲萬縷的情感糾葛。

秋水是渣男嗎?

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的答案。

但我覺得,愛就愛了,不愛就不愛了;舒服就在一起,累了就體面告別。

沒有一紙婚書的禁錮,青春的愛情就是這麼單純、澄明、隨心所欲。

/ Part 03

青春應該無欲無求還是充滿激情……

有人說:叛逆、生猛、自負、荒唐,這才是青春該有的模樣。

我喜歡這部小說的原因就是那些烏七八糟的情節背後,夾雜著青春荷爾蒙的氣息,是對青春生命熾熱的歌頌,讓人熱血沸騰。

小說的最後,宿舍的四個兄弟都找到了人生的歸宿,他們也都開啟了屬於各自的另一段生命歷程。

他們經歷夢想與人性、肉身的短兵相接,他們從不懂愛到成全愛,從自我否定、自我懷疑,到自我期待、自我認可的蛻變,這才是青春賦予我們的意義。

當然,青春也總是充滿了遺憾,但正因為無法重來,才讓每一次喜怒哀樂都那麼刻骨銘心。

正如馮唐所說:「即使造出來時間機器,重新過一遍充滿遺憾的年少時光,不完整的故事還是不完整,混蛋的地方還要混蛋。所有的遺憾,一點不能改變。」

激情、混蛋、愛情、性,馮唐言語間的痞子氣,飽含著對於青春的禮讚,也帶給人渴望青春湧動的力量。

回到今天,「獨身主義」「佛系青年」「低欲望社會」,成為無數青年逃避生活的藉口。

不敢去愛、不敢去爭取、不敢去反駁,生活才剛剛開始,就想要這樣荒蕪地虛度整個人生。

知乎上有個提問:「怎麼看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自稱佛系青年?」

有個直擊靈魂的回答:年輕人無欲無求,不是好事。

最怕你自欺欺人,還標榜自己無欲無求。

生命只有一次,青春也只有一次。瘋狂追夢時的熱血和傲驕、迷茫困惑時的倔強和堅持,才是青春獨一無二的標誌。

青春乃心境,而非年華。

就像蕭亞軒,雖然經歷愛情的傷痛,但依然大膽地成全著自己。就像秋水,縱然曾經黯然神傷,但下次依然熱烈奔放。

願我們可以永遠年輕、永遠充滿激情、永遠熱淚盈眶,喜歡了就要去爭取,付出了就不要後悔,經歷了就一切都值得。

【本期話題】你的青春有遺憾嗎?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會希望換一種方式度過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哦

相關焦點

  • 他的小說三觀不正,女主與男主,都是母子關係!
    他的小說三觀不正,女主與男主,都是母子關係!有些小說,非常富有爭議性,正如同教主荊軻守的那部《風起紫羅蘭》,就被罵的挺慘的,因為男主角殺妻證道,在踏入仙門的那一刻,殺死了自己從小青梅竹馬的戀人,沒有一絲留戀,也沒有一絲不舍,那種對生命的漠視與冷漠,讓不少讀者紛紛吐槽,難道修仙之路,就註定斷情絕愛嗎?
  • 知名作家方方與大學教授梁豔萍,三觀不正的人真可怕
    最近,兩個來自湖北的中年女人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一個是作家方方女士,一個是湖北大學教授梁豔萍女士。在武漢疫情發生之前,這兩個人或許並不為很多人所熟悉,但如今,估計只要經常上網的人都知道這兩個名字了。是什麼讓兩個本該受人尊敬,靠文字靠學識吃飯的人瞬間晉升成了不受人待見的「網紅」?
  • 黑暗扭曲的三觀,為什麼許多中國人第一次看不慣《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當代作家村上春樹著作的作品,大部分中國人第一次接觸《挪威的森林》是因為甲殼蟲樂隊60年代演奏的一支田園牧歌式的青春戀曲,而這首歌曲直到現在還是口口傳唱。但當因此而生出興趣的聽眾想要翻開《挪威的森林》原著來體味一把青春戀曲時,遇到往往不是初戀般的味道,而是心中排斥的故事情節和黑暗醜陋的三觀,於是《挪威的森林》原著在中國一直無法推廣。
  • 青春鬥三觀不正?但卻是大部分人的真實生活寫照?
    由鄭爽,蓋玥希,王秀竹,陳小紜,徐悅主演的青春劇已經完結對於這部劇網友們的一致直呼三觀不正,但是你細細揣摩就會發現那也是你的青春向真在劇中是一個重感情的人所以才導致第二段感情的失敗,和趙聰大學四年的相戀最後連分手都沒有說清楚就結束了
  • 「三觀不正」又如何?|價值觀
    讀者當然有不喜歡、覺得寫得差的權利,不過,用「三觀正不正」來稱量虛構作品,算是最無能、最缺乏閱讀能力的讀者了。無他,參差多態,乃幸福之本源;試圖認為人性裡只有一種「正確的三觀」,本身就是最大的三觀不正。
  • 最近流行「三觀不正」,比如《我們不能是朋友》熱播
    郭雪芙可以說就是一個典型的社畜,看起來每天出入高檔寫字樓,卻和男友精打細算存錢買房,看起來可真是很多人現實中的生活,一切按計劃進行,在最年輕的歲月裡,早早地就不敢去激情生活,就算後來買到了房子,卻丟失了那一份心動。
  • 《地獄之花》:人只有正視欲望本身,才能不被其束縛
    自然主義認為不應該像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那樣帶著強烈的個人主觀感情去寫作。無論是讚美亦或是批判都是不允許的,他們注重對客觀規律的直接書寫,強調作者應該拋去個人感情,而單純、冷靜地記敘自己觀察到的想像。因此,自然主義作家在選題上往往十分大膽。而永井荷風早年深受法國作家左拉的影響,因此在《地獄之花》中的後言中,他開誠布公地談起了自己的寫作初衷。
  • 令人警醒:放縱慾望,就是在和魔鬼做交易
    何明峰說的這句話,讓人唏噓不已。大學畢業到30歲之間,原本是人生大好的奮鬥時光,可何明峰不得不用這段寶貴的青春,為曾經欠下的校園貸買單。他一直被債務驅動著走,陷入裡面無法自拔,失去了很多好的學習成長機會,他後悔不已。
  • 書寫新時代的青春華章:廣東省青年作家創作會議發言摘登
    來自廣東省及港澳地區的108名青年作家濟濟一堂,暢談新時代、新青年,暢想文學夢、中國夢,立志共同書寫新時代的青春華章。現刊發部分青年作家書面發言,以饗讀者。正因為平凡,我的童年得以無拘無束地生長。我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作家,首先感謝那段平凡的村莊生活。其次,我要感謝閱讀,在2013年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之前,在長達10多年的時間裡,我平均每天閱讀7小時。在我的經驗裡,我不知還有什麼比閱讀更方便、更有效地提升一個人的精神境界與思想深度。相對於成功的前輩作家來說,我認為青年作家的最大優勢是有時間大量讀書、發呆、琢磨。
  • 最近流行「三觀不正」,比如《我們不能是朋友》熱播
    郭雪芙可以說就是一個典型的社畜,看起來每天出入高檔寫字樓,卻和男友精打細算存錢買房,看起來可真是很多人現實中的生活,一切按計劃進行,在最年輕的歲月裡,早早地就不敢去激情生活,就算後來買到了房子,卻丟失了那一份心動。
  • 他的小說三觀不正,女主與男主,都是母子關係!
    他的小說三觀不正,女主與男主,都是母子關係!有些小說,非常富有爭議性,正如同教主荊軻守的那部《風起紫羅蘭》,就被罵的挺慘的,因為男主角殺妻證道,在踏入仙門的那一刻,殺死了自己從小青梅竹馬的戀人,沒有一絲留戀,也沒有一絲不舍,那種對生命的漠視與冷漠,讓不少讀者紛紛吐槽,難道修仙之路,就註定斷情絕愛嗎?
  • 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的捷克作家
    做不到這一點的作家,作品就無法發表,特權也會被剝奪,這引發了巨大的不滿。許多人都曾感慨作家群體在捷克的地位,哈維爾這位「人文總統」便是例子。其實,這都是拜捷克人的閱讀傳統所賜。時至今日,即使網絡已然侵入生活每個角落,布拉格街頭仍隨處可見持書閱讀者,伏爾塔瓦河畔的長椅上,佛賈花園的草地上,低頭閱讀者的比例都極高,低頭玩手機的倒是一個都沒有。
  • 《人渣的本願》這部動漫三觀到底正不正?
    《人渣的本願》這部動漫三觀到底正不正?誰說三觀有正與不正的?如果a的三觀是真命題,而b和a的三觀是相反的,那麼根據演繹推理,b的三觀是錯誤的嗎?與其說是愛情作品破壞了三觀,還不如說是一個不幸的愛情圈。每個人都習慣像挑選商品一樣互相談論和比較,但不應該這麼普遍。所以花火會很震驚,我也會被她的震驚所震驚。因為我已經貨比三家把愛情看得很正常了,忘記了愛情的其它雛形。歸根結底,這樣的我和她有著一個願望卻屈從於欲望和價值的我有什麼不同?是得,有區別。因為她有一些純粹的欲望,但我甚至失去了那種欲望的痕跡。這部作品在漫畫的形式和技法上沒有太大的突破和創新,但這兩個方面可能有點平庸。
  • 「雪中樹風骨,劍來正三觀」:這位網友的評價,讓人眼前一亮!
    特別是評論區有一條留言讓我覺得非常驚豔,我認為是對雪中和劍來最為中肯的一句概括:「雪中樹風骨,劍來正三觀」!《雪中悍刀行》與《劍來》均是著名網文作家烽火戲諸侯的經典之作,也是總管(烽火戲諸侯的「綽號」,具體緣由都知道,不再多說)所有作品中我認為最具代表性的兩部。
  • 劉若英電影《後來的我們》被告了,原因三觀不正
    豆瓣評分為5.9分,這部由當紅小花周冬雨和人氣小生井柏然飾演的青春愛情片,有人認為劉若英的這部電影直擊內心,講述了很多情侶分分合合的狀態,也非常符合年輕人的談戀愛的內心想法。
  • 這位作家一本書寫了五年,長達2043萬字,竟然還有人二刷!
    這位作家一本書寫了五年,長達2043萬字,竟然還有人二刷!總體來說這本書還是略有看點的,首先誇下作者更新速度(估計我是追不上),其次文筆尚可,中後期先不說,前期劇情節奏進展得很爽快,作者雖然依舊採用裝13打臉的套路,但是爽點十足,沒有讓人有很刻意很尷尬的地方,另外,都市小說必不可少的後宮以及感情線在這裡也還算可以,糧草一枚,不過看到這本書五年兩千萬字,還是想說,花都大少真的天秀!
  • 因為愛你,所以虐你,這幾部小說簡直就是三觀不正啊……
    因為愛你,所以虐你,這幾部小說簡直就是三觀不正啊……(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而在這種言情小說中的男主,也是毫無底線,明明不喜歡女主角,卻依舊不願意放手,把她留在身邊,當成替代品或者是解決欲望的工具……下面就說幾部現在看來,三觀不正的言情小說,在這些書中,幾乎都揭示著同一個主題,那就是因為愛你,所以才會虐你!1.
  • 黑暗扭曲的三觀,為什麼許多中國人第一次看不慣《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當代作家村上春樹著作的作品,大部分中國人第一次接觸《挪威的森林》是因為甲殼蟲樂隊60年代演奏的一支田園牧歌式的青春戀曲,而這首歌曲直到現在還是口口傳唱。但當因此而生出興趣的聽眾想要翻開《挪威的森林》原著來體味一把青春戀曲時,遇到往往不是初戀般的味道,而是心中排斥的故事情節和黑暗醜陋的三觀,於是《挪威的森林》原著在中國一直無法推廣。
  • 村上春樹嚴厲的語錄揭示了人的素質和三觀之間的區別
    當代人的素質和三觀比十年前或二十年前好嗎?或者更壞一些?這個問題一提出來,我們一定很難回答。然而如果我們不讀村上春樹的語錄,繼續往下看,我們一時還不能真正討論答案,畢竟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必須閱讀文學作家的語錄來充實自己。
  • 人們都說瓊瑤的小說和影視劇三觀不正,為何依然能流行幾十年?
    如果說當代有哪位作家的書橫跨不同年齡階層人一直流行至今,除了金古,當屬瓊瑤。瓊瑤的言情小說,從七十年代開始風行,影響了七零後的戀愛和婚姻觀,至今人們在談起瓊瑤的作品時達成的共識基本有三點:其一,瓊瑤的作品文採很棒;其二,瓊瑤的小說三觀不正;其三,瓊瑤的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後收視率總是不錯,而且捧紅了不同時代的一批又一批的男星和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