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4月14日訊 「感謝我校培養出像喻澤鑫同學這樣樂於助人的好學生,祝願咱們青島理工大學能夠繼續培養出更多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優秀學生!」4月10日中午,一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送到青島理工大學宣傳部老師們手裡。感謝信來自學校85歲的退休老教師宋泰璋,信中他以樸素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了對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生喻澤鑫的感謝之情。
85歲的退休老教師宋泰璋寫來的感謝信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小喻同學對我來說,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宋泰璋老師退休前是土木工程學院教師,因眼疾視力下降十分嚴重,給生活和出行造成了極大不便。
宋泰璋老師的信是由他口述、親人代筆寫成,信裡細緻入微地講述了喻澤鑫同學對自己的無私幫助:「2018年10月下旬,我到南院浦發銀行取工資,喻澤鑫見我行動很不方便,主動扶我過馬路、幫我取款,然後一直把我送回家。路上交談中,知道小喻同學的導師是同屬九三學社的李秋義教授,心裡更加覺得親密了。之後的一年多來,小喻每周都會來我家幫忙,陪我買菜、幫我搬東西,代我交電費電話費,有時還幫我整理家務……」
喻澤鑫熱心和耐心的幫助,讓宋泰璋老師十分感動:「幫我推著小車,給我講述市場上都有哪些蔬菜水果,大夏天的也幫我把東西搬上五樓去,市場上的人都以為小喻是我的小外孫!」
喻澤鑫同學和宋泰璋老師在一起
「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需要的人」
「沒想到宋老師會為此專門寫一封感謝信,其實我只是為宋老師做了一點點小事。而且宋老師是學院的老教師。在宋老師身上,我也學習到了很多。」喻澤鑫是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土木研185班學生,「我就是希望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讓「助人為樂」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喻澤鑫表示,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學校,身邊的人都在用實際行動感染著自己。「導師李秋義老師跟我們交流的時候,很多次都講到,做人第一要做的就是要有愛心,不管學術水平如何,沒有愛心和善心的人,不能稱之為一個『完整的人』。」喻澤鑫說,看到學院其他老師平時對待學生時盡心盡力,盡最大努力去幫助每一個有困難的學生,這讓自己倍受感動的同時,也很願意為大家提供幫助,做一個樂於助人的人。
喻澤鑫多次報名參加各類志願服務活動
平凡舉動溫暖人心
土木工程學院分團委書記王中帥對喻澤鑫的評價是熱心、開朗:「喻澤鑫成績不錯,在班級和研究生會平時工作中很認真負責,常常積極主動地幫助同學解決問題,而且多次報名參加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比如青島海軍節、大運會、青年企業家創新創業發展論壇、無償獻血等。」
最美人間四月天,真摯情意暖人心。「這件事也讓我充分感受到: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喻澤鑫表示:「以後我還會努力做一個熱心幫助他人的人,到社會這個大課堂去鍛鍊去實踐,不辜負學院、學校的培養。」
一封退休老教師寫來的感謝信,道出了對在校大學生的讚許,道出了對學校育人成效的肯定。從路遇生病老人伸出關愛幫助之手的五名大學生,到活躍在家鄉疫情防控一線的大學生志願者們,近年來,青島理工大學湧現出一批有責任、敢擔當、講奉獻的優秀學子,他們的舉動或許平凡,但卻彰顯著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責任擔當和青春風採,構築起一道溫暖人心的風景線。
通訊員 曹玉潔 半島網記者 於潤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