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崔顥的一首《黃鶴樓》千古流傳,更是入選了高中語文課本,讓黃鶴樓的名聲遠揚、深入人心。而除崔顥之外,還有的人文墨客在黃鶴樓留下了千古絕唱。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以來便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樓」等美譽,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賞。
黃鶴樓風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它是「楚」文化的發源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說到去武漢旅行,很多人會想到武漢大學的櫻花,美味的鴨脖和風味獨特的熱乾麵,但是說到武漢的必遊景點,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黃鶴樓。
黃鶴樓坐落在蛇山頂,共高5層,總高度51.4米,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黃鶴樓之所以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它的歷史自然是相當悠久。據說它始建於三國時期,當初的黃鶴樓可不是一個景區,只是一座用於軍事瞭望的普通閣樓而已,到了唐代以後,黃鶴樓漸漸稱為文人雅士吟詩作對的風雅之地,成了遠近聞名的消遣之地,不過黃鶴樓的命運可謂是相當坎坷,幾千年來幾經興廢,如今我們看到的黃鶴樓是按照清朝同治年間的樣子重造的,是一座由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成的當代仿古建築。
不過雖然不是古建築,但是名聲在外的黃鶴樓,每年依然吸引著大量的國內外遊客到此參觀,但是來過的遊客卻對黃鶴樓感到非常失望,一幅巨型的瓷磚畫看上去特別的俗,給人一種國內鄉村酒店大堂的既視感,作為仿古建築的黃鶴樓,樓梯居然用的是石材,最可笑的是裡面還加裝了一部電梯,與其說這裡是黃鶴樓,還不如說這裡是個大酒店。
很多武漢當地的朋友說,黃鶴樓除了名字是老的,其他都是新的,就連重建的位置也不在舊址上,這座鋼筋混凝土加電梯的仿古建築早就失去了原來的韻味,加上並不便宜的門票,只有外地遊客有興趣會去參觀,武漢本地人基本對黃鶴樓嗤之以鼻。
對於古樓遇上現代化,鋼筋水泥,裝上電梯,有人表示,裝電梯這樣的行為很合理並且人性化。早就聽聞登樓眺望,可將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而且老人對古樓的情感又遠比年輕人深刻,來此旅遊者不乏許多年老者,裝電梯為他們登樓提供了很多便捷之處。但是的人卻表示,古樓就應該有古樓的風格和特色,讓人有歷史代入感,走進古樓卻驚現電梯,會讓人很「出戲」,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