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關於盜墓類的影視可謂是風生水起,不管是盜墓筆記還是鬼吹燈系列電影都是吸足了人們的眼球,各種奇異冒險的故事更是數不勝數。其中《鬼吹燈》中的黃皮子 ,相信對大家更是熟悉不已的一種生物了。劇中描寫的黃皮子不是普通的黃鼠狼,而是成了精、被當地山民供奉的「黃大仙」。黃皮子神通廣大:被抓住後會裝死逃生;會摩擦爪子致白磷起火;會釋放有毒的尿液,令人類產生幻覺而內鬥;被抓後,還會扮可憐求釋放。
不過除了這個黃大仙,在浙江金華山可是還有一位有名的赤松黃大仙。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這個黃大仙。
黃初平(約328—約386),後世稱為「黃大仙」,是中國民間信仰之一,著名道教神仙。東晉人,出生於浙江省金華蘭溪黃湓村,一說出生於浙江省金華義烏赤岸。黃大仙原是當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華山中修煉得道升仙。宋代敕封為「養素淨正真人」。十五歲時得仙指點得道而隱居赤松山。18歲開始修道,得道後易名赤初平,號赤松子,故號稱「赤松仙子」。民間流傳其法力高強,能夠點石成羊。傳說因為煉丹得道、羽化登天,而且以「藥方」度人成仙,得到人們的信仰和崇祀。在港澳臺,東南亞流傳甚廣。今得道升仙地建有浙江金華黃大仙祖宮,廣州和香港等地建有黃大仙祠。香港亦有為紀念他設立的黃大仙區。
傳說他十五歲去放羊的時候,有個道士見他本性善良,把他帶到浙江金華山石室中,收他為徒。一學就是四十多年。見弟弟放羊久久未歸,他的哥哥黃初起四處尋找未果,四十多年後在街市上看到一個道士在佔卜,黃初起就問他弟弟在哪裡?道士說:「金華山有一個放羊的小孩,姓黃名初平,是不是你的弟弟?」初起聽到之後,立即跟道士到金華山尋找。兄弟相見後悲喜交集,哥哥問弟弟道:「羊在哪裡?」,黃初平指著白色的石頭說:「就在那兒」,並喊:「羊起來」,白石頭竟然都應聲昂首而起變成了山羊,有數萬頭。初起驚訝不已,初起因此也起了修道之心,於是辭別親人,與初平一起修煉去了。他們食松脂茯苓等,結果練得坐在立亡,日中無影。雖五百歲,卻有童子之色。他們後來回到家鄉時,見親戚鄰居都死盡了,於是又回到山中修煉。最後他們倆個都成仙了。黃初平因此獲得別號「赤松子」。
又有傳說黃初平本是浙江金華的神祗,據說是奉玉帝旨意於1897年,下凡布教,在廣東番禺的一個扶箕活動中顯靈,自道身世,勸人向善,引來不少信眾, 赤松黃大仙之名因而得以顯揚。由於黃大仙十分靈驗,加上當時廣東的疫病蔓延,求醫問方的善信就愈來愈多。黃大仙信仰在1915年由普慶壇的創建人—梁仁庵道長傳入香港,其後蓬勃地發展。香港家傳戶曉的黃大仙,就是是晉代浙江金華縣以「叱石成羊」的傳說而著名的黃初平。黃大仙降箕用的靈籤和藥籤一直沿用至今,在香港十分普及。後來祀奉黃大仙的人越來越多了,傳遍了全國各地,就連海外同胞也都非常信仰他,香港那些就有一個黃大仙區,那裡有個廟,人稱是「香港第一大廟」是從金華分廟過來的。相傳在香港人們在黃大仙廟裡是有求必應,所以那裡每天燒香的人都很多,香火一直都很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