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又賣瘋了!出口額創25年紀錄!工廠車間忙到飛起!疫情之下...

2020-12-06 金融界

來源:央視財經

今年1月份至9月份,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產量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自行車出口金額達到11億美元,創下近25年來單季度紀錄新高。自行車這個行業出現了如此強勁的增長究竟是怎麼回事?

01

自行車海內外市場銷量暴增 訂單量遠超產能

在江蘇丹陽的鳳凰自行車生產基地內,記者了解到,今年六月開始,整個工廠都在滿負荷地運轉,然而由於上遊的零部件短缺,因此無法進一步擴展產能,目前生產出來的自行車的數量仍然無法滿足訂單的需求。

位於江蘇丹陽的鳳凰自行車廠,主要生產的是用於出口的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記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工廠招工困難,再加上由於上遊零部件斷供、下遊需求乏力,當時工廠產量不足產能的一半,然而從六月開始,整個行業就如同坐上了過山車一般。

上海鳳凰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俞躍峰:海外市場的需求起來以後,我們訂單量快速增長,6月到10月銷量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0%,環比來看,1月到5月和6月到10月,6到10月份也是增長了50%。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企業都是滿產滿銷的狀態,生產出來的自行車僅會在倉庫內存放幾天進行周轉。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訂單量過大,企業產能無法滿足訂單,目前承接的訂單已經排至明年第二季度

阿里巴巴國際站自行車行業運營負責人韓嬌:自行車行業在過去6個月連續GMV平臺交易額的增長都超過100%,尤其是9月採購節,自行車行業的支付訂單量年同比增速達到220%,支付買家數年同比增速達到250%,而平臺的累計線上交易額的增速年同比增長超過240%。

除了出口供不應求以外,國內自行車市場也是一片火爆,訂單量遠超產能。這也導致了自行車供應鏈非常緊張,零部件短缺,供貨周期延長。

上海永久自行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顏鶴:截止到今年10月份,公司總銷量已經接近400萬輛,銷量增幅達70%,利潤增幅達70%左右,其中童車的增幅達到100%,今年9月份我們跟工廠下的訂單,它的流水線上實際上排產已經排到年底了,明年1月份才能交貨。

業內人士表示,自行車行業之所以能夠逆勢向上,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疫情造成了人們傾向於分散出行,帶來了大量自行車代步需求。此外,疫情也使得國內外很多人的娛樂健身方式轉變為了騎行,更進一步推動了自行車的銷量增長。

02

電動自行車成出口銷售主力

高端車型佔比逐步提升

自行車或者電動自行車現在已經成為國內外很多人出門首選的交通工具,那麼現在的自行車相比以往有什麼變化呢?

在浙江金華的一家電動滑板車企業裡,記者見到了從業多年的徐躍。他告訴記者,電動滑板車是現在歐洲市場最受歡迎的個人交通工具。電動滑板車的控制方式與傳統電動自行車相同,容易被駕駛者學習,比傳統電動自行車結構簡單、輕巧。由於在歐洲法規中擁有路權,因此在當地很受歡迎。

浙江金華市武義縣金躍動力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躍:5月份的訂單,超過了往期一個月的兩倍到三倍,客戶一直在返新的訂單,而且越返越大。從5月到11月,訂單已經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了。

徐躍告訴記者,這樣一款滑板車重量為25公斤,續航40公裡,主要解決的是10公裡以內的工作通勤問題,從今年5月開始每個月銷量都超過了一萬臺。由於部分零部件和自行車以及電動自行車通用,因此零部件供應不足,現在也處於訂單量遠超產能的狀態。這款車售價一般在300至600歐元,起到替代低端電動自行車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自行車產品中高端化趨勢明顯,山地車、公路車所佔比重逐步提升,自行車產品越來越多樣化與時尚化。中國自行車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千元以上自行車產量連年增長,2019年千元以上自行車產量佔總產量的比重已達13.7%,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以鋰電電動自行車為代表的高端產品,佔電動自行車總產量的比例為13.8%,年產量近500萬輛,產量再創新高。

上海鳳凰進出口有限公司業務總經理駱掠:針對一些上班族,一臺鋰電自行車真的是一種「救命」的出行方式,因為它直接解決人們短途,大概在30到50公裡的出行需求。這款電池做了內藏式的設計,踩了腳踏之後才會通電,所以我們叫這款車助力自行車。跟2019年相比,同配置、同類自行車,銷量大概增長5倍。

業內人士認為,以往國內自行車產業以低附加值產品為主,產品同質化問題明顯。但近幾年產業不斷融入新材料、新能源、網際網路等元素,發展迅速。碳纖維近年來在自行車製造中的應用不斷擴大,大幅提升了自行車的綜合性能。電動自行車也出現了電助力自行車等高附加值新品種,出口售價甚至達到600至1000美元。在海內外需求共同增長下,國內自行車產業開始逐步升級。

03

疫情終究只是短期因素

訂單銷量爆發式增長並非自行車行業常態

一提起永久和鳳凰,老一輩人就覺得很親切,而隨著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人們出行方式和健身方式的改變,傳統行業、老的品牌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當中。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疫情終究只是短期因素,訂單和銷量的爆發式增長也並不是自行車行業的常態,我們更應該關注影響整個行業的一些中長期的看點,比如,行業內的龍頭企業,能不能借著目前這個難得的契機,充分發揮中國製造業以及供應鏈的優勢,精心打造中國品牌,搶佔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

另外,這幾年國內一直在倡導綠色出行的理念,也隨之帶來共享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流行,能不能騎自行車變得更安全、更省力、更時尚,讓大家更願意騎,也就是提升自行車的使用黏性?相信自行車行業在這方面也是大有可為。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供給來引領需求,從而實現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

相關焦點

  • 自行車賣瘋了!出口額創新紀錄!工廠車間忙到飛起,是鳳凰涅槃?
    綜上所述的問題,瓶子想要帶大家一起了解這次的主題,關於自行車又賣瘋了,出口額創25年記錄,工廠車間又忙到飛起!疫情之下,百年行業鳳凰涅槃的前因後果,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今天的內容吧!銷量暴增,供不應求記者在江蘇丹陽的鳳凰自行車生產基地了解到,六月份開始自行車的需求量便暴增,但是工廠內由於上遊零部件的生產不足,導致其他部門無法完成加工,從而致使整個工廠內處於訂單量暴漲,但是生產量卻跟不上訂單量的需求,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嚴重現象。
  • 自行車又賣瘋了,出口額創25年紀錄!
    今年1月份至9月份,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產量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自行車出口金額達到11億美元,創下近25年來單季度紀錄新高。自行車這個行業出現了如此強勁的增長究竟是怎麼回事?
  • 自行車出口額創25年紀錄!上海鳳凰持續拉升 盤中封板漲停 報15.82元
    今年1月份至9月份,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產量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自行車出口金額達到11億美元,創下近25年來單季度紀錄新高。除了出口供不應求以外,國內自行車市場也是一片火爆,訂單量遠超產能。這也導致了自行車供應鏈非常緊張,零部件短缺,供貨周期延長。
  • 自行車出口「爆單」 業內:增長將持續至2022年
    證券時報記者 陳麗湘 張騫爻 2020年的外貿行業流行著這樣的段子:「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4月的熔噴布,5月的頭盔,6月的自行車。」因需求爆發而帶動行業發展的場景,在今年屢次上演。阿里巴巴國際站的相關數據顯示,自行車行業出口爆單在三季度「捲土重來」。
  • 訂單接到手軟 自行車出口成香餑餑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受疫情影響,海外市場對自行車的需求不斷增加,我國自行車出口量暴增。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我國自行車出口金額自4月起連續5個月實現環比增長。中國自行車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我國自行車出口4166.3萬輛,同比增長3.9%;出口額24.34億美元,同比增長12%。
  • 貿易順差創40年新高!工廠滿負荷運轉,電子業或迎來轉機
    幾乎全世界的人,包括中國人,在年初都沒想到,2020年會以這樣一種全球瘋買中國貨的方式收官。 剛剛過去的11月,中國出口增速21.1%,貿易順差754億美元,創下自1981年來的最高水平。
  • 中國自行車出口25年來新高
    受疫情影響,國產自行車今年在海外大受歡迎,年產量近8成出口到了歐美等國家。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自行車出口金額達到11億美元,創下近25年來單季度紀錄新高。中國自行車協會在近日舉辦的2020中國自行車產業大會上透露,今年行業收入將突破3600億元,同比增長10%,對歐美、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出口繼續保持高增長勢頭。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自行車相關企業64.53萬家,其中有進出口信用的共1.66萬家,佔比約為3%。
  • 出口「爆單」!自行車企業訂單排到明年,只恨貨櫃太貴、招工難
    2020年的外貿行業流行著這樣的段子:「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4月的熔噴布,5月的頭盔,6月的自行車。」因需求爆發而帶動行業發展的場景,在今年屢次上演。據證券時報報導,阿里巴巴國際站的相關數據顯示,自行車行業出口爆單在三季度「捲土重來」。
  • 韓國泡菜出口疫情年創歷史新高
    韓聯社首爾12月20日電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提高免疫力的食品是所有消費者關心的熱點,韓國泡菜(Kimchi)借勢拓展海外銷路,出口額創下歷史新高。   據韓國關稅廳(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今年前11個月,韓國泡菜出口1.3152億美元。不計算12月的出口額,也已遠遠超過此前全年出口額最高紀錄,即2012年創下的1.0661億美元。
  • 中國自行車出口爆單:訂單排到明年6月份 上海鳳凰漲停
    來源:澎湃新聞中國自行車出口爆單:訂單排到明年6月份,上海鳳凰漲停疫情影響下,海外市場對中國自行車的需求持續引爆。國內龍頭企業正不斷趕工以滿足暴漲的訂單。上海鳳凰目前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6月,天津易路達車間內的工人每晚加班到10點多。11月19日上午,上海鳳凰(600679)股票漲停。來自中國自行車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自行車行業的出口形勢在今年持續回暖,6月當月,全國自行車出口559.2萬輛,同比增長30.5%,出口額3.21億美元,同比增長38.8%,5月、6月連續兩個月出口量環比保持兩位數增長。
  • 自行車出口火爆 有公司訂單已排到明年6月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本報記者高佳晨國產自行車在海外「賣爆」了。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第三季度自行車出口金額達到11億美元,創近25年來單季新高。阿里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自行車行業連續6個月實收GMV(成交總額)增長超過100%,10月份訂單量同比增長220%。今年1月至9月份,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產量均實現兩位數增長。12月4日自行車概念股活躍。
  • 受疫情衝擊 ,新加坡航空公司虧損額或再創紀錄
    受疫情衝擊 ,新加坡航空公司虧損額或再創紀錄; 新加坡航空公司勢將再度遭受嚴重的季度虧損,此前新冠疫情導致其乘客數量大幅下降。新加坡航空公司一直入選Skytrax評選的全球最佳航空公司之列。該航空公司本月警告稱,預計第一財季將出現重大經營虧損。
  • 2020年韓國半導體出口額同比增長5.6%達992億美元 創歷史第二高
    【TechWeb】1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半導體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半導體出口額同比增長5.6%,達到992億美元,創下歷史第二高,僅次於2018年創下的1267億美元的最高紀錄。
  • 自行車火爆:產能跟不上,海外訂單排到明年6月
    「疫情影響之下,出行方式在改變,海外對自行車本身的需求在上升,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當地自行車的組織生產出現了一定困難,一些訂單也轉移到了國內。」乘上東風的不僅是上海鳳凰。11月19日、20日,中路股份(600818.SH)、新日股份(603787.SH)分別漲停。早在2020年6月4日,Wind便上線了自行車指數。
  • 賣瘋了!中國自行車海外訂單激增!哪些塑料材料有機會?!
    中國自行車海外賣瘋了5月上旬開始,隨著歐洲疫情緩和,各國開始逐步「解封」。歐洲人終於能出門了,但仍不敢乘坐公共運輸,為了安全,他們紛紛開始搶購代步工具。作為「自行車出口大國」,中國的自行車在部分國家變得非常暢銷。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自行車和電動車對歐出口量暴漲,連上萬元的車型都有被買空的情況。
  • 通訊:探訪疫情之下為中老鐵路提供鋼軌的中國工廠
    李愛平 攝中新網包頭8月5日電 題:探訪疫情之下為中老鐵路提供鋼軌的中國工廠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8月4日下午,在震耳欲聾的鋼軌檢查車間內,45歲的李金玉戴著安全帽拿著鐵尺認真地量著鋼軌的直徑。李金玉說,「疫情發生至今,印象中一天都沒有休息過。」「疫情之下,搞出口鋼軌不容易,這又是國家『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絕對不能掉鏈子。」4日,李金玉對包鋼國貿公司熱軋銷售部客戶經理助理潘雪松說道。將包鋼軌梁廠生產的鋼軌運送到中老鐵路境外段的施工工地上,潘雪松是見證者之一。
  • 中國,世界工廠無疑,自行車出口破25年記錄
    2020年疫情衝擊了世界上的各個產業,但是好像對自行車產業不僅沒有衝擊,反而還有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而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製造商,自然承擔了大量的訂單生產任務。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從今年三月份開始,大量的自行車訂單湧向了我國的深圳地區。很多公司將產能打開到了極致,依然無法快速地對產品進行生產。上海鳳凰自行車製造公司甚至表示,訂單生產已經排到明年的四五月份了。
  • 臺灣自行車出口單價 創458.99美元新高
    根據臺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成車出口平均單價提升至458.99美元,比2013年成長1.85%,再創歷年新高,自2006年突破200美元以後,連年持續提高,顯現臺灣自行車產業的高值化趨勢。
  • 兒童節剛過完兒童自行車賣斷貨,在杭州開了十年車店的老方大呼沒想到
    迪卡儂的員工表示,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前段時間不能複課的小孩子需要戶外活動,很多選了自行車。在建北橋頭開自行車店的老方也同意這個看法,他的店開了十年,第一次碰到兒童自行車這麼緊俏。他銷售中國臺灣產的一個自行車品牌,主營中高檔公路自行車、山地車和兒童自行車,從3月份起,童車就漸漸不夠賣了。
  • 兒童節剛過完兒童自行車賣斷貨 在杭州開了十年車店的老方大呼沒想到
    我問裝配師傅倉庫裡還有沒有兒童自行車,他說所有童車都在貨架上,昨天本來到了一批,當天就賣得所剩無幾,下一批還不知道什麼時候送到。迪卡儂大關店負責人說,工廠很早就告訴門店,受疫情影響,上遊配件廠供貨緊張,導致工廠產能不足,只能根據配件到貨情況生產相應的款式,這種情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