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火的男團,一定是他們!
只要你上網衝浪,「黑人抬棺」這四個字你肯定見過,各種視頻風靡,魔性又洗腦。
不過在開始之前,還是要簡單科普一下什麼是黑人抬棺,以免有人真的和周震南一樣是2G網!
黑人抬棺:
出自原版視頻「Ghana's dancing pallbearers」,視頻中一隻黑人棺葬舞蹈團隊向我們展示了在加納的特有習俗,隨後這個視頻被添加了帶感的BGM,然後在b站走紅。
他們穿著正式的黑西服,表情嚴肅,帶上墨鏡,出現在葬禮上。
然而正兒八經抬著棺材跳舞,而且越跳越嗨。
正如網友做的打油詩:黑哥一笑,生死難料,棺材一抬,世間白來。
有一股奇異的反差感,說不上來到底是悲還是喜。
視頻刷屏的背後,是大家對於死亡態度的討論。
有人覺得這樣大張旗鼓地滑稽和鬧騰,是對逝去之人的不尊重,也有人覺得人間一程,來也高興,走也高興。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的喪禮儀式,這個無可厚非。
只要能得償所願,形式都只是抵達方式。
在我們傳統文化中,對於這種能與死人共舞的態度,肯定是詫異。
但在加納這個國度,這就是他們最常見的喪葬文化的一部分,視死如生。
死亡不是悲傷的告別,而是亡者在另外一個世界得到了新生。
其內核含義跟電影《追夢環遊記》中不謀而合: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看著這些歡快的視頻,不由得讓人好奇加納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加納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
這裡因盛產黃金,獨立前被稱之為「黃金海岸」;還被稱為「可可之鄉」,據說每6塊巧克力中,就有一塊原料來自加納。
這裡是非洲十大旅遊國之一,非常適合大自然愛好者。
這裡有晴好的赤道天氣,也有肥沃溼潤的土壤,國家公園和保護區超過國土面積的5%,動物十分豐富,讓人大開眼界。
加納最漂亮、最幽靜、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阿布裡植物園。
這裡無處不在的綠色,清新又自然,很適合獨處。園中的植物來自世界各地,奇形怪狀的樹很多,個性迥異,每一棵樹都有著獨特的視覺感。
還可以看到螞蟻的城堡,不可思議的生產力,畢竟螞蟻在很多人眼裡就是很微小的存在。
阿布裡植物園不僅是每個加納人,而且也是每個到加納來旅遊的遊客一定要去的地方。
莫爾國家公園是加納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非洲象、河馬、水牛、疣豬、水羚……幸運的話還能看到豹。
你能深刻體會到什麼叫做人類是異物,動物才是主角。
卡昆國家公園有著世界上最令人心驚膽戰的7座吊橋之一。
七座吊繩橋懸浮在熱帶雨林131英尺的上空,面非常狹窄,搖晃幅度相當大。但站在橋上可以一覽熱帶雨林的植被和野生動物。
在加納的旅遊點還有海岸角、埃爾米納奴隸堡及金礦帶等。
海岸角是曾經黑奴貿易中有名的「奴隸堡」,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川普哉2018年來此參觀,並通過臭名昭著的「不歸門」向外眺望。
她表示,她「永遠不會忘記」她聽到的那些「驚人的經歷和遭遇」。
來加納旅行,最佳的時間是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最佳。
因為溼度較低和降雨較少,也是全年中觀鳥的最佳時間,常駐鳥類與從歐洲和亞洲北部遷徙過來的鳥類都能被觀賞到。
沒了解加納之前,很多人都對黑人抬棺表示不適。
加納的死亡率也相對高一點,使得這裡的人對生死有一種豁達,他們的棺材還可以根據不同喜好定製。
這不是悲傷的故事,更像願望成真的過程。
加納人相信:人活一世,最後的獎勵是死亡。
黑人抬棺的背後,是一種敬畏生死的樂觀,讓生命在消失後也依然生動著,熱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