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兩項目入選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2020-12-12 同花順財經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12月10日,在潮州舉辦的全省非遺重點工作會商會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對榮獲2020年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進行了頒獎。在全省公布的14個案例中,廣州市有兩個上榜,分別是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和粵菜烹飪技藝。會議透露,潘高壽傳統中醫藥文化將代表廣東省送全國參評。

  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完成求搶救性記錄

  目前,廣州市有116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208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保護基礎上,不斷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和粵菜烹飪技藝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2008年,「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以中醫養肺理念為根本的潘高壽中藥文化蘊含了傳統中醫藥的千年智慧與結晶。潘高壽項目保護單位全廠動員,形成了「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項目調查報告」並開展「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搶救性記錄工作」開展系統評估,包含了口述片、項目實踐片、傳承教學片、綜述片、口述文字稿、文獻及工作流程相關附件等7個完整項目,各類文獻215份,共計78個文獻條目,項目周期5年,是一部質量水平較高的搶救性記錄成果。

  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展覽。通訊員供圖

  傳承人長期面向學校、社區群眾,開展各類傳習活動,累計講習對象超過上萬名。講習活動因時制宜,往往根據當下節氣和講習對象,特別設計了節氣養生、人群養生、飲食養生等不同主題的講習內容,提高講習成效。廣泛開展養肺治肺理念的科普宣傳活動,首創「咳嗽分類,兩句話輕問診,先診斷後推薦」的薦藥術語,並在非遺展覽、非遺講堂中大力宣傳和推廣,得到廣泛認可。

  恢復名菜再現粵菜頂級烹飪技藝

  粵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包含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其中廣府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粵菜烹飪技藝由廣式烹飪、廣式老火湯、廣式燒臘、廣式點心、廣式烘焙五大系列組成。源於廣州的粵菜烹飪技藝,在2013年被評為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015年被評為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粵菜烹飪技藝保護單位廣州酒家(603043)不斷挖掘整理粵菜歷史文化,將「省港澳點心四大天王」之一歐標的工作札記、國寶級烹飪大師黃振華的工作筆記、筵席菜譜手稿、菜式製作方法手稿等珍貴記錄進行整理,並持續研究開發歷史文化筵席,復現「滿漢大全筵」「五朝宴」「南越王宴」等,廣泛收集與粵菜烹飪技藝有關的歷史物件,包括烹飪器具、歷史菜譜、菜式照片、報刊書籍、酒樓物件等數千件。

  廣州酒家展示粵菜文化。通訊員供圖

  2020年,通過舉辦「飲和食德――與廣州酒家邂逅時光軸上的味道」和「飲和食德――粵菜烹飪技藝非遺文化展」,粵菜師傅通過現場展示廣式月餅製作、果蔬雕刻、果醬畫盤、點心麵塑等技藝並與觀眾互動,展現非遺技藝的創造力和文化傳承的生命力。

  粵菜烹飪技藝成為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的核心內容,「師帶徒」實現粵菜文化薪火相傳,確保傳承譜系延續。截止目前廣州酒家以師帶徒方式實現技藝傳承約150人次。通過舉辦「粵菜師傅――廣州酒家班」,推行「校企合作圓就業、烹調技能助脫貧」學藝脫貧模式,實現「學藝一人、脫貧一戶」幫扶目標。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m

相關焦點

  • 廣州兩項目入選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12月10日,在潮州舉辦的全省非遺重點工作會商會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對榮獲2020年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進行了頒獎。在全省公布的14個案例中,廣州市有兩個上榜,分別是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和粵菜烹飪技藝。
  • 廣州兩案例上榜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廣州酒家展示粵菜文化。 穗文廣旅宣供圖人民網廣州12月11日電(王星、趙唯淞)12月10日,2020年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在潮州市揭曉,來自廣州的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和粵菜烹飪技藝上榜。據介紹,廣州現有116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208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和粵菜烹飪技藝是其中的優秀代表。2008年,以中醫養肺理念為根本的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 「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等兩項目入選2020年廣東省非遺優秀實踐案例
    2020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名單日前正式公布。廣州兩項目入選,與潮州、佛山並列全省第一。廣州入選的兩個項目是「新時代下的薪火相傳——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粵菜烹飪技藝)和「守正創新護嬌髒,咳嗽分類治肺疾」(傳統中醫藥文化(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
  • 廣州兩項目入選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12月10日下午,在潮州舉辦的全省非遺重點工作會商會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對榮獲2020年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進行了頒獎。 在全省公布的14個案例中,廣州有兩個上榜,分別是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和粵菜烹飪技藝。會議透露,潘高壽傳統中醫藥文化代表我省送全國參評。
  • 廣州兩項目入選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12月10日下午,在潮州舉辦的全省非遺重點工作會商會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對榮獲2020年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進行了頒獎。 在全省公布的14個案例中,廣州有兩個上榜,分別是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和粵菜烹飪技藝。會議透露,潘高壽傳統中醫藥文化代表我省送全國參評。
  • 2020年度廣東省非遺項目優秀案例放榜佛山兩項非遺實踐案例入選
    佛山日報訊 記者束維報導:12月9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2020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名單,共選出1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據介紹,香雲紗染整技藝於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擁有9位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自香雲紗染整技藝列入「非遺」以來,順德區、倫教街道兩級政府,根據其與現代結合度較高、產業化潛力較大的特點,全力推動香雲紗染整技藝「非遺」與現代生活、現代技術、現代產品和現代審美「四結合」,讓傳統工藝煥發新時代光彩,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 湛江「粵劇南派藝術的傳承與創新」上榜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
    12月1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出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名單的公示。其中,湛江的「粵劇南派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榜上有名,成為粵西地區此次唯一入選的項目。據悉,為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的示範作用,促進交流學習,提升非遺保護工作水平,在全省各地推薦申報的基礎上,經專家評審,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共遴選出1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並對名單予以公示。
  • 東湖區非遺項目豫章繡被評為2020年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近日,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2020年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經過推薦、材料審核、專家評選等程序,全省共遴選了10個優秀保護實踐案例,我區申報的省級非遺項目豫章繡成功入選。 本次評選活動旨在及時總結各地寶貴經驗,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實踐的示範引領作用,提高非遺項目的分類保護工作水平。豫章繡作為傳統美術類別,是傳承活力的優秀保護實踐案例代表。
  • 「廣府非遺進校園」入選全國十大優秀實踐案例
    記者從廣州市越秀區文化和旅遊部門獲悉,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中國青年網主辦的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在濟南發布。越秀區報送的「廣府非遺進校園」在近700個案例中脫穎而出,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個入選前十的優秀實踐案例。
  • 「廣府非遺進校園」入選全國十大優秀實踐案例
    大洋網訊 記者從廣州市越秀區文化和旅遊部門獲悉,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中國青年網主辦的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在濟南發布。越秀區報送的「廣府非遺進校園」在近700個案例中脫穎而出,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個入選前十的優秀實踐案例。
  • 肇慶端硯製作技藝入選省非遺優秀實踐案例!
    肇慶端硯製作技藝正式入選廣東省非遺優秀實踐案例!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2020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名單,共遴選出1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其中,「傳承端硯技藝,打造非遺品牌——肇慶市端硯的傳承與發展」(端硯製作技藝)榜上有名。
  • 廣府非遺進校園入選全國十大優秀案例
    原標題:廣府非遺進校園入選全國十大優秀案例   日前,越秀區報送的「廣府非遺進校園」在全國近700個
  • 非遺進校園案例連續兩年「雙入選」全國十佳,廣州如何做到的?
    廣州已連續兩年,在「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評選中入選全國「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和十佳創新實踐案例,是全國唯一連年「雙入選」的城市。如今,「學非遺、用非遺、秀非遺」正成為廣州各個學校的潮流。
  • 廣東漢劇入選2020年省非遺優秀實踐案例名單
    期間頒發了2020年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共遴選出1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其中,由梅州推薦的廣東漢劇《夯實劇種基礎 鞏固傳承創新》這一案例榜上有名。
  • 非遺進校園案例連續兩年「雙入選」全國十佳,廣州如何做到的?
    廣州已連續兩年,在「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評選中入選全國「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和十佳創新實踐案例,是全國唯一連年「雙入選」的城市。如今,「學非遺、用非遺、秀非遺」正成為廣州各個學校的潮流。
  • 武山旋鼓舞入選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優秀項目
    原標題:非遺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驗收結果揭曉武山旋鼓舞入選優秀項目本報訊【新天水·天水晚報記者 徐媛】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2017年支持項目驗收結果,由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實施並提交工作成果的14個項目中有5個項目被評為優秀等級
  • 江蘇三項非遺實踐案例入選全國非遺優秀案例
    近日,全國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正式發布,「蘇大強」再次彰顯不凡實力。由江蘇推薦的《江蘇姜堰:借勢溱潼會船 彰顯非遺魅力》入選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南京市民俗館(非遺館)「非遺周周學」系列創新課程實踐案例》入選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南京市南京白局進校園實踐案例》入選十大創新實踐案例。
  • 優秀!我市「六個一」項目入選全省「非遺進校園」十大精品案例
    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 2020年度廣東省「非遺進校園」 優秀案例徵集活動評選結果 我市「六個一」非遺進校園實踐案例 在全省眾多案例中脫穎而出
  • 蓮花落 藍印花布 木拱橋 為何入選國家級非遺保護案例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及相關機構在廣州召開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優秀案例發布會,集中發布非遺與旅遊融合、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實踐、傳統工藝振興三個方面的優秀案例。浙江三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實踐案例入選,與四川、江蘇、河南三省並列全國第一;舟山市東沙古鎮的非遺主題小鎮建設案例,入選全國非遺與旅遊融合十大優秀案例。自2006年起,國務院先後公布了四批共137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銅梁龍舞進校園入選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
    非遺傳承【銅梁龍舞進校園入選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中國青年網主辦的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和中國旅遊報社主辦的「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在濟南發布。重慶市銅梁龍舞進校園實踐案例入選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