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楊光講述收復餘姚梁弄鎮——四明山上出奇兵

2020-12-18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8月30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阮蓓茜)

  老兵檔案

  楊光,男,1923年7月出生,浙江餘姚人。194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參加革命工作。原杭州電池廠副廠長。1981年離休。

  烽火歲月

  1939年秋天,在餘姚四明山下的夏巷村,16歲的楊光在同村上進青年影響下,加入餘姚政工隊領導的夏巷糾察班。糾察班的主要任務是宣傳抗日。年少的楊光頭腦靈活,做事麻利,被推選為糾察班班長。「那時候,我每天帶領糾察班成員到處宣傳抗日救亡思想。」

  1941年,日寇佔領餘姚縣,轟炸16次,活埋300餘人。各村很多百姓被燒殺劫掠。日軍在夏巷村的三十裡牌駐紮放哨,那是楊光去娘舅家的必經之路。「有一次,我走過那裡,日寇逼我鞠躬,我不屈服,他們拿著槍託打我。我拼命跑,才逃過一劫。」如今已92歲高齡的楊光回憶當年的情景仍然感到很憤怒。

  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進入餘姚後,夏巷村有了民兵組織。楊光擔任民兵隊長,帶領民兵和群眾反抽丁、反掃蕩、反搶糧,配合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抗日。

  楊光還記得當年民兵「神馬渡奇兵」的妙計。夏巷村有一個渡口叫夏巷渡,當年是傳送情報、交通聯繫的重要樞紐。渡口不遠處,日寇駐紮著一支40多人的部隊,經常沿岸盤查,經常把渡船搶走。

  有一次,浙東遊擊縱隊三五支隊派出30多名隊員,準備渡江作戰。「沒有渡船,怎麼辦?我們民兵想出了一個法子,把村裡的稻桶改裝成船,每兩隻桶組成一隊,用竹竿捆在一起,載著遊擊隊員過河。」楊光說。

  第二天,鬼子得知抗日部隊渡江的情報,連忙帶人沿河搜查,卻連一隻船的影子都沒找到。他們抓來擺渡人,對他嚴刑拷打,逼他說出渡河的經過。擺渡人是村裡的民兵,他告訴日寇,自己前一天夜裡聽到河邊有馬蹄聲,可能是關帝廟裡的神馬,馱著部隊過了河。

  為應對日寇追查,渡江前,民兵們就想好計策矇騙日軍。他們從河邊取來溼漉漉的泥巴,糊在廟裡的那匹馬的馬蹄和肚子上。「沒想到日寇小隊長是個迷信的人,到關帝廟一看,看到溼漉漉的馬蹄和馬肚子,信以為真。」楊光笑得合不攏嘴。

  1943年4月,浙東遊擊縱隊為了創建浙東抗日根據地,決定攻佔四明山中心的重鎮梁弄。第三支隊、特務大隊及姚南辦事處所屬自衛隊趁著天黑,向梁弄鎮挺進,拂曉前發起戰鬥。經過激烈的戰鬥,日偽軍大部被殲滅,只剩下碉堡裡面的日軍沒有投降。

  楊光帶領的民兵隊提出用辣椒和青松毛煙燻野貓洞的方法,逼日軍撤出碉堡投降。「我們拿了很多辣椒,用火點起來,煙燻起來很嗆,燻得碉堡裡的日軍眼淚、鼻涕直流,他們最終還是受不了,鑽出碉堡,紛紛投降。」楊光回憶說。浙東遊擊縱隊佔領了梁弄鎮,以此為中心,創建浙東抗日根據地。

  老兵感言

  抗戰是愛國,我愛用詩歌記錄戰爭年代的大事小事。如今在和平年代,努力學習、積極奉獻也是愛國,我的愛國心從未改變過。

 

相關焦點

  • 紅土地的傳承與嬗變:尋訪餘姚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浙江在線08月28日訊 (浙江日報記者 阮蓓茜 市委報導組 謝敏軍) 從餘姚出發,驅車沿著四明山北麓的蜿蜒山路前行,便來到重巒疊嶂的小鎮——梁弄。  踩著青苔覆蓋的石板小路,繞過爬滿古藤的石牆,梁弄鎮橫坎頭村一家農家樂裡,老闆娘正招呼著一群遊客進店歇腳,日子過得悠然又紅火。
  • 四明山下「弄潮兒」記餘姚梁弄鎮黨委書記何張輝
    浙江新聞客戶端今起開出專欄,陸續刊登他們的事跡。 抬眼已是千山綠,四明湖碧映翠峰。盛夏的餘姚市梁弄鎮,處處躍動生機——四明山下,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一輛輛遠道而來的大巴首尾相接;百畝百果園裡蓮葉接天,果香滿園;「山水綠活」時光小鎮一期項目工地上,人車穿梭,機器轟鳴……紅與綠的交織中,革命老區奏響新時代的發展強音。
  • 寧波開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 弘揚愛國精神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為銘記歷史,緬懷英烈,弘揚愛國主義和偉大抗戰精神,寧波市開展主題深刻、內容豐富的紀念抗戰勝利系列活動,通過尋訪紅色足跡、看望抗戰老兵、聆聽親歷者或知情者講述遺蹟背後的抗戰故事
  • [革命老區新貌]四明山革命老區經濟騰飛 老區精神引領精神文明建設
    餘姚梁弄鎮是出入四明山的門戶,它地處餘姚、上虞、嵊縣、奉化、鄞縣、慈谿六縣邊境,四面環山,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42年12月,日偽軍200餘人乘浙東抗日武裝集中兵力在三北地區進行作戰時,鑽進梁弄,姦淫燒殺,敲詐勒索,欺壓山區人民。
  • 寧波餘姚梁弄鎮以紅色基因引領綠色發展
    今年,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與鄉村振興戰略理論研討會在「浙東延安」——寧波餘姚梁弄鎮隆重舉行。400餘名來自井岡山、瑞金、遵義、延安、西柏坡和四明山革命老區的代表,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會聚一堂,共謀新時代老區發展宏圖大計。   2003年春節前夕,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梁弄鎮和鎮裡的橫坎頭村考察調研,提出了建設「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樣板鎮」的殷切期望。
  • 聽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讓偉大抗戰精神代代相傳
    這一天,從抗戰烽火中一路走來的陸軍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組織官兵參觀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重溫抗戰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抗戰老兵史保東、抗戰烈士遺屬高碧英,給家人講述抗戰英雄的故事,緬懷抗戰先烈……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傳承著偉大抗戰精神。  記者走近這些參與抗戰的部隊和老兵,以及抗戰烈士遺屬,聽他們講述槍林彈雨背後的故事。
  • 記餘姚梁弄鎮黨委書記何張輝:紮根基層煉真金
    四明山上的一草一木,在餘姚市梁弄鎮黨委書記何張輝眼中,已然有了不一樣的色彩。  「在老區工作,必須沉下心、扎牢根、辦好事。在基層一線,我收穫了美好的回憶,也感悟到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真正內涵。」何張輝說。  苦幹,腳踏實地為百姓  巍巍四明,層巒疊翠。
  • 四明山老區「紅綠搭配」發展快 看餘姚這樣奔小康
    因其獨特的歷史地位,餘姚四明山革命老區的發展也一直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關注。早在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梁弄鎮和橫坎頭村考察調研時,就曾提出建設「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樣板鎮」的期望。十餘載過去了,餘姚建設老區樣板成效如何?日前,我們走進四明山革命老區,一探「樣板」的成色。
  • 餘姚| 梁弄鎮:盤活新鄉賢資源 助推樣板鎮建設
    今天,小厲帶大家走進餘姚,說說梁弄鎮:盤活新鄉賢資源助推樣板鎮建設的故事。鄉賢者,鄉裡之賢達也,是推動村莊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一員,也是推進村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01讓鄉賢成為解題破難的「推動者」近年來,梁弄鎮以打造新時代黨建樣板鎮為契機,持續有力推進新鄉賢工作,通過黨建引領鄉賢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參與慈善公益活動、積極引智引才引資、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等方面發揮出自己的獨特優勢。
  • 浙江四明山革命老區「走紅」 紅色基因遇「活態」傳承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這些紅色記憶都是餘姚的寶貴歷史財富。圖為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景區。 李佳贇 攝  追尋紅色印記 傳承革命老區基因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如今,抗戰的硝煙已經散盡,歷史已經翻開新的一頁,但四明山的紅色記憶依舊鮮活。
  • 記者探訪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 四明山上紅色記憶不褪色
    四明山區,山路逶迤,層巒疊嶂。6月27日,記者驅車來到靜謐平和的小鎮——餘姚市梁弄鎮,踏上青石路,眼前是黑色的瓦樓、高聳的馬牆和縱橫交錯的小街弄。「70多年前,這個小鎮可是革命的風暴眼。」來自餘姚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講解員李玲在中共浙東區黨委舊址前,充滿激情地向遊客講述著這方土地上的熠熠勝跡。
  • 浙江餘姚:四明湖畔紅杉林迎客
    冬日暖陽的照映下,浙江省餘姚市梁弄鎮四明湖畔的紅杉林迎來眾多遊客。成片的水杉林與藍天白雲、微風蕩漾的四明湖水組成一幅動態美畫卷,讓遊客們流連忘返。↑2020年12月9日在浙江省餘姚市梁弄鎮四明湖畔拍攝的紅杉林溼地景色。
  • 從「映山紅」到「梁弄紅」 四明山老區奔向全面小康樣板
    &nbsp&nbsp&nbsp&nbsp梁弄,是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也是浙東地區黨報的發源地,一篇篇發自戰火硝煙中的新聞報導,吹響了浙東抗戰的嘹亮號角。今天的梁弄,繼承和發揚四明山革命老區精神,正以紅色基因引領綠色發展,打造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樣板鎮。請看記者從梁弄發回的報導。
  • 獨享四明湖畔山光水色,邂逅一場山水盛宴——餘姚四明湖開元山莊
    餘姚四明湖開元山莊洞天福地,靈秀藏仙獨享四明湖畔山光水色在隱匿的人間天堂>邂逅一場山水盛宴話不多說先上幾張美照圖餘姚四明湖開元山莊秉承生態、自然、休閒、養生的旅居理念,是一家按國家五星級標準規劃建造的、設施配備完善的濱湖型度假酒店。
  • 浙東延安餘姚梁弄鎮要建設高水平全面小康樣板鎮
    2018-02-19 15:58 | 新華社客戶端 | 記者何玲玲 裘立華歲末年初,積雪未融,但浙江餘姚梁弄鎮到處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這個被稱為「浙東延安」的革命老區今年將建設成為別具特色的紅色文明小鎮。
  • 抗戰堡壘——山嶽生態體驗紅色旅遊區
    餘姚各種景觀互相融合,形成了一條集紅色歷史與綠色生態於一體的精品線路。今天,小布推薦山嶽生態體驗紅色旅遊區,同時兩本《寧波紅色旅遊指南》照送不誤,別錯過哦!抗戰堡壘山嶽生態體驗紅色旅遊區該旅遊區包括餘姚市和鄞州區西部。看仔細嘍,這一旅遊區共有五條紅字之旅哦。
  • 浙江最美四明山盤山公路馬上要火,一路楓林紅杉媲美喀納斯
    ,即滸溪線餘姚段,跨越餘姚梁弄、大嵐、四明山三鎮,42.8公裡串起了山間數十個景點。地址:餘姚梁弄鎮四明路住 || 四明湖開元度假山莊- 開在島上的度假山莊地址:餘姚梁弄鎮獅子山 ,近四明湖畔大嵐鎮 浙東唐詩之路精華段山中古村吊紅滿樹顏值爆表
  • 四明湖的池杉紅了
    四明湖的池杉紅了。 深秋時節,蔚藍的天空下,蒼鬱的四明山的懷抱裡,澄澈的湖水倒映著青山倒映著白雲倒映著經霜泛紅的池杉,似一幅靜美的畫。 四明湖的池杉「紅」了。 這幾天,退休在餘姚城區家中的陳文榮老人也忙碌起來,家裡的電話不時響起,間或有知根知底的至交找上門來,讓老陳帶他們去看四明湖的紅池杉。退休後定居上海的朋友老顧也打來電話,稱夫婦倆從寧波過來,特意回餘姚老家看看紅池杉,同行的還有一位媒體朋友。
  • 走進四明山革命根據地 重溫「血與火的記憶」
    東方網記者袁穎6月26日報導:今天上午,「重走解放路奮進新時代」長三角主流新媒體記者團來到了浙江餘姚橫坎頭村的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這裡曾是浙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心臟。記者們一邊聆聽有關歷史的介紹,一邊感受著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中華民族的崇高精神。
  • 第三屆環四明山自行車騎遊大會暨馬自騎餘姚站圓滿落幕
    「賽格商砼杯」2019中國餘姚第三屆環四明山自行車騎斿大會暨第13屆馬自騎餘姚站,於5月12日在餘姚市全民健身中心圓滿落下帷幕!來自世界各地的1100多名自行車愛好者參與了這次盛會。協辦單位有餘姚市衛生健康局、餘姚市交警大隊、四明山鎮人民政府、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景區管理辦公室、餘姚市極速救援隊、餘姚市社區學院等。餘姚市賽格混凝土有限公司冠名贊助了此次活動。「縱橫四明」餘姚環四明山自行車騎遊大會,自2017年開始連續舉辦第三屆了,因為沿途美麗的風景和超強的爬坡線路,受到海內外喜歡挑戰自我的騎行愛好者的格外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