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綜藝節目《創造2019》自上周六開播後,又在微博掀起一番熱搜。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開播第一期後,網友們紛紛朝《創造2019》導演組喊話:「不想Pick小哥哥,想Pick導師……」
畢竟,4位導師郭富城、蘇有朋、黃立行、胡彥斌都是「天王」級別的人物。承載了大半個中國人的青春。
其中蘇有朋更是以一場燃爆的開場舞引嗨全場,讓全國觀眾紛紛感嘆,「五阿哥都不老的嗎……」
實不相瞞,禪風君在關注《創造2019》時,同樣也想Pick導師蘇有朋!
原因嘛,與其說是因為蘇有朋「不會老」,倒不如說是禪風君知道蘇有朋「不會老」的秘訣——信仰佛教、熱衷禪修無疑才是禪風君Pick蘇有朋的最大原由!
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蘇有朋竟然也是個佛教徒?
事實上,為人低調的蘇有朋從不曾隱瞞自己的信仰——佛教。他早在並於2003年皈依佛教,並多次在採訪中、微博上與大眾分享他的學佛心得。
蘇有朋自1988年出加入小虎隊,至今已在娛樂圈工作30餘年。
這三十年來,他從歌手轉型為演員,又從演員轉型為製片人導演,時隔一段時間便以新的身份出現在大眾眼前,像一個老朋友一樣,久別重逢,給大眾驚喜。
也許這一路在我們看來都是自然而然的發展,但個中艱辛,只有他自己明白。
他曾說過,這一路的進取,離不開佛法對他的啟示。
今天禪風君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全能藝人蘇有朋的信仰和修行。
01、禪修讓他自知
蘇有朋年幼時是一個學霸,凡事都力求盡善盡美的他長大後變成一個工作狂。
但是,也是這麼一個一年拍好幾部電影的工作狂,自從接觸佛法之後,每年都會抽出20天左右的時間,放下工作,回臺灣,上山修禪。
修禪期間,蘇有朋會斷絕與凡塵的一切事業,不交談、不打電話、不上網,下山之後才恢復正常生活。
對於回到山上修禪學佛的事情,蘇有朋曾講過,一開始是因為好奇,但後來透過禪修,他開始察覺內心真正想法,也逐漸喜歡上了這種探索自己內心的方式。
它既能能鑑定自己的內心,避免盲目追逐外界的價值觀。
演員這份職業無疑是特別的。
臺前光芒萬丈,萬人擁躉,幕後則是截然相反的枯燥訓練和巨大壓力。蘇有朋年幼出道,對這份落差有著更深刻的體驗。
回山上禪修的日子幫他找回了平衡,讓他能恰到好處地平視自己,整個人也因此變得更加平和了。
在許多採訪之中,我們都能發現,蘇有朋對自己的認知十分精準。
當記者多次提到80年代小虎隊的輝煌成績時,他一直清醒而實誠地強調,「小虎隊也曾經沒落,大家現在覺得經典,那是因為過去了很長時間。」
這樣的他,身上自帶著讓人禁不住停留的氣質,有著一個參與者透悉一切的明明白白,又如同一個旁觀者清晰理智,凡事都能客觀對待。
而這份對自己應該要有高度認知的要求,也被蘇有朋帶到《創造2019》的舞臺上。
當無數的青年懷揣著夢想興致勃勃的出發時,蘇有朋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他們,「美夢成真非常吸引人,但也只是這段故事的開始。」
他的一切言行無不表明,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的方向,路很長,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好準備,才能走向遠方。
02、學佛讓他慈悲
蘇有朋熱衷慈善事業,卻十分低調從不張揚。
他曾說:「我覺得我蠻有佛緣的,會被佛教上面的教義感動,而且我相信因果報應,人是應該要做好事的。我也希望大家都心存善念,讓周遭的事物更美好,減少大家的誤會,增加大家的和平,希望大家心中多存一些愛,關心周圍的人,用愛和體諒包容很多事情,自己也會過得很快樂,希望大家都可以做一個好人。」
早在1993年,當時只有20歲的他受新加坡政府之邀,在當地中央醫院捐出500CC的鮮血,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在新加坡捐血的藝人。
此後的蘇有朋的慈善事業伴隨著他的人生發展。
他參加慈善晚會,舉辦慈善演唱會,拍攝慈善公益廣告,還在2005年成立了「蘇有朋基金會」,建立蘇有朋希望小學,他以個人名義捐出慈善款項與物資累計超過一千萬人民幣……
如今,熱衷禪修他還在出資在寧波建內觀中心。
作為佛教信徒,蘇有朋心有大愛,始終堅信「助人為快樂之本」 ,時時刻刻身體力行,默默用善良寬容感化一切。
他是人生的修行者,隨著佛法的日漸精進,如今「隨緣」「淡然」等詞越來越多地應用在他的身上。
時光流逝,四十不惑的他儼然已成為一個智者,知世故而不世故,知艱難而不停歇腳步,是最善良的成熟。
此外,蘇有朋經常參加放生活動。一次有記者誇他有慈悲心,他溫和一笑,隨即自然地和記者聊起自己的觀念:「人是應該慈悲。悲就是生命的底色,人這一生都很苦,誰都一樣。」
這樣的生命底色註定了他是一個認真的人。
因為知道不容易,蘇有朋從來都不會放縱自己。
從歌手到演員,再到製片人和導演,每一步他都走得十分認真謹慎,從不兒戲,絲毫沒有懈怠之心。
蘇有朋高度自律,吃苦耐勞,每一次轉型都投入百分百的心血。這一次成為《創造2019》的導師也一樣的認真對待。
點擊播放 GIF 0.6M
從三個月前開始集訓,瘦身16斤,只為重新找回初生代男團的感覺,有更多的東西傳遞給現在的學員。
這一份認真,也由己推人,體現在了他對待後輩的教導之上。
在《創造2019》第一期中,有一位學員受情緒驅使,提出從A班換到F班得要求。全場氛圍霎時變得微妙。
作為導師得蘇有朋神色瞬間嚴肅!而後直接嚴厲發問:「你當這個舞臺,當評審,是在開玩笑,是吧?」
或許有人會覺得他過於苛刻,不近人情,但實際上恰恰相反。
正是因為他的真誠與關懷,他認真對每個選手;因為慈悲心,他把學員軟弱與痛苦直接點出,幫助他面對現實,再鼓勵他去努力!
因為他希望每個學員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方式,是不留遺憾地拼搏,而非投機取巧抑或是感情用事以至於忽略真實的客觀。
他希望每個人不斷挑戰自己,不斷超越自己,認清自己,面對自己,放下情感,繼而認真修煉。這是離苦得樂的唯一途徑。
他曾說:「善良與慈悲是我們與生俱來最大的寶藏,能成就我們人生中最偉大的事情。不要讓貪慾和自私等等的輕易把它蒙蔽,因為你一旦把它趕走了,再把它找回來不容易了。」
如今的蘇有朋,雖然在人生事業發展的第四個十年再次嘗試新挑戰,但禪鳳君真心期待一路認真修行,善良慈悲的他,能為我們帶來新的作品,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