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哥導讀:養娃可謂是「關關難過關關過」,爸爸媽媽們一路披荊斬棘,終於帶著寶寶安穩度過了秋天,可到了冬天,又出現了新問題——洗澡。不洗怕寶寶身上不乾淨,但洗澡時稍不注意寶寶就可能著涼感冒,真是左右為難!寒冷的冬天到底該怎麼給寶寶洗澡?怎麼才能洗得乾淨又不會導致寶寶感冒?
洗澡時機
什麼時候不能洗澡?
*飢餓/剛吃飽
●飢餓的時候,體表循環的血量較少,洗澡時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供給大腦的血液量就會減少,引起腦缺血、缺氧,可能導致寶寶頭暈甚至昏厥。而且,寶寶可能會因為肚子餓而不配合,導致洗澡不能順利進行。
●剛吃飽的時候,大量血液都集中在消化系統幫助寶寶消化,如果這時候洗澡,會加速全身血管擴張,減少胃部血液的運行,影響寶寶消化。
*腸胃不適
腸胃不適的時候洗澡,容易導致嘔吐,嚴重還可能因嘔吐物堵塞呼吸道進而導致窒息;並且如果在腹瀉期間洗澡,腹部容易著涼,加重腹瀉。
*打完疫苗24小時內
由於寶寶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發熱,如果在接種後24小時內洗澡,可能無法及時、準確判斷身體出現發熱等不適的原因,耽誤治療時間。
*皮膚嚴重破損
寶寶皮膚有傷口且受損較大、有皮膚炎症等情況時不建議洗澡,以免傷口被水汙染,影響癒合,甚至引起感染或發炎。如果傷口比較小,可以在做好防水措施後快速洗澡,但需注意避免揉搓傷口。
*睡前10分鐘
有的家長可能會認為睡前給寶寶洗澡,可以消除疲勞,讓寶寶清清爽爽地入睡。其實不然,通常洗澡後,血液循環和心率都會加快,反而不利於進入睡眠,可能會讓寶寶"越洗越精神"。
洗澡的正確時機
建議在中午12:00-15:00洗澡,這是一天中溫度最高的時候,不容易感冒;
儘量在餵奶前半小時洗澡,以免吐奶;
儘量在寶寶解決好大小便之後洗澡,避免洗澡時「措手不及」;
每次洗澡時間儘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
洗澡水溫
寶寶洗澡的水溫一般控制在37-38℃,冬季溫度較低,可以適當提高,但不能超過40℃。如果說大人的皮膚屏障是一堵牆,那麼小寶寶的皮膚屏障就是一塊玻璃,非常脆弱,水溫過高可能對寶寶的皮膚屏障功能造成傷害,降低其保護力。
建議將水溫調試好後,再給寶寶「脫光光」,避免著涼。另外,有的家長會用手來試溫,但這樣其實不太準確,可能家長覺得「溫熱」,但對寶寶來說已經很燙了,所以還是用溫度計測量更準確哦~
此外,如果洗澡過程中,水變涼了,不建議直接加熱水,因為容易將寶寶燙傷。可以先在其他盆裡調好水溫再慢慢倒進浴盆裡,也可以將寶寶抱出來,加入熱水調好溫度後再把寶寶放進去,但這個過程要注意給寶寶保暖哦~
洗澡室溫
冬季給寶寶洗澡,為了避免室溫過低造成寶寶著涼,應將室溫控制在26-28℃。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長為了提高浴室溫度,會全程開著燈暖浴霸,這樣的做法其實不太可取。因為小寶寶對光很好奇,可能會盯著看,強光會對寶寶的眼睛造成極大傷害。建議提前開啟浴霸,等溫度適宜了再洗澡,或者使用風暖浴霸。
洗澡步驟
給寶寶洗澡前,除了將水溫和室溫調至適宜以外,爸爸媽媽們還需要給寶寶準備乾淨的衣物並捂熱,脫去手上的飾品,避免刮傷寶寶。
1.洗臉
將洗臉專用小毛巾沾溼,用兩個小角分別清洗寶寶的眼睛(從眼角內側向外輕輕擦拭)、鼻子、口周及臉頰。再用小毛巾的另外兩角分別清洗寶寶的兩個耳朵、耳廓及耳後。
2. 洗頭
左手臂夾穩寶寶的身體,手掌託穩寶寶頭部,用拇指和食指將寶寶耳朵向內蓋住耳孔,然後用右手指腹蘸取洗頭液給寶寶洗頭。在洗頭的過程中,可以在寶寶的前額放一塊小毛巾,避免水沾到寶寶的眼睛。
PS:洗臉洗頭的時候,為了避免寶寶著涼可以用浴巾將寶寶的身體裹住。
3. 洗前身
洗完頭和臉後,去掉浴巾,用左手掌握住寶寶的左手手臂,讓寶寶頭枕在左臂上。用清水輕輕打溼寶寶的上身,右手用洗臉的小毛巾蘸少許沐浴露,讓寶寶頭微微後仰,清洗頸部、前胸、腋下、腹部、手臂上下、手掌(注意皮膚皺褶處的清洗),最後用清水將泡沫衝洗乾淨。
4. 洗後背
用洗臀部的小毛巾蘸少許沐浴露清洗寶寶的腹股溝。然後換右手託住寶寶,讓寶寶趴在右手臂上,洗背部、下肢、足部。
PS:應選擇弱酸性(pH值在5.5左右)、泡泡少、使用無淚配方(進眼睛裡也不刺激)的沐浴露。
5. 洗屁股
●如果是小嬰兒,可以讓寶寶平躺,然後提起寶寶的雙腿,用乾淨柔軟的毛巾蘸水清洗寶寶的屁股、大腿根部和皮膚褶皺處;
●大一點的寶寶可以直接用流水清洗,然後擦拭乾淨。
洗完後,用大毛巾捂住寶寶身體,將身上的水吸乾,不要用力摩擦,然後全身塗抹潤膚露,保持水分。給寶寶穿好衣服後,可以適當給寶寶喝點水,補充因洗澡流失的水分~
冬天給寶寶洗澡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家長們多多注意,掌握洗澡技巧,會發現這件事也沒那麼難哦~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你學會怎麼給寶寶洗澡了嗎?
如果您對如何選奶粉還有疑問,可以在文末給我們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