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遊:菽莊花園,面朝大海,背靠日光巖,布局精巧

2021-01-12 阿梅愛旅遊

導語:菽莊花園,面朝大海,背靠日光巖,布局精巧!

哈嘍,大家好,今天呢,阿梅帶大家去的是廈門的菽莊花園,菽莊花園位於鼓浪嶼南部,建於1913年。它面朝大海,背靠日光巖,東臨觀海園,西向海濱浴場。原來是地方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於1955年被改為公園,因林爾嘉的字為叔臧,所以公園取諧音名為菽莊。

菽莊花園利用了天然的地形,巧借山來藏海,其精巧的布局令人驚嘆不已。全園分為藏海園和補山園兩個部分,分別造了五景。以園飾海的藏海園的五景為: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以石補山的補山園的五景為: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卞、聽潮樓、小蘭亭。

之後,又陸續建有小板橋、渡月亭、熙春亭等,菽莊花園面積擴大了有將近3,000多平方米,除修復了頑石山房外,還有「聽濤軒」、「蛇嶺花苑」等景致。遊人每每來此,都會流連忘返。遊覽菽莊花園時可以跟孩子講講建園的一些更深層次的含義。

藏海園即藏海之寬,把大海的一隅藏入園中,隱含著把祖國破碎的山河攬入到祖國的懷抱,不要再任人宰割;而補山園即補山之勝,以人工構築來補足天然山景的不足,隱含著山河之破碎亟待修補的意思。當走進三川式樣的大門,並沒有馬上看到海。

一堵高而結實的黃牆,擋住了遊人的視線,起到了障景的作用。而牆根下的那些盆栽,又可以讓遊客稍作停留駐足觀賞。待進入了右邊的眉壽堂,走出大門,來到樹下,萬頃碧波豁然湧到腳下,其壯觀之意不用言語,非其他的平庸之景所能比擬。

四十四橋是藏海園遊覽的主線,這座橋的得名緣於園主人建造這座橋時剛好四十四歲,所以便命名為四十四橋。橋下的閘門將萬頃海水引到了園內,變成了橋畔的外池,假山池畔處,還有涵洞可以通到內池,洞口上書「止水」兩字,是取海水到此不再奔流之意。

這樣一來,藏海園就更能體現出「藏海」的意味了。四十四橋,凌波臥海,根據石坡、礁石的大小,利用了海灣、壘臺和山谷建亭,圍池來砌臺階,使玲瓏小巧的花園一下子拓展了好幾倍,並且園內的亭臺樓閣,沒有一座是雷同的,這是極其不易的。

菽莊花園中的壬秋閣是因建於壬戌之秋而得名。它的整個建築一半在陸地上,一半處於水中,東南兩個牆頭各開了一個圓形拱門,假若我們坐在閣中,可以同時看到兩幅框景哦!倘若從旁邊的漏窗望出去,還可以將四十四橋的全景納入眼底呢!

壬秋閣的對面即是菱形的率真亭,不遠處的千波亭則是方形的,而盡頭的招涼亭是摺扇形的,這麼多的亭子都能因地制宜,區別對待,讓人絲毫沒有呆板重複之感。此外還有南北走向的渡月亭,它的東邊有一楹聯上書:「長橋支海三千丈,明月浮空十二欄。」似乎在告訴遊人們,在月明之夜,遊覽此處最佳。

菽莊花園內還有一片假山,叫「十二洞天」,又被稱為「迷魂洞」,是用紫紅色和棕赤色的砂巖、礫巖、頁巖構成的。裡面有十二個洞室,分別以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編列。家長帶孩子入內遊玩,要弄清方向,小心進得去出不來哦!

登上草仔山,舉目四望,小山嶺蜿蜒往南,深入碧藍的大海之中。「聽濤軒」就坐落在海岬的突出處,掩映在繁花綠樹之中。

這裡設有全國唯一的鋼琴博物館,孩子們在聆聽悠揚琴音的同時,還可以盡情領略天風海濤的景致。而「蛇嶺花苑」則位於「聽濤軒」後方,粉白色的長廊連接著別致的花房,孩子可以來此欣賞漂亮的花卉和書畫。菽莊花園將現代建築與傳統的園林式建築完美地雜糅在一起,使亭臺、小丘、曲橋和林木渾然一體,令人賞心悅目。

隨/程/小/提/示:

1.聽濤軒內的鋼琴博物館收藏著各式各樣的世界古鋼琴,因此家長不妨帶著孩子去那裡感受一下音樂的薰陶哦!另外,這座鋼琴博物館是不需要另外購買門票的。

2.從皓月園往西步行十五分鐘便可以看到菽莊花園,門票20元,8:00~17:30開放。請家長掌握好時間,不要錯過開放時間哦!

沿著僻靜、起伏的柏油小徑,我們來到了鼓浪嶼東部的毓園——林巧稚大夫紀念園。這是於1984年5月為了紀念作為我國現代婦產科醫學的奠基人之一的林巧稚而建立的。被譽為「海上花園」的鼓浪嶼,對於林巧稚來說,是哺育她成長的搖籃,她於1901年誕生在日光巖下的一個教師之家。

她是一位辛勤勞作的好園丁,除培養了大批的醫學人才外,還親自接生了五萬多名嬰兒,為了婦女兒童的健康,她辛苦奔波了大半輩子,直到1983年4月22日逝世。所以,林巧稚紀念園取名為「毓園」,「毓」通「育」。一走進「毓園」,迎面而來的是一座光潔如新的花崗巖石屏,石屏左上角刻著「毓園」二字。

紀念園的兩側都是花壇,裡面種植著潔白的星菊。沿著石階拾級而上,五顏六色的扶桑、米蘭、一串紅等花卉競相怒放,芳香撲鼻。登上石坪臺,我們就看到了林巧稚大夫的漢白玉立式雕像,只見她身著白大褂,腳穿布鞋,鬢角下露出的是慈母般的微笑。

雕像旁邊,是鄧穎超親手種植的兩株南洋杉,那一抹鬱鬱蔥蔥不僅象徵著生命之樹常青,也象徵著林巧稚大夫秀逸高潔的品質,她會永遠活在這些故鄉人民的心中。在雕像的對面,有一座佔地140平方米的「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跡展覽室」。

裡面展出的都是林巧稚大夫生前用過的部分實物,還有她學習、生活、工作和參加各類社會活動的一百多幅照片,以及她的部分著作、論文、證書和其他各種珍貴資料。如林巧稚大夫1917年就讀於鼓浪嶼廈門女子師範學校時的成績單;1942年使用的出診皮箱和一些醫療器械;各國政要的贈品也在其間。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及其夫人送的兩把精製的紙扇,正面是老舍夫人親筆畫的梅花和蘭花,背面則是老舍先生的親筆題字。從展覽室出來,來到「毓園」的北面,這裡的景致也格外宜人。不僅種植著高聳入雲的檸檬桉,馬路兩邊還佇立一棵棵古老的榕樹。

它們像飽經滄桑的老者,守護著這座靜謐的「毓園」。家長帶孩子來參觀如此簡樸、肅穆的「毓園」,除了飽覽這裡獨特的景致之外,千萬不要忘了向孩子講述關於這位偉大園丁——「林巧稚大夫」的光榮事跡哦!

隨/程/小/提/示:

1.從皓月園西行十分鐘就可以到達毓園,毓園是可以免費參觀的,開放時間為8:00~17:30。

2.去毓園只能靠步行,島內的電瓶車只能環島行駛一圈,不針對某個景點。所以家長在帶著孩子遊玩的同時也要兼顧孩子的體力問題。

相關焦點

  • 廈門鼓浪嶼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免受門票,入園人數進行調整
    鼓浪嶼日光巖3、入園人數:4月10日的入園通告顯示,日光巖7800人次/日、菽莊花園8000人次/日、皓月園8000人次/日;達瞬時最大承載量,暫緩入園,即:日光巖780人次、菽莊花園480人次、皓月園703人次。
  • 登日光巖,訪菽莊花園,廈門鼓浪嶼的文藝之旅
    大家好,今天鬱翠峰巒將要繼續帶領大家遊覽廈門。廈門本島不遠處,有一個面積不大卻聲名遠揚的小島——鼓浪嶼。它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南宋時期,那時它還是一座人際荒蕪的小海島。19世紀末期,憑藉怡人的氣候和優美的風景,鼓浪嶼吸引了大批洋人和海外華僑在這裡建造花園別館。
  • 鼓浪嶼菽莊花園百歲生日 園主後人廈門重遊故地
    如今,它100歲了,昨天,《菽莊舊影特展》、《十九世紀世界著名建築園林原版蛋白照片展》、觀復博物館廈門館《月華玲瓏——中國古代銀器展》三大主題特展同期開幕,展示了19世紀30年代,生活在鼓浪嶼的名人望族和愛國華僑珍藏的翻拍原版照48張;19世紀,世界著名建築園林原版蛋白照40餘幅;精選的中國古代銀器70餘件,現場首次放映大型紀錄片《百年菽莊》,鼓浪嶼管委會特邀華南農業大學李敏教授,
  • 2020想去中國廈門旅遊的景點:菽莊花園,日光巖,皓月園
    的龍頭景點,包括日光巖和琴園兩部分。日光巖頂峰一直徑40多米的巨石凌空聳立,成為廈門的象徵。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時,曾屯兵於此,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景區奇石疊磊,洞壑天成,海浪拍岸,樹木蔥蘢,繁花似錦,富有亞熱帶浪漫氣息。擁有「一片瓦」、「鷺江龍窟」、「古避暑洞」、「龍頭山寨」、「水操臺」、「百米高臺」勝景。歷代文人石刻題詠甚多,為名巖增添古風異彩。攀天梯,登臨極頂,鼓浪嶼、廈門、大擔、小擔諸島盡收眼底。
  • 廈門鼓浪嶼,一處遊人欣賞優美海景,放鬆身心的好地方
    首先要說的就是最具知名度的日光巖。這可以說是來到鼓浪嶼,之後必去的一個景點。這是鼓浪嶼上的最高峰,登上日光巖之後,視野非常開闊,能夠俯瞰整個鼓浪嶼。還可以遠眺廈門市區的部分風景。鼓浪嶼上較為老式的建築與廈門市內,現代化的高樓一同映入眼帘,感覺較為奇妙。而且日光巖還是一處非常適合觀賞日出日落的地方。每到這時,淡淡的火紅色夕陽就會給這片大海增添唯美,夢幻的感覺。
  • 到廈門旅遊,不能錯過的地方--菽莊花園和日光巖!
    菽莊花園裡面有兩個鋼琴博物館,現在都對外參觀,兩個博物館相距不遠,館內禁止拍照。參觀時正好趕上一個活動臨時批准了拍照,所以拍了幾張感興趣的鋼琴。畫面裡最高的地方是日光巖,看日出的好據點。菽莊花園 這個手應該怎麼放??是不是有特殊教程?
  • 菽莊花園|鼓浪嶼|菽莊_鳳凰旅遊
    菽莊花園旅遊概述菽莊花園在日光巖南麓海濱。臺灣富商林爾嘉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攜眷內渡,寓居鼓浪嶼,1913年始建此園,以寄託對臺北板橋故園的懷念,並以其號「叔臧」諧音為園名。園主銅像,現屹立園中。
  • 福建廈門之菽莊花園,歡迎大家進入海闊天空,極具江南特色的別墅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鼓浪嶼的菽莊花園,它位於鼓浪嶼島的南部,正面對著大海,背靠著日光巖,它原先是林爾嘉的私人別墅。面積比較大,小編建議遊玩1到2個小時。菽莊花園利用它得天獨厚的地形特徵,設計得非常獨特,全園分為藏海園和補山園兩大部分,各個景色都錯落有序,有時覺得是園子飄在水上,有時會覺得水下藏著園子,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致,又有海鷗飛翔的雄渾壯觀。當時小編是登完日光巖才去逛的這個地方,周圍的環境都是樹木和水,在很大的湖上面沿著一條修建的小路走,有種人在水中走的感覺。
  • 【調研攻略】菽莊花園
    菽莊花園建於1913年,位於鼓浪嶼島南部,面向大海,背倚日光巖,原是地方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園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諧音命名花園,有白水洋水景風光,有火山島之礁石,又有兔耳嶺高山草甸之美。1913年,林爾嘉離開臺灣已有18年,幾近不惑之年,面對國家分裂,思鄉之情日盛,於是購地仿臺北故居板橋花園,建造菽莊花園。菽莊花園選址於鼓浪嶼南面海濱,這裡近可觀鼓浪嶼日光巖、英雄山及九龍江口海景,遠處大擔、青嶼、吾嶼諸島嶼盡在眼下,更重要的是這裡與臺灣板橋故居、祖籍地龍海市南太武山遙遙相望。
  • 海上花園,海上花園-鼓浪嶼菽莊花園前世今生
    如果你來廈門,你必須去鼓浪嶼參觀菽莊花園。位於鼓浪嶼東南的一角,菽莊花園建於日光巖,面向大海,公園在海邊,大海在花園裡,可以稱之為鼓浪嶼的文化坐標,秘密花園。園主巧妙地安排了山與海的角色,欣賞大海,吟詩,他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的流行地,用詩歌表達了閩南文人表達愛國真情的傳奇。出生於林爾嘉,單詞臧,最初是廈門反英將軍陳聖元的直系孫子,小時候,他的侄子身份被傳給臺灣首富林維源小時候。當時,林維源是臺灣島的傳奇紅頂商人,他是一個官員和三年級官員,他在臺灣州長劉銘傳任期內是個僕人。州長需要稅制改革,並敦促地主多繳稅。
  • 廈門鼓浪嶼的第一個標誌性景觀,不是日光巖,而是石像
    廈門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沿海城市,有許多著名的景點,每年都吸引很多遊客,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是鼓浪嶼,這是一個面積只有1.91平方公裡的小島,是國家5A級旅遊景點,鼓浪嶼有許多特殊的景點,其中最具象徵意義的不是日光巖,而是一尊石像。
  • 廈門鼓浪嶼5A景區之菽莊花園
    鼓浪嶼菽莊花園位於廈門鼓浪嶼島上的港後路7號的菽莊花園,原是臺灣富紳林爾嘉的私家花園,50年代起闢為公園,近年又建了許多設施,面積也擴大。菽莊花園之庭院1913年聘名師巧匠,建造菽莊花園。 1905年林維源去世,林爾嘉繼承父業。
  • 廈門鼓浪嶼著名的景觀——菽莊花園,一個把大海「藏」在家裡的花園
    菽莊花園原是臺灣富紳林爾嘉在1913建造的私家園林。林爾嘉字叔臧,花園以其諧音命名。菽莊二字也有「稻菽主人莊園」的寓意,因為林爾嘉的祖先是以墾殖發家而富甲臺灣的。門口「菽莊」的園匾,是當時的大總統徐世昌題寫的。在行走的過程中,您將了解到園林建造的獨具匠心,在移步換景中感受中國文化的深刻內涵。
  • 廈門鼓浪嶼菽莊花園——適合春天遊玩賞花的地方!
    菽莊花園位於鼓浪嶼的南部,建於1913年,面向大海,背靠日光巖,原是一位臺灣富商的私人別墅,後獻作城市公園,是鼓浪嶼上的標誌性景點之一。「四十四橋」是整個個花園的主角,以建橋時,其花園主人44 歲而命名。潮漲的時候,橋下的閘門便會打開,引入海水;潮退的時候,閘便會關下來,把海水儲在橋旁邊的水池,設計甚具特色。
  • 既有江南園林的秀美,又兼閩南園林的亮麗,福建廈門菽莊花園
    菽莊花園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港仔後路7號,面向大海背靠日光巖,原來是地方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原主人用他的字''叔臧''的諧音命名了庭院。有白水洋水景風光,火山島的礁石,又有兔耳嶺高山草甸之美。菽莊花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廈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 2020想去中國廈門遊玩的景點:菽莊花園,月光巖,情人茶山
    菽莊花園>面向大海,背倚日光巖,原是地方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是園林界的教科書典範。景觀布置巧妙精美,將大海引入了私家花園,可以近距離觀賞海景。園林假山中暗藏了十二生肖,遊玩的時候,可以仔細的一個個去尋找,增添一番樂趣。園內有一座【鋼琴博物館】,遊玩時不要錯過!這裡展示了近100架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時期的鋼琴,名貴高雅,還可以見到純做裝飾用的轉角鋼琴。
  • 「旅遊隨記」菽莊花園宛若世外
    菽莊花園是鼓浪嶼上比較值得一看的景點,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我至今都不知道此莊園的正門在何處。日光巖,原是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園主以他的字「叔臧」的諧音命名花園,1955年獻作公園。臨海的坡面,海灣裡的礁石,漲落的海水全部利用起來,圍地砌階,造橋建亭,使原本十分狹窄的一個小海灣,借四周自然美景為鋪墊,變成涵納大海,頗有層次,視野寬廣的海上花園。
  • 104歲的菽莊花園:一座私人花園孤本,一段豪門百年榮華
    到鼓浪嶼去,有一座花園是必看的,不懂它的人三步兩腳便轉完,嘆息過於素雅;懂它的人卻流連忘返,愈看愈覺精妙,這便是菽莊花園。廈門的歷史,凝聚著清末民初百年的風雲跌宕,鼓浪嶼就是其中縮影,菽莊花園則是鼓浪嶼的縮影。
  • 菽莊花園建於1913年,十二洞天名字取的「洞天福地」中的「洞天」
    ·藏海園之所以叫藏海而不是觀海,是因為在花園門口甚至進了大門都看不到海,但當轉出月洞門,大海就會突然出現在眼前,而四十四橋,是最佳的觀海點。 ·鋼琴博物館就設在菽莊花園的聽濤軒內,館內每半小時會有用專門的演奏鋼琴進行即興演出。
  • 在鼓浪嶼島的南部,有一個美麗典雅,風光旖旎的公園叫作菽莊花園
    從日光巖上看出去,鼓浪嶼南部的一片海域引起了我的注意,太過顯眼,很難忽視。一路尋來,原來是菽莊花園。在鼓浪嶼島的南部,有一個美麗典雅,風光旖旎的公園叫作菽莊花園。花園面朝大海,背倚日光巖,東臨觀海園旅遊村,西眺菽港仔後海濱浴場。菽莊花園原是臺灣富紳林爾嘉的私人花園,解放後林家把花園獻給國家,改為公園對外開放。花園分為海園和補山園兩部分:藏海指大海的一隅藏入園中,隱含把中國大好河山覽入祖國懷抱,不任人宰割之意;補山園則以人工構築補綴天然的不足,愛國之心日月可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