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火男明星,阿米爾汗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出道後高分代表作不斷,不管是教育題材《地球上的星星》還是風靡全球的女性主義故事《摔跤吧!爸爸》,都拿到極為不俗的口碑。
相比於拍攝圈錢的商業製作,阿米爾汗更願意把精力獻給那些具有現實意義的電影。如2006年上映的冷門佳片《普拉提的顏色》,大膽抨擊種族矛盾和政府腐敗。
又比如說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三傻大鬧寶萊塢》,是爆笑不斷的喜劇故事,同時也勵志非常,把觀眾看到熱血沸騰,上映10年,豆瓣上120萬+人評價,至今仍高達9.2分,印度史上最經典的電影之一。
故事發生於校風嚴格的印度皇家工程學院,這裡的學習壓力是高中時期的10倍以上。在校長「世人只會記住第一名」的鞭策下,學生們埋頭學習,硬生生把自己變成書呆子。
影片主人公是以蘭徹(阿米爾汗飾)為首的兄弟三人幫,另外兩人分別是想成為攝影師的法罕,和想要找到一份好工養家餬口的萊吉。
相比於學校中其他埋頭苦讀的學生,蘭徹的學習方式要更加跳脫一些。不喜歡死記硬背,而是在理解中重新定義知識,勇敢批評呆板的教育模式。這一舉措踩到模範學生查爾圖的雷點,兩人相約在10年後一決高下,以判斷「究竟那種學習方式對人生更加有利」。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十年後約定碰頭的那天,蘭徹失蹤了…為尋找蘭徹,兩名好友踏上一段有趣的旅程,並在這個過程中重新回憶起青春中有趣的故事,逐漸發現蘭徹的秘密…
豆瓣上,《三傻大鬧寶萊塢》享譽9.3高分。片名不怎麼好聽,但故事卻是一等一的好看。
影片中兩條時間線索,分別是現實時空中眾人尋找蘭徹的過程,和過去時空有趣的校園故事。以蘭徹為首,兄弟三人幫「大鬧學校」,爆笑橋段一個接一個,全程無尿點。
如三人面對學習壓力的時候。一邊複習一邊狠狠吐槽:朋友考得差時你覺得很糟糕,考得比你好時更糟糕。話粗理不粗,瞬間把觀眾逗得哈哈大笑。
又如兄弟三人幫在生活中插科打諢的狀態。同處一輛車時有人釋放氨氣(放屁),差點把整車人臭暈。追問是誰的時候互相甩鍋指責對方,耍賴的樣子和生活中與朋友相處的我們一模一樣。
故事基調是歡樂,但最後的主題落腳於對刻板教育體制的批判和勵志的夢想。
為此,編劇和導演為兄弟三人組設置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家庭環境,以此形成鮮明對比。
蘭徹是天之驕子,學什麼會什麼,家人從未對他的生活產生幹涉。樂觀的性格讓他把「前路困難重重,但一切都會好。」這句話掛在嘴邊,鼓舞屏幕面前眾多觀眾。
法罕是被迫來到工程學院的,討厭工程喜歡攝像。因此成績總是倒數。
相比之下,萊吉這一人物形象更加悽苦,同時也更加普遍。因為家境貧寒,所以用知識改變命運成為他唯一的出路。
影片最妙的地方在於:抨擊教育體制,否認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程度。
這讓蘭徹和校長糟糕教育方式對抗的情節和學生們埋頭苦讀的情節形成鮮明對比。
最開始時,觀眾感到不解:埋頭苦讀這一學習方式充其量只是有些笨而已,有必要抗拒得這麼強烈嗎?
直至故事背景一點一點鋪墊完畢,父母對於成績差學生呵斥、學生壓力太大一個接一個自殺的情節出現,觀眾才恍然大悟——
原來,影片真正想要探討的是這一學習方式背後的人為推力。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學校變成競技場,但蘭徹眾人勇敢反抗的故事。抨擊應試教育,打破父母所要求「按部就班」的人生軌跡,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最後的結局有些烏託邦,但這並不妨礙《三傻大鬧寶萊塢》成為一個經典的故事。因為:在眾人的結局中,觀眾看到勇敢的力量。
前半段嘻嘻哈哈笑得多開心,結局時就多感動,說是哭得稀裡譁啦也毫不過分。三位主角用勵志故事告訴我們:「你該去做你愛做的事情」,讓觀眾明白:明白輸贏這件事情,只有試過,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