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業很富裕的池田家裝備也很充實,信長也有抵抗力。信長到攝津的西端僅僅幾天就被統治了。手握京都之後足利將軍家的威光,信長說義昭這也是出乎意料的成果吧。結果,最後顯示出抵抗的,只有攝津·池田城的池田勝正。池田城位於現在的伊丹機場北面的「五月山」山腳下。攝津池田家在金融業取得了成功,看起來很富裕,這個時代擁有著裝備最齊全的軍團。劉易斯冰淇淋.的記錄中殘留著,所以池田勝正很有自信吧。對織田方面激烈地抵抗。
但是,在後期不能期待的狀態下,勝算等為零。結果池田勝正,激烈地反抗的事被水衝走,反過來那個實力和集金力被買,被信長容許池田城也放心。與此同時,池田勝正在信長、義昭政權下向攝津進發守護被任命為一人,在金崎的退卻戰等也活躍。另外,被任命為和田惟政、伊丹親興守護攝津,被稱為「攝津三守護」。可是後來信長和義昭決裂了的時候,儘管是池田家臣奪取了主人家的荒木村重和以天主教徒有名的高山友照(右近),中川清秀等的信長派的武將被奪走了攝津。
將三好勢力一掃而光,畿內製壓告一段落的信長和義昭,在設立陣營的芥川山城,受到來自各地的支持者和想接近的國人、僧侶、商人的歡迎。在大和國被孤立、九死一生的松永久秀也來到這裡,獻上茶具名產「九十九發茄子」,讓大和一國感到安心。信長在芥川山城和一般畿內有勢力的人會面後,終於足利義昭奉上京也實現了看到信長和義昭之間攝津的戰鬥,有沒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信長和義昭不能馬上進入洛中的將軍御所呢?一直都呆在清水寺和芥川山城裡嗎?在明確答案之前,先詳細了解一下京城的結構吧。
京中,遠離塵世沒有城堡的問題,京城分為京中和京外,有天皇的御所、足利將軍家的御殿「室町殿」、管領細川家的「細川殿」等VIP的館子是京都的中心地「洛中」(順便說一下,「殿」指的是「大而氣派的建築物」)。在京都的外緣,寺院和京城聚集的地方是洛外。那麼,說到哪裡是洛中的話,這個時代沒有容易理解的標記。後來,秀吉環繞京都的「御土居」(驚險·圍繞京都的土壘)」明確區分了洛中和洛外,室町時代為止,徵稅到哪裡(棟別錢),據說將洛中和洛外分開了。
自從室町時代成立以後,無論在洛中怎樣捲入戰亂,御殿也不會被城郭化。足利將軍家的居館「室町殿」就像上面所說的一樣是高貴的公家館。如上所述,城郭的因素一個也沒有。姑且,有護城河和圍牆,不過,這樣的東西不能從大軍守護。據說發生戰亂時會設置臨時的高臺。應仁之亂經過「室町殿」也開始,武士的館大體上非武裝這個狀態持續著。為什麼日本第一的名流超的足利將軍家在赤裸裸的館子裡?理由是「原本城堡是什麼?」這樣想就明白了。城的定義是「構築要害不被侵犯」。
並且所謂建立城的行動,認識著危害自己的安全的人的存在。簡單說來,像天皇家、足利將軍家等,統治國家中心的人,根本就沒有這種「自己受到攻擊」的思想。承認攻擊自己的人的存在,接受反對者的存在,否定自己的正統性。因此,如果將軍家建了城,就會承認世上有反對自己的人,自己否定正統性。哎呀,是麻煩的思考喲。像我這樣的下等人很難理解,這是歷經應仁之亂仍無法在京都築城郭的原因。義昭怎麼也進不去京都的理由,是不是說這個京都中的防衛機能傳統性地弱,防衛的概念在京都中根本不存在,攝津方面也包含廣範圍安全被確保之前危險沒進京中。
那麼「洛外」又是怎麼樣的呢?這和洛中是完全相反的,是馬多克斯的無法無天的地帶。在洛外,寺院和城鎮都聚集在一起,各寺院都擁有從貴族和武士家所供奉的各種寶物和土地費中提取的巨額金錢(如果寫成錢的話,一下子就會變得討厭起來)。同時,也有面向洛中和寺院的商業地。可是應仁之亂以後,變得荒蕪,幕府放任了治安維持的結果,盜賊和德政一揆蔓延,寺院和城市為了自衛僱傭武士,組織自己的僧兵,必須自己維持安全。其結果是寺院和城市的城郭化。修學旅行中經典的觀光地、清水寺、東寺等地,經過多年的泥漿世界暴露後,寺院的地基也變成了「構築要害而不受侵犯」的構造。
在洛外寺院要塞化過程中產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有「構」和「釘貫門」。「構(かまえ)」是後年,小田原城的巨大的「惣構」等被知道,不過,每寺院和包圍那個的城市用護城河和圍牆圍住了。在大阪,搬到石山之前本願寺的據點「山科本願寺」以這個巨大的構造「惣構」有名。通過設置構造,明確規定自己的防衛圈,越過構造的人作為入侵者加以攻擊。但是在經常圍著四周的狀態下是無法生活的。通常會設置門供人往來。這就是「釘貫門」。釘貫門是漢字「廿」形狀的門。兩側豎立兩根柱子,橫洞(釘貫)穿過一根橫木,設置兩扇開啟的門扉。之後橫木上附有屋頂,發展成為「冠木門」,現代在寺院和城也經常看的「藥醫門」。這本來是洛外的野盜對策。
照片是架在江戶城外圍的「昌平橋」,左邊看到的是釘貫門。可以看到裡面有開門的門。是明治初期的照片,不過,是這個時代也普通被活用的通用性高(貴)的門。另外,看了當時的洛外寺院的繪圖,門前設有番所,牆壁上還畫有用來射箭的「狹間(さま)」。此外,寺院和建築物的角落還設置了二層高的高臺,描繪了拿著弓箭進入防守的人物。近世城郭在信長和秀吉的時代廣為流傳,築城技術不斷革新,但是在洛外寺院裡卻積累了龐大的築城技術。這個技術通過宗派的網絡傳遍了全國的寺院。一向宗北陸的技術被山科本願寺逆輸入等,由於技術的交流,寺院的築城技術越來越進步了。在京都,城郭的發展不是武家,而是寺院和神社的勢力擔負,這點也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