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國內的年輕企業家都有一大愛好,那就是在年少功成名就後,便投入巨資去建一棟地標性的建築。當然,其中有人成功了,也有人失敗了。而失敗的案例也更容易被人記住,比如說巨人集團的史玉柱,他在27歲創業,30歲成為億萬富豪,32歲被提名中國改革先鋒,34歲被《福布斯》雜誌列為中國內地富豪榜第8位。在上個世紀90年代,史玉柱真正堪稱中國最年輕的俊傑之一,然而,史玉柱第一次創業便是敗在了投建「巨人大廈」。因為建設巨人大廈,公司投入了太多的資金,最終導致資金鍊斷裂,史玉柱更是背負數億元債務離場。雖然史玉柱此後又憑藉著保健品與網路遊戲翻身,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非專業房地產企業投建地標性建築風險有多大。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企業家,他便是因為要投建當時的「中國第一高樓」,在短短三四年時間裡,個人身價從1780億元縮水到了240億元。
潘蘇通1963年出生在廣東韶關,在13歲的時候便被家人送往美國。然而,由於潘蘇通小時候非常調皮,上學經常逃課,因此,雖然去到了美國,但是潘蘇通並沒有在學業上取得什麼成績。1984年,21歲的潘蘇通從美國回到廣東,作為一名「海歸」,他最開始做的職業是當司機,並且做一點電器類的生意。
回國近10年後,潘蘇通在做電器貿易生意的過程中,逐漸與松下電器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隨後,1993年,潘蘇通拿出自己10餘年來的積蓄,選擇了創業,在香港創辦了松日電器公司,專門生產出售收音機、MP3播放器、液晶顯示屏、電視機等家庭電器。
松日電器創辦初期,發展得極好,其中部分產品一度做到了行業第一的位置,而潘蘇通也因此賺到了第一桶金。而潘蘇通真正成為頂級富豪,則是進入金融市場與房地產市場之後。2002年,潘蘇通顯示收購了香港上市公司「英皇科技資訊」,把旗下的松日電器的部分資產注入了該上市公司。隨後在2007年,潘蘇通又正式進軍房地產行業,成立了高銀地產,並將此前收購的上市公司更名為高銀地產。2008年年底,潘蘇通有收購了另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廣益國際」,並更名為高銀金融,涉足金融產業。
而高銀地產的成立,算是讓潘蘇通的財富一度達到頂峰,然後又迅速的回落。高銀地產成立後,它在國內做的最主要的一個項目便是天津的高銀金融117大廈(也被稱為天津117大廈)。天津117大廈在2008年9月正式開工,2015年9月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整體結構高度達到了596.5米,被稱為中國在建結構第一高樓,其結構高度在全球也只僅次於杜拜的哈利法塔,世界排名第二。而潘蘇通旗下的高銀地產,為整個項目投入了約400億元。
天津117大廈頂著中國第一高樓的名氣,讓潘蘇通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高銀地產」與「高銀金融」在2015年年初的時候市值暴漲,潘蘇通個人的身價一度高達約1780億元,在香港富豪中能排進前五位。然而,由於天津117大廈位於天津新開發的濱海高新區,當時周邊都是工廠與荒地,整體基礎配套設施還不算完善,因此,市場反響並不算好。而因為沒能及時把的物業賣出去實現回款,導致了公司現金流也極為緊張,因此,在2016年,潘蘇通便將天津117大廈及周邊相關的項目打包出售了。2017年,高銀地產也因為持續貶值,最終被潘蘇通私有化退市了。
如今,隨著高銀地產退市,潘蘇通旗下也只有高銀金融(目前市值176億港元)一家上市公司,其個人財富也從巔峰時期的1780億元嚴重縮水。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胡潤百富榜」,潘蘇通以240億元的財富排在了榜單第133位,與巔峰時期相比,財富縮水了86%。可以說是成也中國第一高樓,敗也中國第一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