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6日訊 (記者 謝雯嘉) 8月6日,菏澤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20年菏澤海關1至7月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情況新聞發布會。菏澤海關副關長閆靜,辦公室主任石向陽,綜合業務科科長時婧參加此次新聞發布會。
據悉,1-7月份,菏澤海關進口整體通關時間為2.44小時,出口2.99小時,分別為去年同期的78%、60%,均居青島關區內陸海關首位,通關效率不斷提升。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菏澤海關緊密圍繞「突破菏澤、魯西崛起」戰略部署和「後來居上」的目標要求,牢固樹立「主動融入、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作為」的服務理念,以讓企業「省事省時省錢省心」為目標打造「惠企」工程,將壓縮整體通關時間作為落實「六穩」「六保」工作任務的有力抓手,綜合施策、多維發力,推動我市外貿促穩提質。
據介紹,為持續壓縮整體通關時間,菏澤海關充分激活「建機制、優監管、強服務」等舉措疊加潛能,取得一定成效。成立「菏澤海關壓縮貨物通關時間工作組」,制定《菏澤海關壓縮整體通關時間工作方案》,建立通關時間「日清、周審、月查、季評」監控預警處置制度,及時關注通關流程環節新問題並研提解決措施10多項。全面落實海關總署的部署要求,「兩步申報」「兩段準入」改革順利落地。推廣應用「提前申報」模式,創新原產地管理模式,改革檢驗檢疫模式,在出口食品領域自主創新「無障礙放行」改革。
建立應急服務機制,設置通關業務諮詢窗口、熱線,實現「7×24」小時業務疑難問題研討、異常報關單實時聯合處置。暢通關企溝通渠道,開展在線政策集中宣講,對企業遇到的通關疑問及時答覆。發布防控物資通關指南,開通防疫物資「綠色通道」,幫助企業快速通關。全面推行「網際網路+預約通關」,允許進出口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符合海關規定的情形下,提前通過網際網路在海關工作時間以外申請辦理通關手續。
除了壓縮通關時間,在落實提效降費政策上,菏澤海關採取了有力措施。創新監管方式,促進降本增效,實施關稅保證保險單等新型稅款擔保模式改革,實現貨物「先放行後繳稅」,降低融資成本和通關納稅成本,全省首份關稅保證保險單在菏澤海關落地。堅持宣傳與輔導並重,充分發揮原產地證書「紙黃金」的作用,1-7月份共籤發自貿協定優惠原產地證書5820份,助力轄區外貿企業減免進口國關稅1565萬美元;2705份原產地證書實現自助列印,信用籤證方式發放原產地證書1000餘份,惠及30餘家出口企業,為企業節約成本近70萬元。嚴格執行「來樣即檢」模式,真正實現樣品「零等待」,儘可能縮短非檢測環節時長,最大限度為企業節省時間和成本,通過此模式為企業檢測樣品1341批次。加快各項政策落地,支持加工貿易發展,對風險可控的企業免予擔保金的收取,自4月15日至年底暫免徵收加工貿易貨物內銷緩稅利息,截止到目前,該政策的實施已為轄區企業減免85萬元的稅款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