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出同源:祁陽與祁東的分治

2020-12-17 江南蓑翁

導語:位於湖南省南部的祁陽縣與祁東縣交界,兩個縣的關係十分密切,在1952年以前,祁陽與祁東同屬一個縣,都是祁陽縣,換句話說祁東縣是從祁陽縣分出的,而祁東的得名也是因位於祁陽的東部而得名,本文就初步探討祁東從祁陽分出的歷史過程。

祁陽縣

1.祁陽的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之時,祁陽縣境屬於楚國疆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祁陽屬於長沙郡。西漢時,析出長沙郡南部,設立桂陽、零陵二郡。祁陽屬於零陵郡泉陵侯國。東漢時泉陵侯國被廢為縣,祁陽仍隸屬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祁陽仍隸屬於零陵郡,沒有多大的變動。

隋開皇九年(589),朝廷下令合併州縣。祁陽、永昌二縣並於零陵。唐武德四年(621)恢復祁陽縣,永昌縣也併入祁陽。但不久祁陽縣又被廢。貞觀四年(630)重新恢復祁陽縣,仍屬於永州零陵郡。兩宋時期承襲唐代制度。元代建立後,祁陽屬於永州總管府,明清時期隸屬於永州府。民國建立後,屬于衡陽道,民國二十七年,又設監察道,祁陽屬於第七行政專員督察公署。

2.歷史時期祁陽的行政區劃

祁陽的行政範圍在三國以前,只包括祁山以東的清江流域以及湘江以南的部分地區。唐代永昌縣併入後,境域又增加祁水流域以及白水河中下遊地區。此後直至民國時期,祁陽縣的縣域範圍保持長期穩定不變。

祁陽置縣以來,地方基層行政組織被稱為鄉裡。北宋熙寧年間,改鄉裡為都保,元豐年間,又恢復舊稱。元、明、清三代基本沿襲宋代制度。清康熙三十五年增設兩鄉,祁陽共分為16鄉,分別是方廓鄉、上和平鄉、下和平鄉、上文明鄉、下文明鄉、上祁陽鄉、下祁陽鄉、上歸陽鄉、下歸陽鄉、太平鄉、永昌鄉、永隆鄉、普樂鄉、永豐鄉、慶興鄉、新化鄉。康熙三十七年,又改16鄉為16都,嘉慶年間恢復舊名,這種行政區劃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

民國成立後,政府開始鼓勵各地舉辦團防,並以古時的廟、都為範圍,設立團防局。祁陽當時設有108個團,不久又合併為39個團。民國十八年,政府提倡實行地方自治,於是改39個團為6個自治區和39個自治小區。第一區轄:一、二、三、四、五、六、七等7個小區,區公所駐城廂;第二區轄:十二、十三、十五、十六、十七等5個小區,區公所駐洪橋;第三區轄:八、九、十、十一、十四等5個小區,區公所駐歸陽;第四區轄:十八至二十四等7個小區,區公所駐白水;第五區轄: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等7個小區,區公所駐文明鋪;第六區轄:二十九至三十六等8個小區,區公所駐老白地市。民國二十三年,實行保甲制。民國二十七年,又廢區存鄉。民國二十八年,祁陽的鄉鎮數量從41個調整到33個,最終精簡合併而成19個鄉鎮,分別是觀橋鄉、三吾鎮、民治鄉、保浯鄉、四治鄉、民有鄉、同文鄉、四靖鄉、金蘭鄉、保麓鄉、潘家鄉、大忠鄉、福泉鄉、文明鄉、景卿鄉、振中鄉、靖炎鄉、歸陽鄉、至昌鄉。

祁陽縣圖

在民國時期,祁陽縣曾有一部分被劃出分置陽明縣。陽明縣的設置與剿匪有關。民國八年,唐淼聚眾進入陽明山,與政府對抗。民國十六年,湖南省政府決定劃出祁陽縣的九牛壩、長吉山、花筵江,零陵縣的羅峒、甘溪源、蔗糖,寧遠縣的龍潛、鳳凰、石溪、桐梓,新田縣的馬江源、凌家源,桂陽縣的白水山峒,常寧縣的洋泉五峒等地區設立陽明縣,意圖加強對唐淼部下周文部隊的鎮壓。民國二十年,國民政府派軍隊圍剿周文部,農民軍戰敗,大部分被俘,周文在當地群眾的掩護之下逃走。同年12月,陽明縣被撤銷,改設陽明特區警備營,民國二十一年,警備營被撤銷,所轄地區歸還原建制。

3.新中國成立後祁陽與祁東的分治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仍沿襲民國的建制,下轄6個區,19個鄉鎮。1950年又將6個區析分為13個區,外加城關區,共14個區,下轄鄉鎮178個。1950年10月的土地改革開始後,為了適應形勢需要,一共又增設12個鄉。調整後的祁陽行政區劃為第一區駐觀音灘鎮,轄觀音灘鎮、周塘鄉、富裡鄉等1鎮11鄉;第二區駐大忠橋鎮,轄大忠橋鎮、羅果鄉、白鶴鄉等1鎮11鄉;第三區駐白水鎮,轄白水鎮、火田鄉、護國鄉等1鎮13鄉;第四區駐潘家埠鄉,轄潘家埠鄉、梅溪鄉、樓梯鄉等13鄉;第五區駐歸陽鎮,轄歸陽鎮、高嶺鄉、金盆鄉等1鎮16鄉;第六區駐過水坪,轄牙泉鄉、城山鄉等18鄉;第七區駐洪橋,轄洪橋鎮、溫泉鄉等1鎮12鄉;第八區駐白地市,轄楊柳塘鄉、谷壁塘鄉等13鄉;第九區駐黃土鋪,轄駟馬堂鄉、大馬堂鄉等14鄉;第十區駐蔣家橋,轄龍家亭子鄉、矮子州鄉等13鄉;第十一區駐文明鋪,轄文明鋪鎮、草塘觀鄉等1鎮11鄉;第十二區駐黎家坪,轄黎家坪鄉、六合嶺鄉等14鄉;第十三區駐下馬渡,轄下赤灣鄉、七裡橋鄉等13鄉。此外還設城關區,轄8個居委會。

祁陽縣地圖

1952年4月25日,湖南省將祁陽縣第七區、第八區、第九區、第十區的全部和第五區、第六區的大半部分劃出,析置祁東縣,因劃出的部分大部分在祁陽縣的東部,因此得名祁東縣。1952年10月14日,又將風口嶺、鳴遠兩鄉劃歸祁東縣。至此祁陽和祁東正式分治。

祁東縣地圖

4.蓑翁說

由祁陽縣的歷史沿革來看,祁東縣的歷史非常短暫,就連縣名也是來源於祁陽縣,是一個非常年輕的縣。祁東在歷史上大部分時間內屬於祁陽。因此現在兩縣雖然分屬不同的地級市,即祁東屬于衡陽,祁陽屬於永州,但是兩地的方言、生活習慣、習俗完全相同,而湘桂線和衡柳線更是將兩地緊密連接在一起。歷史上我國的縣級政區一般保持高度穩定,歷經百年乃至千年不變,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多,大縣中析置出新縣也屬於正常現象,如今祁陽縣戶籍人口就達到106萬人,祁東縣戶籍人口達到105萬人。兩縣雖然分置,但在過去千年的歷史中,人們卻保持了高度的縣域認同感。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

參考文獻

1.祁陽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祁陽縣誌》

2.祁東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祁東縣誌》

本文由江南蓑翁團隊創作,版權歸江南蓑翁團隊所有,如有抄襲等侵權行為,本帳號保留訴諸法律權利。

相關焦點

  • 祁東、祁陽兩地曲藝演員歡聚一堂 獻上文藝大餐
    祁東漁鼓。紅網時刻衡陽12月23日訊(通訊員 周俊霖 塗瓊 記者 王敏)12月20日晚,衡師祁東附中博藝樓大廳歡歌笑語,喜氣洋洋,第三屆兩祁曲藝交流聯誼晚會在此舉行,來自祁東、祁陽兩地的曲藝演員歡聚一堂,話曲藝、敘友情,為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文藝大餐。
  • 湖南永州和衡陽更近,衡永高速將改變祁陽祁東,12月份全面開工
    對於這條衡永高速公路,相信很多祁陽人,都已經不陌生了。從去年到現在,聽到的新聞報導也太多了。畢竟衡永高速經過祁陽,勢必將改變祁陽的發展格局,到時候我們離衡陽就更近了。從民生方面來看:以後出去遊玩,就不單單是去永州市區冷水灘了。
  • 祁陽主要姓氏的由來
    一支始祖李吉甫,明洪武初,率三子元卿、光卿、廉卿從邵陽城福遷祁陽梅塘(今屬祁東);元卿後嗣居祁陽白水、丙溪衝、湖廣東村;光卿子孫居祁陽油塘、魚子橋、李家灣,文明鋪區的雲盤甸、紫山衝,今屬祁東白地市的蒼江橋;廉卿後嗣居洪橋、大營市、石牌江、原山甸、朵雲山(均屬祁東)等地。
  • 湖南永州和衡陽更近,衡永高速將改變祁陽祁東,12月份全面開工
    畢竟衡永高速經過祁陽,勢必將改變祁陽的發展格局,到時候我們離衡陽就更近了。從民生方面來看:以後出去遊玩,就不單單是去永州市區冷水灘了。衡陽號稱「雁城」,旅遊資源豐富,享譽中外的「南嶽衡山」,值得一看。開車上高速,到衡陽也只要半個小時了。
  • 悼念祁東王佐烈士碑文
    王佐傳略:1917-1949,湖南祁東縣城連墟鄉柏樹灣人。華南人民解放軍祁邵衡遊擊縱隊副司令員。王佐的頭顱被敵人割去在文明鋪、祁陽縣城懸掛。八三年追認為烈士中共祁東縣委顧問王覺民撰文悼念王佐烈士:五指嶺下敘英烈 ,萬裡長空舞忠魂原祁邵衡縱隊財務劉俊國悼念王佐烈士:瓦缶雷鳴憶昔年,英雄碧血染坵原。迎來紫陌紅塵道。日月光輝照塚眠。原祁邵衡縱隊五大隊長王其德悼念王佐烈士獻身四十周年題文: 四十年前國運何,茫茫華夏起風波。
  • 印象祁東:歸陽古鎮一日遊
    2014年被定為「全國重點鎮」 ,是祁東縣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工業中心,也是祁東縣唯一的縣域副中心,同時還是祁東、祁陽、常寧三縣市商品、物資集散中心 。歸陽,「一鎮座三縣」(祁東、祁陽、常寧),「一橋通三江」(
  • 祁陽譚氏「天字十三君」 各支系字輩(字派)探源
    祁陽譚氏「天字十三君」各支系字輩(字派)探源一、祁陽譚氏天字十三君簡介: 祁陽譚氏天字十三君,又稱祁陽譚氏十三天,一世祖為譚昌泛,南宋末年,昌泛公從湖南茶陵下東鄉儒士坪徙居祁陽棗園嶺下的譚家橋;昌泛生三子,長子慶升,次子慶阼,三子慶階
  • 祁東米粉,爽口順滑,彈性十足,是祁東人牽腸掛肚的味道!
    祁東米粉祁東人一旦離開祁東十天半月的,哪怕是天天吃著山珍海味,還是會想念起咱祁東各式米粉咽口水,說句實在話,與那出名很多的桂林米粉相比,咱大祁東的米粉,還真是好吃得讓人停不下來的。可是畢業後總是想著什麼時候能聚在一起,再回去吃一次祁東米粉。祁東米粉讓我們念念不忘的原因之一就是下米粉的湯。祁東米粉的湯都是用骨頭湯,就是一碗普通的耳子粉也是極其的鮮,更不用提三鮮粉了,這種味道讓我們那些遠在外地的遊子甚是想念,那是祁東家鄉的味道,是思念的味道。在祁東的街上,看見師傅抓一坨米粉放進漏子裡,放進嘟嘟的開水裡燙30幾秒鐘,倒到碗裡。
  • 「祁東四寶」•檳榔芋
    祁東檳榔芋個大肉白,白肉上布滿細小紅筋,粉多細膩、香味濃鬱,含澱粉率高。口感具有「香、粉、糯、軟」四大特點,有豆的清香,久煮不糊,入口清香味甘、粉而不膩、口感鬆軟,具有獨特的品質和地域特色。 祁東縣種植檳榔芋已有上千年歷史,也是祁東「三絕」之一。曾在宋朝、元朝、明朝及清朝康熙年間被列為朝廷貢品,因而享有「皇室貢品」之稱。
  • 祁東漁鼓走進臺灣 湘曲藝韻驚豔海峽兩岸
    祁東漁鼓走進臺灣。紅網時刻衡陽2月21日訊(通訊員 付姣龍 鄒勤儉 記者 王敏)2月17日、19日,祁東漁鼓參加了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的赴臺湖南文化代表團在臺灣明道大學媽祖文化學院霍普劇場、西螺廣福宮廟壇兩地舉辦的2019「歡樂春節·湘曲藝韻」海峽兩岸曲藝文化交流活動。祁東漁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鄒崑山與愛人鄒冬梅表演的傳統漁鼓《乾隆皇帝下江南》深受觀眾好評,並得到了活動組委會的充分肯定。
  • 「祁東四寶」•檳榔芋
    祁東檳榔芋個大肉白,白肉上布滿細小紅筋,粉多細膩、香味濃鬱,含澱粉率高。口感具有「香、粉、糯、軟」四大特點,有豆的清香,久煮不糊,入口清香味甘、粉而不膩、口感鬆軟,具有獨特的品質和地域特色。 祁東縣種植檳榔芋已有上千年歷史,也是祁東「三絕」之一。曾在宋朝、元朝、明朝及清朝康熙年間被列為朝廷貢品,因而享有「皇室貢品」之稱。
  • 除了浯溪、祁劇外,你知道祁陽還有一寶是什麼?
    祁陽席草有著悠久的歷史。祁陽有悠久的種席草、織草蓆的歷史。主要種植地點為今祁東的蔭塘和文明鋪的蒲草塘,故有「東藺西蒲」之說。主要集中於歸陽至洪橋、歸陽至祁陽兩條官道旁,農民家中多有織席木機。1927 年,地下黨員蔣毓華在祁陽縣城創辦「文明女工草蓆廠」。
  • 祁東漁鼓赴臺參加2019 「歡樂春節 湘曲藝韻」海峽兩岸曲藝文化交流活動
    2月17日(農曆正月十三)、19日(農曆正月十五),祁東漁鼓參加了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的赴臺湖南文化代表團在臺灣明道大學媽祖文化學院霍普劇場
  • 祁東有白河,又名歸陽河
    二曰歸陽河,民國版《祁陽縣誌》記載:「清江、白河異出而同歸湘江,而鎮區位於湘江北岸,故名歸陽。」白河是正名,而我卻偏愛歸陽這一別名,因為歸陽二字能給人豐富的畫面感,每次提及,都仿佛能感受到歸陽古鎮的悠遠閒適,感受到河畔人家的愜意生活。
  • 祁東漁鼓赴臺參加2019 「歡樂春節 湘曲藝韻」海峽兩岸曲藝文化交流活動
    2月17日(農曆正月十三)、19日(農曆正月十五),祁東漁鼓參加了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的赴臺湖南文化代表團在臺灣明道大學媽祖文化學院霍普劇場
  • 永州祁陽,這個項目來頭有點大!投資100億,要建國家級旅遊區
    祁陽,位於永州東北部,和衡陽祁東交界,是永州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也是湘江在永州境內最後流經的縣。湘江在祁陽境內長達100裡!並且在兩個電站的作用下,形成了百裡平湖!平湖兩岸風光秀麗,水質清澈,有險峻的山峰,有風情各異的村莊,偶爾還可看到鳥兒在水上嘻戲。
  • 祁陽記憶·景物篇——祁陽舊八景
    祁陽自古就有「浯溪形勝冠瀟湘」之譽。古往今來,祁陽美景引起多少文人墨客吟詠。古之祁陽,有「祁陽八景」之說。1、祁山疊翠 縣境東北有祁山,南北走向,祁陽縣因處於此山南面,故名祁陽。祁山象城牆拱衛縣城,面積322平方公裡,主峰太白峰,海拔779.4米。
  • 與7542系出同源!大益8542它有差嗎?
    作為評判普洱生茶的標杆產品,大益7542在茶圈內可謂無人不知,也是我們每周益品欄目第一周就介紹過的茶品,而它有一位系出同源的親兄弟——大益8542。因為在今年的六月份上線了1901批次引發市場關注,也同樣備受矚目。
  • 祁陽小調市級傳承人陳蘭秀:山野裡飛出的小陽雀
    陳蘭秀,祁陽小調市級傳承人,五十年代初拜著名祁陽小調藝人朱敦祥為師,對祁陽小調的脈絡、演唱手法、唱腔、器樂都有研究。陳蘭秀熱愛祁陽小調,不遺餘力傳播祁陽小調。老人告訴我們,目前,她正在編寫一個祁陽小調的微電影《陶鑄回鄉》,這是祁陽小調生命力的又一次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