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海岸不僅僅是一段海岸,而是一座城。它坐落於昆士蘭州,是澳洲第6大城市,有人口56萬,女多男少。黃金海岸共有70公裡長的海岸線,因此得名,這裡屬於亞熱帶氣候,全年溫差小,夏天最熱40攝氏度,冬天最冷12攝氏度,大多數時候都在二三十度左右,空氣溼潤。
城市最重要的經濟來自於旅遊業。每年迎來1,000萬遊客,其中85萬遊客來自海外,是海外遊客最喜愛的澳洲旅遊城市第5名;350萬來自澳洲其他城市並在這裡過夜,540萬遊客當天往返。旅遊業為黃金海岸每年帶來$44億澳幣的經濟收入,每4個工作中就有1個和旅遊業直接相關,每4個裡工作崗位有3個和旅遊業間接相關。這裡有500家餐館、40個高爾夫球場、5座主題公園和2家動物園。
感性點說,每次想起黃金海岸,心裡浮現出的畫面就是萬裡無雲的藍天,大大的太陽,一眼望不到邊金黃色海岸線和穿著非常省布料的男男女女。
早年日本經濟好的時候,每天都有直飛的航班從日本飛到黃金海岸,大批的日本人到這裡度假、打高爾夫球甚至定居,所以這裡的日本餐館比墨爾本的要正宗,墨爾本大多數日本餐館都是中國人開的,反正外國人分不出來。那時候黃金海岸好玩的東西也比較有限,除了海灘,就是5大主題公園,和澳洲各大城市自然風光的路線有些格格不入(真的不是因為我害怕坐過山車和跳樓機我才這麼說的,真的不是。)
黃金海岸是高爾夫球愛好者的天堂。不但高爾夫球場多,而且全年適合打球的天氣特別多,冬天也不影響,這也是澳洲很多著名職業球手都來自昆士蘭州的主要原因。
這也讓長居在墨爾本的人羨慕不已,除了陽光充足外,這裡潮溼的空氣裡沒有花粉,而墨爾本作為世界最宜居城市最讓本地人無奈的就是花粉症,每年春暖花開之際,便是眾人噴嚏連連之時。雖然黃金海岸從沒進過「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名單,但不得不承認,黃金海岸的氣候也許更宜人和適合居住。
坦白說前幾年黃金海岸發展的速度並不明顯,直到2018年的大英國協運動決定在黃金海岸召開,當地政府開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大英國協運動會其實就像我們的亞運會,最早叫「不列顛帝國運動會」,後來慢慢改成現在的名字,參加的國家也都是曾經的大英國協國家,包括英國的幾個島,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馬來西亞等等。
2018年的大英國協運動會對於黃金海岸來說的確是個好機會。現在黃金海岸已經有了有軌電車(tram)和輕軌,將機場、市中心和大學連結起來,交通變得非常便利。接下來大橋、公路也都在升級。這些基礎設施建設短期內會創造出很多就業機會,長期會吸引人們到此來定居。加上已經批准在布裡斯班建造的新賭場,會鼓勵更多的遊客前來。要知道澳洲目前海外遊客的增長是上升期,尤其是中國來的遊客,每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將為帶來許多新的機會。
市中心的酒吧坐了坐,叫了杯啤酒,夜裡11點街上人頭攢動,酒吧座無虛席,熱鬧程度超過了墨爾本。稍微像點樣的餐館不定位基本是吃不上的,明顯人多餐館少。
而且除了國內萬達即將在黃金海岸建造的高層豪華住宅之外,目前有各種「小道消息」傳言王健林要在黃金海岸「定一個小目標」,在這裡有一系列的動作。這些消息當然要等待證實,但從大的趨勢來看,黃金海岸在未來5-10年會迎來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
心底一直在想退休的時候可以到黃金海岸來定居,買個不大不小但是後院有碼頭的房子,每天開著船出海釣釣魚,打打球,吃點好吃的,喝點好酒,嗯。
【免責聲明】
文章為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