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苑文颯 濟南報導
夜晚,一直是個充滿人情味的時段,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情感寄託。古有「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今有「啤酒燒烤小龍蝦,人生理想路探花。」
今夏的「夜泉城」,尋回久違的生活味道。瀰漫在街頭巷尾的煙火氣,激活了夜經濟,為「六穩」和「六保」注入生機活力。
俯瞰「夜泉城」:
16個夜市煙火氣十足 解決近萬人就業
連日來,在政府的背書聲中,濟南再度喚醒夜色下暗流湧動的生機。
6月2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重磅推出《關於推動濟南夜間經濟提質升級 打造「夜泉城」2.0版的若干措施》。從培育打造一批高品質夜間經濟載體、消費業態和特色活動,到明確夜間經濟配套服務,滿滿的乾貨不禁讓人動容,對迭代升級的「夜泉城」充滿期待。
泉城路商業街綜合夜市、環聯夜市、馬鞍山潮文化市集、綠地中心星晴集市、夏之韻印象濟南·泉世界文化夜市……一夕之間,「夜泉城」熱情奔放,一片煙火升騰。
「濟南最大地攤」環聯夜市人氣火爆
「拿著烤羊肉串、烤魷魚,在人堆裡擠得滿身汗,疫情之後再次感受久違的夜生活,心裡真是感慨萬分。」6月2日晚,家住西客站附近的市民孫櫻紅跨過半座城,到環聯夜市感受煙火氣帶來的溫暖與感動。當晚,這個「濟南最大地攤」客流量超3萬人。6月6日晚,遊客人數更是突破7萬人次,創下了今年開市以來的最高紀錄。
大批夜市攤主、個體經營戶也因此嗅到商機。在馬鞍山潮文化市集,新世界商城商戶李春蘭白天是裝裱店老闆,晚上在夜市賣摺扇,平均每晚營業收入400-500元。
新世界商城商戶李春蘭在馬鞍山夜市賣摺扇
「別看數額不多,可是解了我心裡的愁。」李春蘭說,受疫情影響,目前店鋪支出遠大於收入。「現在夜市賺的錢多少能緩解房租的壓力,碰上聊得來的顧客,我就給他們介紹店內主營的字畫、裝裱這些業務,也是隱形增加了店鋪客流量。」
夜色搭臺,經濟唱戲。夜經濟釋放的巨大潛能,成為激發消費、刺激就業的新動力。根據環聯夜市的運營單位環聯集團統計,濟南最大的環聯夜市共有1100多個攤位,提供了近5000個就業崗位。其餘15個夜市如芙蓉街、寬厚裡、馬鞍山路等,其經營點約100-200個,累計解決近萬人就業。
點亮泉城的夜經濟,也點亮了無數凡人的「就業夢」,有人如釋重負,有人重獲新生。小小攤位連著民生百態,當每個人對生活的小期盼融進城市發展的大潮,濟南正迸發出更多可能。
新穎「夜泉城」:
多元主題融入 直播經濟引領線下新潮
記者探訪幾個夜市後發現,相比往年,「千城一面」現象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各擅勝場」、包羅萬象。
在泉城路商業街綜合夜市,栩栩如生的非遺傳承項目「劉氏翻花」引得行人紛紛駐足;木蛙、葫蘆烙畫、麵塑、手工皮具等文創產品琳琅滿目;樂隊表演則讓自帶流量的泉城路開啟「夜嗨」模式。
此外,還有主攻文藝青年的印象濟南·泉世界文化夜市、曲水亭民俗文化街,主打新潮、活力的「潮趣馬鞍山,耳立嘉年華」主題夜文化集市……食、遊、購、娛、演等多元夜間消費市場,讓濟南人的夜生活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
多元夜間消費市場讓濟南人的夜生活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
時下,直播帶貨風潮湧動。面對新的發展機遇,濟南審時度勢,將支持發展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寫入2020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各級官員紛紛上陣直播帶貨,傾力打造直播經濟總部基地,一系列舉動體現出濟南大力發展直播經濟的決心。
同為濟南重要新興產業,「直播+夜經濟」將為「夜泉城」增添怎樣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市中區已在嘗試中給出答案。
5月31日,「市中直播間」首度亮相,開展「老城小吃尋味」「嗨逛市中」等直播推介活動,同時利用「直播帶貨+優惠券發放」的形式,打造「指尖上的夜經濟」。
6月6日,市中區啟動「首屆市中夜生活直播節」,通過50餘項特色線上活動詮釋「市中夜未央」品牌形象,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濟南國際文創產業街區、英雄山文化市場、經四路萬達廣場4大直播基地也成了打卡勝地。
此外,在6月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中,歷下區表示將依託數字經濟、網紅直播經濟,藉助網際網路發展線上夜經濟,與線下形成良性互動。
從兩區的行動可以看出,線上線下業態聯手日趨主流化。夜經濟、直播經濟等新業態作為加速釋放消費潛力的助推器,兩者互融的新模式更能滿足多元消費需求,拉動夜經濟持續回暖。
有序「夜泉城」:
尺度加溫度 精細化管理釋放夜經濟空間
都說「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但很多人擔心,「狂歡後的寂靜」會不會來?餬口的飯碗能否當成「鐵飯碗」?市民們擔心,夜經濟是否「一時興起」?交通出行、垃圾回收、商品質量、食品安全等方面如何保障?
縱覽近幾日濟南就夜經濟出臺的多項意見及措施,可見一項項群眾的「小需求」正是政府關心的「大事情」。6月8日,濟南市就推動夜間經濟規範有序發展出臺7條指導意見,詳細就疫情防控、規範經營、服務配套、消費糾紛、市場監管等方面做出規劃。6月9日,濟南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推進夜間經濟發展十二條措施,進一步明確監管職能、經營秩序、投訴渠道、工作保障等內容。
泉城路車輛清理前後對比(濟南明府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中心供圖)
放眼濟南夜經濟商圈,夜間城市精細化管理舉措已逐步實施。以泉城路為例,維持「金街」顏值重在做好「加減法」。「『減法』是科學合理設置非機動車停車區域,拆除有損形象的臨時建築,實現泉城路路面無非機動車停放;『加法』是把騰出的空間資源繼續用在豐富業態上,新增咖啡座等體現時尚元素和文化特色的攤位。」此外,濟南明府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中心宣傳負責人表示,目前,明府城發展中心每晚實行領導值班制度,將「夜管理」融入「夜服務」,維護街面秩序和非機動車停放、引導、勸解工作。
在垃圾清運方面,泉城路商業街環衛所統籌安排收運車輛和收運線路,環衛工人在深夜商業街夜經濟結束後和清晨刷洗地面、清理垃圾等,確保泉城路街道24小時維持乾淨整潔。
為更好地助力城市夜經濟發展,自6月6日起,濟南公交將K3路、K11路、K47路、BRT-5路優化提升為零點公交線路,並啟用「夜」字番號,進一步優化完善零點公交網服務功能,零點公交「夜」字線路達到30條,22:00以後運營線路達到110條。
民生細節是一座城市管理水平最生動的註腳。在審慎包容中柔性執法,加強精細化管理舉措,濟南夜經濟才能被賦予有序、合理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