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萬花叢中的一點綠葉,剛柔並濟,默默奉獻;他們是對「白衣天使」的另一種詮釋,在女性主導的崗位上,鬚眉不輸巾幗,既是「鐵漢」,也懷「柔情」。他們每天奔走在病房中,卻並非醫生,他們細心護理患者,卻不戴燕尾帽。
他們在潔白的世界裡,用陽剛的力量,將汗水化成患者康復的笑顏,書寫下一篇篇屬於「男丁格爾」的故事。他們,就是湖南省胸科醫院的男護士們。
關鍵詞:歷練
——平凡崗位上的挺身而出
或許每個男生都有個英雄夢,希望能夠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湖南省胸科醫院ICU護士李波就是這樣一位平凡的男生。而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李波有了一個特殊身份——援鄂醫療隊隊員。
從小受身為醫生的父親影響,讓李波一直對醫護職業十分嚮往,畢業後,李波也自然而然走上了醫學道路。已經在ICU工作了4個年頭的李波,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第一時間報名申請支援戰疫前線,並順利成為援鄂醫療隊中的一員。在湖北抗疫一線的30個日夜,李波與其他隊員一同奮戰,用汗水與拼搏築起守衛生命的防線。在黃岡清零的那天,李波如釋重負,他慶幸自己能為這座城市貢獻一份綿薄之力。當支援結束後,光環褪去,李波再次回到熟悉的工作崗位,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日常的工作中。這是屬於一個普通男生的熾熱歷練,而事實上,李波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什麼英雄,他深知,支援黃岡只是他身為一個平凡醫務工作者在不平凡崗位上的一段經歷,是他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護士的寶貴經驗,但他的英雄夢不會滅,未來,只要有需要時,他仍會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無畏前行。
關鍵詞:偏見
——讓質疑成為進步的動力
偏見和質疑,是男護士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得不面對的尷尬處境。湖南省胸科醫院麻醉手術室95後男護士伍勇,自幼便夢想著成為一名白衣天使,高考結束後,他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護理專業。然而一路走來,他卻聽到了不少消極的聲音。親戚、朋友不理解他的選擇,患者質疑男護士的業務能力,在這個以女性為主的職業領域,面對他人異樣或疑惑的眼光,他也曾一度迷茫。
在伍勇參加工作的第一年,發生了一件令他印象極為深刻的事情。在一臺開胸手術中,病人突然大出血,呼吸脈搏驟停,血壓下降,現場的醫務人員立即分工合作,緊張有序展開搶救,伍勇也參與其中。經過幾分鐘的心肺復甦後,病人自主呼吸恢復,脫離危險。這是伍勇第一次搶救病人,也正是在經歷這次搶救後,伍勇意識到,在救死扶傷道的道路上,患者的健康、珍貴的生命,才是白衣天使唯一需要在意的事情。無論他人有再多不解和偏見,伍勇都堅信,自己能夠將這些負能量轉化為自己前進的動力,一往無前。
關鍵詞:優勢
——有求必應的「香餑餑」
霍旭琪,湖南省胸科醫院外科ICU的一名普通男護士。工作在強度高,節奏快的ICU,霍旭琪時刻都緊繃一根弦。為了更好地勝任ICU現場搶救、儀器操作和重症護理等方面的工作,霍旭琪常利用下班或者休息時間與經驗豐富的護士交流,查資料、聽講座,業餘時間他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機會,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ICU的工作,是體力與心理的雙重博弈,在這裡,男護士的優勢十分明顯——體力更好,搬抬病人,轉移氧氣瓶都能用得上;抗壓更強,高強度下依舊能保持工作效率。因此,霍旭琪在工作中對同事們「有求必應」,能上則上。此外,作為一名男護士,霍旭琪也努力把男生對電子、機械、計算機、網絡等多方面的優勢都發揮在了工作中,科室裡小到插座排插、大到各類儀器的小問題,大家都喜歡請他來「把脈問診」。逐漸的,霍旭琪成了科室裡的香餑餑,同事們都喜歡跟他一起工作,而他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將自己男護士的優勢發揮到最大,為科室和更多患者做好服務。
關鍵詞:選擇
——為救死扶傷披上白衣
作為湖南省胸科醫院綜合門診部的一名男護士,常有人會詢問毛毅,為何選擇護士這個職業。對毛毅而言,這是一份從小便存在於心間的嚮往,也是一份對救死扶傷神聖使命的踐行。
小時候,毛毅是在奶奶的照顧下長大的,因為奶奶年紀大了,偶爾需要去醫院看病,年幼的毛毅便也總跟在一旁。在醫院裡,護士們對奶奶的精心照顧和耐心體貼給毛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他開始意識到,醫護人員的鼓勵關心,能為患者重拾健康帶來希望,也能鼓舞患者脆弱的心靈。這樣的感悟,讓毛毅在大學時毅然選擇了護理專業。畢業後的毛毅順利成為了一名護士,他也深愛著護士這個職業。在工作中,毛毅努力做到視病人為親人,更不斷用實際行動履行著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毛毅相信,只要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每一份工作上的大小事,用精湛的護理操作技術服務好每一位病人,並在工作中不斷學習、進步,他今日的選擇定能成為他來日的驕傲。
關鍵詞:柔情
——一份柔情換一份溫情
常言道男生是錚錚鐵骨,但男護士的鐵骨下,卻藏著一顆柔軟的「天使心」。湖南省胸科醫院內六科護士田鵬祥在病人眼中,便是個不折不扣的「暖男」。服務病人,他耐心體貼;清潔護理,他細緻認真。精湛的技術和溫柔的態度,讓田鵬祥在工作中收穫了來自患者和家屬的好評與溫暖。
2019年的冬天,那是田鵬祥的一個晚夜班。早晨時,田鵬祥來到病床前,為患者們抽血。也許是因為已經值班一整晚,也許是因為清早氣溫低,田鵬祥的手有些冰涼,但他自己並沒太在意。在為一位老奶奶扎壓脈帶的時候,田鵬祥的手突然被老奶奶用另外一隻手輕輕搭住了,正待田鵬祥準備詢問時,卻聽見老奶奶說:「小夥子,手怎麼這麼涼,奶奶給你暖暖。」田鵬祥抬起頭,看見老奶奶和藹的面龐上,一雙眼流露出一絲心疼,而他的雙手,也在下一瞬間被奶奶的雙手緊緊握住。那一刻,田鵬祥整個人都被那一雙粗糙卻溫暖的手給點燃了。也許正是日常工作中堅持悉心照顧病人,用技術幫助病人,田鵬祥的柔情換回了患者的溫情。
關鍵詞:轉換
——身份轉換更能感同身受
湖南省胸科醫院外科護士王新宇從小就與醫院有著一份「不解之緣」。因為氣管異物,小時候王新宇不得不住院治療。在美好的童年時光裡,病房的白牆,刺鼻的消毒水味,討厭的針頭,成了屬於他最深刻的記憶。
長大後,王新宇成為了一名護士,以另一種身份回到了給予他第二次生命的地方。從一位患者成為醫護人員,身份的轉換讓王新宇在工作中對患者多了一份感同身受,也多了一份鼓勵與關心。一次工作中,王新宇遇見一名小男孩前來就診。打針時,男孩的父母將他緊緊抱在懷裡,生怕男孩因哭鬧導致注射不順利再挨一針。王新宇恍然間回憶起了當年曾因害怕打針而躲進父母懷抱裡嗷嗷大哭的自己。想到此處,王新宇便貼心地跟小男孩聊起了天,安撫著小男孩,給他加油鼓勁。也許是看著拿著針的護士哥哥如此親切,當針扎進去的時候,小男孩雖然想喊疼,想掙扎,卻還是像個男子漢一樣硬生生的緊攥著稚嫩的拳頭憋了回去,沒哭沒鬧。在後來的工作中,王新宇時常會想起這個小男孩信任的眼光。他堅信,只要付出更多的關愛,患者定能感受到更多的安心。
關鍵詞:初心
——不忘初心,全心全意
今年23歲的黃海是湖南省胸科醫院內六科的一名護士,在他選擇這個崗位後,一直將「不忘初心,無怨無悔」這句話作為他的座右銘。經歷兩年的臨床工作,雖然也曾因性別而被質疑和不被看好,但黃海始終為自己能為生命「護航」而驕傲。
男護士是行業內的「稀缺資源」,卻似乎沒有太被「優待」。從選擇專業再到進入工作,黃海一路在酸甜苦辣中前行。臨床護理工作隨機性強,病人病情複雜危重,突發事件較多,這些種種都讓他真正地體會到護士這個崗位的艱辛與不易。去年一次值夜班時,黃海在查房時發現一名患者無自主呼吸,胸廓無起伏等症狀,便趕緊大聲呼叫醫生,立即為其進行心肺復甦,經過三四分鐘的搶救後患者恢復意識,自主呼吸恢復。雖然當時是冬天,但是搶救結束後,黃海和幾位醫療人員都已汗流浹背,衣服都全部溼透。經歷過這一次突發情況,黃海對生命的脆弱和護士職業都有了新的認識。這個職業偉大也平凡,需要默默奉獻,需要赤子之心。就如同他的座右銘一般,黃海有信心,一直保持一顆不變的初心,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為生命和健康點亮希望。
關鍵詞:成長
——褪去稚氣感受責任
今年是外科ICU護士周賽強在省胸科醫院工作的第三個年頭。第一次面對大搶救時的手足無措,周賽強至今仍記憶猶新。
那天,當患者的心電圖逐漸變成直線,血氧也不斷往下降,其他同事在監護儀警報響起的剎那便已開始行動,而從未見過如此陣仗的周賽強一時間愣在原地。直到同事開始指揮他,他才急忙衝上前去給患者胸外按壓。雙手疊加,心裡默數,每一次按壓,周賽強都覺得異常沉重。即便上衣已經被汗水浸溼,渾身力氣也快竭盡,但他仍不敢放慢頻率,因為每按一次就離成功進一步,這是與死神的賽跑!好在經過大家的努力,患者成功的搶救了回來。對於周賽強而言,這是一次心理上的巨大的成長,也許從那天起,他才正式褪去了象牙塔內的青澀與稚氣。切身感受到了自己肩負著挽救生命的重任。三年時間的打磨,在老師同事的教導幫助下,周賽強快速成長,現在已是一名可以獨當一面的白衣天使。周賽強明白,今後的護理工作之路還很長,他將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永遠銘記責任的份量。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羅佳藝 楊豔 圖/通訊員楊正強 陳思雨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