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想論壇⑤ 丨 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翻譯

2020-12-18 新京報

由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新譯科技、單向空間共同舉辦的「第二屆譯想論壇(2019)」,以「翻譯和我們的時代」為主題,就非虛構寫作、文學寫作、出版與翻譯、字幕翻譯、AI翻譯五個分議題進行五場對話,共同探討翻譯事業的發展方向。本次推送的是第五場活動「譯論五丨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翻譯?」的現場內容報導。

「譯論五丨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翻譯?」現場。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徐悅東 實習生 李穎

「我曾經在比利時留學過幾年,那個地方是講荷蘭語的。雖然我們上課用英語,但學校通知都用荷蘭語,我當時第一次使用谷歌來翻譯,它翻譯得非常準確,讓我感到很震撼。」科幻作家寶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闡述了機器翻譯的「奇妙」之處。

科幻作家寶樹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現在機器翻譯已經進入人工智慧時代。那麼,人工智慧在翻譯領域有什麼突破?它對我們的社會有怎樣的影響?5月14日,在由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甲骨文共同舉辦的第二屆譯想論壇的譯論五上,寶樹、劉剛與劉勁松就「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翻譯」這一議題展開了探討。

在人工智慧面前,

我們不需妄自菲薄

現在有很多人害怕被人工智慧搶走飯碗,從去年開始,華爾街有越來越多的分析師辭職,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即將被人工智慧取代。在翻譯界,這種恐慌更是普遍,劉勁松說經常有人問他一個問題——「劉老師,我是做翻譯的,現在我的工作是不是保不住了呢?」甚至還有大學教師告訴他,教育部建議明年取消英語專業,由於對人工智慧的恐慌,現在很多學生都轉專業了。

其實人工智慧不是本身厲害,而是背後的專家厲害,它的翻譯基於專家翻譯的語料庫。劉勁松舉了自己的例子來說明專家的厲害之處——他以前想考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研究生,一位老師送給他兩句話:文學是讀不完的書,語言學是讀不懂的書。

劉勁松認為,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大家如果不自己去學習新東西,很快就會落伍,被時代的巨浪淘汰。事實上,我們應該去了解人工智慧的優勢與劣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過於迷信。在了解人工智慧的缺陷之後,我們就可以專攻它的缺陷,形成自己的優勢。

另一個擔憂是人工智慧搜集大量的個人信息,將人置於監控之下。劉勁松認為任何技術都是雙刃劍,就看人如何使用它。如果人使用了有利的一面,比如用來分析一個病人的肺部陰影,就可以更好地為人類服務,畢竟人工智慧的準確率可以達到90%以上,而一個醫生的診斷一般只有70%的準確率。雖然壞人也可以利用它去做一些缺德的事情,但技術本身是無害的,就像原子彈一樣,原子彈對中國來說非常關鍵,但我們不一定要使用它。

人工智慧怎樣做翻譯?

人工智慧這個詞是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50年代美蘇爭霸時期,一批美國情報局的人找到許多科學家,希望能夠製作出一個系統來獲取翻譯情報,這個系統就叫做機器翻譯。當時有很多語言學家加入到團隊裡,把語法規則教給機器,讓機器學習後進行翻譯。

1966年,因為機器翻譯得不準,CIA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簡稱)

提交了證明這個項目沒有意義的報告,停止對該項目的資助。因為要解決機器翻譯的問題,這份報告促使了計算語言學的誕生。到八十、九十年代,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一批美國專家從政府進入到IBM公司繼續研究,他們通過數學統計的方式來研究。比如「我想吃飯」這句話,「吃」和「飯」搭配的概率比較高,機器就會記住這個搭配。

從2010年開始,我們終於有了雲計算、雲平臺和雲存儲,大數據和CPU的進化版GPU也出現了,電腦的計算能力和可視化能力大大提升。基於這些技術,2016年,谷歌翻譯應用了最新的神經網絡模式,在關鍵算法——詞向量上有了突破。這時候谷歌的翻譯水平已經與一般人差不多了,它可以根據上下文來調整翻譯,在「信達雅」中「信」和「達」都做得很好,只是「雅」還沒有達到。

人工智慧的語料庫加上神經網絡,再有背後的算法工程師助力,人工智慧的翻譯水平會越來越高。劉勁松說他在做翻譯時會有計算機沒有學到的地方,這時可以靠算法工程師和擴展語料庫來解決,語料庫方面是吃什麼長什麼,它跟一個嬰兒一樣,想讓它翻譯得好就要餵它吃好東西。

想像中的人工智慧,

與人工智慧的想像力

在被問到讀過的寫人工智慧最好的科幻小說時,寶樹回答了阿西莫夫的《最後的問題》,這部1956年出版的小說預言了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問答系統、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和智能終端的出現。它從電腦萌芽的時候開始講述了一個輝煌壯麗故事,人問計算機AC說,如果這個宇宙會發生熱寂,宇宙的熵會越來越高,會越來越混亂無序,怎樣才能大幅度降低總熵,這個AC說:「數據不足,無法作答。」

《最後的問題》,作者:阿西莫夫,譯者:李偉才,出版社:山邊社,1987年。

過了一百年又一百年,人類問了AC很多次同樣的問題,怎樣才能把宇宙的熱氣逆轉過來,讓宇宙重新活過來?AC都無法回答。到了人類實現了永生的時候,心靈已經能與肉體分離,所有心靈和AC也就是整個宇宙融合在了一起,人類問AC這個問題時,它仍然無法回答。最後到宇宙快要寂滅的一瞬間,AC終於領悟了這一「最後的問題」的答案,結尾寫道:AC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它完成了最後的工作——逆轉熵,重新創造了這個世界。阿西莫夫把人工智慧的發展和人類歷史、命運結合起來,來了一個所謂的「神改」。

劉勁松則提起了《機器之心》的作者——谷歌技術總監雷·庫茲韋爾,他二十年前就知道最近十年發生的事情,他80%的預測都實現了,還有剩下的20%,可能會在本世紀剩下的80%的時間裡實現。剩下的20%展現的未來是,人不再是生物意義上的人,我們身體裡各種部件都可以通過人工智慧來控制,身體一旦出現異常就會被人工智慧不知不覺地消滅,人的壽命因此大大延長,人腦也可以通過植入晶片來提高記憶力,達到人機合一的狀態。

雖然這樣的社會有些恐怖,但劉勁松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享受到這個技術,比如胳膊斷了,就可以裝一模一樣的,甚至更好的。

《機器之心》,作者:雷·庫茲韋爾,譯者:胡曉姣,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6年4月。

在人類想像人工智慧的同時,人工智慧自身的想像力也在進化。現在人工智慧已經可以寫出博客,由人設定一個場景,人工智慧就可以生成一段文字,把人的設定填進去,現在不少人已經用這個方式來寫作了,一萬字很容易就可以寫出來。抄襲七八本書的人中就有這種情況,用機器抄襲。

對於機器創作的情結其實由來已久。二十年前,有個大牛製作了一個軟體來寫詩,寫出來的詩很先鋒,稍微改一改就可以「以假亂真」。但是詩畢竟還是純文學,不太好做,類型文學就非常套路化,更容易被機器模仿。

例如有一個人的父母被害了,他學了武功去復仇,手刃仇人後抱得美人歸,這是一個很俗套的故事。但是如果說他是去魔法學校學魔法,就變成了《哈利·波特》,還可以改成超級英雄的電影。同一個套路改一改,就很可能產生一種很不錯的創意,人工智慧在學習後可以直接寫出一部小說。

雖然這種機器創作的確缺乏了一些想像力,但寶樹相信未來人工智慧可以進化得更好。劉勁松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舉了「一帶一路」翻譯的例子,現在的人工智慧無法翻譯它,因為這需要想像力。但人工智慧的優勢是極強的學習能力,它總有一天能學會這其中的竅門。

作者:新京報記者 徐悅東 實習生 李穎

編輯:西西

校對:翟永軍

相關焦點

  • 譯想論壇② 丨 翻譯如何造就經典?
    新京報·文化客廳第三場活動,是由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新譯科技、單向空間共同主辦的「第二屆譯想論壇(2019)」。本場活動以「翻譯和我們的時代」為主題,就非虛構寫作、文學寫作、出版與翻譯、字幕翻譯、AI翻譯五個分議題進行五場對話,共同探討翻譯事業的發展方向。
  • 第三屆譯想論壇亮相福州 探討翻譯的時代使命
    福州新聞網10月1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第三屆譯想論壇今日開始在文儒坊內的無用空間人文書店舉行,來自全國學術界、翻譯界和出版界的名家將聚集榕城,用3天時間在這裡舉辦5場以「翻譯」為話題的名家對話,共同探討翻譯的時代使命,體味獨特的人文關懷。
  • 郭建龍:血腥殘酷的奴隸貿易史 | 甲骨文譯想沙龍No.2
    郭建龍:血腥殘酷的奴隸貿易史 | 甲骨文譯想沙龍No.2 2020-05-06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工智慧翻譯"騰訊同傳"首次亮相博鰲亞洲論壇
    中關村在線消息:在本次博鰲亞洲論壇中的「未來的生產」在東嶼A廳召開,來自世界各地的商界精英都匯聚於此,對未來經濟發展形式發表了演講。在本次演講的大屏幕中,設立全新的同聲傳譯大屏幕,可以將演講者的演講內容實時翻譯並在用中英雙字幕的形式進行展示。
  • 博鰲亞洲論壇首次啟用人工智慧翻譯 科大訊飛展現中國AI科技風範
    以翻譯機為例,大會首次啟用人工智慧翻譯機作為「志願者」,並經過嚴格考核、審慎篩選,選用了「中文語音產業國家隊」科大訊飛旗下新品——訊飛翻譯機2.0。500臺科大訊飛翻譯機新品承擔起了當天大部分跨語言即時翻譯工作。
  • 人工智慧改變英語學習
    我們正在進入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Google公司的AlphaGo戰勝了人類現今所有的圍棋高手,高盛公司在紐約總部的美國現金股票交易櫃檯交易員人數,從最高峰時期的600人,下降到了2人。微軟最近推出了「小娜」「小冰」軟體應用。小娜像是私人秘書,給你安排行程、協調時間,告訴你交通情況,給你提供可行性方案。小冰像一個朋友,像真人一樣和你聊天。
  • 西安絲路翻譯產業聯盟首屆翻譯大會圓滿召開,曲江將成為翻譯人才的...
    6月11日,絲路翻譯產業聯盟首屆翻譯大會--「譯想天開·我為譯狂」 在西安曲江新區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由陝西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和陝西省翻譯協會指導,曲江文化產業發展中心和曲江369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基地主辦,絲路翻譯產業聯盟承辦的首屆翻譯大會---「譯想天開?我為譯狂」特此召開,旨在為促進翻譯產業集聚,吸引不同語種、技能的翻譯人才,增加在校外語專業人才儲備等方面做出努力。該會以實訓的方式,提升語言技能,擴大視野,讓更多人參與翻譯,感受翻譯的魅力,發掘語言產業生力軍。
  • 人工智慧真的可以取代同傳翻譯嗎?
    前陣子,一位同傳翻譯員聲討科大訊飛「AI同傳造假」,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工智慧和同傳翻譯由此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今天,我們來談一談「人工智慧翻譯是否真的可以取代同傳翻譯員」?同聲傳譯有多難?機器翻譯如能代替同聲傳譯無疑具有巨大的價值。人工智慧翻譯的水平如何?那麼,人工智慧同傳翻譯的能力究竟怎樣?會不會搶走同傳翻譯員的飯碗呢?
  • 第三屆中國(廣東)人工智慧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
    11月26日,2020世界5G論壇正式開幕,當天下午,高峰論壇之一的第三屆中國(廣東)人工智慧高峰論壇舉行。同時,論壇現場還進行了廣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以及琶洲實驗室人工智慧模型算法研究中心的啟動儀式。
  • 第三屆智能教育論壇 丨專家共談: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
    智能教育主題論壇已連續舉辦三屆,本屆的主題為「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旨在面對新時代個性化教育發展面臨的新挑戰、新要求的背景下,探索如何利用智能技術賦能教育教學,實現規模化因材施教落地應用,促進智能教育深入發展。
  • 「重慶造」人工智慧翻譯神器,你說重慶話都能翻譯出英語來?
    買一臺曉譯,想啷個翻譯就啷個翻譯,你說重慶話都能翻譯出英語來。」郭女士立即和閨蜜去買「曉譯」,英語培訓中心的老師當場就愣了。去年11月科技部公布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我市科大訊飛在列。根據人工智慧語音和科大訊飛雲平臺資源,研發的人工智慧翻譯器「曉譯」,逐步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 火爆出境遊捧紅翻譯"神器" 人工智慧翻譯機前路漫漫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外國嘉賓體驗翻譯機。 本報記者 孟祥麟攝   出境遊最怕啥?近年來,隨著出境自由行的火爆,人們對即時翻譯的需求也日趨旺盛,人工智慧翻譯機隨之變身為出境遊的必備「神器」。科技網際網路巨頭也紛紛踏入智能翻譯領域。市場如此炙手可熱,人工智慧翻譯機前景到底如何?它是否會取代人工翻譯?
  • 昆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發展論壇開幕
    人民網昆明12月24日電 (程浩)12月24日,2020首屆昆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發展論壇在昆開幕,來自南亞東南亞多國駐華大使館的外交官、眾多高校代表及翻譯科技企業代表共聚一堂,探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的發展與合作。
  • 香港首屆人工智慧與語言科技論壇近日圓滿舉行
    10月26日,由 慧科訊業AI實驗室 (Wisers AI Lab) 與 香港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學會 (HKASIR) 聯合主辦的香港首屆人工智慧與語言科技論壇,於香港銅鑼灣柏寧酒店圓滿落幕。本次論壇特邀國際及香港知名專家學者分享基於AI的語言科技領域最新研發成果,並與眾多資深業內嘉賓共同探討其在行業應用與商用方面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具有20年科技創新的中文全媒體大數據科技公司——慧科訊業獨家贊助了此次活動,同時該論壇也得到了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系、香港科技大學WHAT人工智慧實驗室、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廣東省智能創新協會和深圳市大數據行業學會的大力支持。
  • 刷臉籤到、魔法貼紙 人工智慧是這樣改變生活的
    近些年來,人工智慧正在以不可估計的力量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它逐漸成長為遊戲高手、圍棋大師、語音轉錄專家、司機、翻譯家、圖像藝術家……這可能是人工智慧發展最好的時代,也一定是中國科技公司最野心勃勃的時代。如今,業界習慣把四家較為領先的AI創業公司稱為「CV四獸」,不僅僅因為他們的估值都超過了10億美元這個門檻,更因為這四家的技術都已經落地。
  • 科技抗疫成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高頻詞 李蘭娟:人工智慧改變了抗疫
    來源:海外網11月23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開幕。在這樣的特殊背景下,「科技抗疫」成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的高頻詞。與會嘉賓告訴海外網:「疫情暴發以來,人們對哪些數位化能改變生活有了更深切認知,中國的數位化技術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視頻演講。
  • 口語翻譯黑科技 準兒翻譯機印證人工智慧時代未來
    其實,這款火爆網絡的人工智慧翻譯設備——準兒翻譯機是分音塔科技的產品,其首次在京東眾籌,就引起用戶們蜂擁搶購。準兒翻譯機也被行業評為最具投資潛力的黑科技項目,天使輪就獲得了千萬投資。  在當前最火爆的人工智慧領域,為什麼選擇智能語言翻譯?其如何取得這樣火爆的眾籌成績呢?這背後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探究。
  • 社科界聚焦人工智慧 ——第二屆「智能社會」高峰論壇在津召開
    「數據跑路,足不出戶」,人工智慧的飛躍式發展引發了社會經濟、文化、教育、法律等各個領域全面深刻的變革。11月21日,全國相關學者「線上線下」齊聚天津,共同探討智能社會中,人類面臨的新選擇、新理念和新課題。
  • 2020年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發展國際論壇召開
    證券時報記者 陳書玉12月15日,2020年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發展國際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與CGTN智庫共同主辦。以「蓄勢AI技術新動能,深耕行業應用新場景」為主題,匯聚了來自政界、學術界、產業界、投資界、媒體界的專家學者和代表共200餘人參加大會,聚合多方資源,分享創新理念,為企業的數智化轉型提供展示平臺和交流平臺。
  • 2020年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發展國際論壇在深圳舉行
    12月15日,2020年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發展國際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 本次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與CGTN智庫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