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將播出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專訪節目

2020-12-20 央視網

《大家》將播出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專訪節目 

央視國際 (2006年01月09日 12:58)


吳孟超

葉篤正

  2006年1月9日,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葉篤正,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共同獲得了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央電視臺《大家》欄目即將推出吳孟超、葉篤正這兩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的專訪節目,敬請收看!

  【播出時間】

  《肝膽外科學家吳孟超》

  首播:CCTV-1《大家》1月10日22:39

  重播:CCTV-10 《大家》欄目 1月15日22:10

  《氣象學家葉篤正》

  首播:CCTV-10 《大家》欄目 1月22日22:10

  重播: CCTV-1《大家》1月24日22:39

  【吳孟超簡介】

  吳孟超,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2年出生,福建閩清。1927年僑居馬來西亞,1940年回國求學, 1949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歷任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普通外科副主任、主任,肝膽外科主任,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現任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總後勤部專家副組長。

  吳孟超是我國肝膽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20世紀50年代最先提出中國人肝臟解剖五葉四段新見解;60年代首創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並率先突破人體中肝葉手術禁區;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臟海綿狀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診治體系,較早應用肝動脈結紮法和肝動脈栓塞法治療中、晚期肝癌;80年代,建立了常溫下無血切肝術、肝癌復發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術技術;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療、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並首先開展腹腔鏡下肝切除和肝動脈結紮術。40年來共施行肝癌手術8000餘例,術後5年生存率達38.1%;小肝癌(小於5釐米)手術1000餘例,手術5年生存率達79.8%(其中小於3釐米小肝癌已達85.3%),最長存活36年。至1986年年底進行肝葉切除術1019例,成功率97%,切除總數和成功率均居國際領先地位。發表論文、著作100餘篇。主編的《肝臟外科學》獲1982年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著作《肝臟疾病手術治療的臨床研究》獲1986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獲和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99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專家」榮譽稱號。

  【葉篤正簡介】

  葉篤正, 氣象學家。1916年2月21日出生,安徽安慶人。194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8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芬蘭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氣象學會和英國皇家氣象學會榮譽會員。早期從事大氣環流和長波動力學研究,繼C.G.羅斯貝之後,提出了長波的能量頻散理論,是對動力氣象學的重要貢獻。50年代,他和Flohn分別獨立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熱源的見解,由此開拓了大地形熱力作用的研究。1958年與陶詩言等提出了北半球大氣環流的季節笥突變,引出對此一系列的研究。60年代對大氣風場和氣壓場的適應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自70年代後期起,從事地-氣關係和從事並倡導全球變化的研究,是「八五」國家重大基礎項目《我國未來(20-50年)生存環境變化趨勢預測研究》的首席科學家。

責編:戴昕  來源:CCTV.com

相關焦點

  • 預告: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兩會」特別節目將播出公安專題節目
    為進一步展現新時代公安隊伍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公安部新聞中心和中央電視臺共同策劃在綜合頻道《今日說法》推出兩期特別節目,分別結合公安機關最近破獲的典型案件,深入介紹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打擊整治農村賭博違法犯罪相關舉措和成效,主持人撒貝寧專訪了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治安管理局有關負責人。
  • 2018年國家科技獎初評公示,根據歷史數據推測最終的獲獎結果
    2018年國家科技獎各大高校初審結果初審結果不是最終的獲獎名單國家科技獎,也稱國家三大獎,包括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是我國每年重要的科學技術獎項,體現了中國高校和科研單位在我國科技研發創新方面的貢獻
  • 韓國綜藝《一周的偶像》停播 最後一期節目3月28日播出
    韓國藝人鄭亨敦、Defconn作為MC主持的最後一期MBC every1綜藝節目《一周的偶像》將於28日播出。擔任《一周的偶像》MC長達7年的鄭亨敦、Defconn將在28日的節目後正式下車,兩人在當天的節目中向也廣大觀眾長久以來的支持和厚愛表達了謝意。
  • 教育培訓行業訪談對話節目錄製專訪怎麼策劃
    教育培訓行業訪談對話節目錄製專訪怎麼策劃?教育培訓行業的企業董事長、總經理想做訪談對話節目,與央視主持人面對面專訪,應該怎麼策劃與選擇?訪談對話節目錄製其次,訪談對話節目環節的策劃也很重要,出鏡嘉賓是企業董事長一個,還是董事長、總經理一起出鏡,還是夫妻倆一起出鏡受訪,因為很多企業是夫妻檔。
  • 告訴世界一個真實的香港 央視將播出《香港十年》
    從6月22日起,這檔八集的特別節目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節目每晚20:47與觀眾見面。這也是央視繼1997年7月1日起播出的見證百年香港歷史的12集紀錄片《香港滄桑》之後,時隔十年,再次精心攝製推出的特別節目,全面呈現回歸十年後香港的最新影像。
  • 12306買票全靠它,為什麼是阿里雲登上國家最高科技獎的頒獎臺?
    1月10月,「學霸」阿里雲又獲兩項大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兩項國家大獎,這是網際網路公司首次同時榮獲兩大國家科技獎,也實現了網際網路公司在國家技術發明獎上零的突破。在這個領獎臺上,站過中國雜交水稻之父隆平,諾貝尓獎獲得者屠呦呦,全球發電量最大的水電站三峽工程,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難度最大的青藏鐵路,不是業界泰鬥,就是國之重器。廟堂之高、江湖之遠都很重視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由國務院設立,是中國最高級別的科技獎項,其評選標準寧缺毋濫,極為嚴苛,甚至連續多年空缺相關獎項。
  • 傑尼斯跨年演唱會或將取消 將播出跨年綜藝節目
    富士臺從1998年起開始直播傑尼斯事務所的跨年演唱會,2018年底,更新了2006年13.1%的收視記錄,創下歷代最高紀錄15.5%。如果傑尼斯事務所今年舉行跨年演唱會,多數也會以無觀眾形式舉行。 另外,比起紅白將於年底停止活動的嵐最終選擇與粉絲共享最後的演出,已經確定舉行單獨直播公演,如何參加跨年也還在商討中。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黃旭華:為祖國,「深潛」三十年
    作為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的黃旭華,曾隱姓埋名三十年,將一輩子的事業獻給了中國的核潛艇事業,也將自己「驚濤駭浪」的人生「深潛」在了祖國的大海之中。「這次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我特別高興,這是國家對一個科技工作者的肯定。」黃旭華說:「作為一名老黨員,我的所有榮譽都是國家給予的。
  • 10年5獲國家科技獎,海信做對了什麼?
    這是海信自2010年以來,第5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作為我國科技類的最高獎項,國家科技獎,是全國層面上的科技創新擂臺賽,也是科技界至高無上的榮譽。能夠頻頻上榜,海信做對了什麼?從To C到To B全面開花 國家科學技術獎包含國家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三大獎」。自2010年以來,海信共計獲得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另有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每經專訪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巴裡·巴裡什:傾盡所能是科學研究不可...
    在第一季,每日經濟新聞每經商學院將獨家對話六位諾貝爾獎得主,圍繞世界經濟前瞻、科技創新等問題,進行深度探討。本期,我們帶來的是對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巴裡·巴裡什(Barry Clark Barish)教授的獨家專訪。
  • 致敬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重到可以為之遠離家鄉、荒島求索,深藏功名三十載;重到從一窮二白中「頭拱地、腳朝天,也要把核潛艇搞出來」;重到年過九旬仍不甘退休,誓要再幹好多年……1月10日,黃旭華,這位共和國的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了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章。
  • 專訪《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總導演岑俊義 | 我的節目都慢熱
    去年《中國有嘻哈》,他擔任總編劇,將劇情式真人秀首次應用到音樂節目當中。結果,《中國有嘻哈》引爆了去年的夏天。岑俊義的《對唱》,和之前兩檔劇情式真人秀的網綜相比,風格舒緩,內容上重視音樂的呈現,更將選手性格作為節目的重中之重。
  • 專訪|姚譯添:尊重觀眾的審美 做有意思的節目
    如何與陌生人相處,如何表達真實的自我,如何提高情商和魅力,也許在這檔節目中,有可供我們參考的答案。近日,光明日報全媒體專訪《各位遊客請注意》總導演姚譯添,與這位青年導演聊聊節目創作背後的感想和收穫。三個層次將旅行與社交的化學反應發揮到極致,通過遞進式的剪輯方式,四條路線、四群人在前期鋪墊模式後,不斷生發出新的故事和新的典型人物,各種社交樣態便呈現在觀眾眼前。
  • 專訪日本諾獎得主:耐心點 中國會有更多人得獎
    10月29日,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聊到中日兩國科學研究差異時,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如是說道。 有公開數據統計,日本自1949年第一次斬獲諾貝獎以來,累計已有27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2000年前拿到的,只佔三分之一。而從2001到2018年,平均一年拿下一個諾貝爾獎。 為什麼日本的科學家能「量產」諾貝爾獎,中日自然科學領域裡的差距在哪裡,中國可以從日本科研經驗中學到什麼?帶著這些問題,澎湃新聞專訪了野依良治。
  • 中央電視臺第一次電視節目播出
    就在這個簡陋的地方,播出了中國第一次電視節目。這次播出從晚上7點05分開始,內容有新聞、舞蹈,記錄和科教影片等,時間為兩個多小時。雖說第一次播出的時間不長,節目比起現在顯得粗糙,但這卻是中國電視事業上的重要一步,也是可喜的一步。  1958年5月1日19時整,首都北京上空出現了中國電視節目的信號。
  •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兩會」特別節目將播出兩期公安專題節目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兩會」特別節目將播出兩期公安專題節目】針對廣大人民群眾深惡痛絕,與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和賭博違法犯罪活動,公安部高度重視,部署全國公安機關依法進行專項打擊整治,集中破獲了一批大要案件。3月8日、9日12:35,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一套)《今日說法》「兩會」特別節目將圍繞上述兩個主題,分別播出《圍剿「盜刷者」》《掃賭,還鄉村以安寧》,敬請關注!
  • 中國雙一流大學國家科技獎20強排名!江南大學入榜!
    從2016年到2020年,中國雙一流大學及雙非大學國家科技獎排名前20強,我們都知道國家科技獎是中國最具質質量的一個獎項之一,並且也承擔了很多大學重要的國家級項目,無論是學校的評比還是學校排名,國家科技意見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個獎項,許多學校都是十分的重視。
  • MBC《無限挑戰》將進入休整期 接檔新節目4月播出
    《無限挑戰》  新浪娛樂訊 韓國MBC電視臺綜藝節目《無限挑戰》確定3月末播出最後一期後進入休整期,將於4月推出全新節目。  MBC方面13日就《無限挑戰》節目相關事宜發表了官方立場。MBC方面表示:「《無限挑戰》將於3月末播出最後一期並進入休整期,金泰浩PD在經過一段時間準備後將製作新一季《無限挑戰》或全新節目。」「崔幸浩PD正帶領節目組製作接檔節目,《無限挑戰》成員將不會出演。接檔節目不是《無限挑戰》的第二季,而是由新成員出演的全新概念的節目,將於4月播出。」  另外,《無限挑戰》本季最後一期節目將於3月末播出。
  • 主廚美食節目遭停播!
    主廚美食節目遭停播!素材源於網絡,文章「無私有意的小妮」原創,謝絕抄襲。感謝大家閱讀,謝謝點讚並關注「無私有意的小妮」,我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創作出更多優質的作品。在亞洲的東方有一個擁有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度,那裡有令人垂涎的山珍,也有令人迴腸的美味。來自五湖四海的食材和調味品正在無時無刻地觸動著億萬人的神經和味蕾,那就是中國!我們為祖國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而感到自豪。
  • 貝克漢姆睡相被偷拍倫敦展覽館播出
    貝克漢姆睡相被偷拍倫敦展覽館播出2004年04月28日15:11:48 網易娛樂    因萬人迷球星貝克漢姆桃色醜聞而頻博上位的前助手盧絲,前日與早前電視節目「愛在周六夜」遊戲得主消防員ChadEagle,在電視臺安排下於馬德裡約會,兩人共享午餐及雪糕之餘又把臂遊公園,電視臺還安排二人在貝克漢姆夫婦曾到過的同一公園「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