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紅花山景觀
「紅色茶館」黨群服務站
公明商圈「趟櫳門」景觀
12月9日上午,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召開,一批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獲表彰,其中光明區公明社區榮獲2018-2020年度「廣東省文明單位」稱號。據了解,這是深圳市唯一一個獲得省文明單位稱號的社區,同時也是光明區此次唯一一個省文明單位,這是光明區時隔7年後再次獲得該殊榮。
公明社區隸屬光明區公明街道,面積約2.7平方公裡,戶籍人口約5500人,常住人口約3.8萬人,流動人口約12萬人,是公明街道政治、文化、商業中心所在地,也是光明區城市副中心核心片區。公明社區於1984年3月正式成立,創建年度內,榮獲各級榮譽38項。先後獲得「深圳市文明社區」、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健康社區、關愛家庭示範單位、深圳關愛行動「百佳市民滿意項目」、深圳市學習型社區等多項榮譽稱號。
「黨建引領」模式促進文明創建同頻共振近年來,在區、街道的正確領導下,公明社區堅持「以人為本、創建為民」的理念,將黨建工作、社區管理和各類服務活動等融入文明創建當中,積極發揮先進典型引領作用,形成文明創建同頻共振、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公明社區率先在全市試點「支部建在家門口,黨員回到群眾中」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改革模式,踐行「大社區」治理理念,建立38個網格黨支部,實行「基層吹哨、部門報到」的治理模式,「兩新」、老齡、流動黨員下沉社區開展常態化便民利民公共服務活動,相關做法被《人民網》《人民論壇》等媒體專題推廣,獲南方日報「最具示範效應案例」獎項。黨建服務積累形成政治優勢和良好黨群關係,在光明科學城核心大裝置區、深圳地鐵6號線等重點土地整備工作攻堅中起到有力推動作用。
「紅色治理」構建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為進一步發揮紅色基因在文明創建中的作用,公明社區率先在中央山、宏發上域等小區試點「紅領居」黨建引領型城市小區建設模式,搭建「紅色茶館」黨群服務站、黨員志願服務廣場等溝通平臺;開展「四點半課堂」、居民議事會、親子休閒和居家共享服務等日常活動,搭建起服務科學城高端人才的「紅色」家園;創新打造家庭顧問團、民情診所、群眾訴求服務大廳三大服務平臺,為轄區居民建立「一戶一策」檔案,有效預判和及時介入居民矛盾糾紛,以「量身定製」疏導策略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信訪問題的發生,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今年以來,公明社區信訪案件受理同比大幅下降,未發生赴市以上越級上訪,被列為光明區首個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機制改革試點社區,並獲評為深圳市委政法委「調研聯繫點」。
打響文明創建「立體戰」共建美好家園公明社區創新推出「1+6+1」責任工作組文明創建模式,以社區黨委書記擔任總協調、按照網格劃分為六大片區、由社區班子成員掛點片區開展文明創建工作,並成立160餘人的社區志願者服務隊,常態化開展「行走公明」、環境清潔日、垃圾分類等活動。同時,在各主要幹道廣泛刊播公益廣告,轄區5個LED屏常年滾動播放各類公益廣告,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明風尚有機融入到各類生活場景。轄區廣場、街心公園、文化館、圖書館等各類公共場所均製作景觀小品、井蓋文明彩繪、道閘廣告等形式多樣的創文公益廣告。
去年以來,公明社區累計開展交通文明勸導活動330餘場,參與活動1300餘人次,累計開展漢服節、義寫春節等文體活動120場,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打造健康文明、昂揚向上、團結協作的工作生活氛圍,不斷增強幹部職工和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時,為響應全面開展電動二輪車備案制規範管理,街道、社區多部門上下聯動,備案電動車11338臺,備案率96.98%,通過備案申報、安全學習等措施切實提升轄區電動車主的安全意識,有效維護轄區公共運輸秩序。
「扶危濟困」擦亮社區文明閃亮名片公明社區積極參加脫貧攻堅對口幫扶工作,支持廣西田林縣扶持資金約36萬元,幫助門屯村和列屯村農村寄宿制學校安裝熱水系統、水源地提升改造等項目,幫助汕尾對口幫扶村4名精準扶貧對象全面脫貧;建立轄區困難黨員、困難群眾幫扶機制,定期走訪和慰問有關居民,進行答疑解惑、排憂解難,組織號召轄區企業、黨員及群眾積極參加全省扶貧濟困日;為響應上級號召,疫情期間發動轄區企業合計減免租金771.11萬元,弘揚「扶危濟困」正能量。
「點線面」結合築牢疫情防控鋼鐵防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公明社區堅持「點線面」結合,以住宅小區、城中村為點,轄區道路為線,公園、廣場、商業街等公共場所為面,穩紮穩打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先後使用700餘個鐵馬對轄區內5個社區進行全面圍合,組織190餘名黨員幹部值守在19個卡口,對進出人員進行24小時體溫監測;積極號召黨員幹部參與疫情一線防控,青年服務隊成為「突擊隊」,巾幗服務團成為抗疫娘子軍,組建防疫「三人小組」對社區居住人口挨家挨戶核查信息,疫情期間社區共收到社會各界捐贈款物17批次,湧現群眾自發為一線防疫人員捐贈防疫物資的感人事跡;廣泛動員群眾參與愛國衛生運動,持續開展防疫及衛生知識宣傳,構築群防群治的公明抗疫鋼鐵防線。
人大「樣板」獻策社區治理公明社區高度重視人大代表進社區聯繫選民工作,結合社區治理工作,廣泛組織人大代表深入社區聯繫選民,解決群眾關心、百姓期盼的熱點難點問題30餘件,並於2019年獲評深圳市人大代表社區聯絡站「樣板站」,2020年獲評「人大代表制度宣講基地」。
公明社區主要負責人表示,公明社區榮獲2018-2020年度「廣東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得益於光明區委、公明街道黨工委的強有力領導,這份榮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接下來,公明社區將繼續以文明創建為抓手,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努力奮鬥的方向和目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從新活力、新擔當、新作為三方面努力建設新時代優秀社區,讓文明之花在公明更加綻放。
(來源:光明融媒 記者 俞冰傳 通訊員 肖朝東 姚思倚 楊雅文 雷錦浩/文 記者 管強/圖)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