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溫電視劇《還珠格格》,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細節。
比如,當紫薇見到乾隆皇帝後,以無比幽怨的眼神看著他,還說了一句話:「皇上,您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這句話知名度極高,都成網絡流行語了。
當然,這是有故事的。當年,乾隆皇帝在南下視察工作時,認識了山東姑娘夏雨荷。兩人相愛了,作出了難以描述之事。後來,乾隆皇帝離開了山東,離別時答應夏雨荷,以後會來找她,把她帶進宮裡吃香的喝辣的。然而,乾隆皇帝這一去就不再回來了。夏雨荷有了身孕,生下了乾隆皇帝的女兒——夏紫薇。
夏雨荷在臨終時,把這件事告訴了女兒。於是,就有了紫薇千裡迢迢來到京城找她的父親乾隆皇帝的故事。
這些沒有問題。問題是,清朝是一個「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就會讓無數人頭掉地的王朝;乾隆又是文字獄最盛的朝代,60年一共製造了130多起文字獄,平均5個月就要對文人來一次「刀斧伺候」——紫薇這樣一口一個「大明」,就不怕乾隆皇帝砍自己的腦袋?
乾隆皇帝連心愛的女人都能遺棄,要殺一個從沒見過面的所謂「女兒」,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是《還珠格格》小說作者和電視劇編劇瓊瑤阿姨忘了清朝有文字獄這件事嗎?並不是。瓊瑤在寫作《還珠格格》時,已經很留意文字獄對劇中人物的影響了。《還珠格格》女主角小燕子和哥哥簫劍為什麼會易名改姓流浪江湖?就是因為他們的父親方之航寫了一首詩,被方式舟誣告陷害,丟了性命,母親也殉情而死。
那麼,《還珠格格》裡紫薇為什麼會說出「大明湖畔」而不受處罰呢?這與大明湖的來歷,有很大關係。
大明湖位於山東濟南,由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湖水清澈,景色優美,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大明湖的名字,並非來自「大明王朝」;大明湖也不是明朝修建。事實上,早在唐朝、宋朝時期,大明湖就存在於世了。
公元745年,著名詩人杜甫曾與北海太守李邕在大明湖歷下亭飲酒作樂,並寫下《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
宋朝詩人曾鞏做過齊州知州,他遊覽大明湖後,寫下著名七言絕句《百花臺》:「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採舟。莫問臺前花遠近,試看何似武陵遊。」
既然大明湖並非明朝修建,名字也非紀念「大明王朝」,那麼清朝統治者就犯不著與一個湖過不去。於是,大明湖到了清朝,也並沒有更改名字。紫薇在乾隆皇帝面前說「大明湖畔」幾個字,就算不上是犯諱了。
事實上,清朝統治者還對大明湖情有獨鍾。
康熙時期,對湖心亭進行了重新修繕。乾隆皇帝多次遊覽大明湖,並即興撰寫了多篇詩詞。其中一首長詩《珍珠泉》寫道:「卓冠七十二,分匯大明湖,幾曲繞瓊房,一泓映綺疏。」不僅如此,乾隆皇帝還親筆提字「歷下亭」三個字,保留至今。
乾隆皇帝甚至還在大明湖北岸西端修建了鐵公祠,紀念明朝忠臣鐵鉉。明朝建文帝時,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南下奪權。兵部尚書、山東參政鐵鉉率軍民堅守濟南,屢次挫敗朱棣。朱棣攻下南京,自立為帝後,鐵鉉因寡不敵眾,被俘犧牲。
乾隆皇帝修建鐵公祠紀念鐵鉉,既宣揚了忠君精神,也顯示了自我的胸襟,給大明朝傷口上撒了把鹽,實在是高!
不過,細心的遊客一定會注意到,大明湖石碑上的「明」字,左側不是「日」,而是「目」。據說,大明湖石碑立於清朝時期。這種寫法,是不是在刻意避諱呢?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參考資料:《大明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