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葬禮用品紙紮,登上巴黎藝術展!600萬人評價:中國人太浪漫

2020-12-19 騰訊網

提起紙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民間,它常常伴隨著葬禮出現,而古代喪俗本就是紙紮的起源,經過長期發展,紙紮的種類大致可以分成神像、人像、建築、器皿用品這4類。雖然民間的手工藝人能把它做得精美萬分,但大家多少還是會對喪葬用品有些避忌的。

如果誰說要把紙紮當成藝術品、舉辦一場專門的藝術展,恐怕很多人都理解無能。但這樣的事情真的發生了,有一場叫做《極樂天堂》的展覽就在素有「浪漫之都」之稱的巴黎成功舉辦,展出來的各種成品,都是富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紙紮。

不過這場展覽中的紙紮成品,除了我們所熟悉的偏傳統型花樣繁複、色彩鮮豔的紙屋、紙神像、紙人、紙鶴、紙魚外,還有紙紮出來的小茶館、歐美極簡風的餐廳、東西方的各種特色美食、甚至還有現代科技設備,手機、電腦、小車、飛機一應俱全。

在巴黎,不少博物館都環繞著著名的艾菲爾鐵塔,被稱為「環塔博物館群」。其中的凱布朗利博物館是法國四大國家博物館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非歐洲藝術博物館,向來以專門展覽來自亞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地的原始藝術品聞名。

由於藏品太多,凱布朗利博物館會根據不同的主題更換藏品,輪流展出。這場《極樂天堂》紙紮展覽準備舉辦時也引起了質疑,凱布朗利博物館的回應是:「這是文化積累出的絕美工藝。」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展覽一經舉辦,就吸引了600萬人前來參觀。

紙紮原本是中國的民間藝術,是碰上祭祀或者喜喪習俗活動時用來焚燒的紙製品。原始社會中已經出現了紙紮的雛形:殉葬俑,而到了奴隸社會,奴隸主往往會讓大批的奴隸為自己殉葬,隨著歷史的前進,人們漸漸覺得這樣的方式過於殘忍,就改用束草擬人。

將束草焚燒用作祭拜的習俗漸漸傳承下來,到了漢朝,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紙張慢慢成為比較低廉的手工材料,加上竹、木、線,內裡作骨,外糊紙料,塗抹上鮮豔的色彩,製作成各種想要的人、動物、器皿甚至神的形狀,流傳至今。

清代于敏中在《日下舊聞考》記載了當時人們辦喪事的風俗,提到某戶人家出殯時光紙紮供奉物品中的房屋就有幾十間。到了現代,只有少部分民間藝術家仍然傳承了紙紮工藝,比如這次接到巴黎設計周邀請的百年老字號「新興糊紙店」。

而無數老外看過紙紮藝術品後也都驚嘆:「人都去世了,還會給他做這麼漂亮的東西,中國人對待死亡的態度可真是太浪漫了。」誰能想到燒給死者的紙紮,在國外會得到這麼高的評價呢?或許這就是文明的碰撞,也是文化傳承的魅力,紙紮絕對不是單純的喪葬用品,也屬於古老的人文藝術。

相關焦點

  • 中國葬禮用品紙紮,登上巴黎藝術展!600萬人評價:中國人太浪漫
    提起紙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民間,它常常伴隨著葬禮出現,而古代喪俗本就是紙紮的起源,經過長期發展,紙紮的種類大致可以分成神像、人像、建築、器皿用品這4類。雖然民間的手工藝人能把它做得精美萬分,但大家多少還是會對喪葬用品有些避忌的。
  • 中國葬禮用的紙紮,榮登巴黎設計展!600萬人感嘆:中國人太浪漫
    最為醒目的中國展品還當屬紙紮,這場紙紮展是凱布朗利博物館承辦的一個「極樂天堂」藝術展,展出的是各種中國人用作祭祀的紙紮,一經展出,當天就吸引了600萬外國人觀看,現場十分火爆。不過唐代時期,紙紮才開始流行,漢代提倡儒學,唐代提倡道家,兩種文化的薰陶下,喪葬當中的「生命二元論」信仰更加普遍,一些祭祀用品也相繼出現,迄今發現最早紙紮實物是唐大曆四年(公元769年)的紙紮棺材,它已經有了1200多年歷史了。
  • 中國葬禮用的紙紮,榮登巴黎藝術展!600萬人驚嘆:中國人好浪漫
    根據現有的文獻記載和考古記錄,可追尋到的紙紮產自唐代,唐大曆(公元769年)紙棺出現了,宋朝,紙紮祭祀應該已經成型了,宋人吳自牧在《夢梁錄》就提到了杭州繁華的市場上就出現了「舒家紙紮鋪」、「獅子巷口徐家紙紮鋪」,經過明清兩代的傳承,紙紮成了中國一種相對特殊的文化,那麼紙紮怎麼跟巴黎藝術展扯上關係了呢?
  • 中國葬禮紙紮,榮登巴黎設計展!600萬人觀看,感嘆中國人太浪漫
    上面照片為1909年慈禧葬禮出殯期間,葬禮中的紙紮人隨葬品,做得如真人般大小,令人百感交集的是,居然是「文武百官」的模樣。這恰恰體現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觀念,死後所享受的待遇還要和活著時候一樣。當年慈禧葬禮用的紙紮,最大的是一個法船,花去了幾十萬兩白銀。
  • 中國葬禮用的紙紮,曾登巴黎設計展,外國人感嘆:中國人太浪漫
    前言隨著世界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中國的文化也在不斷輸出。中西文化雙向交流使得外國人對中國的藝術品充滿好奇。中國不少民間藝術都令外國人嘖嘖稱奇。甚至喪葬文化中的紙紮藝術竟然也流傳到國外,還曾經榮登了法國的巴黎設計展。
  • 中國上墳用的紙紮,榮登巴黎設計展!600萬人感嘆:中國人好浪漫
    最為醒目的中國展品還當屬紙紮,這場紙紮展是凱布朗利博物館承辦的一個「極樂天堂」藝術展,展出的是各種中國人用作祭祀的紙紮,一經展出,當天就吸引了600萬外國人觀看,現場十分火爆。
  • 中國葬禮用的紙紮,榮登巴黎藝術展!600萬西方人感嘆:太浪漫了
    於是這時候,紙紮就出現了。一般是生者為了悼念逝者,將在世之人所擁有的東西。以紙紮的形式燒給死者,並相信這些東西都可以被陰間之人收到。主要是陽間人對於陰間之人的悼念,也是一種心理安慰。在古代,紙的價格並不便宜,更不用說算上匠人的手工費。但怎麼說也算是一個實惠的東西了。
  • 中國葬禮用的紙紮,榮登巴黎藝術展!600萬西方人感嘆:太浪漫了
    於是這時候,紙紮就出現了。一般是生者為了悼念逝者,將在世之人所擁有的東西。以紙紮的形式燒給死者,並相信這些東西都可以被陰間之人收到。主要是陽間人對於陰間之人的悼念,也是一種心理安慰。
  • 中國上墳用的紙紮,榮登巴黎設計展!感嘆:中國人太浪漫了
    匯集了來自非洲,美洲,大洋洲和亞洲的原始藝術品,以及罕見的中國展品。最引人注目的中國展品是紙領帶。此次紙領帶展是由卡布裡利博物館主辦的「極樂天堂」藝術展。展示了中國人祭祀用的各種紙紮。一經展出,當天就吸引了600萬外國人前來觀看,場面火爆。不過,紙紮在唐代才開始流行。漢代提倡儒家思想,唐代提倡道家思想。
  • 中國人燒給死人的紙紮,登上巴黎設計周,老外:中國人太浪漫了
    在中國的民間習俗中,相信不少人都記得一個非常詭異的東西,它就是「紙紮人」。這種東西一直以來都經常出現在中國的許多恐怖片當中,因為它實在是太詭異,用紙做的人形玩偶,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氣息,如果在晚上見到這種東西,更是嚇得魂都沒有。誰都沒想到,就是這麼詭異的紙紮,最近卻跟巴黎的設計時裝周搭上了橋....
  • 中國喪葬用的紙紮,登上巴黎設計展!西方人看後:中國人太浪漫了
    紙紮是一種傳統民間工藝,一般在清明時節使用,我們中國人在平常生活中是不會碰紙紮的,會覺得不吉利,但是紙紮傳到了國外後,卻成為了外國人眼中精美的藝術品。古人認為,人死後,其靈魂回到另外一個世界裡繼續生活,所以在祭拜亡人的時候,會給其燒一些紙做的錢幣、房屋等用品,期盼對方在另外一個世界可以過得好一點
  • 我國葬禮用的紙紮,榮登法國設計展!西方人看後感嘆:中國人真浪漫
    紙紮這門傳統手工藝,傳承至今,品類增多,扎制技術也有提高,紙紮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繁榮於過去,存活於當今,蘊含著民間藝人的心血與情感,具有獨特魅力。但是現代人對紙紮的理解還停留在喪葬文化中,認為其登不上大雅之堂。幸運的是,如今紙紮已經走出國門,登上了法國巴黎設計展,人們可以走進流光溢彩的紙紮世界,探尋它的魅力。
  • 中國燒給死人的紙紮,在巴黎大受熱捧,老外大讚中國人很浪漫!
    這種東西一直以來都經常出現在中國的許多恐怖片當中,因為它實在是太詭異,用紙做的人形玩偶,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氣息,如果在晚上見到這種東西,更是嚇得魂都沒有。誰都沒想到,就是這麼詭異的紙紮,最近卻跟巴黎的設計時裝周搭上了橋……而這個地方位於艾菲爾鐵塔附近,它被稱為法國最出名的博物館之一。
  • 中國喪葬用的紙紮,榮登巴黎設計展!西方人看後:中國人太浪漫了
    紙紮是中國民間一種非常常見的工藝,通常用於清明等祭祀先祖的節日,一般情況下,人們只有在祭祀先祖的時候才會去觸碰紙紮,因為在中國人固有的思想中,紙紮的東西不吉利,平時裡觸碰是非常晦氣的。但是2016年,紙紮藝術卻在英國的凱布朗利博物館展出,榮登國際舞臺,並且一經展出,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紙紮藝術起源於喪葬的習俗,在古代,人們認為親人過世之後,他的靈魂會去到另一個地方繼續生活。因此在祭拜已亡人的時候,會給他燒紙錢、紙屋等一系列紙質用品,期盼他能在另一邊過得好一點。
  • 中國人燒給逝者的紙紮登上巴黎設計周,老外:中國人太浪漫了
    「中國人對死亡的想法,真的太浪漫了。」提起紙紮,大多數中國人都會敬而遠之,因為它是燒給逝去人的「物品」。不論再怎樣精緻好看,都難登大雅之堂。更讓人意外的是,這場別開生面的展覽,還被巴黎藝文指南評選為「當季巴黎十大必看展覽之一」。
  • 中國人忌諱的紙紮,為什麼在法國卻成為了浪漫的藝術展?
    它是將扎制、貼糊、剪紙、泥塑、彩繪等技藝融為一體的民間藝術。紙紮在民間又稱糊紙、扎紙、扎紙馬、扎罩子等,是為滿足民眾祭祀信仰心理及精神需要的一種形式。,中國人更加浪漫。2019年6月,法國四大國立博物館之一的凱布朗利博物館就舉辦了一場名為「極樂天堂」的藝術展,主角就是這些用於祭祀的傳統紙紮,紙紮以一種全新的模樣出現在藝術展上,為外國民眾帶去了中國人對於死亡看法。
  • 中國喪葬用的紙紮,登上巴黎設計展後,歐洲人直呼:太浪漫了
    2019年6月,法國巴黎的凱布朗利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名為「極樂天堂」的藝術展覽,並且該展覽被平選為2019年度巴黎十大必看的展覽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展覽中的主題,是我國的傳統藝術品,紙紮,也就是我國辦理喪葬和祭祀用的紙人,我國是很重視紅白喜事的,而且很有儀式感。
  • 中國紙紮走進法國,中西合璧造型精美,歐洲人感嘆:中國人太浪漫
    還比如中國的日常用品和零食,在非洲超市也成為了爆款,這些都是我們製造業發達的體現,而在其中,其實也不乏有著一些獨特的事物走紅國外,而大跌國人的眼睛,就比如這個喪葬用的紙紮,就有很多人不解這東西怎麼會走紅國外。紙紮,也叫做糊紙,扎紙,是起源於中國古代民間藝術的祭祀活動,隨著時代發展而出現的一種造型精美的裝飾藝術。
  • 中國人最忌諱的紙紮,為什麼在法國成為了浪漫的藝術展?
    說起紙人,來源於中國喪葬文化。它是將扎制、貼糊、剪紙、泥塑、彩繪等技藝融為一體的民間藝術。紙紮在民間又稱糊紙、扎紙、扎紙馬、扎罩子等,是為滿足民眾祭祀信仰心理及精神需要的一種形式。在事死如事生的角度來看,世界上只有埃及可以和中國人相提並論,但比起埃及,中國人更加浪漫。宋人吳自牧在《夢粱錄》中曾提到杭州繁華市場的「舒家紙紮鋪」「獅子巷口徐家紙紮鋪」。當時的人們可以私人定做各式各樣的「鮮花果品」「宮殿房屋」「僕人侍從」,其製作之精糧,叫人感慨萬千。
  • 中國人燒給死人的紙紮,榮登巴黎設計展,老外:中國人太浪漫了
    最近我國的紙紮就榮登巴黎設計展,這些老外還紛紛表示:中國人太浪漫了。大家都知道紙紮是我們燒給死去的人或者是祖先們才會用的東西,這也是我們傳統喪葬禮儀當中的一個重要習俗,只要有人去世或者是在清明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燒紙紮給去世的人,既是一種祭奠,也是一種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