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林海,在日本歸隱田園與山林

2021-01-21 鳳霞旅遊達人

電影《小森林》比李子柒的短視頻更早將歸隱田園與山林的嚮往根植在觀眾心中,吸引四方旅人前往滿是森意的日本。

東京都·奧多摩湖

廣告招牌密布的現代化街區、人潮洶湧的交通樞紐與十字路口……東京都常以繁華都市形象示人,遊客也多把目的地定在涉谷、新宿等繁華街道,似乎很難與「綠意森森」一詞相關聯,其實不然。

位於東京都西郊的奧多摩湖,是1957年為了解決東京都飲水問題而截流築壩而成的人工湖,建成後即成為徒步觀光勝地。奧多摩湖被四周連綿起伏的群山一層層包裹,形成壯闊的山水畫卷。夏有碧水照青巒,入秋後,青翠的山林逐漸混入金、橙、紅、褐等色彩,水中的倒影猶如畫家正在著筆的調色盤。待楓葉紅透,火紅延綿的山巒則如繞著湖面燃起的火焰,張揚且絢麗。

湖中一條由油漆桶相連而成的浮橋,從高處遠望,猶如放置在水中的紅色珍珠鏈,據說是當地村落外出專用的步行橋。在晃晃悠悠的浮橋上遠觀四周山林,猶如踏在水面之上,新奇而有趣。

奧多摩湖位於多摩川上遊,下遊連綿的溪谷同樣山林蔥鬱,站在多摩川的橋上眺望蜿蜒的溪谷在不遠處轉折,兩岸楓樹盡染秋色,溪水潺潺,光影變幻,是一番不同於賞湖景的體驗。

京都府·嵐山嵯峨野竹林小徑

京都是一個多山林的城市,不同旅日作者筆下的京都有一致的古典與帶有森意的氣質。一想到京都,腦海裡總會浮現鋪滿視野的群山與綠意。

京都最負盛名的山嶺當屬嵐山,自平安時代起就是賞楓名地,《枕草子》載有寥寥數語,宮野神社更是因《源氏物語》而聞名,渡月橋、寂光寺、天龍寺等景點被前赴後繼的遊客踏平了門檻。當嵐山漫山遍野被秋風逐漸染紅時,有一條小徑仍是青翠之色。

連接宮野神社與夭龍寺的嵯峨野竹林小徑頗受導演喜愛。在未知曉竹林小徑的名字前,已經在不同的影視動畫作品中與之相遇,它曾在動畫《空之境界》與《名偵探柯南·唐紅的戀歌》中出鏡,也是《臥虎藏龍》與《藝伎回憶錄》的取景地。

嵯峨野竹林小徑長不過500米,寧靜幽深,路旁的宮野竹不知年歲,高聳挺拔,仰直了脖子才能看到竹梢。起風時,竹林中鳥鳴伴著時強時弱的「沙沙聲」像是午後一場細細密密的雨,將悶熱驅散,帶來通體的清涼。許多遊客著一身和服前來,倒是與這片竹林十分相稱。

除了步行,遊人還可以選擇乘坐人力車遊覽竹林小徑。可不要小瞧車夫,他們也是半個導遊,對周邊景點美食如數家珍,行車的同時兼顧講解。

每年十二月中旬,嵐山花燈路如期舉辦,包含竹林小徑在內的遊覽線上將裝飾不同的燈籠,和式風情濃厚。與白日裡的碧玉色不同,夜裡的竹林在燈光的映照下,或幽暗深邃,或通透如燈柱,慕名而去的人不少。

九州·屋久島白谷雲水峽

位於九州最南端的屋久島終年多雨,當地人誇張地形容為「一個月有35天在下雨」。多雨的氣候孕育了草木茂盛、苔蘚朝氣蓬勃的森林,以白谷雲水峽最為熱門。前往白谷雲水峽的旅客多為兩個景點而來。一是繩文杉,二是苔之森。

屋久島上的杉樹生命周期漫長,可活數千年。森林中最古老的屋久杉已經歷了7000多年的風雨,被稱為「繩文杉」,因其生命足跡可追溯到繩文時代而得名,常有登山愛好者前去朝聖。

從登山口出發,途經舊時運貨用的鐵軌,往來繩文杉需徒步10個小時左右,日落前若趕不回,可在林中營地留宿一晚。為了保護古杉樹,周圍已立起防護欄,遊客只能在登山道盡頭遠觀這位「老人家」。它看起來點都不像即將腐朽的老樹,似乎還能繼續照看人間許多歲月,但也有樹已中空的傳聞。

森林中還有另一種古木奇觀——「倒木更新」。日本多颱風,常有杉樹在颱風中被連根拔起,其中不乏千年樹齡的屋久杉,而倒木下獲得成長空間的種子又會長成新的幹年古杉,這些杉樹被稱為「二代杉」「三代杉」,頗有傳承的意味。走在森林中,若瞧見有樹根空洞,則說明曾經有倒下的杉樹,有的空洞甚是高大,可行熊與鹿動畫《幽靈公主》的取景地苔之森位於白谷雲水峽的深處。這片林區長滿細密的苔蘚,視線所及的褐色的樹幹與灰褐色的石頭均被染成了綠色,流水潺潺。從樹根到樹梢,不同的綠色在遊走,翠綠、碧綠、墨綠、嫩綠……如此豐富的綠色將拓寬每位來客對「綠」的認知。若逢落雨,被雨水打溼的苔蘚晶瑩透亮,更是妙不可言,仿佛與幽靈公主身處的世界重合了。

相關焦點

  • 迷失林海,在日本歸隱田園與山林
    電影《小森林》比李子柒的短視頻更早將歸隱田園與山林的嚮往根植在觀眾心中,吸引四方旅人前往滿是森意的日本。夏有碧水照青巒,入秋後,青翠的山林逐漸混入金、橙、紅、褐等色彩,水中的倒影猶如畫家正在著筆的調色盤。待楓葉紅透,火紅延綿的山巒則如繞著湖面燃起的火焰,張揚且絢麗。湖中一條由油漆桶相連而成的浮橋,從高處遠望,猶如放置在水中的紅色珍珠鏈,據說是當地村落外出專用的步行橋。在晃晃悠悠的浮橋上遠觀四周山林,猶如踏在水面之上,新奇而有趣。
  • 他歸隱山林後,以寫詩為樂,被後人稱作「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
    他歸隱山林後,以寫詩為樂,被後人稱作「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在我國古代,有一種題材的詩歌,多以農村的景物,以及農民耕作,牧人原野放牧,樵夫砍柴,漁夫打魚等勞動場面為題材,歌頌田園山野風光,以廣大勞動人民為描寫對象,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這種題材的詩歌,被後人稱之為「田園詩」。東晉時期的陶淵明,掛冠歸隱田園,開創了田園詩一體。
  • 陶淵明:歸隱田園詩鼻祖的一生壯志,不戀官場卻難捨田園
    因為他做的都是一些小的官職,以致無法得到施展和抱負,因為他不喜歡官場上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最終選擇了隱居山林。關於山林以後他並不是安然於耕田種地永遠是心繫天下蒼生,當時40多歲的他正值中年,卻去山林享受曖曖遠人村的田園生活可能對於時人來講難以理解。覺得也許是他心高氣傲,不想去理會朝廷政事。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的在官場上所受的欺辱,雄心壯志。
  • 清代詩人大徹大悟後,即興寫下一首田園詩,闡明自己的歸隱之心!
    說起歸隱,或許是古代文人們的一個共有嗜好,也似乎都要與「山」有關,陶淵明說「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王維說「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等等。然而歸隱真的要一個人深居青山?真的要不食人間煙火?其實不然,或許真正的歸隱就是我們身邊的鄉村田園。
  • 歸隱田園,是莊園和民宿的最大騙局
    拂衣而去,歸隱山野,淡了刀光劍影,忘了恩怨情仇……歸隱山林,到這裡做大山的居民……你若厭倦世俗,我願陪你歸隱山下……在民宿的品宣中,類似這樣表達「隱逸文化」的文案,已經成為整個行業的標配。甚至有媒體說:「隱」,是民宿的天然屬性。
  • 歸隱田園尋烏託邦,日本城市青年也上山下鄉
    大島凪是日劇《凪的新生活》(凪のお暇)的女主角,劇本引起了不少職場人士共鳴,風靡日本。現實中,渴望像凪一樣逃離城市、歸隱田園的日本年輕人為數不少,鄉村是否他們想像中的「烏託邦」?
  • 歸隱田園尋烏託邦,日本城市青年也上山下鄉
    大島凪是日劇《凪的新生活》(凪のお暇)的女主角,劇本引起了不少職場人士共鳴,風靡日本。現實中,渴望像凪一樣逃離城市、歸隱田園的日本年輕人為數不少,鄉村是否他們想像中的「烏託邦」?
  • 陶淵明,田園與歸隱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34期,原文標題《陶淵明,田園與歸隱》,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歸隱田園,親身參加勞動,才成就了陶淵明的田園詩。正式隱居之初,他帶著解脫而愉快的心情寫下《歸田園居五首》,其中有這樣的句子:「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研究者發現,陶淵明這裡的「三十年」有誇飾的成分,實則從他29歲第一次出仕擔任江州祭酒算起,為官時間不過十來年。只是,人們從這首詩中不難發現,陶淵明在少年時代便與世俗不同,渴望山林的退隱生活。
  • 55歲陸遊被彈劾不得不歸隱故鄉,一首宋詞寫盡怡然自得的田園生活
    畢竟前有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歸隱山林,最後的結局卻非常悽慘。他們內心當中都有著忠君報國和建功立業的信念。對於他們來說,生命不是最可貴的,在有限的生命當中不能出人頭地才是最可悲的。不過當他們歸隱山林之後,那種無官一身輕的情緒也讓他們開始享受生活。比如今天我們所分享的就是陸遊的一首宋詞,寫於陸遊55歲被彈劾不得不歸隱故鄉的時候。
  • 9首歸隱田園詩,若讓你歸隱,你會如何選擇
    王維歸隱,孟浩然歸隱,陶淵明歸隱,那會是你的詩和遠方嗎?若真的讓你歸隱田園,你會喜歡哪位的style?竹裡館——唐.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到深山裡打柴,山林幽深樹木重重疊疊,橋梁崩塌橫臥樹杈支撐,道路險阻垂藤纏繞連接。夕陽西落打柴人漸見稀少,山風吹拂身上的薜蘿衣,拄著手杖放聲長歌,望著平野的炊煙款款而歸。歸田園居.其三——魏晉.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王維這首詩為酬答友人之作,表現了作者厭倦官場,歸隱山林的志趣
    此詩為酬答友人之作,表現了作者厭倦官場,歸隱山林的志趣。王維年青時頗有政治抱負,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為中書令時,王維被擢為右拾遺,他曾作《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的政治舉措,表明自己希望有所作為。但沒過多久,張九齡被罷相,李林甫任中書令,這給王維的政治熱情澆上一盆涼水,也使他萌生退出官場,歸隱田園之念。此後王維官職雖有升遷,但對仕途的厭惡卻日益增加,中年以後更甚。天寶之亂時,王維為叛軍所獲,被逼任偽職,平亂後有司欲治罪,幸所作懷念唐室的《凝碧池》詩得到肅宗的嘉許,又有其弟王多方奔走,最後從輕發落,降職為太子允中。經此變故,王維對官場的態度,不問可知。
  • 歸隱山林:重慶篇-填洗衣機
    歸隱山林:重慶篇-填洗衣機 2020-12-01 09:12
  • 魏晉隱逸文化:文人讀書不為當官,多半甘願歸隱山林做閒散百姓
    甚至大部分文人墨客,選擇歸隱山林做閒散百姓,也使得魏晉興起了一波隱逸文化,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魏晉時期文人墨客放棄高官厚祿,心甘情願做普通百姓呢?隱逸文化首先先向大家介紹「隱逸文化」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風氣,實際上,隱逸文化只是一個文雅詞彙,其本身意思在於許多文人逃避世俗,不貪圖功名利祿,寧可歸隱於山林,也不願在朝廷入朝為官。
  • 北大高材生,兩次考博得高分無故被拒,歸隱山林二十年如今怎樣?
    北大高材生,兩次考博得高分無故被拒,歸隱山林二十年現在如何?我現在只是八億農民中的普通一員,蓬頭垢面,破衣爛衫,兩手老繭。一沒錢、二沒權,三沒職稱。就一項:一家三口,和諧、善良、身體健康。這樣歸隱的田園生活一直為歷朝歷代的世人們所羨慕的,但很少有人真正把自己與世俗社會剝離開。但是北大的教師王青松在兩次考博失敗後,帶著妻子「真正」進入了山林,做了農民,這一去就是二十年。
  • 北大高材生,兩次考博得高分無故被拒,歸隱山林二十年如今怎樣?
    北大高材生,兩次考博得高分無故被拒,歸隱山林二十年現在如何?我現在只是八億農民中的普通一員,蓬頭垢面,破衣爛衫,兩手老繭。一沒錢、二沒權,三沒職稱。就一項:一家三口,和諧、善良、身體健康。這樣歸隱的田園生活一直為歷朝歷代的世人們所羨慕的,但很少有人真正把自己與世俗社會剝離開。但是北大的教師王青松在兩次考博失敗後,帶著妻子「真正」進入了山林,做了農民,這一去就是二十年。
  • 唐詩三百首:寫完這首詩以後,40歲的王維決定歸隱山林,終成詩佛
    他和孟浩然開創的山水田園詩派,在中國的詩歌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所描寫的祖國美麗山河,和李白等人筆下的景色迥然不同。李白的是壯麗,而王維的是秀美。我們都知道,王維最早也是渴望能夠報效國家的,也曾經豪情滿懷。但是經歷了仕途的挫折和對朝廷的失望,王維決意歸隱山林。
  • 陶淵明為何歸隱田園?只為尋找心中的桃花源,歸隱後的詩成為經典
    許多人都想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像古代先賢陶淵明那樣歸隱山林,尋找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可是你知道陶淵明為什麼放棄「五鬥米」的俸祿而過上隱居的生活嗎?陶淵明所處的社會環境對他的影響陶淵明,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陶淵明是東晉末到南朝宋初期的人物,不過陶淵明在官場活躍的時期還是東晉時期。
  • 香港大學高材生,歸隱山林13載成農夫,生活用品要靠撿,值得嗎?
    而本文的主人公莫皓光正是一個這樣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去不斷尋找的人,或許很多人都不理解他這樣一位來自港大的高材生,為何會拋下所有的榮譽,而去選擇妻子一起歸隱山林成為一名農夫呢?的確每一個人都有去選擇生活平凡的權力,但是世人終究不會理解莫皓光的選擇。那麼這一切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 唐詩三百首:寫完這首詩以後,40歲的王維決定歸隱山林,終成詩佛
    他和孟浩然開創的山水田園詩派,在中國的詩歌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所描寫的祖國美麗山河,和李白等人筆下的景色迥然不同。李白的是壯麗,而王維的是秀美。我們都知道,王維最早也是渴望能夠報效國家的,也曾經豪情滿懷。但是經歷了仕途的挫折和對朝廷的失望,王維決意歸隱山林。
  • 螞蟻森林怎麼歸隱山林 臨沂網友不想玩了也可以留著
    網友們很多都在玩螞蟻森林,但是有很多玻璃心,看著自己的能量被別人偷取,自己卻不能偷取別人的就不平衡,於是很多選擇「歸隱山林」。   螞蟻森林種樹應該是當下許多人喜歡的一個綠色公益活動,可能有些小夥伴已經發現,點擊朋友種樹的界面裡,顯示「該用戶已歸隱山林」。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