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近日透露,黃石國家公園的科學家們本周對一個巖漿庫進行了一項研究。
黃石火山:巖漿庫可能類似於圖B,而不是之前的模型。
黃石火山的巖漿庫很可能像一個由地下深處充滿巖漿的管道和隧道組成的複雜網絡。直到最近,研究超級火山爆發的地質學家們還認為,巖漿庫就像地殼中一個充滿熔融巖石的巨大洞穴。但是,傳統的巖漿房模型本周受到了對超級火山系統的新地球物理成像的挑戰,負責黃石火山監測的美國地質勘探局表示,這項研究將對未來黃石火山噴發的預測產生影響。
美國地質勘探局在每周一期的火山口編年史中說:「巖漿房是什麼樣子的?起初,我們中的許多人會想像地殼中有一個巨大的溶洞,裡面充滿了熔巖。「
雖然這是幾十年來的傳統模式,但對火山系統下方區域的地球物理成像從未發現這種巖漿儲存方式的證據。
隨著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研究獲得更多的數據,我們對巖漿房的認識也在不斷發展。
通過了解噴發前巖漿系統的樣子,我們可以開始了解火山儲層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建立和維持的。
黃石火山:沒有跡象表明這座超級火山即將爆發。
這些信息可以幫助地質學家更好地「監測和準備」火山爆發。
超級火山研究表明,火山巖漿儲存在所謂的「泥帶」,深度可達數英裡。
這個泥狀帶是一個大而半剛性的區域,由晶體和少量的熔融巖石形成,比例在50%到70%之間。
根據新的巖漿庫模型,這些熔融體分布在火山下面,它們可以相互連接,也可以完全隔離。
這些熔巖袋可能會在幾十年或幾百年的時間裡融合,最終導致一次大噴發。
在爆炸過程中,當熔融巖石到達地表時,氣囊會被「依次敲擊」。
美國地質勘探局表示:「在其他情況下,熔體可能不會在深度完全融合,而是可能從多個火山口噴發。「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儘管黃石公園等地明顯發生過大規模火山噴發,但大量的融冰卻從未被拍到。
「這些知識對於我們如何監測火山系統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解釋地球物理數據時,因為它重新定義了我們可能認為的活躍或噴發的巖漿庫。」
黃石火山:最大的火山爆發發生在210萬年前。
以黃石火山為例,地質學家們發現哈克貝利山脊的噴發,黃石國家公園三次主要火山爆發中最大的一次,來自四個獨立的溶洞。
這次噴發發生在210萬年前,噴出了600立方英裡(2500立方公裡)的火山物質。
值得慶幸的是,最近對黃石火山巖漿儲集層的研究並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在這座超級火山下面存在大量的熔融帶。
美國地質勘探局表示:「事實上,地球物理成像顯示,mush帶只有大約5%到15%的融化,這表明近期不太可能發生大規模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