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筆馬良」是我國廣為流傳的童話故事,可謂盡人皆知。但那只是個關於畫畫惟妙惟肖的故事而已,在明末清初的中國書法史上,確有一位被稱為「神筆」的書法大家。他的書法與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1555-1636)齊名,人稱「南董北王」。他師古臨帖獨具特色,極致逼真,世稱「神筆王鐸」。
多藝堂說藝術,今天我們不細說王鐸一生仕途坎坷,棄明降清一侍二主,官位明升暗降,落寞情懷,主說一說他的書法成就。
▲王鐸《臨淳化閣帖草書卷》
王鐸(1592-1652)在書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獻之為主,此外廣泛涉獵魏晉唐宋諸名家,對《閣帖》的研究最為深入。他書法用筆,出規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他尤為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近現代書法大師林散之稱其草書為「自唐懷素後第一人。」為了師法古人而不脫離,他自創隔日臨習法,就是自己玩一天,就回到古人身邊再反省一天。所以他臨習的名帖極致惟妙,形神具備。
▲王鐸 《臨古法帖扇面》
王鐸博學好古,工詩文,善書法,是一位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的書法全才。他工正、行、草書,得力於鍾繇、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筆力雄健,長於布局,有北宋大家之風。明末清初盛行董其昌一派的嚴謹秀逸之風,而王鐸取法高古,與拘謹乏趣、滑弱無力的書風相抗衡,大膽創新,開創一代書風。他是書法史上一位傑出的革新人物。
▲王鐸 《臨禇摹蘭亭》
王鐸書法對後世書法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甚至一度波及到海外書壇,其書法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深受歡迎,特別給日本書法影響頗深。他的《擬山園帖》傳入日本,曾轟動一時,日本人把王鐸列為第一流的書法家,稱「後王(王鐸)勝先王(王羲之)」。
▲王鐸 《臨王凝之書》
既然說他是「神筆」,臨帖神絕,那我們一窺他流傳下來的臨習墨跡,感受一下「神筆王鐸」的蓋世書法。
▲ 王鐸《臨王獻之願餘帖》軸 崇禎六年(癸酉1633年)青島市博物館藏
▲ 王鐸 《臨王羲之永嘉敬豫帖》作於1634年 美國紐約楊思勝私人收藏
▲ 王鐸《臨王獻之鵝還諸女帖》清順治四年(1647年)南京市博物館藏
▲王鐸《臨張芝帖》 清順治四年(1647年)日本小林鬥庵舊藏
▲王鐸《臨歐陽詢行書帖》 上海博物館藏
▲王鐸《臨王羲之帖》開封市博物館藏
▲王鐸《臨聖教序軸》
▲王鐸《臨王獻之敬祖鄱陽帖》清順治八年(1651年)日本村上三島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