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不知道一本名著的產生背後發生了什麼

2020-12-19 螺螄語文

都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麼,書籍的創作者大概是階梯工程師。正是他們孜孜不倦的創作,給文字澆灌上靈魂,讓思想流動千年,才推動著我們的進步。

一看就是崇高又神聖的創作!但是,文豪們的創作套路,原來竟是這樣的?

01

雨果:快拿開快拿開,快把我的衣服拿開!

維克多·雨果

(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

法國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

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你大概想像不到,著名的《巴黎聖母院》是在這樣的場景下完成的:

雨果穿著一件從頭直達腳面、只適合在室內穿的針織衣服,披著一個灰色大披肩,把自己鎖在一個只開了一扇窗的小房間裡,並且把其他衣服全鎖柜子裡,靠把自己關起來才能專心寫作。

當然,這一切是因為快到截稿日期了,但是雨果喜歡出去散步轉悠,書卻一直沒寫完,所以,出版商下了deadline:已經寬限過2次了,這次你再不按時完成,遲交一周就要付1000法郎的罰金!

於是,雨果為了讓自己拋卻雜念,搬家到一條只有他所在的那棟房子才有人住的街道,放棄他最鍾愛的散步,遠離朋友來訪和聚會活動,並且鎖起能穿出門的好看衣服,讓自己套著醜醜的針織衫來寫書。

不過這樣的創作方式有奇效!據雨果寫給朋友的信中所說,他在這段時間內寫的手稿,堆起來可能有塔樓這麼高!甚至還想給《巴黎聖母院》取名叫《出自一瓶墨水》。(當然最要感謝截稿日期)

02

易卜生:宿敵是我進步的動力

亨利克·易卜生

(Henrik Ibsen,1828年—1906年5月23日)

挪威戲劇家,歐洲近代戲劇的創始人

他的作品強調個人在生活中的快樂無視傳統社會的陳腐禮儀

挪威戲劇家易卜生,寫下的《玩偶之家》、《人民公敵》等戲劇,是世界各國戲劇舞臺上的經典作品,他的創作對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歐美戲劇產生深遠影響,因而被稱為「現代戲劇之父」

當時易卜生名聲如日中天,而同時期還有個後起之秀,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後世稱為「世界現代戲劇之父」。也許是風格地位都有些相似,所以倆人相互廝殺許多年。

那時世界上影響最大的戲劇是《玩偶之家》,斯特林堡曾創作了戲劇《結婚》作為對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反擊,不僅如此,他還寫了一篇與《玩偶之家》同名的小說,同樣的女主角,在易卜生筆下是擁有自由意志與獨立精神,在斯特林堡筆下就有諸多不是。

話劇《玩偶之家》▼

當然易卜生也不甘示弱,據說他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把斯特林堡的畫像放在自己書桌上,看著它來激勵自己的鬥志。也許《群鬼》、《人民公敵》等精彩戲劇都是在斯特林堡畫像的注視下產生的。

03

歌德:說好了,差一分差一釐就算不上一根羽毛筆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

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

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

大多數人知道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和《浮士德》,知道他的「給傻瓜讓路」,卻不知道他的本體其實是羽毛筆。

歌德對羽毛筆的要求可以說達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羽毛筆不能削得太短,也不能太長;羽毛必須除掉;墨跡未開的紙頁必須在爐前烘乾,而不能用沙來吸乾;這一切都必須無聲無息地進行,不能打擾他的專心致志。」

看到這裡螺螄君表示這真的不是大文豪不想寫書找的藉口嗎?難道這就是《原浮士德》是歌德口述讓別人記錄出書的根本原因?

《原浮士德》故事較片段化,銜接不流暢,不完整。與後來的留存的手稿對比,可看出有很多變化。

不過根本原因是歌德的創作觀念發生了轉變,他後來遇到了靈魂伴侶席勒,在他的敦促和鼓勵下,歌德完成了後世完整的《浮士德》。與《原浮士德》相比,作品主旨也已經由表現個體命運轉變成呈現人類命運的縮影。

其實大多數人在專心幹某些事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有點怪癖,除了以上的幾位,還有靠爛蘋果氣味提神醒腦爆發靈感的歌德好基友席勒、寫一個角色就入戲過深的福樓拜(據說寫包法利服毒自殺時,自己也感覺到了中毒,於是上醫院)、必須在床上躺著寫作的普魯斯特……

當然還有螺螄的X老師,創作的動力那都是咖啡給的!飯可以不吃,但沒有咖啡絕對不行!

同學們還知道哪些作家的怪癖?或者自己又有什麼特別的小儀(guai)式(pi)呢?歡迎來和螺螄君分享呀~

相關焦點

  • 四大名著本來是六大名著?出版社偷懶少印2本,你猜是哪2本呢
    四大名著是中國歷史上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四本文學作品的合稱,四大名著是指《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不過,四大名著本來是六大名著你知道嗎?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四大名著的說法其實完全是一個誤會,使人們約定俗成的叫法,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網絡小說中的「四大名著」,《龍符》和《朱雀記》榜上有名!
    今天,小編站在讀者的角度來純粹的解讀網絡小說「四大名著」。那個各位讀者心目中的網絡小說四大名著的評選標準是什麼呢?下面請看小編心中的「新四大名著」。說到這裡也不知道說些什麼,只是因為喜歡,所以不怕萬人言語。因為喜歡那是自己的事啊。《完美世界》不完美,留給我們的懸念依舊很深。折船的女子、柳神的性別等等終究還是一個迷。終究還需令人費解。火靈兒火桑樹下的痴情等待,動亂年代在黑暗牢籠度過,終究還是與十號一起探索更深的秘密。
  • 明清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是一本值得我們拜讀的書籍
    曾經某地有這樣的聲音:《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的NO.1......所謂四大名著最好的是《紅樓夢》。我的看法:「第一《紅樓夢》,第二我排《西遊記》,第三我排《水滸傳》,《三國演義》我認為是混蛋。我不建議大家讀《三國演義》,我與《三國演義》漢、賊不兩立;我是讀陳壽的《三國志》。《三國演義》的三觀是不正的。」
  • 3本名大於實的網絡小說,一本被稱為半步名著,一本被拍成電視劇
    第一本書是《贅婿》 作者:憤怒的香蕉有粉絲稱這本書是半步名著,在我看來,這實在有些過譽,有捧殺的嫌疑。不可否認的是,這本小說非常精彩,作者也非常的認真,不僅是人物的刻畫,劇情的營造方面也很是優秀。但與半步名著相比,實在有些不足,以歷史小說為例,像《大秦帝國》、《康熙王朝》這樣優秀的傳統小說,也不敢說是半步名著,如果就這樣妄斷的話,對小說本身就是不利的。雖然《贅婿》名大於實,但是能讓粉絲如此喜愛,肯定也是一本很好的書,裡面的描寫細膩,鋪墊也非常不錯,是作者的一次大膽的由將網文與傳統小說結合起來的嘗試,值得讀者們的期待。
  • 不排除加盟皇馬或巴薩,薩拉赫:我們永遠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
    最近,薩拉赫在接受西班牙媒體AS採訪時,這位邊鋒坦誠不排除將來轉會巴塞隆納或皇家馬德裡的可能性,他保持了自己一貫的誠實,因為他承認「我們永遠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當AS問到如何看待與巴薩和皇馬的傳聞時,薩拉赫認為什麼都可能發生。
  • 一本真正的名著,能夠教你為人處世道理的好書——《堂吉訶德》
    中國的四大名著家喻戶曉,但是後來許多教育家普遍指出四大名著,不適合中小學生閱讀。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含蓄,他不是淺顯直白的講道理,加上大多都是文言文 ,對中小學生來說,晦澀難懂。俗話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因為水滸傳裡面都是血氣方剛的英雄好漢,動不動就是打打殺殺,然後上梁山做土匪 。
  • 任何小說都不值得你認真,哪怕是世界名著!
    小說的要素(我編的)如果說看什麼小說逼格最高的話,應該就是世界名著了。世界名著裡也有高下之分,安徒生小王子之流,就是墊底的存在,百年孤獨尤利西斯就是巔峰的那一小撮兒。當我們分析小說的時候,大概是從三個角度來看的:劇情和技法、感情、思想。
  • 窮遊的背後是你不知道的『籌碼』和『代價』
    當然這樣的聲音也提醒了那些還在做著窮遊夢的年輕人,窮遊的背後是你不知道的」籌碼和代價「首先,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窮遊」被一些人曲解為乞討式旅行旅行或者戶外,不應該拿生命冒險,真的不希望再看到此類事件再發生。
  • 莎士比亞悲喜劇、勃朗特三姐妹的著作……名著,我們真的讀懂了嗎?
    叔本華曾說:「不讀壞書,沒有人會責難你,好書讀得多,也不會引起非議。壞書有如毒藥,足以傷害心神——因為一般人通常只讀新出版的書,而無暇閱讀前賢的睿智作品,所以連作者也僅停滯在流行思想的小範圍中,我們的時代就這樣在自己所設的泥濘中越陷越深了。」
  • 《黃泉雜貨鋪》一本不正經的靈異小說,你知道嗎?
    這本書寫的是男主陷入了一個局,意外的當上了雜貨鋪的老闆,從此各種詭異事情都發生在他的身上,為了解決這個局,男主開始主動的讓自己變強,在這個過程當中發生了很多事。而這本書就是講這途中的事情的。下面我來說一下我對這本書的看法吧,他作為一本靈異小說的話很成功,因為這本書前期真的挺嚇人的,各種故事和劇情,都會讓人毛骨悚然,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玩意,讓人無法自拔,想更加深刻的了解下面的劇情,還有就是書的主線,一環扣著一環,更加的想讓人看後面了,你還不能錯過章節,不然你會看不懂。
  • 彭羅斯階梯是什麼?一條永遠走不到盡頭的階梯,你知道原理嗎?
    說回這座不可能的階梯。彭羅斯階梯是由四角(夾角互成直角拐角)相連的四條樓梯組成的,其中的每條樓梯都是向上(下)的,因此(理論上)是可以無限延伸發展。這在三維世界裡需要一定的角度才能看到。而在"彭羅斯階梯"上,你永遠走不到盡頭、永遠找不出最高的點,人其實一直在平地上打轉。
  • 名著誤譯的問題 到底有多嚴重
    她說:「在我看來,譯本的價值在於普及,面向的是普通讀者,如果是專業讀者,應該直接去讀原著,如果你研究福克納,不讀原著,你有什麼資格去研究?讀譯本,就意味著接受誤譯。」青年翻譯家陸大鵬認為:「只看中譯本,確實可能產生誤讀,但英國讀者看英文小說,一樣會產生誤讀。」曾主持「光影譯庫」的譯者、編輯胥弋表示,在國外,誤譯同樣常見。
  • 《阿甘正傳》:生活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
    有一天,生活終究會回報給你應得到的東西。在阿甘的身上不只是傻人有傻福,而是堅強樂觀,是不屈不撓,是一直擁有對生活的熱情,以及對未來的期寄。我們都需要阿甘這樣的精神,雖然他是一個低智商的人,可是他活到了很多人都到達不了的高度,這就是阿甘的本事。在這部電影中,我們感受到了善良、勇敢,以及美好的情感。
  • 清新+文藝背景圖:人生有太多事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是驚喜還是意外
    清新+文藝背景圖:人生有太多事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是驚喜還是意外 清新文藝的東西往往看上去都會很治癒,就像動漫中的故事情節,永遠都讓人覺得浪漫,而對比之下,現實就會顯得很直白,所以人們需要一些東西來安慰自己,治癒自己,一起來看看今天的背景圖,你喜歡嗎?
  • 美國最受歡迎的文學教授來教你閱讀名著
    我們要想在高考時語文拿下高分,就需要大量地閱讀名著。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閱讀的方法很重要。我童年的時候沒有閱讀的方法,閱讀起來就只會關注故事的情節,對於其他的內容直接跳過。這樣的閱讀方法,只是知道了故事發展的方向,而對自己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卻沒有帶來任何的幫助。
  • 手機壁紙丨不發生點爛事,你永遠看不清身邊人的模樣
    S:我們相愛一生 一生還是太短成長就是你哪怕難過得快死掉了但你第二天還是照常去忙這忙那或許 沒有人知道你發生了什麼關於未來它那麼長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個轉角會遇見什麼最漆黑的那段路終究要獨自走完我已經被太多人忘記 你一定要記得我其實早就知道與你不合適 卻偏不死心的要試一試不出意外的話
  • 讀世界名著《堂吉訶德》我們有時嘲笑別人,其實恰恰是在嘲笑自己
    《堂吉訶德》這本書在西方被人議論的熱衷程度,不亞於我們議論《紅樓夢》,不管你曾經讀沒讀過這本書,但你一定要知道有這樣一個人,在我們眼中被看似是「傻X」的堂吉訶德,他自不量力的大戰風車,在踐履「騎士道」的徵途上演繹一場場啼笑皆非的故事。在我們看來這一幕幕的喜劇,套上我們今天的評判標準,傻這個字是最合適不過了。
  • 後宮動漫「四大名著」是什麼梗?全看過說明被坑了
    「四大名著」本來就是一個梗,任何四部有聯繫的動漫合在一起都能叫「四大名著」。但是後宮動漫界有一個固定的「四大名著」的說法,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人全看過。梗的來由還是15年1月新番,扎堆上映的四部後宮動漫。
  • 漢譯名著:遠方飄來的「蒲公英」
    不過也有人不同意這個看法,比如茅盾就認為王雲五「談不上有什麼學問」。不管怎樣,商務印書館的西學譯介在這段時間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王雲五針對編譯所實施了兩項改革:一是按照新學科的門類重組部門,二是調整人事,淘汰了多數老員工,同時又大量引進新人。
  • 如果放棄太早,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會錯過什麼
    2、人生這本書,你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都要非寫非讀不可,而且是非要寫好,讀好不可的。人生就像騎自行車,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人生總是在苦惱中循環往復,掙扎不出;得不到的想得到,得到了又怕失去,總覺得別人得到的比自己得到多。我們每個人都在掙扎中撰寫自己的人生。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