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崗位40年的老鐵警馮吉,紮根黎寨維護鐵路治安。(通訊員 陳會舜 汪楚雯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2月1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黃丹 通訊員 陳會舜 汪楚雯)「叮鈴鈴……」2月9日,正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尼下村入戶宣傳的海口鐵路公安處棋子灣站派出所老鐵警馮吉,他褲兜裡的手機響了起來。老馮掏出來一看,是自己的老所長蔡亦武的來電。
「老馮啊,公安處通知你可以辦理退休了,把警務區的工作交接好後,咱們所給你開個光榮退休的歡送會。」老馮聽到這個消息,臉上並沒有露出雀躍的表情,他只是淡淡地回答道:「蔡所,退休這個事咱不急,不急。現在春運忙,我可以再多幹會兒。」掛上電話後,老馮正了正警帽,左手拿著一沓愛車護路宣傳單,叩響了下一戶村民家的門。
老馮今年剛滿60歲,他在鐵路工作了整整四十年。2007年4月,老馮被調到叉河車站所太坡警務區。太坡警務區管轄從海南西環K152至K170,全程18公裡,橫跨白沙、昌江2個黎族自治縣,管內7個行政村、4所學校,共有村民21000餘人,學生2000餘人。線路兩側全是經濟十分落後黎族村寨,相當一部分老百姓只懂說黎話,生產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時代,年平均人收入僅1400元。而且民風彪悍、性情剛烈、處事偏執、酗酒成風,遇事習慣採取「以牙還牙」的粗獷方式自行解決,每戶基本都有2、3 個小孩,學齡兒童輟學現象十分突出。許多村民從來沒見過火車,基本沒有護路防傷意識,還出現追著火車看「稀奇」的現象。
初到黎寨宣傳,村民並不願意接納「馮哥」這個漢家警察。不僅是語言不通的緣故,因為村裡打架、偷竊的現象較多,往往穿警服的一進村就是查案和抓人的,所以馮吉到村裡問路沒有人接腔,散煙沒人抽。老馮沒有氣餒,他選擇真心實意地和大家做朋友,選擇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看問題,三天兩頭的去村裡串門,幫老人打打水,幫村民幹農活,跟婦女聊聊天,時間久了,慢慢地村莊裡的人也開始熟悉他這個愛學「黎話」、肯幹農活、能吃黎菜的鐵路公安。
「鐵路的命脈就是線路,巡線才是硬道理。」這是老馮最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老馮把春運每天的工作,端端正正地記錄在他隨身攜帶的巡線日誌本裡。已經數不清這是老馮用的第幾本工作本了,裡面記錄的東西琳琅滿目:線路基本情況、沿線內部重點人員家庭情況聯繫電話、隱患排查整治情況,小到線路上的一個小開口和可能存在隱患的地方等等,所有的一切他都認真記錄在案。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馮吉對於路上的熟悉,保證了其管段春運線路治安不出問題。
作為一名基層鐵路民警,春運的繁忙、緊張和艱辛對於老馮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他深愛著這個奮戰了四十年的鐵路公安崗位。今年春運結束,老馮就能光榮退休了,他格外珍惜警察生涯這最後一段時光。老馮說,他還真捨不得這些淳樸可愛的黎寨鄉親。紮根黎寨十載,老馮跟當地太多的人交上了朋友。只要一進村,跟他打招呼的人就絡繹不絕;只要到了飯點,不是東家留吃飯,就是西家喊喝酒;凡是各種喜事,老馮也肯定是座上賓。
回憶這些年公安工作,馮吉覺得最虧欠的還是家人,因為每年的春節,老馮都不能回家與妻女團圓。老馮說,「女兒從3歲到出嫁,幾乎都是妻子帶大的,自己是個合格的警察,卻不是個合格的父親。退休之後,要好好陪陪家人了。」
責任編輯:甘晨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