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紅白事當面撞上,該誰讓道?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裡,紅事和白事都是人生的頭等大事,紅事象徵著年輕一輩人的人生真正開始了,也表示著下一代新生命正在悄悄孕育之中。而白事則表示一個人一生的終點,雖然充滿了悲傷了氣氛,但從某個層面上來講,平平按按活到老,最後壽終正寢不也是一種很好的結局嗎?而且按照農村傳統的說法,老人去世之後在天上也能繼續護佑自己的子孫,從這些來看,這也是喜事一件。
農村裡紅事遇到白事其實還是比較忌諱的,對於白事的一方來說沒什麼所謂,但對紅事的一方來講影響就比較大了。因此,為了盡力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如果紅白喜事雙方恰好都選在了一個好日子分別迎親、送葬,那麼兩家人都會提前溝通,通常的情況都是先讓紅事的一方出發。出門遇喜事對做白事的人家來說也是個好的彩頭,何樂不為呢?
雖然同村之間是可以提前溝通的,但難免還是會有遇到外村人的時候,如果道路都夠寬就算了,雙方各收縮一點隊形錯身而過就行。但現在的很多農村的道路都不是很寬,在加上現在迎親和送葬也不是抬棺、抬轎這樣走的,而是需要開車,這就進一步減少了轉圜的空間。如果這時候遇到了如何處理了?情況分兩種。
1、行進方向相同
假如雙方都朝著一個方向行駛,這時候應該是白事避讓一旁,讓紅事隊伍通過,這很好理解,白事隊伍一直開在前頭壓著後面的紅事隊伍,這在重視道德的農村絕對是說不過去的,並且於情於理都會受到譴責。除非兩家真有深仇大恨,否則根本沒有人會這樣做。一般情況都是在白事避讓後,還會等一會兒,等紅事的車子加速開遠了才會繼續出發。
2、行進方向相反
這種情況下,避讓者就反過來了,為了表示對逝世老人的尊重,紅事應該主動避讓一旁,等白事隊伍通過以後再走,這也是最體面的做法。如果非要讓白事隊伍退讓,於情於理上都會受到輿論譴責,何況大喜的日子擋著白事隊伍,這種愚蠢的行為相比是沒有人能做得出來的。
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