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去甪直,完全是因為這個「甪」字勾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害死貓,於是武漢疫情解禁後的某一天,我千裡迢迢單騎下江南探個究竟。
甪直古鎮夜色
甪直古鎮隸屬蘇州市吳中區,位於蘇州市東部,西距蘇州城區18公裡,東距上海58公裡。甪直古鎮是具有2500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水多,橋多,巷多,古宅多,名人多。
這個甪,讀作路,注音為lu,當地人則讀作福祿壽中的「祿」。就是這個小小的江南水鄉,卻因為保聖寺的存在而名揚天下。
名揚天下的保聖寺
據《吳郡甫裡志》載,保聖寺創建之初,規模很大,號稱有屋宇五千,佔地一百多畝,有上千和尚,佛事興盛。寺內西院築有晚唐詩人甫裡先生墓,墓前還保存「鬥鴨池」,池中建有「清風亭」。
保聖寺坐落在甪直鎮的西端,靠近保聖寺的那條街的名字也叫保聖寺。寺雖不大,但黑瓦黃牆也顯得莊重潔淨,皇恩浩蕩。進二山門,便是天王殿,這原本是四大金剛棲身之地。殿內原有的高大的四天王(即四大金剛)泥塑,抗戰期間毀於侵華日軍之手。如今金剛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當地的出土文物展覽。
再往裡走,便是保聖寺古物館。古物館裡的九尊羅漢,由於出自唐代大雕塑家楊惠之之手,便身價倍增。
栩栩如生的羅漢群像
據記載,保聖寺的羅漢原先有十八尊,一九二七年保聖寺遭遇火災,大殿半壁坍塌,不少羅漢葬身火海。後經蔡元培、顧頡剛等籌建古物館,將殘存的九尊羅漢移入館內陳列,並附於塑壁之上,構成以山水云為背景的羅漢群像。
保聖寺的羅漢形態逼真,比例適度,刀法渾厚有力,說明雕塑者的的藝術水準,已臻爐火純青地步。楊惠之師從張曾繇,張曾繇是南朝梁代著名畫家,畫龍點睛,破壁飛去雖然有點誇張,卻足見其藝術功底的深厚和底蘊。楊惠之得張曾繇之衣缽,保聖寺的羅漢當然也神靈活現,有口皆碑。
國家級文物
保聖寺建立於南朝梁武帝時期,此君素以佞佛亡國而臭名遠揚。「南國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想必保聖寺也是四百八十寺之一吧。據說那九尊羅漢中居中的那位,就是梁武帝自己,他身穿龍袍,腰圍玉帶,儼然是王者之氣外露。只是因為年代久遠,再加上保護不當以及空氣的汙染,我們在它這個羅漢身上,已全然不見昔日帝王之霸氣,龍袍也暗淡了許多,這的確讓人略顯遺憾。看來,妥善地保管這些國家的瑰寶,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大事了。
因為是國家級保護文物,所以此地禁止拍照,連手機拍也不允許。進入甪直古鎮必須購買門票,目前78元一張,包括古鎮內所有景點,一票全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