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清宮劇的人,恐怕都知道清朝後宮妃嬪都喜歡在手上戴上指甲套。可是指甲套到底是幹嘛用的?為何要帶它?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
指甲套是晚清時期在宮中和民間都非常流行的女性首飾。常見金、銀、銅、玳瑁、玉等材質,既能保護指甲又兼具裝飾性,還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指甲套常成對製作,同時戴在左手或雙手的無名指和小指上,而且兩手所戴的指甲套不必一致。不得不說,不對稱也是一種美啊!
指甲套的產生
中國社會自古及今對女性的纖纖十指有著獨特的審美傳統,婦女蓄甲頗為流行。指甲套稱護指,又稱義甲,是婦女的指部裝飾,既能讓十指看起來纖如春筍,同時也起保護指甲的作用。此外,古時彈箏通常戴銀制的義甲,即所謂的銀甲或銀指甲。護甲的使用,至少可追溯到漢代,在漢代及隋代墓葬中都有出土,惟比較少見。
中國清朝時期的皇宮貴婦們更是用鑲珠嵌玉的豪華金屬或者景泰藍指甲套,以保護他們精心留飾的指甲。在中國歷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甲人物要數清朝時期,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將裝飾性的金屬或者景泰藍假指甲套於小指,無名指上,以增加其指甲的長度,顯示其尊貴地位。那裝飾性的金屬或者景泰藍假指甲上雕刻著圖案,非龍即鳳,大概便是我們初識彩繪的雛形。現在還留存的金鏨古錢紋指甲套足以證明其奢華。
清朝嬪妃喜歡戴指甲套的原因
清朝嬪妃喜歡戴指甲套的原因有很多,最簡單的就是清朝貴族女子因為身份尊貴不用做事,所以喜歡留長指甲,以鳳仙花或指甲花染指甲,但是留太長的指甲容易折斷,所以她們用金銀做成指甲套。
第二個原因就是美觀和身份的象徵。在清朝後宮中,這些指甲套不是隨便佩戴的,其長度是有規定的。在宮中地位越高的女子,其所使用的護甲套就越長,製作所用的材料和工藝也都更好。一般能帶最長指甲套的人往往都是皇后,也因此使其成為當時女性最重要的首飾之一。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審美原因,中國古人對女性手指的審美標準主要有三點:尖、長、白。明清時各個階層女性皆以蓄甲為美。然而,人的長指甲十分脆弱,護理起來特別麻煩。如此麻煩養護出來的指甲自然需要倍加呵護,一個堅硬的保護套必不可少。
最後一種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是自我保護功能,有的指甲套裡面是帶毒的,在後宮中也是很危險的,萬一有人刺殺,娘娘們也可以用來自保。據說慈禧當初就曾在指甲套裡藏毒,殺死了要害她的刺客。
你覺得清朝妃子的手上總戴著指甲套還有哪些原因呢?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