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來自於馬蜂窩博主——城南三畝地
找尋一相對安靜之地,獨行發呆,靜享一個人的時光,我一向喜歡一個人出遊,只有獨自旅行過的人才能感受到那份自由。然而在這 黔東南 大山深處,當我坐在 堂安 侗寨的田埂上看著落日餘霞,感受著風吹草動,那一刻突然也希望有人能一起感受這時光柔美—— 國慶7天假,同事老早就計劃好了國 慶安 排,我害怕人群擁擠的假期出行,以至於已經放假了我還沒有自己的計劃。
但在熬過四天後,10月5號一早醒來被無聊打敗,臨時計劃出去走走,然而假期只剩3天,太遠的地方顯然是去不成了,熱門的地方也不想去,最後想到了 黔東南 肇興 侗寨,多年前在 黔東南 臺江 縣畢業實習的經歷讓我對那片土地有著很深的情懷,而 肇興侗寨 之前就已經對它有過一些了解,查了下到 從江 的高鐵票還有餘票,於是這次臨時計劃的行程開始了。
肇興侗寨 位於 貴州 省 黔東南 自治州 黎平 縣,是 黔東南 乃至全國最大的侗寨,是2018年春晚分會場之一,有「侗鄉第一寨」、「鼓樓之鄉」、「歌舞之鄉」的美譽。 鼓樓是侗族最大的標誌,我的一個侗族同事之前就介紹過,在 黔東南 ,每一個侗族村寨必有鼓樓,由村民集資修建,全木質榫卯結構,結構獨特,造型美觀,供侗寨居民休憩納涼、聚眾議事、節日祭祀等的場所。一般越大的寨子鼓樓數量越多,小的村寨至少1個,大的像 肇興 就有5個。
侗族有三寶,除了上面說的鼓樓,侗族大歌也是其中一寶,它是當今世界上十分罕見的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民間合唱音樂,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關於 肇興侗寨 的介紹這裡不再贅述,想了解更多可以網上查查。 去 肇興 最便捷的交通方式是高鐵, 從江 縣高鐵站,距 肇興侗寨 非常近,此次從 貴陽 乘坐高鐵到 從江 站,時長一個半小時左右,高鐵站出站右行大概20米有個高鐵汽車站,裡面有到 肇興 的直通車,10元/人。
車程10分鐘左右抵達 肇興 遊客中心, 肇興 門票100元,網上預訂80元,電瓶車20元,雖然是國慶,但來這裡的遊客並不是很多,買票也無需排隊,遊客中心到寨子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大部分遊客都是乘坐景區電瓶車前往,我選擇了慢悠悠的徒步於漫遊步道,走走停停半小時左右才看到寨子。
漫遊步道
抵達寨外觀景臺,這裡可以俯瞰侗寨全貌,寨子坐落於山間盆地,四面環山。我沒有急於進寨,在這裡駐足發呆許久,看著人來人去,直到天色漸暗才下山。
進入寨子,沒有沿著主街而行,我到過不少古鎮,覺得那樣只能看到「天下古鎮一家」的模式化景點,旅遊開發的必然性, 肇興 也在逐漸步入商業化,往主街兩邊擴散,步入居民小巷,在那裡才能感受到本地居民生活氣息。我的前進速度怕是比蝸牛快不了多少,寨子並不是特別大,還沒有走到頭天已黑,之前在觀景臺時一呆就是近兩小時,這個節奏如果有朋友同行,恐怕早就受不了了吧,哈哈,所以很多時候我更喜歡獨行,時間可以自由支配,身隨心動。
秋收回來的人
華燈初上的 肇興
夜色撩人,安靜祥和
氣勢壯觀的侗族鼓樓
晚上8點露天 侗族歌舞表演 ,其中侗族大歌現場感受最使人震撼,表演免費(每天2場,上午10:00-10:40,晚上20:00-21:00;11月-3月為上午11:00-11:40,晚上19:00-20:00)
左邊半山坡上的分舞臺,很有創意
表演結束已是晚上9點鐘,國慶期間晚上21:30還有篝火晚會,自費30元/人,因當晚的住宿還沒有著落,沒有預先網絡預訂,所以歌舞表演結束後就找客棧去了,沿著河邊而走,客棧很多,雖然是國慶黃金期,但是這裡住宿並不緊張,很多客棧都有房間,簡單對比了兩三家後,最後入住一家叫水驛客棧的民宿,講價下來100元/晚/單間,超出預想,配套設施一般,但是乾淨衛生,有空調,彩電,獨衛。客棧位於仁團鼓樓旁,臨河而建,全杉木製閣樓型, 肇興 裡的客棧基本都是這樣的,走在上面咣當咣當的聲響,隔音效果略差,不過當晚可能只有我入住,很安靜,老闆娘陸花英是當地侗族人,非常熱情好客,主動給我介紹了 肇興 簡單的遊玩攻略,得知我第二天要去 堂安 時還說讓她老公直接送我過去(我因計劃徒步謝絕了好意),並且第二晚我再回來續住時,免費給我升級了一個臨河觀景房,採光很好,窗外景色極佳。
次日一早,從客棧出來,在主街上享用早餐後,依然是走向寨裡小巷子,主街的喧囂繁鬧與巷子裡的靜謐安寧形成強烈的對比,仿佛穿越了一般。走進無名小巷,遇見一個溫柔慈祥的奶奶,看到她的笑容,整顆心都被融化了,那是能讓人完全卸掉心理防備的微笑,感受到老人家的善意,我向她問好,試著跟她交流,奈何我們語言不通,聽她說了很多,可我一句也沒有聽懂,只能傾聽並回以微笑,不想也不敢打擾老人家太久,我告別後轉身離開,走了幾步回過頭去,發現老人家還在注視著我,依舊是溫暖人心的微笑,那一剎那竟覺得眼眶一熱,再次揮手說聲再見後繼續前行。
漫步於小巷,時間都慢了下來,閒適悠然,挑著自家地裡剛挖來的「地蘿蔔」叫賣的小販,風雨橋上閒坐話家常的婦人,鼓樓裡切磋棋藝的老漢,趟地上慵懶嗜睡的貓狗,還有靜坐於門前發呆的老人,雖然旅遊的開發使得許多年輕人留下來了,但是行走在寨子裡看到更多的依然是老人的身影,些許孤獨,這是國內大多數農村常態,農村的我對此有很深的感受。
走到了寨外的農田,很多農民在勞作,如果你行走 于田 埂上,時不時的看到田裡有東西遊動,那就是農民養的稻花魚了,稻田養魚在 黔東南 是一種傳統,普遍存在,其實從生態角度看,稻魚共生可以防治石漠化( 貴州 是石漠化面積最大最嚴重的地區),現如今 黔東南 很多地方已經在大力發展這種農業生態文化。
是時候出發開始 堂安 徒步之旅了,忘了打卡留影了,咔咔兩張,暫離 肇興 !
堂安 侗寨是中挪合作建立的一座侗族生態博物館,不同於常規的博物館, 堂安 的古村良田和周圍的一草一木都是這個生態博物館的組成部分,距 肇興 6公裡左右, 肇興 在山谷, 堂安 在山頂,去 堂安 需要穿過 肇興 ,有一條 盤山 公路,二三十分鐘車程,在這條公路修建之前,它們之間只有一條步行石板小道,需要翻過幾個山頭,走兩小時左右,這條線路就是我此行徒步線路,在詢問並得到當地人的指引後,把攜帶的行李全都留在 肇興 客棧,背包裝上兩瓶水和一點零食後,14:30左右出發。
幽谷、山澗、梯田、徒步,這些都是令我身心愉悅的關鍵詞,青山清目,流水靜心,感受自然,放鬆自我。小道上空無一人,太陽很大,晴空萬裡,山路崎嶇,蜿蜒而上,順著山谷中的石板小路走上去,沒走多久已是汗流浹背。
一路上都是梯田景色,秋意無邊,翻過幾座山頭,一個半小時後,看到幾戶人家,一群小孩在追逐嬉戲,本以為到了 堂安 ,向一個小朋友打聽才得知這裡是夏格村, 肇興 和 堂安 間的一個侗寨,告知到了他們這裡才一半多路,還有一小半路程才到,且前路更陡。
此刻我已完全被夏格梯田的景色吸引,不願挪步,於是決定先在這裡休息一會兒,跟小朋友借了個凳子,坐在他家的院子裡,眼睛貪婪的享受著眼前的美景,並和幾個侗族小孩攀談起來,那是幾個眼神裡充滿好奇和童真的孩子,我詢問小男孩叫什麼名字,他回答了我,還主動把另幾個小孩也介紹了一遍,甚至是他家的小狗也不忘介紹給我,他們在西山下的 肇興 上學,住讀,周末時回家,上學時走的正是我徒步上來的山路,現在已有班車到 肇興 ,但是他們似乎不以為然「走路也不是很遠啊」,是吧,可能和比他們更大的人或者他們的父輩每天都要走這條山路上下學比起來,不算什麼。
孩子們似乎開始跟我熟絡起來,我拿出身上的零食分發給他們,小女孩也開始和我分享她的玩具,和小男孩在我面前比賽翻跟頭......和他們閒談著很平淡的內容,看著他們玩耍,心裡的一片柔軟地早已經被觸動。
小朋友們,再見了,大哥哥要走了...希望你們快樂成長!
這一休整就是一個小時,在小孩家補充了點水後繼續上路。17:00,繼續向上而行,途中遇到不少岔路口,有些岔路口會有 堂安 侗寨那邊客棧打的指示牌,因為時間不早了,步伐加快很多,從夏格上來,大概35分鐘左右,抵達了 堂安 侗寨。 我一向喜歡一個人出遊,只有獨自旅行過的人才能感受到那份自由。然而在這 黔東南 大山深處,當我坐在 堂安 侗寨的田埂上看著落日餘霞,感受著風吹草動,那一刻突然也希望有人能一起感受這時光柔美!
堂安 侗寨依山而建,三面環山,另一面是波瀾壯闊的梯田,層層疊疊,斜陽映襯下的古寨,全木質結構黒瓦鋪頂的吊腳樓群,錯落有致,煙霧嫋嫋,靜立於大山中,與世隔絕一般,美得令人窒息,肉眼的視覺衝擊絕不是下面這幾張手機拍的照片所能呈現的,以至於我因貪婪眼前的景色,直到最後一抹餘暉也隱去的時候,才帶著不舍摸黑下山。 人生的光陰,有如眼前這片夕陽,一日復一日,無聲無息,無法挽留一分一秒,夕陽很美,但是卻很短暫,很快就會散盡,人生一樣短暫,美好的事物轉瞬即逝,我們能做的只有珍惜當下,活得絢爛。 堂安 原本是行程裡順道遊的一個地方,最後卻成了此行最難忘的一站。
遊記大多都是呈現出美好的一面,實際上在旅行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一些不太好的體驗,但如果我們以一個經歷即收穫的心態面對那些體驗,那它或許會因此充實了我們的旅行,甚至豐盈了我們的人生。因為原計劃是徒步到 堂安 後,遊覽結束再乘車返回 肇興 ,所以 肇興 的住宿也定好了,為了徒步更輕鬆,隨身行李基本都留在了客棧裡,不然的話我肯定選擇在 堂安 住一晚,好好的親近它,了解它,感受它,但儘管再遺憾,天已快黑,不得不下山了,此時已沒有了到 肇興 的班車,所以只好原路徒步返回 肇興 。我用最快的速度下山,但還沒有到夏格村天色已經完全暗下來了,一心急著趕路,到夏格村時走錯了方向,偏離了路線,於是又折返夏格,詢問了一個大叔,他一臉驚訝的看著我,問我為什麼這麼晚還要走路去 肇興 ,沒有路燈的,山路又不好走。我說有些原因今晚必須要回 肇興 ,大叔帶著我走回了去 肇興 的正道,表達謝意後繼續下山,過了夏格,已看不見任何的燈火,更看不見來路上所見的一片片孤墳地,整個世界陷入一片黑暗,安靜,很安靜,除了蟲鳴聲只能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和喘息聲。 翻過幾個山頭後,終於看到了前方的光亮,那一刻心裡很踏實,因為 肇興 就在眼前了。
回到客棧已經疲憊不堪,簡單洗漱後直接睡去,晚飯也沒有吃...補充下交通信息: 肇興 - 堂安 班車,8:00-18:00,整點發車,每小時一班,車費往返20(只能買往返), 堂安 - 肇興 8:30-18:30,半點發車,每小時一班。
次日醒來已經將近10點鐘,退房後離開客棧,之前有印象主街上有個地方似乎有賣 肇興 -- 岜沙 苗寨的直通車票,徑直朝著那裡趕去,果然看到了,上去一打聽諮詢,得知 肇興 到 岜沙 直通車國慶期間每天2班車,分別是上午09:30和下午13:00,(平日只發09:30一班),這個時間只能買13:00出發那一班次的了,60元往返,車程1個半小時左右, 岜沙 回 肇興 會途徑 從江 高鐵站(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因此可以滿足 肇興 -- 岜沙 -- 肇興 ,或者 肇興 -- 岜沙 -- 從江 高鐵站的線路需求。 大概14:40抵達 岜沙 苗寨售票點,司機告知現在國慶表演是下午4點鐘開始,注意遊覽時間,下午6點鐘準時返程,他會在這裡等我們,我要了司機電話後準備進寨。 岜沙 門票40+表演票40,擺渡車20元,時間原因,只能乘坐擺渡車前往,15:00抵達 岜沙 。 岜(讀biā)沙苗寨,位於 黔東南 從江 縣,它是 中國 最後一個合法持槍部落,這是一個距離 從江 縣城很近的苗族村寨,距 從江 縣城才7公裡左右,但是它所保留下來的原生態風貌卻遠遠超出我的想像。
進入寨子,放眼望去,依山而建的木質吊腳樓,層層疊疊,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周邊樹林茂密,古樹參天,很多 岜沙 兒童在樹林裡玩耍,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把火槍。
岜沙 漢子槍不離身、刀不離腰,並且留著特殊髮髻,頭部四周剃光,中間盤發束髻,這是 岜沙 男人最重要的標誌性裝束。和 肇興 不同, 肇興 那邊很多人除了節日,平日的服飾穿著已和漢族一般,而 岜沙 的人們日常也是穿著自己的民族服飾。
岜沙 人對森林對樹木是很敬畏的,寨名「 岜沙 」就是草木繁盛的意思,自古崇拜樹,很多節日裡都有祭祀樹的活動。 岜沙 人認為部落裡的每一棵參天 大樹 都是祖先的一種生命延續。部落裡每誕生一個新生命,家人都會為他載重一棵守護樹,這棵樹將會伴隨他一起成長,守護一生。76年, 岜沙 人在聽說 北京 在修建毛主席紀念堂、全國獻工獻料後,聽過毛主席事跡的 岜沙 人一直對毛主席有著無限敬重,經過部落協商後決定把部落裡一直供奉的神樹敬獻給了毛主席,為了紀念,在樹址處修建了下面這座紀念亭——敬獻毛主席紀念堂·香樟紀念亭。
糯米架上晾曬的穀子,如果不是秋收季節過去,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架子是做什麼的。晾曬穀子的附近都是糧倉,寨子裡用來存儲糧食,沒有人居住,住宅區和糧倉區是分開的,是為了防治住宅區如果發生火災時能夠保住糧食,人們不會擔心糧食被偷盜,也不會有人去偷盜,因為在解放以前這種行為在部落裡會被處以死刑,當然,現在已經沒有這種懲戒,但是 岜沙 人的優良習俗還是延續著,盜竊的事基本不會發生。
岜沙 的民族歌舞表演,相對於 肇興 的表演個人感覺更加原生態,接地氣
岜沙 漢子鐮刀剃頭表演,手藝令人讚嘆!
表演結束,意味著該離開了,對於我這慢悠悠的旅行節奏而言實在是太匆匆,最後一天假期,第二天就得上班了,儘管再不舍也得回去了,我希望有機會再去 堂安 和 岜沙 ,小住一兩晚,去感受它們的寧靜古樸,體會它們的鄉土風情,人文故事,我自私的希望它們商業化的步伐慢一些...
(如有不妥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