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家俱樂部是否豪門與否,洲際級最高冠軍的次數、本土聯賽冠軍數、隊伍的土豪程度都是比較重要的指標。提到足壇豪門,球迷們第一反應的自然大多會是位於歐陸上的那些頂級俱樂部,比如皇家馬德裡、AC米蘭、拜仁慕尼黑、巴塞隆納、曼聯、國際米蘭、切爾西等等。
比起發展歷史悠久的歐洲足壇,亞洲足球在職業化的起步雖晚,但是在近三十年來取得的進步幅度有目共睹。那麼在亞洲足球史上又有哪些俱樂部足以稱得上豪門級別呢?在本文之中,筆者將列出TOP10之列,以供諸位參考。當然,如有遺珠或商榷之選,亦然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十、阿爾艾因(阿聯)
阿爾艾因俱樂部是一家位於阿聯的知名足球俱樂部,成立至今擁有超過五十年的歷史,奧馬爾、吉安、埃梅尼克等知名球員均在該隊呆過。在阿聯聯賽歷史上,阿爾艾因九次奪下本土聯賽冠軍。在02/03賽季,亞洲俱樂部錦標賽以及亞洲優勝者杯兩大賽事正式合併升級為亞冠賽事。在該年,阿爾艾因力壓群雄,成為亞冠改制後第一家奪下錦標的俱樂部。
九、阿爾薩德(卡達)
提到西亞勁旅,怎麼可以少得位於卡達多哈的阿爾薩德體育俱樂部。在建隊長度方面,阿爾薩德的歷史同樣悠久。回到1969年10月,四位就讀大學的學生在多哈成立阿爾薩德足球俱部,隨後發展涵蓋到多個體育領域。
在足球方面,阿爾薩德曾獲得過十三次本土聯賽的冠軍。在2011年,阿爾薩德奪下了亞冠。值得一提的事情,在亞洲足球史上,阿爾薩德是最早以財力雄厚出名的球會之一。在2004年,他們修建起了具備空氣調節系統的阿爾薩德大球場。在隊史上,他們曾重金引進過包括羅馬裡奧、弗蘭克·勒伯夫、哈維、阿貝迪·貝利、阿里·代伊、毛羅·薩拉特在內的多位知名球員。
八、城南一和(韓國)
始創於1989年的城南一和是K聯賽最成功的數家俱樂部之一。在隊史上,城南一和拿下過七次韓國職業足球頂級聯賽冠軍。進入新世紀後,城南一和無論是在聯賽還是在亞冠賽場的表現均極其強勢。在2001年到2003年,城南一和實現了K聯賽三連霸的王朝成就。
在亞冠改制前,他們曾經在90年代站上過亞洲級賽事的巔峰。在改制之後,他們則在2010年贏下了亞冠。同年,城南一和更在世俱杯上有傑出表現,打到了第四名。不過,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這一支球隊的表現有所回落。
七、大阪鋼巴 (日本)
在J聯賽的歷史上,大阪鋼巴是1993年初創期裡的十大元老球隊之一。同時,這家俱樂部亦是日本關西地區首屈一指的足球勁旅。在J聯賽奮戰了十幾年的奮鬥之後,大阪鋼巴在2005年首奪頂級聯賽冠軍。
到了2008年,大阪鋼巴一舉奪下亞冠,從此奠定豪門地位。在同年的世俱杯上,大阪鋼巴表現驍勇,以季軍的成績刷新亞洲球隊在賽事歷史上的最好成績。在當年的半決賽上,大阪鋼巴敢於與如日中天的曼聯隊上演對攻大戰,實屬令筆者印象深刻。雖然最後大阪鋼巴以3-5落敗,但足夠為亞洲球隊贏得尊重。登頂之後歷經沉浮,到了2014年之後,大阪鋼巴才開始強勢回勇,在日本達成了三冠王的佳績。
六、浦項制鐵(韓國)
在韓國足球史上,浦項制鐵合計五度稱王。在亞冠改制之前,浦項制鐵曾經在1996-1998年分別一起拿了合計四次在內的亞洲俱樂部錦標賽以及亞洲超級盃的榮譽,在亞洲範圍裡的統治力一時無兩。
進入新世紀之後,浦項制鐵一直在亞洲範圍內保持出色的競爭力。在2009年亞冠賽事之中,浦項制鐵登頂亞洲。在同年的世俱杯上,浦項制鐵則是連克非洲冠軍馬贊姆貝全能以及中北美以及加勒比還冠軍亞特蘭特兩家俱樂部,最終以季軍成績收官。
五、鹿島鹿角 (日本)
在日本足球歷史上,鹿島鹿角八次封王。值得一提的事情,他們是第一支實現三冠王成就的球隊。直到2014年,大阪鋼巴才成功復刻了一次三冠王的成就,將自己的名字列在了2000年的鹿島鹿角之後。一方面,你可以看出J聯賽的競爭之激烈;另一方面,則可以看出鹿島鹿角作為日職強隊的發展底蘊。
在2016年世俱杯中,鹿島鹿角創造了黑馬神話。他們以非亞洲冠軍的身份打入了最終的決賽,並拖到在加時賽中才以2–4輸給陣容基本齊整的西甲豪門皇家馬德裡。來到2018年,鹿島鹿角首次奪得亞冠冠軍圓夢,徹底鎖定亞洲豪門的地位。
四、全北現代(韓國)
在過去的很長時間內,習慣身披綠衫出戰出賽的全北現代都呈現出了極強的競爭力。在K聯賽歷史上,他們合計八次奪下年度冠軍。在亞冠改制之後,全北現代俱樂部在2006年登頂亞洲,成為了第一支奪下錦標的東亞勁旅。來到2016年,他們再度在亞冠中稱雄,成為唯一一支在改制後擁有兩次亞冠冠軍的韓國球隊。
三、伊蒂哈德(沙特)
在沙特聯賽史上,曾奪得八次賽季冠軍的伊蒂哈德絕對是運營最為成功的球隊。在亞冠改制後的歷史上,伊蒂哈德是唯一一支實現衛冕的俱樂部。(2004年-2005年)儘管在過去十年,伊蒂哈德的競爭力有所回落,但憑藉該獨一無二的蟬聯亞冠壯舉,還是足以將他們送入很前的位置。
二、浦和紅鑽 (日本)
在日本足壇,浦和紅鑽是一支發展歷史極其悠久的球會,一路伴隨著日本職業足球的新生與騰飛。在1950年,在三菱公司的牽頭之下,紅鑽足球俱樂部成立。
來到六十到七十年代的日本足球萌芽階段,紅鑽隊稱霸日本足壇,為日本輸送了包括橫山謙三、森孝慈在內的上古名宿。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紅鑽的實力回落,淪為了長期期徘徊在甲乙之間的中小球會。
昔日「超新星」小野伸二的出現,某種意義上亦是浦和紅鑽重新崛起的標誌。在新世紀之後,浦和紅鑽重返強勢。在亞冠改制之後,僅僅有浦和紅鑽一支日本球隊曾兩度奪下亞冠(2007年、2017年)。值得一提的事情,在日本足球史上乃至亞洲足球史上,關東的浦和紅鑽以及關西的大阪鋼巴稱得上是極具代表性的豪門世仇。
一、廣州恆大(中國)
羅馬不可能在一天建成,但亞冠球隊是有可能在三年之內建成的。從重返中超再到奪下亞冠,廣州恆大僅僅用了三年不到的時間。一方面,可以對比一下後來的中超新「豪門」上港,這是恆大實力以及財力的證明。另外一方面,則足夠說明亞洲足球整體的建設以及底蘊其實還遠遠處在起步階段,什麼亞洲豪門發展的歷史堆在一起都遠遠比不上亞洲土豪們的銀子。
建隊之後,廣州恆大合計奪下了八次中超冠軍,比肩曾經的八星大連。在亞冠賽場上,曾經的大連最好不過打到四強而已,而廣州恆大則是成為了擁有兩次亞冠冠軍的四大球隊之一。對比起其他三支球隊,廣州恆大在奪冠年份所呈現出的統治力是獨自一檔的,尤其是在2013年的那一次。
巔峰廣州恆大是什麼級別的亞洲強隊?在2013年的下半年,在IFFHS俱樂部世界排名裡,廣州恆大高居世界第36名,壓過許多歐洲五大聯賽的中遊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