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圖
京張高鐵通車後,伴隨部分路段入地,既有的地上舊線將華麗轉身,成為縱貫海澱南北、綠意盎然的京張遺址公園。昨天(10日),記者從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海澱分局獲悉,6家國內外知名設計單位提交的設計成果正式對外發布,11位各領域專家投票決出優勝方案,同時邀請社會公眾進行線上評審,提出意見建議。公眾參與活動官方投票平臺為「北京規劃自然資源」「北京海澱」「規劃中國」微信公眾號,投票時間截至4月20日24時。
觀光火車激活百年記憶
作為入圍單位之一,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錦繡京張——三線織錦,繡美京張」的設計理念。該方案以歷史線、生活線、創新線為3條主線,串聯起6大主題功能片區,以24個節點組成不同的開放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該方案在提出對京張鐵路歷史建築和要素進行靜態保護的同時,設計在遺址公園內部局部開通詹天佑號觀光火車,活化歷史記憶,增加公眾的參與式體驗。此外,還提出全民公園的理念,計劃接通20條斷頭路,提供2.65萬平方米的運動場地,增加79萬平方米的綠地和花園。
移動盒子點亮科技創新
來自美國的Tom Leader Studio曾參與雄安新區啟動區城市設計,這次也提交了以「京張動線公園」為主題的設計方案。該方案提出了「八大動線」的設想,包括京張線、高鐵線、13號線、騎行線、步行線、聲音線、藝術線和雨水線。
方案提出「行駛智能移動盒子」的設想,如同火車車廂的移動盒子將穿行在公園內部,提供不同的使用選擇,既可以是售賣商品的移動市集,也可以搭載乘客休閒觀光。
AGENCETER(法國岱禾)和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提交了「綠合新軌 重啟京張」的方案。該方案將京張鐵路全線定義為6段特色景觀空間,結合軌道站點,形成6個活力廣場,打造獨具魅力的城市IP。14座特色驛站象徵14座歷史京張車站。
打造京張文化遺產廊道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團隊的「百年京張·創享未來」方案提出了構建京張文化遺產廊道的設想。方案提出,通過對清華園老站的修復擴建,形成一個充滿京張歷史文化的體驗空間。
在節點設計上,方案提出取消斜向穿越用地的雙清路的車行功能,構建二層廊橋,將新建的13號線清華東路站與藝術天空、創意花園進行串聯,既豐富立體觀景體驗,也有益於人流多方向的高效集散。
來自日本的株式會社日建設計提出「京張創生綠廊」的理念。方案提出貼合鐵路遺址,打造標誌銀杏樹列,主線漫步道貫穿全域,與自行車道以及24處京張驛站一起為休閒散步和目的通行提供舒適空間。來自西班牙的Miralles Tagliabue EMBT公司則提出「北京新綠軸」的暢想,通過一個主軸和沿線100個景觀點打造開放的綠色公園,同時將周邊的建築物改造成立體綠化體。(記者 陳雪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