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晚播更抗凍?——不是的!

2020-12-25 大河網

    核心提示

    最近在微信上見到不少人都在說「今年冬天冷,小麥要晚播」,意思是晚播的小麥更抗凍。冷冬,小麥的凍害會嚴重,這一點大家都有共識,但冷冬,特別是像去年一樣有極寒天氣發生的冷冬,什麼樣的小麥最容易被凍死、凍傷?

    具體地說,傷苗、死苗都是那些早播的小麥,更確切地說大都是早播得離譜的小麥——河南中南部,國慶節期間很多小麥已經播種完畢。這些離譜早播的小麥,遇到了降溫受凍明顯,甚至有大量死苗現象發生。

    早播小麥為什麼會凍死凍傷?

    小麥播種太早,冬前就進入了幼穗分化的二稜期或更高幼穗發育期,節間也有了伸長的跡象,此時小麥幼苗的抗寒能力迅速降低,即使是遇到不太低的低溫,這樣的小麥也會發生凍害。而同樣的品種、同樣的地區,在規定的適應播種期內播種的小麥就都沒有問題,且生長良好、產量不低。

    離譜晚播有啥危害?

    如果晚播,小麥在冬前沒有形成壯苗,特別是剛剛生長到3葉期前後的麥苗,處在「斷奶期」,製造養分的能力還較弱,種子的營養已經全部用光,根系還下扎較淺(溫度較低時紮根緩慢),葉片也較薄較小,顏色較淡,根本抵禦不了嚴寒和乾旱侵襲,抗凍何來?

    另外,晚播會造成小麥穗小粒小,直接對產量構成威脅;在赤黴病高發的地區或年份,由於晚播,還會使得小麥花期後移,增加花期小麥田間溼度,給小麥赤黴病的發生創造條件;晚播晚熟,推遲小麥的收穫期,還有讓小麥收穫期趕上陰雨的可能。

    總而言之,想要小麥好,甭管冬天冷不冷、寒不寒,適宜期播種最科學!

    什麼是適宜播種期?

    「適宜」是人們按照小麥形成冬前壯苗的標準(5~7片葉,3個以上的大櫱),用從小麥播種到越冬前的有效積溫推算出來的,這個有效積溫大致範圍在450℃~600℃。

    也就是說,假若當品種栽培指導上說的播種期在10月15號時,在這個時期播種,到小麥冬前不再生長的積溫應該是這個範圍,形態上它們可以有5~7片葉和3個以上的大分櫱。

    此時的小麥幼穗絕對不會進入二稜期,基部一節間也絕對不會有伸長的跡象,而此時的根系深度也已經下扎到了幾十釐米以下,甚至達到了1米。

    此時的小麥由於溫度適宜沒有瘋長(較長較薄的葉片,較長的假莖),沒有更多的養分消耗,也最抗凍。  (胡曉玲)

    話題延伸

    A適期晚播很有必要

    農業專家對今年小麥生產實際狀況作出如下分析:1.五月底六月初的麥熟季節,連續陰雨天氣,小麥收穫後已打破休眠,在進行呼吸消耗能量,因此在麥播以後,出土能力會減弱。2.現在做的發芽率試驗能達到國家標準,但考慮到土壤溫度等原因,實際播種後的大田出芽率不一定能達到實驗室芽率的效果,還有近年的秸稈還田、即時墒情等等不確定因素,都會影響芽率或者殺芽。

    根據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氣環流現狀,以及國內外多家氣候動力模式和統計方法預測,2016/2017年冬季有一定概率形成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易導致我國冬季氣溫偏低,出現冷冬,如2000年發生的拉尼娜事件,導致2000/2001年冬季,東北、華北地區氣溫明顯偏低,部分地區出現了少見的嚴寒;2007至2008年拉尼娜事件導致2008年初我國南方發生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

    綜合以上分析得出:小麥晚播很有必要。小麥專家郭天財建議在適宜播種期區間內,走下限播種,但不能推遲播期。具體來講,豫北地區,半冬性品種10月5日~15日,弱春性品種10月13日~20日,強筋品種10月15日~22日;豫中、豫東麥區,半冬性品種為10月10日~20日,弱春性品種為10月15日~25日;豫南麥區,半冬性品種為10月15日~25日,弱春性品種為10月20日~10月底,弱筋品種10月24日~31日。

    同時,鑑於今年凍害發生的可能性,郭天財建議農民朋友注意鎮壓,不管是播前還是播後,一定要把麥田壓實,特別是秸稈還田、旋耕播種的麥田。

    B萬一受凍害怎麼辦

    根據小麥受凍後的植株症狀表現可將冬季凍害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嚴重凍害,即主莖和大分櫱凍死,心葉乾枯,一般發生在已拔節的麥田。因為小麥進入拔節期,抗寒性明顯降低,尤其是主莖和大分櫱發育進程早於小分櫱最易受害。第二類是一般凍害,症狀表現為葉片黃白乾枯,但主莖和大分櫱沒有被凍死。

    第一類凍害會影響產量,第二類凍害對產量基本沒有影響。

    如何預防和補救凍害?①選用抗寒品種,適期播種。籤於今年天氣,冬麥區適宜種植冬性和半冬性品種,一般播期在10月上中旬。根據品種特性,不要早播,以免冬前出現旺長,遭受凍害。②及時追施肥水,促進小分櫱迅速生長。對主莖和大分櫱已經凍死的麥田,要分兩次追肥。第一次在田間解凍後隨即追施速效氮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要求開溝施入,以提高肥效;對缺墒麥田可結合澆水施入;對缺磷的地塊可用尿素和磷酸二銨混合施入。第二次在小麥拔節期,結合澆拔節水每畝施入尿素10公斤。對一般受凍僅葉片凍枯而沒有死櫱現象的麥田,可在早春及早劃鋤,提高地溫,促進麥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澆水,提高分櫱抽穗率。③注意清溝排漬。對受凍的小麥,要更加注意根系的養護,增強其吸收養分的能力,以保證葉片恢復生長和新分櫱的生成,及其成穗所需要的養分,生產中要做好受凍麥田的清溝排漬工作。④加強中後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受凍麥田由於植株的養分消耗較多,後期容易發生早衰,在春季第一次追肥的基礎上,應根據麥苗生長發育情況,依其需要,在拔節期或挑旗期適量追肥,促進穗大粒多,提高粒重。

    C小麥播種多深合適?

    在深耕細作的情況下,小麥根系主要分布在50釐米土層內;在淺耕粗作的情況下,小麥根系分布在20釐米土層內。只有葉茂,才能高產,因此,要掌握好小麥的播種深度。

    深耕時要注意使土層上虛下實,消滅明暗坷垃,反覆耙地消除架空現象。小麥的播種深度以3~4釐米為宜。播種過深,小麥地中莖伸長過長,使正常情況下不伸長的分櫱節第一節間至第二節間伸長,出苗過程中消耗種子中營養物質過多,麥苗生長細弱,分櫱少,植株內養分積累少,抗凍能力弱,冬季和早春易大量死苗;播種過淺,種子在萌發出苗過程中會因土壤失墒而落幹,出現缺苗斷壟問題,同時播種過淺分櫱節離地面過近,抗凍能力弱,不利於安全越冬。

    生產中潘種過淺往往是由於播種機具狀態不良造成;播種過深除因技術失誤外,常因耕耙不充分、耕層過於疏鬆,使播種機具下陷所致。

    若土壤墒情不足可造墒播種,底墒較好時播種深度可適當增加為4~5釐米。

    (本報綜合)

相關焦點

  • 都說晚播小麥會減產,那麼,晚播的小麥如何增產呢?
    都說晚播小麥會減產,那麼,晚播的小麥如何增產呢?晚播的小麥減產,這是個誤區。其實,晚播的小麥不一定會減產,早播的小麥也不一定會增產,最關鍵的是種子量。一粒小麥種子在霜降節氣之前播進土裡出苗後,它會分櫱,播種的早會分四五株櫱,播種的晚只分兩三株,如果播種的太晚,出苗後不分櫱就上凍了,那一粒種子只是一棵苗。
  • 要想小麥長得好,做好三件事
    1、普施重施拔節孕穗肥小麥拔節孕穗肥是小麥一生中最為關鍵性的肥料,是一次當家肥。拔節孕穗肥一般掌握在小麥倒3葉期、葉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節間定長、第二節間伸長時施用,按照「弱苗適當提前、旺苗適當推遲」的原則適當調整。時間上,適期播種麥(11月10日前)於3月上旬使用,偏晚播種麥(11月10日-20日)於3月中旬使用,晚播麥(11月20日以後)於3月下旬使用。數量上,一般畝用45%複合肥15-20kg+尿素7.5-10kg。
  • 加強小麥越冬管理 及早應對災害天氣
    原標題:加強小麥越冬管理 及早應對災害天氣   眼下,小麥逐步進入越冬期。
  • 營裡鄉親:今年小麥為什麼要晚播?
    小麥想要獲得高產,實踐證明,必須嚴把小麥整地、播種質量關。 五是選擇小麥最佳播期,小麥播種過早,容易造成冬前凍害,不利於優質高產;播種過晚,不利於產量的提高。冬小麥適時晚播,有利於冬前穩健生長,安全越冬。俗話說:「麥無兩旺」,「小麥就怕『大耳朵』」。就是這個道理。
  • 如何提高小麥的抗寒能力?確保小麥苗安全越冬?
    為了更及時地了解到,我分享給大家的,有關農業技術方面的信息,請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每年冬天,是否是寒冬或者暖冬,有氣象專家提早會給予預警的,如果遇到寒冬,我們採取怎樣的措施提高冬小麥的抗凍害的能力,是我們農民朋友最為關心的問題。
  • 俗語「麥種深谷種淺,蕎麥芝麻蓋半臉」,小麥深種,多深才高產?
    最近,正是播種小麥的時候,關於種麥也有不少俗語,比如「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谷要稀、麥要稠、芝麻田裡臥下牛」等等,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俗語有的可能已經不太合適,但有的依然能為我們提供老祖宗的經驗。
  • 全國省會城市抗凍排行榜出爐 南北方人到底誰更抗凍?
    北方的「天寒地凍」和南方的「溼冷魔法攻擊」正在考驗我們的抗凍能力……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全國抗凍地圖和省會級城市抗凍排行榜,看看哪裡的人最抗凍。  裝備VS屬性 南北方人到底誰更抗凍?  中國天氣網微博發起的《北方人VS南方人,你覺得誰更抗凍?》
  • 冬至前,小麥噴施磷酸二氫鉀加芸苔素,對小麥長勢效果這麼好
    再有四五天的時候,就要到了冬至了,冬至一到氣溫會越來越堵,會對冬小麥的正常生長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冬至以後小麥如何做好抗寒抗凍工作,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小麥噴施磷酸二氫鉀和芸苔素,提高小麥抗凍抗寒增強長勢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 小麥越冬水越晚澆越好嗎,越冬前正常小麥是什麼樣的,看完明白了
    就在昨天,還有位農戶朋友問,這個節氣還能不能澆小麥越冬水?其實這就和一些農民朋友的觀點有相似之處了,因為有一部分農民朋友認為小麥越冬水澆得越晚越好。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澆小麥越冬水最合適呢?什麼樣的小麥適合澆越冬水?另外,如果不能再澆小麥越冬水了,怎樣做能讓冬小麥提高抗寒、抗凍能力呢?下面咱們就合理澆小麥越冬水,詳細地說說這幾個問題。
  • 全國抗凍排行榜發布,最抗凍的人原來在這
    北方的「天寒地凍」和南方的「溼冷魔法攻擊」正在考驗我們的抗凍能力……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全國抗凍地圖和省會級城市抗凍排行榜,看看哪裡的人最抗凍。裝備VS屬性 南北方人到底誰更抗凍?中國天氣網微博發起的《北方人VS南方人,你覺得誰更抗凍?》
  • 全國抗凍排行榜發布 看看哪裡的人最抗凍?
    北方的「天寒地凍」和南方的「溼冷魔法攻擊」正在考驗我們的抗凍能力……中國天氣網獨家推出全國抗凍地圖和省會級城市抗凍排行榜,看看哪裡的人最抗凍。裝備VS屬性 南北方人到底誰更抗凍?中國天氣網微博發起的《北方人VS南方人,你覺得誰更抗凍?》
  • 冬天穿羽絨服和衝鋒衣,哪個更「抗凍」?聽內行人一席話,有數了
    ,近年來,在冬天比較流行的服飾是羽絨服和衝鋒衣,那麼這兩者到底誰更加保暖、更加「抗凍」呢?不妨聽聽內行人是怎麼說的,冬天穿羽絨服和衝鋒衣,哪個更「抗凍」?聽內行人一席話,有數了!內行人告訴我,如果單從保暖性來看的話,其實羽絨服是要強於衝鋒衣的,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羽絨服裡的填充物是比較天然的一種材料,保暖性是很強的。而衝鋒衣一般都是使用化工纖維製作而成的,所以誰更保暖這件事,其實是顯而易見的。那麼,這就說明羽絨在冬天裡更加抗凍嗎?
  • 全國抗凍排行榜發布!看看哪裡的人最抗凍?-大略網
    北方的「天寒地凍」和南方的「溼冷魔法攻擊」正在考驗我們的抗凍能力……中國天氣網獨家推出全國抗凍地圖和省會級城市抗凍排行榜,看看哪裡的人最抗凍。裝備VS屬性 南北方人到底誰更抗凍?  中國天氣網微博發起的《北方人VS南方人,你覺得誰更抗凍?》
  • 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抗凍?胖人不怕冷?網友吵翻了…
    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抗凍?胖人不怕冷?的話題就會引起眾多網友的熱議很多北方人認為南方不冷很多南方人認為北方人更抗凍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來好好說說這場「世紀大戰」南方冷還是北方冷?
  • 寒流來了,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更抗凍?
    如果說寒流是一波一波沒有連接,那還好,寒流過去氣溫就會回升,氣溫一回升,大家的日子又會好過一點,可是今年就不一樣,寒流一波接一波,上一個寒流還沒送走,新的寒流又來了,雖然在南方氣溫不是很低,可還是讓人感覺冷得直打哆嗦。
  • 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抗凍?胖人不怕冷?網友吵翻了……
    的話題就會引起眾多網友的熱議很多北方人認為南方不冷很多南方人認為北方人更抗凍真的是這樣嗎?對於室外溫度來說,北方肯定會更低一點。有數據顯示,2020年北京一月平均最低氣溫是零下6℃,平均最高溫度是5℃;而上海一月平均最低溫度才6℃,最高氣溫竟然達到11℃。這兩個地方的最低溫度足足差了12℃。
  • 你抗凍嗎?重慶人抗凍指數全國第十
    最近幾天,今年冬天第一場寒潮由北向南橫掃全國,重慶開始經歷「斷崖式降溫」,溼冷的天氣正在考驗著重慶人的抗凍能力,根據中國天氣網最新推出的全國抗凍地圖和省會級城市抗凍排行榜,重慶人抗凍指數三顆星,處於最抗凍集團的一般抗凍。
  • 全國省會城市抗凍排行榜出爐 「不南不北地區」最抗凍_中國網
    北方的「天寒地凍」和南方的「溼冷魔法攻擊」正在考驗我們的抗凍能力……中國天氣網獨家推出全國抗凍地圖和省會級城市抗凍排行榜,看看哪裡的人最抗凍。裝備VS屬性南北方人到底誰更抗凍?中國天氣網微博發起的《北方人VS南方人,你覺得誰更抗凍?》
  • 小麥的常見病害以及防治方法是什麼?
    小麥種植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病蟲害的侵擾,如果不加以管理防治,會給農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了解其病害並提前做好預防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小麥的常見病害以及防治方法是什麼?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 小麥,中國人的主食,世界人的口糧,特殊的種植方法
    倒不是說文科生只知道吃,我們也是很浪漫的好吧,可以把吃吃出浪漫的人群。所以我們這次來提提主食類食物,如下面的小麥。而日常我們吃的大多數食物似乎都脫不開小麥這個原材料,最包常見的麵條,是大多數地區的主食,包子饅頭更是少不了這些東西,再延伸多種食物,糕點麵包也是必不可少,而且還可以延伸出各種花樣,甜的鹹的南方人情有獨鐘的辣的,當然想要酸的也不是不行的,反正酸甜苦辣鹹沒有小麥包容不了的,最重要的是啤酒這個神奇的存在,是完全不能少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