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生活的態度,每個人都各有不相同。 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環境,條件,受教育水平的不相同,每個人對生活的追求也就不盡相同。 當下的年輕人對生活的追求常常離不開「精緻」兩個字。由於對於生活的態度及追求的不相同,對於「精緻」二字的理解也不盡相同。
有的人就會認為"精緻"就是代表著高端大氣上檔次、充足、充分,需要用錢才能堆砌而成。 但其實我們知道這樣的理解是片面的。若是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足就能說是「精緻」生活了?那精神層面呢?真正的「精緻」,是內心的「精緻」與追求,肯定也有「生活質量」的提升。真正的精緻生活是要活得瀟灑,絕不可以被金錢所縛住而且要不斷尋求精神上的自由。 若是這也是你對生活的態度,你就要堅持這樣的生活態度。
對生活品質的提升,我們不能否定確實要有經濟基礎的支撐。可是有的人把省錢行為生存的最強要素,只要能用,講求能解決需求都ok,他們不關心事物的質量,也不關心事宜是不是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他們習慣了湊合,從不講求!這樣的做法又如何稱作「精緻」呢?
在某電商平臺上淘回來的與某大牌相似的同款連衣裙,你以一折的價錢買到手,商品的質量也是打了一個一折才對吧!洗過一次,就原形畢露,開始變形,掉色,開線。絕對不再想穿第二次;再看看你去商城買回來的幾百上千塊的一條裙子,回家過水,水還是清澈見底,穿上身裁剪舒適,布料親膚,那一整天都沉浸在衣服來的快樂之中,你巴不得每天都穿著它。 某多多上用低價拼來的低價山寨手機,你用的還好麼?卡機,黑屏的毛病是不是經常出現啊?是否還得換手機啊?這樣不必要的「二次消費」是不是既浪費金錢,由消磨了生活質量!「精緻生活」應該是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才對! 當一個人擁有生活的時候,可以讓一個人一生聚財攏福,幸福富足。 文學作品《瓦爾登湖》中對極簡的「精緻生活」的描寫也是讓人很嚮往的。 「精緻生活」應該是有質量的生活加上精神上的富足才對吧!
精緻生活歷來都不是金錢堆砌出來的物質生活。 所謂精緻生活,其實就是「不將就」的生活態度,以專注的品味與細節去生活,如餐點的選擇要顏值與口味並存,衣著的挑選要優雅與品味兼得,不論是虔誠篤定的文化信仰還是什麼其他的,大家開始要求在家中生活的精緻,力求每一個細節的不將就,以求打造完美的精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