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查看詳情)
雲浮作為汕湛高速公路沿線城市,正以積極姿態融入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九縱五橫兩環」戰略布局。採訪組了解到,汕湛高速雲浮境內段線路總共75公裡,分清雲段和雲湛段兩部分建設。它的建成通車將進一步改善和提高雲浮交通運輸狀況和能力,促進雲浮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施工人員在離地面近150米高的貓道上作業。
為將天塹變通途
在建中的西江特大橋。
西江特大橋是清雲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起點於肇慶市德慶縣,終於雲浮市雲浮新區,為主跨738米的雙塔雙跨吊懸索橋,主橋鋼箱梁長940米,全長1308米。項目於2015年5月進場施工,同年9月打下第一根樁基,至目前已順利完成主橋下部構造、南北錨碇/主索鞍與散索鞍吊裝等分項工程施工,累計完成投資6.8億元,佔總投資56.8%。今年10月西江特大橋順利完成了先導索過江任務, 12月底將完成貓道架設任務,目前貓道面網基本完成,橫跨在西江之上,主纜索股組織進場,主橋全面進入上部構造施工階段。計劃2017年12月底開始主纜架設施工,力爭明年下半年完成主橋鋼箱梁架設,實現主橋貫通。
記者在西江特大橋實地採訪。
清雲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工程建設部分以外,接下來我們還有亮化工程。整座橋將以『行清雲、品石硯、悟禪宗』為整體景觀設計理念,設計儘量契合當地文化特色,橋的亮化美化注重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希望西江特大橋真正成為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在建中的汕湛高速雲浮段三角郎隧道。
雲湛項目路線全長266.625公裡,其中雲浮市境內31.617公裡。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雲湛項目雲浮段自2014年12月動工建設以來,累計完成投資約19.93億元,佔總投資的54.31%,其中2017年度累計完成投資7.92億元,佔年度計劃123.65%。預計2018年8月前完成收尾、調試和驗收,具備通車條件。
石頭城的新故事
12日,採訪組順利抵達雲浮,這個被譽為南中國的「石頭城」,一個處於廣東「大西關」的石材之鄉。採訪期間,採訪組忙裡偷閒,走馬觀花般參觀這裡的石材產業,感受不同凡響的「雲浮石藝」。
巨型玉雕白菜。
工者匠心 初心同途
「守一心,擇一城,終一事」,大抵是工藝人最真實的寫照。
雲浮,這座因「石」而名的城市,不僅有著形態各異、精雕細琢的玉石製品,還有一群手藝超卓、匠心非凡的人。他們用刀刻著歲月最精緻的日子,這些日子又連續承載著雲浮石藝動態的文化命脈。
文/圖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敏 甘楊松 藍小明
(☝點擊標題查看詳情)
湛江和茂名相鄰,是汕湛高速的終點。近日,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聯合湛江日報社記者到汕湛高速湛江段採訪時了解到,汕湛高速對湛江意義重大,該市正圍繞新高速開通契機提前謀劃,圍繞「高速經濟」拓展當地經濟社會建設縱深。
汕湛高速公路化湛段共長98.172公裡,分主線和支線,其中湛江境內長67.75公裡。據介紹,汕湛高速湛江境內主線由茂名湛江交界處的林屋樞紐互通進入湛江,沿途設機場、龍頭、坡頭三個出入口,其中坡頭互通為汕湛高速的終點。
汕湛高速公路坡頭出入口是全段終點。
汕湛高速主線在湛江境內沒有服務區和停車區,位於我市化州良光鎮的良光服務區是汕湛高速主線在化湛段(化州至湛江)唯一一個服務區,規模較大,總佔地面積7公頃。記者在良光服務區看到,該服務區環境優美。特別是衛生間,利用仿真花搭配設計創意標識,頂部設通風透光天窗,室內利用綠蘿、百合竹、吊竹梅等植盆等進行垂直綠化形成生態綠牆,圍牆增加中式窗花並配上造形樹和假山,營造景觀生態廁所。另外,為配合新能源汽出行需要,良光服務區停車區地下埋進通訊通電的光纜電纜,30%的停車位都預留空間安裝充電樁,不僅是燃油汽車可以在服務區加油,電能汽車也可以在這裡充電。
汕湛高速支線則從我市的化州進入湛江良垌鎮,在兩市交界附近設有良垌服務區。支線湛江段主要在廉江境內,共有廉江東、廉江南、新民、橫山及終點出入口。除了良垌服務區,支線在湛江境內還有一個廉江停車區(停車區沒有加油站)。
茂名人開辦的彩印企業發展興旺。
另外,支線上有洋官塘互通和蘭海高速(G75)相連接。洋官塘互通位於廉江市橫山鎮洋官塘村附近,是蘭海高速和汕湛高速的交通轉換樞紐。洋官塘樞紐互通立交是化湛段全線規模最大的立交橋,採用單環型混合式互通型式,主線長度1.58公裡、匝道長度4.466公裡。茂名的司機沿汕湛高速來到這裡後,可以轉蘭海高速到北海、南寧等地,用時比原瀋海高速轉蘭海高速要短。
行駛在汕湛高速湛江段,黝黑的路面、白色的標線和周邊自然生態構造了一幅秀美畫卷。據介紹,化湛管理處通過內部造景、外部借景手法,在樟檬互通、洋官塘互通、橫山互通和笪橋互通等原地地勢低洼互通挖水塘造大水體。水體面積近1萬平方米,打造一處一景,給互通營造一個天藍、水清、岸綠的清湖畫面。
位於塘綴鎮的機場互通,是廣東省公路建設史上的首座轉體橋。
在汕湛高速終點坡頭互通採訪時,記者發現和一般高速出入口僅有一個收費站不一樣的是,坡頭互通入口和出口收費站分開,共設有四個收費站。其所連接的省道兩旁,各有一個入口收費站和出口收費站。
為何要這樣設計?
據汕湛高速化湛管理處技術人員介紹,汕湛高速在湛江境內經過新建的湛江機場,是湛江市區到新機場的最快通道,其作用類似湛江的機場高速。預計機場完工通航後,車流量較大,所以該段路面為雙向六車道,終點的收費站也分入口和出口單獨設置。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湛江市規劃在汕湛高速終點建一條高速連接南三島,為湛江環城高速的一部分。如果在主線終點處僅設置一個收費站,將無法和環城高速無縫連接。
採訪中,記者發現湛江市十分重視汕湛高速經過新機場的作用,大力新建相應配套交通設施。
汕湛高速建設帶來發展機遇,沿線工業園區迎來新一輪項目建設潮。
坡頭區科技產業園(湛江海東新區集聚地)位於湛江市坡頭區(海東新區)官渡鎮和龍頭鎮,現在該產業園利用汕湛高速在龍頭和坡頭有兩個出入口的機遇,加快龍頭園區建設步伐。
文/圖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何康源 甘楊松 餘力
(☝點擊標題查看詳情)
與我市相鄰的陽春市,是廣東省面積第二大的縣(市),風光綺麗,層巒疊嶂尋常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但因為以前的公路交通並不便利,靜謐的村落鮮有人探訪。現在汕湛高速陽春松柏至湛江段在年底開通,將大大縮短我市與陽春兩地的通行時間,喜歡自駕遊的市民去陽春探幽尋景自此方便不少。
在潭水互通邊沿,陽春美景一覽無遺。
日前,記者在汕湛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新陽管理處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驅車在尚未正式通車的汕湛高速陽春段提前「嘗鮮」。車輛在新鋪的瀝青路面安靜地緩慢行駛,在潭水服務區附近的路段,車窗外林立的奇峰怪石依次掠過,恍若穿行在一幅山水畫卷當中,令人讚嘆不已。
茂名日報和陽江日報記者在新慶樞紐互通上與施工單位合影。
陽春素有「廣東小桂林」之稱,以凌霄巖、春灣石林、通天蠟燭、馬蘭村等為代表的山水風光是中國大陸架南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然而,對於汕湛高速的建設者來說,奇峰幽洞的地下是巖溶區,巖溶分布廣,變化大,發育連通且覆蓋層較弱,樁基工程數量多,給橋梁樁基施工帶來了不少難度。
陽春春灣一帶的美麗鄉村。
經過兩年多的奮戰,汕湛高速路松柏至八甲段如期竣工,而汕湛高速路陽春段二期工程松柏至石望段,目前也在抓緊施工中,預計本月底可完成橋梁施工,明年4月份完成路面施工,計劃明年8月建成通車。
據了解,汕湛高速公路陽春段是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二橫」的一段,是珠三角地區通往粵西地區的主要通道之一。該項目起於陽春石望鎮,途經春灣鎮、松柏鎮、陂面鎮、春城街道、馬水鎮、潭水鎮、三甲鎮,終於八甲鎮,全長105.5公裡,其中與羅陽高速共線32.7公裡,新建裡程72.8公裡,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除與羅陽高速公路陽春段共線段外,沿線設置春灣、松柏、馬水、潭水、三甲和八甲6處出口,設置春城、八甲2處停車區和潭水服務區,通過新慶樞紐互通、春城樞紐互通和羅陽高速連接。
陽春合水鎮的高流河墟已延續千年,是當地獨特的民俗,每年的五月初四,萬人云集一年一度的高流河墟。
陽春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古蹟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民風純樸。陽春意取「漠水之陽,四季如春」, 有雞籠頂、鵝凰嶂、凌霄巖(國家地質公園)、崆峒巖等風景名勝 。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孔雀石之鄉、中國春砂仁之鄉、 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根雕雅石)之鄉等榮譽稱號。
春灣鎮衛國村的農民在收穫當地著名特產慄子。
在汕湛高速的潭水服務區,設置了兩個觀景亭以方便遊客遠眺優美的馬蘭風光。站在觀景亭環觀四周,山水田園風光盡收眼底。馬蘭村是陽春市馬水鎮轄下的一個行政村,馬蘭村風景秀麗,域內有雲霧山、馬蘭石、幹冬石、高石等景點,是吸引攝影愛好者、自駕遊客的風景勝地。陽春本有「百裡畫廊、水墨陽春」之譽,而馬蘭村更是被盛讚為「陽春山水之美的精華」——喀斯特地貌環抱良田千畝,收割時節,金色的穗浪隨風起伏,有若世外桃源。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謝力忠 甘楊松
陽江日報記者 李向東 藍軍 梁文棟
(☝點擊標題查看詳情)
今天小編為讀者介紹第三條繞行路線,經汕湛高速繞行廣昆線上廣州,以及汕湛高速化州段的各個出入口、互通、服務區情況,還有汕湛高速茂名段上的重要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