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的水果專區,總有一些讓我們望而卻步的高價水果。想什麼蛇皮果,榴槤,山竹等。如果說榴槤名聲在外,那山竹就讓人有點難以理解了。山竹看上去外面硬硬的,而且剝開厚殼後,裡面的果肉也跟蒜瓣一樣,就這?
山竹憑啥賣這麼貴呢?
我們來看一下山竹的來歷,你或許會找到答案。
山竹的學名叫「莽吉柿」,它是一種熱帶喬木,最高能長到20米。相比其他熱帶水果來說,山竹不但產量低,而且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更高。山竹的生長環境,溫度不能低於20攝氏度,如果環境溫度低於5攝氏度,山竹就會死亡。25攝氏度到35攝氏度的環境下,山竹最適合生長。
另外,山竹對水分的要求也很高,而且要求全年降水均勻,所以在熱帶季風氣候的地區無法種植,只有在熱帶雨林地區才能生長旺盛。
但是意外的是,山竹生長初期還需要弱光環境,不適合陽光直射。所以在熱帶地區還需要尋找隱蔽處才能種植山竹,這麼多限制條件,可想而知山竹的產量有多低了。非但如此,一般的熱帶水果估計三四年就能結果,但是山竹不一樣,山竹從種下到結果要七八年的時間,這種生長緩慢的水果,證明了什麼叫好事多磨。
此外,山竹的採摘也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雖然山竹有一層硬殼,但是山竹無法磕碰,所以只能靠人工爬上樹採摘,一個一個拿下來。採摘山竹被視為一種很危險的工作,比採摘榴槤有過之無不及。
從熱帶地區運送到北方,山竹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冷庫保鮮,而且會有很多損耗。
所以口感酸甜的山竹,賣這麼貴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知道大家喜歡吃山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