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霜荏苒
"9·11"恐怖襲擊事件已經過去十五年
回首昔日照片
悲痛依在!
事 件 回 顧
2001年9月11日9點3分11秒,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第175次航班撞向世界貿易中心二號樓(亦稱「南塔」),導致所有機上人員以及塔內未知數量的人員均立即死亡。
圖: 美聯航175航班撞入瞬間
9點37分46秒,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第77次航班以高達530英裡的時速墜毀在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導致機上所有人員及樓內大量軍官死亡。
圖: 美聯航77撞入美國防部
10點2分23秒,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第93號航班以580英裡時速墜毀在賓夕法尼亞州香克斯維爾的一片空地上,距離華盛頓白宮只有約20分鐘飛行時間。
圖: 電影《93號航班》
(文末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觀看該電影)
2001年9月13日,一位負傷的救援人員被抬出世貿中心遺址。整個事件中共有343名參與救援的消防隊員和軍醫遇難,另外還有23名紐約市警察局警察和37名港口管理局工作人員獻出了生命。
圖: 負傷的救援人員被抬出
2002年9月11日美國國防部公布了「9·11」恐怖襲擊事件的遇難者和失蹤者的統計數字,總數為3025人 。
圖:世貿中心倒塌瞬間
"9·11"事件發生後,我們的旅行,無論商務還是休閒,都在時刻提醒我們哪些事情不能做。我們不能再拿鐵咖啡,瓶裝水通過安檢; 指甲剪也不能隨身攜帶,只能止步於安檢口而不能在登機口跟我們相愛的人說再見; 還不能信口開河隨便講炸彈、劫機等玩笑。安檢時一手掂鞋一手提褲見怪不怪;不允許旅客訪問駕駛艙或隨意靠近前艙門洗手間。
2013年4月,一名47歲的永嘉籍男子攜帶密封的紅色塑料桶登機,當乘務員詢問其桶內為何物時,該男子不耐煩地說了句「這不是炸彈」,結果招來民警,被處以治安拘留7天;11月,某男子撥打國航客服熱線,稱由上海浦東飛往溫州的國航CA1968次航班上藏有危險物品,導致機上所有人員及行李物品需重新安檢,男子也被警方抓獲。機場警方有關負責人提醒乘客,類似「炸彈」、「炸機」、「劫機」、「爆炸」等詞彙,應當避免在機艙內以任何形式說出,即使如「不是炸彈」等否定語氣的用語,也同樣需禁用,以免引起誤會。
嚴格的安全檢查確保了我們每一次出行的安全,防在地面,勝在空中!在過去的15周年,很多民航人孜孜不倦,或多或少受到"9·11"的影響,大部分乘坐飛機出行的旅客對嚴格的安檢認同程度很高,而飛機製造商也在努力為旅客的出行提供最優質的享受,從B787到B737MAX,從A380到A350,每一次的機型改革都帶來了新的高效、舒適、寧靜、空間和飛行穩定性。
同時,機上Wifi的使用(2001年,手機和平板電腦不是基本的旅行工具,但15年的變革讓這些智能電子設備更加豐富了我們的旅途)。座位前方的平板裡面多部優質的電影、電視劇、歌曲、遊戲等等,讓我們枯燥的飛行時間一晃而過。紙質機票到電子機票的過度,櫃檯辦理值機手續到自助列印登機牌的轉變,航空公司和機場都在為提高我們的出行效率和質量而努力著。
在"9·11"事件發生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都質疑飛機的安全性,相信你也看過無數關於飛機是所有交通工具最為安全的文章,而且毋庸置疑,飛機就是最安全的,大家的恐懼焦點不是在於發生事故的概率之上,而是發生事故以後的存活率。但這並不意味著飛機出事了就是百分之百的死亡。最為傳奇的事件就是哈德遜河緊急迫降。
圖:電影《薩利機長》海報
此外還有一件航空事故發生於今年,美國中部時間8月27號上午,美國西南航空WN3472航班一架從紐奧良飛往奧蘭多的737-700客機在空中發生了1號發動機(左側)進氣道整流罩脫落的事故。機上乘客反映一聲爆炸聲後,冒出濃煙,飛機搖晃,氧氣面罩也掉下來了。但是機組處理得當,飛機於9點40分左右在彭薩科拉國際機場緊急降落,機上99名乘客與5名機組均未受傷。
我們無法預知下一秒要發生的事情,但我很贊同"9·11"事件倖存者陳思進的一段話:人生不一定有明天!只要還活著,想做什麼,就應該抓緊時間去做!生命、親情、愛情、友情太珍貴了……物質追求已經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意義了,真正做自己喜愛做的事情,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9·11"事件15周年,讓我們緬懷過去,認真思考未來,無論你是一名民航人,還是一名旅客,我都希望當你走過機場的時候,請遵守工作人員的指揮,請聽從安檢人員的安排,因為每一個安全規定,都是一整部用血和生命寫出來的進化史。「安檢什麼?又不會出事」「為什麼不嚴格安檢,現在出事了吧」。畢竟,說這兩句話的多半是同一個人。
無論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十五年來,乘坐飛機依然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
來自「阿姆斯壯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