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來了解一下

2020-08-26 琳瑯

朋友約去大澳島遊玩,乘坐西鐵到屯門碼頭,再乘船到大澳,船上的時間四十分鐘左右,港幣27元船費,現金或八達通支付即可。

船要經停幾個小島,最後才到大澳,途中看到跨海纜車,港珠澳大橋,深感祖國的強大,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

由於現在出入境沒正式通關,所以遊客極少,不像以前來,真的可以用人擠人來形容,特別是賣海產品的店補,有時都擠不進去。朋友說現在是買海產品的好時機。價格比以前便宜。

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這家店還有鯊魚翅賣,不是好久以前被抵制就禁止了嗎?

同行有本地人,對這裡非常了解,說趁人少,先購買海產品,再去逛島,我不解,拿在手裡多不方便。原來付款後可以放在店裡,走的時候再來拿。我對海產品興趣不大,主要不會做,看她們買,她們每人大約花費了一萬元左右,說是將政府補貼給她們的一萬元錢,用來買吃的。最後我還是被朋友說服買了一點,因為她答應教我如何煲湯。買了這三樣。折後共970元。

我付給老闆兩張500面額的,老闆娘問我多少錢,我答970,她一邊收錢,一邊說,收你1000,找返你270,我聽了說,不是,你要收970,她說,我知道了,找返你270就對啦。我退回200給她,說:你只需要找我70元。這是被她帶偏的節奏,不是應該找回30元嗎?回來路上跟朋友說起這事才反應過來。

島不算大,走走停停,吃吃喝喝。藍天白雲,成熟悉果子,路邊的小花,海鷗的飛翔……舒適寫意,讓我們流連忘返

在給一家店裡的兩隻小貓拍照時,一隻貓兒突然出來,用頭蹭我的腿,我知道這是求摸的表現。於是蹲下來擼貓。但另外一隻看起來生氣了。

中午在島上吃了地道的海鮮,然後繼續遊蕩,在一家私人樓前面拍照,裡面都是成熟了的龍眼,一個小男孩走出來問我們要不要買冰水。我們說不買,他有些生氣了

最後給她們拍了些美照,準備坐船回轉,來回大澳島的船是兩小時一班。

在等船的時候,看到不遠處突然下起了雨,而我們所在的地方沒下,趕緊拿起手機拍了下來,約兩分鐘後,這邊也開始下起來了。哈哈,奇觀。

最後帶著滿滿的收穫,開心回家。

相關焦點

  • 香港大澳漁村
    大澳是香港上最早開發的漁村之一,有「香港威尼斯」之稱。建於水上的「高腳屋」是這裡一大特色,居民以小艇穿梭來往。
  • 香港大澳漁村:海邊的「浮城」往事
    上世紀90年代初,黃來敏離開了大澳,到市區成為一名搬運工。退休後,他還是回到這片熟悉的故土:「祖輩們都是大澳漁民,我還是想回到這裡繼續生活。」 「幸運的是,大澳擁有天然的美景和獨特的民俗文化,發展旅遊業也許是大澳人生活的新出路。」劉焯榮說。
  • 吃貨遊大澳
    很早之前看過香港的電視劇《大澳的天空》,就在想,香港怎麼會還有那麼一片淨土?一直想著去看看,因為大澳的天空,更因為大澳的水上棚屋,因為大澳的蝦醬,因為大澳的梅香鹹魚,因為大澳的海鮮。大澳的傳統小吃大澳的海鮮
  • 討論 | 香港大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Q: 總是聽人說香港的大澳很值得逛,很適合去打卡,在港片也看了很多大澳的風光,這次想帶家人去大澳那邊來一次海島之旅
  • 大澳遊記
    若要從海上看看維多利亞港及沿途的青馬大橋,也可從中環坐渡輪至梅窩,再乘車至大澳。我們十人住在香港的不同角落,大家約好在東湧集合(各顯神通),然後乘車至大澳。 認識大澳是從一本攝影集開始的。從照片中,對大澳的歷史、風土人情、美麗風光,特別是密密麻麻的棚屋印象深刻。大澳由於離市區遠,昔時交通不便,小漁村保留了許多古風。
  • 大澳老字號蝦醬
    大澳的蝦醬尤為鮮美,原因在於大澳位於鹹淡水交界,海鮮份外鮮甜味重,打撈上來的銀蝦仔,用古法石磨,簡單的以海鹽鋪在銀蝦仔面上發酵,再放入瓦缸內曬太陽,全程兩三個月,鹹鮮香的蝦醬便誕生了。蝦醬是廣東人廚房必不可少的調味品,蝦醬蒸肉餅,想想都鮮美。因為蝦醬的產量數量稀少,不外銷,要想買到正宗大澳蝦醬就需要你親自到大澳走一趟。蝦醬買回後記得放在冰箱的保鮮層,食用時一定要烹飪做熟。
  • 【尋找香港最後的「威尼斯」】探訪大澳漁村+紅樹林溼地
    香港除了光怪陸離還有漁村身世下的清純面貌除了常規購物、夜遊維港、黃大仙祈福外你會看到香港的另一番模樣這一次,讓我們遠離都市的喧譁去了解香港歷史的風雲變幻2、走訪大澳漁村,走訪水上威尼斯,探秘大澳鹽田,調研大澳紅樹林,發現世界無限大,啟發孩子無限可能!3、大自然是最好的學校,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自然觀察家,在這裡孩子們可通過自行觀察,並結合專業自然老師的講解,了解更多動植物的奧秘。
  • 大澳漁村隨想
    今年「七一」期間,我陪伴黨員父母親,帶著廣東省作協的「海上絲綢之路」創作項目走進陽東大澳漁村。  大澳漁村,是中國古村落,千年漁村,廣東省內唯一保持著原始漁家風貌的漁村,廣東省人文歷史最美鄉村旅遊示範區。大澳漁村也是古老漁港,在國家級中心漁港東平漁港東側海邊,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必經港口。
  • 大嶼山·大澳——適合長者的悠閒一日遊
    據說這裡的齋堂很不錯,可惜我們要趕5點半的大巴車,怕在大澳的時間不夠,所以沒吃,留小小遺憾下次再來。在巴士站坐21路大巴就能到達大嶼山下的大澳漁村。大巴有固定開車時間的,最好預先了解一下,然後提前半小時候車。大澳其實很大,我們這次只是走了一小段。
  • 慢遊香港大澳,遠離喧囂
    說起大澳,土生土長的香港導遊李先生告訴記者,大澳是少有的交通相對不便(不允許自駕車進入),但卻是多年來香港人一直喜歡的本地旅遊目的地
  • 大澳文物酒店是一家四星級酒店!
    大澳文物酒店是一家四星級酒店,位於大嶼山大澳石仔埗街輪渡碼頭旁邊的小丘上,距離大澳漁村約2分鐘車程。大澳文物酒店的前身是大澳警署,建成於1902年,是一棟具有濃厚的殖民地時代建築風格的小樓。酒店內部裝修精緻、奢華,房間十分寬敞明亮,當然房價也不菲。
  • 東方威尼斯 水鄉大澳棚屋遊
    在大澳,你可以坐遊覽船出海看中華白海豚;逛遍巷弄的海味乾貨店;品嘗街頭小吃,讓KKday小編帶著大家出走大澳漁村,公開交通方式、必到打卡地方、必吃美食,一起感受這個鄉郊地方獨有的風味!前往大澳漁村的交通方式要前往大澳漁村,可到港鐵東湧站乘搭11號大嶼山巴士直接到達,或者是先乘搭昂平360纜車或巴士到昂坪,再從昂平乘21號巴士前往大澳。
  • 香港 遠去的大澳風情
    但如果想真正了解香港的離島風情,卻應該走進深藏在大嶼山西面的一個古老的小漁村——大澳。   大澳最值得一看的就是那些立在海水與陸地之間的高腳棚屋。棚屋,是建在海灘上的一種木壁鐵皮小房,過去都以木柱作支腳;改用水泥樁柱是近幾十年的事。那一棟棟「站」在「高腳」上的小房子,活像一排排大鳥籠子。漲潮時,房子「浮」在海上;落潮時,屋下就露出了灘地。
  • 陽江,大澳的天空
    廣東陽江市陽東區東平鎮大澳漁村是「陽江十景」之一,也是省內目前唯一依舊保持著原始漁家小屋風貌的漁村。這是一個神秘的古港,水上人家聚居的古村莊。 歷史上,大澳漁村聲名顯赫,曾入列廣東十大港口之一,「海上絲綢之路」必經之港口,與廣州「十三行」(清代設立於廣州,經營對外貿易的專業商行)並稱「十三行尾」。有漁歌唱道「大澳賺錢大澳花」,道盡了大澳昔日的繁華。
  • 遊大澳漁村
    在網上發現一個地方,大澳漁村——位於陽江陽東區東平鎮的一個古漁村。「澳」除了澳門的簡稱之意,還指海邊彎曲可以停船的地方。關於陽江大澳漁村,網上有文字傳說挺有趣。傳說,大澳原來叫小澳,後來是乾隆皇帝改的名。在微服私訪期間,經人介紹,來到大澳,住在廣客隆客棧。遊玩之後,為此地的繁華興旺而叫好,大喊「這完全是大澳嘛!」離別之時,為廣客隆客棧老闆留下墨寶,親筆題寫「大澳」,後來,由地方官員把它做成了門匾。
  • 最美漁村:陽江東平大澳漁村,一個保留原始風貌的古漁村
    >★配套:住宿、餐飲一應俱全★交通:方便★收費:免費大澳漁村是一個古老的漁港,位於陽東縣東平鎮東南。大澳漁村秦時屬南海郡,漢時屬合浦郡,史稱「六澳之首」,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港口,這裡漁村民風樸實,漁風鬱郁,具有深厚的漁家文化特色,是我省唯一保存下來保持著原始漁家小屋風貌的漁村,是現今「陽江十景」之一。大澳漁村門牌坊大澳是個小漁村。
  • 走在大澳的那片天空下——香港大澳漁村自助遊攻略
    矗立在大澳小輪碼頭旁小山丘上的前大澳警署,建於1902年,是一棟兩層的西式建築,也是新界區最早期建成的警署之一。現在改建成了一家高端的文物酒店。    此行時間太短,只能匆匆一瞥。大澳自助遊攻略:一、交通:    1、香港市區可乘港鐵東湧線到東湧站,搭昂坪360纜車前往大嶼山昂坪市集,再轉11號巴士到大澳。2、中環碼頭可乘渡輪到大嶼山梅窩,再轉1號巴士往大澳。3、屯門碼頭和大澳碼頭之間有輪渡往返(途經機場附近的東湧碼頭)。4、昂坪360纜車分普通纜車和水晶纜車。行程約25分鐘。
  • 你可能看過TVB的《大澳的天空》,卻還沒去過大澳
    下車後步行約5分鐘到昂坪巴士總站,搭乘21號巴士至大澳巴士總站,車程約20分鐘,下車後步行5分鐘至大湧橋,再沿水道兩旁走。從中環6號碼頭乘坐渡輪至梅窩(約55分鐘),然後轉乘1號巴士前往大澳(車程約45分鐘)從屯門碼頭乘坐渡輪前往大澳(約60分鐘)大澳-東湧巴士時刻表:住宿:大澳文物酒店
  • 港城故事大澳——香港最後的水上人家
    周星馳和毛舜筠所扮演的師兄妹,在這裡打漁、練功夫、放風箏,趕海,看日落,街市買送,偶爾星爺還會和村裡的小孩進行非正式的撞球比賽。街坊鄰裡都是熟識,誰家娶媳婦、誰家老人擺壽宴,全村人都要去沾沾喜氣,每逢初一、十五人們都會到廟裡燒兩柱香,祈福平安幸福,感謝大海的饋贈。這就是一直以來我印象中的大澳,一個依海而居的小村落,一個TVB版的世外桃源。
  • 走在大澳的天空下
    大澳街頭巷尾的拐角,都有一個石頭的神位,似乎在昭示這個漁村的歷史滄桑。大澳的所有棚屋都建在海灘上,以木柱作為支架,漲潮時房屋浮在海上;退潮時,屋下就露出了灘地。蜿蜒的水道將棚屋群一分為二,每戶棚屋前都停小船。駕一葉扁舟便能在棚屋間穿梭。大澳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而棚屋也有二百七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