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遊客「從歐洲風景中消失了」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美媒:中國遊客「從歐洲風景中消失了」

美國《紐約時報》2月17日文章,原題:冠狀病毒使歐洲城市不見中國遊客 按照巴黎的標準,路易威登專賣店門前(近幾天)排起的隊幾乎都不能叫排隊:只有10個人,都是亞洲人,其中很多人講中文。「最近,隊排得甚至更短了」,在該商店對面售貨亭工作的雅絲敏·本說,「以前隊伍排得很寬而且非常長,會一直繞到商店後面。」

雖然精確地量化疫情帶來的損失還為時過早,但從巴黎的街道到勃艮第的釀酒廠,從德國新天鵝堡山腳下的富森到英國牛津郡的購物村,中國遊客的數量明顯下降。

對那些依靠持續增長的中國遊客的行業,影響已迅速顯現。上周,義大利政府考慮向受影響最嚴重的旅行社提供援助。「這被視作是等同於地震的緊急情況。」義大利文化和旅遊部發言人說。

和歐洲其他國家一樣,義大利的旅遊業過去20年來也從中國經濟崛起中受益匪淺。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數據,中國遊客2000年在海外的消費是100億美元,到2018年時這一數字已經增長到2770億美元。

1月21日,義大利文化和旅遊部長達裡奧·弗朗切斯基尼與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共同為「中意文化和旅遊年」揭幕。原本預計今年意中兩國間的直飛航班會從當前的每周56個增加到108個,但僅僅10天之後,義大利暫停了往返中國的航班,原因是新冠病毒已在全世界傳播。

隨著更多的國家限制往返中國的旅行,大批手提名牌購物袋的中國遊客從歐洲各國的風景中消失了。在即將到來的旅遊旺季,歐洲旅遊業迎來的將是空蕩蕩的酒店房間和商店。

總體而言,儘管中國遊客在歐洲呈爆炸式增長,但在遊客中所佔的比例仍然相對較小,遠不及歐美遊客。巴黎旅遊及會展局表示,中國遊客佔當地遊客總數的3%,每年約80萬人次,相比之下,來自美國的遊客多達240萬人次。儘管如此,由於中國遊客經常是組團出行,且往往會光顧特定的酒店和商店,一些依賴中國遊客的免稅店、奢侈品精品店的銷售額已經直線下滑。

在英國牛津郡,中國遊客幾乎一夜間從比斯特購物村消失了。在德國,前往慕尼黑、海德堡等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的中國旅遊團已經取消預定。在備受中國遊客青睞的奧地利小鎮哈爾施塔特,當地旅遊局局長格雷戈爾·格裡茨基說:「中國遊客對我們非常有價值。我們希望看到疫情不會持續太久的跡象。」(作者大西哲光,陳一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遊客很受歡迎?中國遊客消失後,國外人氣景點的現狀
    那麼,中國遊客有多重要,對世界旅遊業有多大的貢獻呢? 在世界旅遊業中佔了什麼位置呢?今年的疫情也許能說明問題!今年可以說是比較特別的一年。 由於疫情的發生,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採取了隔離等措施。 遊客也同樣和世界上的人們一起,在抗疫中做了模範、在家隔離、不聚集等。
  • 美媒:中企收購海外機場欲打造"中國遊客中心"
    參考消息網3月10日報導計劃收購法國土魯斯布拉尼亞克機場(Toulouse Blagnac Airport)股權的中國投資者正在尋找歐洲以及其他新興市場更多的機場投資機會,以滿足中國迅速增長的出國旅行需求。
  • 西媒:歐洲奢侈品用「奧特萊斯」經營方式瞄準中國市場
    參考消息網9月4日報導西媒稱,亞洲顧客是英國唯泰公司旗下奢侈品牌的奧特萊斯店裡人數增長最快的消費群。報導稱,杜蘭在巴塞隆納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的經營理念仍是為遊客創造差異化和體驗,「如果我們不進行這種內部革命,就將會從消費者眼中消失」。他所指的革命是公司近年來所經歷的變革,主要有三方面的內容:亞洲、數位化和多元化。
  • 泰國「喜提」39名中國遊客,美媒酸了:這才是重啟旅遊業的選擇
    泰國「喜提」39名中國遊客,美媒酸了:這才是重啟旅遊業的選擇泰國這些年一直都是中國遊客海外遊首選的國家,但是在疫情的影響下,泰國旅遊業遭到重創,其他各國也因為疫情和中國遊客不出國的原因,旅遊業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 美媒稱中國遊客出境遊開始傾向冷門地區:避開大人流不購物
    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導 美媒稱,有600萬中國遊客在國慶假期時出國旅遊,這可能意味著在傳統旅遊目的地(如倫敦或巴黎)的大額消費。但是,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正帶著家人和錢去不那麼熱門的地點。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10月12日報導,根據中國政府的統計數字,在從10月1日至8日的黃金周假期,中國人出行超過7億人次。有數百萬遊客去了境外,雖然他們基本上去的是長期以來的亞洲熱門地,但也有跡象表明,新的國家正日益吸引著他們。
  • 美媒:看看中國萬裡長城上的遊客,啥是疫情?
    中國『黃金周』旅遊熱,長城遊客紛至沓來」的文章報導,隨著中國及時有效的疫情控制,「黃金周」期間全國各地的遊客奔向機場和車站,出現在中國萬裡長城上的場景在幾個月前簡直無法想像。報導關注了「黃金周」期間北京旅遊景點的情況,其中八達嶺長城上前來登城觀光的各地遊客絡繹不絕。
  • 國家出手後,歐洲13國聯合宣布決定,美媒:自作孽!
    前不久,我國少將張召忠在社交媒體上明確表示:三年後,中國芯滿大街都是,美芯完全沒人要。筆者堅信,這一天很早就會到來!12月8日,據英媒報導,以德法為首的歐洲13國為了提升在未來物聯網時代的競爭力,正式聯手,共同投資晶片和半導體行業的研發。歐洲13國的聯手,將會極大提升歐盟在半導體行業的話語權。
  • 美媒:中國準新人湧向布拉格拍婚紗照
    美國《洛杉磯時報》9月3日文章,原題為「到捷克的中國遊客激增,其中包括許多(拍婚紗照的)準新人」。每年這段時間的黎明時分,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街頭大都空空蕩蕩。但在該市的查理大橋和老城廣場等美輪美奐的熱門拍照地點,清晨寧靜的氛圍正被燈光、相機和擺拍動作所取代。突然之間,這裡湧現出許多新娘和新郎,其中絕大多數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地區。
  • 歐洲特別美的海島,風景媲美馬爾地夫,每年接待遊客500多萬!
    大多數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懂得珍惜現在,然後無休止的羨慕別人的生活,例如,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可能會羨慕住在海邊的朋友,因為在他的想像中,住在海邊可以每天吹海風,吃海鮮,但實際上,住在海邊並沒有他想像的那麼美好,甚至呆久了會覺得無聊。
  • 中國鐵板朋友塞爾維亞,對中國第一個免籤的歐洲國家,風景美爆
    最近歐洲已經成為疫情的主戰場,許多歐洲國家的確診數與日俱增,學校停課,企業停工,留學生們和華人紛紛回國。而在眾多的歐洲國家中,有一個國家和中國關係甚好,在此次疫情互助中,先是向我們伸出援手,捐贈了一大批口罩,現在中國又派了一批抗疫專家前去支援他們,可以說是「鐵板朋友」。
  • 美媒:中國旅行者越來越喜歡到國外旅行
    原標題:美媒:中國旅行者越來越喜歡到國外旅行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15日文章,原題:2014年,有錢的中國遊客去哪旅行? 忘記中日領土爭端吧。根據全球在線旅遊平臺「Travelzoo」亞太區最近的一份報告,日本成為中國有錢遊客今年首選旅遊目的地。
  • 中國赴日遊客再創新高 美媒:日本旅遊業得靠中國
    參考消息網8月24日報導 美媒稱,赴日旅遊的中國遊客購買力如此之強大,以至於在日本,一個專有名詞為他們應運而生:爆買一族。彭博社網站8月22日報導,雖說今年日元升值對遊客爆買熱情有抑制之嫌,但日本國家旅遊局公布的最新數字顯示,今年7月,中國赴日旅遊的遊客數量達到了731400人,創下單月之最。仔細審視這些旅遊業相關數字便可發現三點:年輕女性旅遊者的比重日漸增加、日本化妝品備受遊客青睞、隨著中國造電子產品質量的提升,日本造電子產品的銷售出現了下降。
  • 美媒「中國製造」迅速崛起,因為中國具備一樣日本所不具備的東西
    大圖模式現如今,中國遊客的身影無處不在,無論是亞洲各鄰國,還是大洋彼岸的美國及歐洲國家,到處都能見到中國遊客的身影。大圖模式近年來,關於中國製造的話題一直都在上升期,美媒曾指出:「中國製造」迅速崛起,因為中國具備一樣日本所不具備的東西
  • 美媒:2020年波士頓的中國遊客或超本地人口
    美媒:2020年波士頓的中國遊客或超本地人口 2014-06-22 15:01:55  中新網6月22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波士頓旅遊營銷公司「吸引中國」執行副總麥克•狄卡羅大膽預測稱,幾年後,每年來波士頓的中國遊客數量將超過波士頓本地人口。
  • 英媒:中國遊客或取消歐洲行程 網友:歐洲還能去嗎?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1月17日報導,原題:中國遊客或取消歐洲行程 旅行社股價下跌巴黎連環襲擊發生後,投資者擔心旅遊業和消費者信心受到打擊。由於擔心恐襲及更嚴格的邊境控制會影響購物和度假人群前往巴黎和其他歐洲城市的計劃,法航荷航(Air France-KLM)、德國的託馬斯庫克旅行社(Thomas Cook)以及其他旅行社股票本周出現下跌。以巴黎為代表的歐洲城市正在成為中國遊客境外遊的熱點,但在連環襲擊發生後,中國遊客在一些主要旅遊論壇上表達意見,擔心這些旅遊目的地的安全,還擔心重要景點關閉,出入申根國變得不方便。
  • 美媒稱日本颳起手機支付風潮:中國遊客功不可沒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 美媒稱,日本通常是中國在高科技方面的學習榜樣,但現在日本正向中國這個鄰居學習如何讓人們不使用現金進行支付。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4日報導,紙幣一直在日本流通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但隨著中國遊客的湧入,這種情況正發生變化,這些遊客期望像在中國一樣,用手機支付。
  • 美媒觀察:歐洲尋求過節與抗疫間「微妙平衡」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導美媒稱,迫於公眾要求允許更多家庭聚會的壓力,許多歐洲國家正計劃在聖誕節和新年期間放鬆對旅行和社交的限制,雖然新冠病毒感染水平仍然很高。報導認為,種種措施表明了各國政府試圖保持一種微妙平衡:在讓公眾繼續保持社交距離的同時又不引起歐洲人的強烈反對——數月來,他們因日常生活受限已日漸沮喪。報導指出,歐洲大部分地區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在上個月達到峰值後正在減少。但公共衛生專家和一些政府擔心,在即將到來的假期中,過度放鬆可能會引發傳染的又一輪激增。
  • 在二戰中被炸毀的歐洲古橋,吸引著中國老年遊客,原因是一部電影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922字,閱讀約2分鐘秋天的黑山,和中國大部分西北地區一樣,已經是一年中最美的風景,尤其是西北山區的自然景觀。這是歐洲現代史上橫跨峽谷最深的一座橋,但很少有人能記住它的名字。但對於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老一輩中國人來說,卻能從這部電影中依稀知道。「攝影:翡翠風環遊世界攝影師來源:去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南斯拉夫被德國佔領。作為南斯拉夫重要的交通大動脈,塔拉河峽谷一直充當著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
  • 美媒評中國遊客大鬧曼谷機場:憤青「綁架」愛國主義
    參考消息網9月10日報導 美媒稱,近日,幾段「中國遊客大鬧曼谷機場」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據多家媒體報導,事件起因是乘客不滿飛機延誤時間過長,抗議航空公司並索求賠償,在與機場工作人員發生衝突後,他們集體唱起了國歌。新華社發評論文章批評涉事乘客「假國家的名義施壓」,「讓全體國人都替他們『背了黑鍋』」。
  • 德媒:空蕩蕩的瑞士名山想念中國遊客 纜車無人酒店空床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德媒:空蕩蕩的瑞士名山想念中國遊客德國《星期日世界報》8月30日文章,原題:一萬名中國人——都來了鐵力士山!瑞吉山、鐵力士山和英格堡一直是中國遊客到瑞士旅遊的「夢想之地」,但新冠疫情改變了這種局面。如今,瑞士人正享受著空蕩蕩的山峰。2019年瑞吉山吸引超過90萬遊客,每天多達50列小火車帶著遊客登頂,其中約40%來自中韓。在當地的推廣下,中國人四年前開始湧入。瑞吉山鐵路公司執行長菲森尼希說:「2016年仍有人問我們的鐵路還能生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