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致力吳淞口國際郵輪準時停靠

2020-12-12 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

「 一帶一路」採訪組

11月的上海正是深秋時節,南北方的冷暖空氣在此交匯常常造成雨霧天氣。「大霧天真的很讓人頭疼,我最不喜歡的就是有霧的天氣。」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港口運營總監徐紅不喜歡雨霧籠罩的上海,因為會影響郵輪的準時停靠。

郵輪可以搭載幾千人在大海裡安全航行,但惡劣的天氣會嚴重影響郵輪的航行路線。「最嚴重的一次是今年3月份,因大霧延誤航班8小時,港口當日出入境遊客數達約1.4萬人次。」徐紅說。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郵輪母港,截至2016年11月底共計接靠郵輪1125餘艘次,接待遊客超過600萬人次。現已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五大國際郵輪港。

短短幾年間,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越來越成長為中國上海的一張名片。而徐紅正是「這張名片」的第一批開拓者。時任上海吳淞口開發有限公司客運站站長的徐紅,因才能出眾被組織看中,調任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碼頭作業部經理。這樣的轉身,對於徐紅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上任之初,徐紅面臨的是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作為國內首個專營客運的郵輪港,運營沒有經驗、沒有模式可以借鑑。為了迅速增強業務能力,徐紅一邊「走出去」,到國際知名港口考察、學習先進模式和經驗;一邊在軟硬體上發力,摸索出了一套服務標準體系。

對於初創時的情景,徐紅記憶猶新,人員培訓、崗位配置、交通疏散、標識導向等都是擺在面前的新課題,每一次作業結束,都要進行內部總結。每一次郵輪停靠前,她都精神緊繃,一遍遍檢查出入境路線,在客運樓裡來來回回走幾遍。「運營的工作很繁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港口安全運行,這讓我更加不敢出任何差錯。」

2012年,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在國內突破性地實現「兩船同靠」,並獲批成立全國首個「中國(上海)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2013年,推動亞洲各郵輪港共同籤署了「亞洲郵輪港口戰略合作吳淞口宣言」;2014年超越新加坡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八大郵輪母港。

隨著國際郵輪巨頭競相布局中國市場,並且引領大船時代,兩船同靠已成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常態,日均客流量達9300人左右,客運樓承載資源有限的矛盾日益凸顯,也對徐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面對挑戰,徐紅帶領團隊開發了郵輪出入境通關流速控制(PFC)模式。把遊客離船、登船流程各分為六個區域,利用「網格+」信息交互平臺實時監控郵輪通關現場動態,對郵輪出入境的尖峰時段及重點區域進行維穩限流和錯峰引導,平衡各時段各區域內的遊客數量,使客流壓力層層下移釋放,確保遊客安全、順暢地上下船。使用此模式,徐紅已成功解決了「6·12海洋水手號因霧延遲靠港」「8·28海洋水手號因風延誤靠港」等事件,保證了客運樓的通暢和遊客的舒適體驗。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的發展日新月異,徐紅辦公的地方卻還是初創時期簡易工棚搭建的簡陋辦公室。進到她的辦公室,首先被牆上五顏六色的紙張吸引了目光,那是歷年的郵輪船期表,2012年,表格上還只有兩種顏色,港口全年只有60個航班,2016年港口全年達到471個航班,未來還將繼續增加。一張張表格,記錄著徐紅和她的團隊努力奮戰的日日夜夜。

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背景下,2015年,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成功開啟「首個中國出發環球郵輪」,並且與韓國濟州、仁川、釜山、全羅南道、江原道等五地區籤署友好合作協議,郵輪航線設計由原有的10條擴大至如今的36條。同時為進一步提升港口接待能力,2015年啟動了後續工程建設項目,2018年將正式投入運營。屆時,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將具備「四船同靠」能力,日接待遊客能力將達到4萬人次,而徐紅也將開啟她新一輪的徵戰。

(記者 姚建 丁秀偉 茹希佳)

相關焦點

  • 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黨委副書記徐紅全程見證郵輪港的繁忙與成長
    如今的徐紅,已成為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港口運營總監。今年初,新冠疫情讓郵輪被迫按下了暫停鍵。徐紅說:「這是郵輪最艱難的一年,但我們的團隊沒有停止學習。當郵輪歸來的那一天,我們一定會把旅客服務得再好一些。」
  • 新時代奮鬥者|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運營總監徐紅:保障三萬餘名旅客零...
    記者 黃景源空間相對封閉、人員高度集中、聯通國內國際……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給郵輪產業經濟帶來衝擊。1月22日至29日,亞洲第一大郵輪母港——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共靠泊8艘國際大型郵輪,出入境旅客30595人。
  • 致敬最美勞動者 禮讚時代奮鬥者丨國際郵輪港口「領頭雁」徐紅
    從海洋經濟之鄉啟東到三江交匯吳淞口,迎難而上,她逐夢江潮;從國內水路運輸到國際郵輪旅遊,千帆已過,她初心依舊;從「先行先試」到「全國樣板」,她開創了諸多行業先河,浪遏飛舟的江海間翻飛著她引以為豪的甜蜜事業;歲月承載航運故事,時光沉澱匠心精神,她一路譜寫著上海郵輪發展的新篇章;她既是航運服務的弄潮兒
  •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新年首次迎來三船停靠:港口擴容的效果彰顯
    2019年1月22日,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實現了新一年的首次三船停靠,這也體現了郵輪港擴容之後只有的效果。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位於上海市寶山區,也是上海市郵輪經濟的核心。在近幾年間,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經過了擴容,未來這個地方可以容納4船同時停靠,是之前的兩倍。下面就是上海寶山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三船停靠的照片。
  • 上海市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新大樓將運營:停靠郵輪從2艘增加為4艘
    上海市的吳淞國際郵輪港一期已經投入使用多年,原本只能停靠兩艘郵輪,而二期啟用之後將能停靠4艘郵輪。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新客運大樓的位置如圖所示。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二期的樣子對比上海市的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一期和二期,可以清楚地發現,現在這裡的大樓和碼頭都擴建了很多,這也是現在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能夠停靠4艘郵輪的原因。
  • 外籍遊輪停靠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 萬名遊客入境
    昨天清晨,兩艘大型豪華郵輪——馬爾他籍「精緻千禧年」號與義大利籍「歌詩達大西洋」號,同時抵達有著「東方之睛」美譽的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形成郵輪「雙星閃耀」的盛景。 昨天上午,9.1萬噸的「精緻千禧年」號,搭載著4000多名船員及旅客,停靠在了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西側;碼頭的另一邊,8.5萬噸的「歌詩達大西洋」號郵輪也載著6000多名船員及旅客從日本抵達。 面對相當於幾十個飛機航班旅客的大客流,承擔入境檢查任務的吳淞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警官們有條不紊。
  • 亞洲第一大郵輪母港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防疫戰」紀實
    1月22日至29日,以吳淞口郵輪港為母港的郵輪航班均為日本航線,各航班均通過了日本當地的入境檢疫,未發現發熱病例。截至目前,進出吳淞口郵輪港發熱病例全部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意味著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實現了無輸出、無輸入病例、在港工作人員零感染。「早防控、預案全、工作細、銜接順,讓各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
  •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迎來新年首艘國際大型郵輪
    當日,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迎來2013年度第一艘國際大型郵輪——瑪麗女王2號(Queen Mary 2),2300多名境外遊客隨船抵滬觀光。據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預計,該碼頭今年將有124艘次大型郵輪停靠,比2012年度的59艘次多了一倍,入境旅客將超過68萬人次。
  •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助推長三角郵輪產業一體化發展
    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長江經濟帶沿線行)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助推長三角郵輪產業一體化發展中新社上海8月15日電 (王子濤 汪青 周歆)「要藉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拓展郵輪產業發展新空間。」
  •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迎最大訪問港郵輪「瑪麗女王2號」
    供圖   中新網上海2月22日電 (王子濤)2月22日,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迎來最大訪問港郵輪「瑪麗女王2號」。為迎接旅客,在素有「東方之睛」美譽的郵輪港客運樓大廳內,進行了舞龍舞獅、戲曲風採等傳統文化表演,羅涇十字挑花、友誼剪紙、大場易拉罐畫、淞南蛋雕、高境布藝堆畫等寶山非遺項目,以及上海市工人文化宮帶來的龍鳳字、中國結、面人、糖畫、剪紙、空心字、燈彩、草編、柳編、剪影等非遺項目展示。此次「瑪麗女王2號」從香港出發,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是其首個停靠的訪問港。
  •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開港
    這是10月15日拍攝的被譽為「東方之睛」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吳淞口國際郵輪港。10月15日,被譽為「東方之睛」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開港。2008年底開工建設的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碼頭岸線總長1500米,一期新建兩個大型郵輪碼頭泊位,可同時停靠兩艘10萬噸級以上的國際郵輪,設計通關能力為每年60.8萬人次。二期建成後,還將增加兩個10萬噸級以上的泊位。2012年正式運營後,預計當年就可接靠近百艘次國際郵輪,三、五年後達到200至300艘次的規模,航線也將進一步拓展,從日韓逐步向東南亞延伸。
  • 打卡上海航運文化地標:吳淞口國際郵輪港
    」系列活動選取10處上海本土航運文化地標通過短視頻、線上直播以及線下打卡等活動7月2日 - 7月11日中國航海博物館將每天發布1處航運文化地標短視頻走進 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位於上海吳淞口長江岸線的炮臺灣水域
  • 媒體追記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董事長王友農:向海而生,逐浪而行
    他是用生命去堅守的抗疫英雄,在他的帶領下,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實現「零輸入、零輸出、零感染」,創造了國際郵輪行業防疫的奇蹟,極大提振了全球郵輪行業復甦的底氣和信心。他是用激情來創造的改革先鋒,是對黨無限忠誠、對事業滿腔熱情的基層黨員幹部。十年間,上海寶山抓住國際郵輪產業東移的先機,啟動建設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發展壯大郵輪經濟,王友農的人生由此「向海而生」。
  •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迎第2000艘次母港郵輪
    上圖:停靠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的「海洋光譜號」。記者 張海峰 攝   昨天,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迎來了第2000艘次母港郵輪。皇家加勒比郵輪「海洋光譜號」從西班牙巴塞隆納啟航,經過為期47天的奧德賽環球之旅,搭載近5000名國際遊客靠泊「東方之睛」,正式開啟了中國母港航季。
  • 中冶寶冶中標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工程
    日前,中國中冶所屬上海寶冶建設有限公司中標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鋼結構屋蓋工程。  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配套項目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工程,建成後,可同時停靠10—15萬噸級大型郵輪三艘,預計每年可為八十萬人次的國內外遊客提供候船、通關、換乘、旅遊等多項服務。屆時,乘坐大型國際郵輪到上海的遊客可直接通過水路換乘,直達世博場館,觀賞上海繁華的都市風情;也可以就近在上海寶山濱江帶體驗「一夜春風綠江南」的生態景觀。
  • 寶山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迎來第2000艘次母港郵輪
    據寶山區消息:6月3日,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迎來了皇家加勒比旗下郵輪「海洋光譜號」的首次造訪,期間,郵輪首航慶典儀式舉行,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寶山區領導汪泓、範少軍、李萍、丁大恆、周志軍、蘇平、王麗燕等出席並會見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高管一行。
  • 總投資超12億元的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正式開工
    新華社上海12月20日電(記者 李榮)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項目20日正式開工。這一項目既是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上海世博會交通保障配套服務項目之一,總投資超過12億元,港區總面積超過160公頃,計劃2010年4月形成基本接待能力。
  • [分享]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資料下載
    、曾群建築研究室   基地位於長江與吳淞江交匯處,東入東海。,在巴拿馬世博會上向世界展示了吳淞文化的風採;95年之後,2010年4月26日,一艘來自歌詩達公司的鑽石公主號將停靠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世界將再一次領略吳淞口的嶄新風採。
  • 「海洋航行者號」啟航吳淞口 國內郵輪市場邁入大船時代
    「海洋航行者號」的停靠,標誌著中國郵輪市場進入10萬噸級以上郵輪的大船時代。  東方網記者劉華賓6月19日報導:總噸位13.8萬噸的「海洋航行者號」國際郵輪,今天凌晨首次抵達上海,靠泊其中國母港——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這標誌著,中國郵輪市場正式邁入10萬噸級以上郵輪的大船時代。今晚,「海洋航行者號」將從「東方之睛」出發,開啟夏季遊輪度假航線。上海市副市長趙雯出席首航儀式並鳴響啟動笛。    今年是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運營的第一年。
  • 2017年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出入境郵輪預計達960餘艘次
    央廣網上海12月1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梁林光 許福強)據浦江邊檢站消息,2017年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出入境郵輪將大幅增長,全年預計320天將有郵輪停靠,其中「兩船同靠」日預計達165天。  從目前獲悉的2017年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郵輪靠泊計劃看,將有10艘郵輪以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為母港運營海上郵輪航線,已確定入出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的豪華郵輪入出境960餘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