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新建 鄧君
□ 通訊員 張億
只要付費就能破解防沉迷系統、關注公眾號能免費領英雄皮膚……見到這種「好事」你會否心動?進入暑假,孩子們有了玩手遊、網遊的時間,但同時不法分子也在遊戲中盯上了涉世未深的他們。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公安日前公布近期發生的涉學生詐騙案件,提醒學生和家長一定要樹立防騙意識,平安度過暑期。
免費領取遊戲皮膚被騙3萬餘元
「我兒子被騙了,現在對方偷了我的微信號,裡面有3萬多元!」今年7月10日17時許,佛山市民周先生帶著兒子小周來到禪城公安瀾石派出所報警求助,稱其兒子遭遇電信詐騙,導致他的微信號被不法分子盜取,損失了3萬餘元。
經了解,原來當天15時許,小周在家中閒來無事刷短視頻App,在其中一個視頻上看到了一則可以免費領取熱門遊戲「和平精英」英雄皮膚的廣告,好奇之下便加入到指定的QQ群。隨後,群內一名陌生網友添加小周為好友,並發來免費領取皮膚的方式。
據小周回憶,這個活動要求參與者堅持打卡一周,其間不能中斷,否則前功盡棄。「對方說是為了保證活動能正常進行,要我交500元保證金,還說成功領取皮膚後會全部返還。」小周說。
雖然有意參加活動,但小周身上沒錢,這讓他當場犯了難。獲悉情況的網友此時「貼心」地為他指了條「明路」:只要把爸爸的微信登錄密碼、微信支付密碼及銀行卡支付驗證碼等信息發過去即可,反正扣除的保證金也會悉數返還。
巧的是,小周真的清楚父母的密碼等信息。他依言而行,結果導致周先生的微信被迫下線,連密碼都被更改,更糟糕的是,微信號綁定的銀行卡內還有3萬餘元存款。
發現微信號突然無法登錄的周先生立即查找原因,發現原來是兒子遭遇電信詐騙,於是立即帶著他到派出所報警。當天17時45分許,民警接報警情後,迅速聯繫相關業務部門展開止付工作。當時,民警發現嫌疑人已將綁定銀行卡的資金充值至微信零錢,但還沒來得及轉走。民警抓住機會立即聯繫相關單位,成功幫助周先生重新登錄微信,並把零錢帳戶內的3萬餘元轉至親人帳戶,最終成功止付。
為破解防沉迷系統多次付費
6月19日,12歲的小湯玩手遊正開心,屏上卻彈出了名為「健康系統」的頁面,隨後遊戲被強制停止,原因是他已經連續玩了1個半小時,觸發了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意猶未盡的小湯非常鬱悶,為了暢玩遊戲便心生一計,在網上尋找破解防沉迷系統的方法。
小湯嘗試通過各種途徑搜索「守護平臺」,終於在QQ上發現了一個名為「修改群」的QQ群,裡面全是幫助破解防沉迷系統的攻略和討論。小湯馬上按照群主的要求,下載了某聊天軟體並在裡面添加客服進行諮詢。
「親親您好,由於您是未成年人,需要支付100元信息費和200元擔保費,才能幫你上傳成年人的信息哦。」由於此前在群裡看過「攻略」,了解到對方的破解方式就是通過成年人來「冒名頂替」,而擔保費在辦理成功後也能原路退還,因此小湯沒有猶豫也沒有懷疑,直接支付了300元。
然而,等了10多分鐘,小湯的帳號既沒有解鎖,保證金也沒見退回。趕緊諮詢,客服告知是自己的微信零錢帳戶餘額不足500元,退款無法入帳。「虛驚一場,我這就往零錢帳戶裡充值500元。」在完成充值後,小湯打開了客服發來的「退款申請連結」,填寫了自己微信的帳戶名和密碼,結果又被人轉走了500元。
「沒事的親,這是測試,您刪除帳單,然後把資金流水再刷一遍即可。」為了取回之前轉出的錢,小湯只好又按照客服的建議,分兩次轉帳了700元,並把轉帳記錄刪除。結果就在當晚,小湯發現自己被踢出了QQ群,這才發現被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涉學生遊戲詐騙套路較相似
據統計,近一個月以來,禪城公安接報的涉學生被騙警情佔比為3%,幾乎全是與遊戲相關,包括買賣遊戲帳號、購買遊戲皮膚裝備、遊戲代練、破解防沉迷系統等。
民警介紹,從詐騙手法來看,涉及學生的遊戲詐騙套路都比較相似,基本上都是以時下最熱門的幾款手遊、網遊為噱頭,通過短視頻App、QQ群、微信群、朋友圈、微博等學生們經常瀏覽的便捷信息渠道,發布各類冠以「免費」字眼的遊戲裝備、皮膚等虛擬道具獲得途徑,有的更是直接聲稱可以「低價代練」或幫助破解防沉迷系統。
一旦有學生上鉤,不法分子便誘導學生下載冷門聊天軟體進行交流諮詢,以達到規避監管的目的,隨後開始編造「保證金」「開戶費」「刷流水」等理由誘騙學生轉帳匯款。而對於身上沒有足夠資金的學生,不法分子更是「貼心」地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誘導他們發送父母的微信或支付寶帳戶密碼,登錄後從中實施盜刷。
民警分析,嫌疑人之所以能得手,與學生的防騙意識差和社會經驗不足有關。學生們玩遊戲都追求有趣和個性化,但作為「零收入」群體,想要得到一件遊戲裝備或皮膚比較困難。而不法分子就是看準了學生的這種心理,並知道他們容易輕信來歷不明的廣告或網友之言,便聲稱能幫助他們「解決」玩遊戲遇到的「困難」,往往能一擊即中。
「更重要的是,很多家長對孩子根本不設防。」民警介紹,幾乎所有被騙的孩子都知道父母的支付密碼。為此,民警強調,家長一定要做好孩子的防騙教育,並定期更換支付密碼以確保安全。一旦意識到被騙,務必在第一時間報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