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社會的進步,農村道路交通也得到了快速發展。黃岡市公安機關在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綜合管理改革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著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量薄弱、駕訓駕考缺位、安全防護設施嚴重滯後、交通參與者安全意識差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分析問題原因,通過建立和完善農村道路安全管理社會化工作機制、整合社會資源以增強交管力量、改善交通環境和行車條件、大力發展數據警務等措施以促進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形成。
關鍵詞:農村道路;安全管理;改革
黃岡市位於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南麓,全市道路通車總裡程達3.14萬公裡,交通路網密集度全省第一,其中農村道路通車裡程2.7萬餘公裡,佔總通車裡程的80%以上。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嚴峻,成為平安黃岡最大的風險和最大的短板。
2019年以來,黃岡公安機關持續高位推動農村道路交通管理綜合體制改革,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著多方面風險隱患。通過調研,對黃岡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現存主要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針對性建議。
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道路交通管理力量依然薄弱。受歷史因素和傳統的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影響,廣大農村交通安全管理基礎薄弱,因農村道路點多、線長、面廣,農村派出所管轄區域大、任務重,警力捉襟見肘。
駕訓駕考缺位,駕車技能與規則意識欠缺。農村多處於駕培駕考機構的空白區域,駕駛人考證費時費力、成本高昂,因此無牌無證駕駛違法行為突出,尤其是很多摩託車、農用車輛駕駛人,經村裡師傅、長輩稍加技術指導,便駕車上路,開車隨意性強,這就是農村交通事故肇事、肇禍的主要群體。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防護設施嚴重滯後,行車環境和通行條件差。近年來,農村公路雖然修的越來越快,但重建設、輕安防問題突出,大量臨水臨崖、急彎陡坡路段甚至沒有任何警示標誌和隔離設施,顯性隱患失防失守。
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意識差。大部分農村地區交通安全宣傳不深入、氛圍不濃,在公路沿線亂挖亂建、堆物佔道、亂設攤點等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現象屢禁不止,很多村民對「一盔一帶」、過馬路先觀望等安全守則沒有意識,加上「僥倖」、「無畏」等負面心態,很容易成為交通事故的肇事者與受害者。
二、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對策
(一)建立社會化工作機制,實施綜合治理
繼續加強政府主導,強化考評落實。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問題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公安機關既要當好社會安全綜合治理的主力軍,也將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要按照「黨政領導、公安主抓」的思路,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從隊伍建設、管理考核上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明確農村交管的資金保障。
突出風險導向,強推教育整治。農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受害群體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要對農村老幼群體更加關注呵護,組織民警進校宣講、進村訪戶,把對老幼群體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放在更加緊迫的位置上,全力以赴推向實處。針對農村摩託車、客運麵包車肇事肇禍的嚴峻態勢,將無牌無證摩託車、未檢驗未報廢麵包車作為專項治理目標,每月組織不少於3次的全市集中清查整治行動,將摩託車、麵包車駕駛人作為農村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的重點群體,作為路查路檢時必檢查、必警示對象。此外,加快推動「放管服」改革向農村延伸,增設農村摩託車考場,「流動車管所」分批送考上門,全力減少摩託車無證駕駛人存量。
採取正向激勵,確保齊頭並進。針對各地在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重視程度不一、推進力度不一、工作成效不一等問題,除了採取通報批評、約談、問責等懲戒措施外,推行正向激勵舉措,對工作卓有成效地區的主要負責同志要予以立功授獎,對先進的工作集體予以集體表彰,並獎勵配發一批實用的警務裝備。通過鼓勵先進、鞭策後進,真正努力實現全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共同發展、齊頭並進。
(二)整合社會資源,增強交管力量
深化「隊所融合」。繼續整合警力,警務前移,推動警力下沉,將派出所警力向前一步,推行「一村一警(輔)」、「一居一警」的改革,破解農村交通安全管不到、管不住、管不了的難題。
開展「警保合作」。逐步建立警保合作勸導站,將保險公司協保員、營銷員融入到農村交通勸導員隊伍,形成公安、保險人員共同履行交通勸導、安全宣傳、信息採集、隱患排查和事故調處職能的管理格局,提升農村交通安全管理覆蓋率和農村機動車投保率。
建設「路長」隊伍。推動政府財政保障,招錄專職「路長」,由農村派出所進行管理、指導和考核,承擔起農村道路上的隱患巡查、違法勸導等交管任務。路長串點巡線排查安全隱患,實現農村道路上車有人管、路有人巡、違法有人勸、隱患有人查、要事有人報、安全有人負責。
(三)增加資金投入,不斷改善交通環境和行車條件
「公路生命防護工程」持續建設。堅持擔子不卸、腳步不輟,繼續推動實施農村道路臨水臨崖、急彎陡坡和事故多發路段的安防工程,加強重點隱患路段的安防設施建設,為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率奠定物質基礎。
農村平交道口「五小件」加快覆蓋。秉承著「硬隔離就是硬道理,五小件就是關鍵」的工作理念,在農村平交道口增設警示標誌牌、根彈性警示樁、塑膠減速壟、警示爆閃燈997個、彎道反光鏡,構建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和守護農村交通安全出行的守護屏障。同時,持續地推進「千燈萬帶」工程建設,大力壓降農村公路平交路口交通事故。
(四)加強基層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數據警務
力推「農交安APP」應用。將「農交安」系統作為有力抓手,推動農村交管思維轉變,讓管理更加適應和依靠科技信息化,組織開展「農交安」專題培訓、應用督導,為農村地區道路交通管理的分析、研判提供了強力的數據支撐。
深化農村公路智能防控體系建設。在農村道路平交道口電子警察系統和綜治視頻監控「聯網聯控」工程建設中,增加電子監控,排查優化視頻點位布局,將農村地區電子監控全部接入派出所,支撐派出所網上巡查、錄像調取,提升打防能力。農村派出所作為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作戰單元,使用移動警務終端綁定卡口開展緝查布控,農村道路違法車輛線上預警、線下攔截處置,對違法行為實施精準打擊。
聯動交通4G動態監控系統。建立信息交互渠道,由交通運輸部門監控人員將4G動態監控系統中巡查發現的交通違法行為信息實時推送市內違法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實行聯合懲戒。尤其在重點節假日對農村客運班線重點監管,對涉嫌超員載客的,交通部門將車牌、車型、線路推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指令民警設卡攔截,嚴防超員駕駛引發群死群傷事故。
參考文獻:
1、樂新宇、王佔軍:《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問題及對策》[J],《農業考古》2006年6期
2、李凱倫,我國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5,11(05):268-269
來源:湖北黃岡交警(阮景紅 黃俊 張卓清)
編輯:秦 夢 陶 輝
編審:範學鰲 監製:江競帆
【來源:黃岡政府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