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從景點旅遊走向全域旅遊

2020-12-11 央廣網

  從景點旅遊走向全域旅遊

  ——玉林市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和特色旅遊名縣實錄

  位於容縣繡江邊的真武閣是玉林旅遊的重要名片之一,每年為當地帶來了大量遊客。記者 唐群峰 攝

  廣西日報記者 閉初健

  在玉林逛完美麗的「五彩田園」,再到容縣遊覽「一閣樓、一嶠山、一貴妃、一故裡、一繡水、一僑鄉」,去北流大容山度個假,赴陸川泡個溫泉。從玉林市區到該市各縣,驅車只需一個小時,沿途串珠成線,處處皆美景。

  今年,玉林市利用地理位置和旅遊資源優勢,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創建特色旅遊名縣,全面提升玉林旅遊文化產業、提升旅遊文化品牌、提升旅遊文化價值,打響「五彩玉林·田園都市」品牌,推動玉林旅遊業由「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

  A

  創新,實現景點內外一體化

  「要發展全域旅遊,首先要創新理念,提升旅遊業發展能力。」玉林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陳翔說,在大眾旅遊時代,旅客對旅遊的需求發生了重大轉變,已從單純的觀光遊到全域旅遊轉變。傳統的以抓點方式為特徵的景點旅遊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大旅遊發展的需要。

  這就要求旅遊行業有「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大景區、大服務」的創新理念,把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遊目的地來建設,實現景點內外一體化。做到人人是旅遊形象,處處都是旅遊環境,推動旅遊業由「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

  該市圍繞旅遊產業要素,以「資源無限、產業無界、創意無窮」為理念,創新「農業圍繞旅遊提升、森林聯合旅遊保育、城鎮結合旅遊做靚、文化聯姻旅遊做大、商貿融合旅遊延伸、體育融入旅遊做旺」的產業融合模式。發揮「旅遊+」的綜合帶動功能,推動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深度融合和全社會共同參與。

  要推動玉林旅遊業由「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今後,玉林市將重點抓好「五彩田園」生態旅遊產業聚集區、雲天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大容山休閒度假旅遊產業集聚區、貴妃故裡旅遊產業集聚區、桂東南溫泉養生休閒度假產業集聚區、六萬大山靈氣福地旅遊產業集聚區等六大旅遊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特別是「五彩田園」生態旅遊產業聚集區規劃建設,將按照「兩區同建、全域5A、國際慢城」的理念,將集聚區打造成融觀賞、遊玩、美食、住宿、購物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區。

  B

  支撐,用項目打造旅遊品牌

  玉林市這次「雙創」,要從封閉的旅遊自循環向開放的「旅遊+」融合發展方式轉變,從旅遊企業單打獨享到社會共建共享轉變,必須抓好旅遊品牌創建,使其在全域旅遊的發展上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在「十三五」期間,玉林市將以創國家4A和5A級旅遊景區為抓手,規劃建設30個重大旅遊項目,建成一批國家級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溼地公園、國家農業公園、星級鄉村旅遊區和星級農家樂,打響「五彩玉林,田園都市」品牌。

  打造健康養生旅遊產品。結合博白縣、陸川等原生態客家民俗文化風情,完善溫泉養生康體設施和旅遊接待服務設施,建設世界客家文化體驗旅遊目的地,把健康養生旅遊產品培育成為提升玉林旅遊素質的旅遊品牌。

  打造山水生態旅遊產品。通過山地特色的泛休閒產業整合,培育山地森林休閒生活模式和環境氛圍,營造山地森林休閒旅遊發展平臺。通過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五彩田園、興業鹿峰山等項目建設,打造嶺南山地森林休閒旅遊勝地。

  打造文化體驗旅遊產品。玉林市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內陸江河出海口始發港之一。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線,挖掘客家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建築文化,通過雲天文化旅遊區、真武閣一期、楊貴妃故裡、容縣愛國將軍故居群等項目建設,申報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和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遺產,打造文化體驗旅遊產品品牌。

  C

  提升,多方位做好全域旅遊工作

  自廣西開展特色旅遊名縣創建工作以來,容縣作為自治區第一批創建縣,去年已經成功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今年3月,北流市也成功入選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創建縣。此次玉林市「雙創」已成功邁進一大步。下一步,該市如何多方位地做好全域旅遊工作呢?

  「全域旅遊是一項社會工程,它的發展需要全社會參與,需要資源共享,需要共建整個城市的智慧平臺,需要提升市民的素質,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陳翔說,全域旅遊實際是商、養、學、閒、情、奇等旅遊新六要素的具體實踐,結合該市的旅遊及城市發展情況,應該著重做好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農林水、商務、體育等相關部門所管轄的業務都可以圍繞全域旅遊的概念打造。

  玉林將重點做好市區主幹道通往主要鄉村旅遊區的道路等基礎設施,解決可進入性問題。並圍繞會展中心、中藥港等設施,按照可遊、可賞、可購的規範建成特色景觀。

  同時,加大養老度假休閒設施規劃建設,重點把大容山、五彩田園、都嶠山、鹿峰山、六萬山等配套建設相關養老度假設施,大力開發養老度假市場。

  為推進「雙創」工作,對基礎設施、配套設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市還要抓好重點旅遊景區交通標識設置工作,完成3A以上景區及高速公路綠島旅遊導覽圖建設。加大賓館、飯店、民宿建設力度,建設一批特色美食街區。並推動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讓遊客慕名而來,滿意而歸。」目前玉林市正在加緊推進旅遊管理體制改革,著力抓好旅遊設施建設,吸引更多的旅客前來觀光旅遊。

相關焦點

  • 旅遊資源豐富的「玉林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玉林市玉州區位於廣西東南部,是玉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玉林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玉州區是玉林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玉州區東南接梧州、西北靠貴港,西連北海、欽州。距深圳566公裡,距廣州420公裡,是華南與西南的結合部,是西南東向出海的最便捷的通道。
  • 廣西玉林市興業縣旅遊景點大全
    興業縣隸屬廣西玉林市,是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新縣,是玉林市的西大門,興業縣自然資源豐富。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區,旅遊資源豐富。興業縣山川秀麗,山巒起伏,風景名勝古蹟頗多。鹿峰山旅遊風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鹿峰山風景區位距縣城18公裡,位於興業縣城隍,鹿峰山是巖溶石山,峰從起伏,草木茂盛,綠水青山,景色迷人。景區由龍泉巖和鹿峰山石林公園兩大部分組成,景區自然景觀特點主要表現為奇、幽、險、壯、秀五個方面;人文景觀主要有李宗仁屯兵遺址、北帝閣、華龍泉、華龍寺等。
  • 石臺縣文旅局到七都鎮考察全域旅遊景點
    5月26日,省設計規劃院專家、石臺縣文旅局一行到七都鎮考察全域旅遊景點發展情況,鎮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陪同。  考察組一行先後實地參觀了高路亭古村落、八棚大峽谷等景點,查看了我鎮與太平縣、青陽縣交界處的全域旅遊指示、引導標識規劃建設情況,詳細了解我鎮發展全域旅遊工作的新思路,同時對石臺天路-七井山自駕遊風景道德規劃等內容與我鎮相關部門同志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 張家口萬全區全域旅遊走向特色化品質化
    改造提升原有重點景區、推動產業融合升級、打造智慧旅遊  萬全區全域旅遊走向特色化品質化  近年來,萬全區在發展全域旅遊過程中,堅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發展主線,依託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圍繞改造提升原有重點景區、推動產業融合升級、打造智慧旅遊3個方面精準施策,通過重點打造「一區
  • 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型升級,畢昇故裡英山,四季休閒畫廊
    這是旅遊業內人士給英山旅遊的評價。英山,活字印刷術發明家畢昇的故鄉。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全域旅遊、全業融合、全民參與」的發展思路,把旅遊作為一把手工程,深入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旅遊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實現了由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的轉型升級。
  • 廣西玉林市八大旅遊景點,需要的趕緊收藏!
    雲天文化城位於廣西玉林市玉州區江濱路461號 。國家4A旅遊景區。雲天文化城是一座濃縮中國古今傳統文化和著名建築風格為一體,用以展現中國歷史文化的巨型仿古宮殿式建築。佔地總面積為70畝,建築面積為14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為21層,高108米,是我國目前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文化建築。
  • 「十三五」:萬盛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14條,景區景點通公交率達100%。「十三五」期間,我區推進全域旅遊工作,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新景點、新業態、新模式、新線路、新產品不斷湧現,景區化特徵愈加明顯,旅遊淡旺季界限逐漸模糊,實現了從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從單一到綜合完善基礎配套、從傳統模式到智慧旅遊的華麗「蝶變」。
  • 從「景點」到「全域」 徐州泉山打造旅遊「泉」世界
    中國江蘇網12月18日徐州訊(記者 張揚 通訊員 王媛)今天上午,徐州市泉山區舉行全域旅遊品牌形象發布會,集中展示泉山全域旅遊品牌LOGO、宣傳語、形象圖、地圖、折頁、手冊,並現場聘請首批旅遊專家智庫,把脈「泉」旅遊,打響「泉」品牌。
  • 陸川:以創建旅遊示範區,推動全域旅遊全面發展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遊發展,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積極引起文旅企業進駐陸川,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廣西玉林市龍珠湖豬豬俠大型戶外樂園」、謝魯山莊景區、東震山龍頸瀑布、九龍山莊提升改造工程、橘紅山莊、世客城、龜嶺谷、金蘭灣等旅遊項目在陸川蓬勃發展。
  • 利川:「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利川市榜上有名全域旅遊示範區本著「整體布局,全域規劃」的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旨在推動旅遊業由「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推動旅遊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利川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來,把旅遊業作為利川經濟發展的引擎產業來打造,創新路徑,提質增效,陸續打造了一批在省內外有影響力的景區景點及精品旅遊線路。並全面優化旅遊發展環境,走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路子,逐步構建起全域旅遊新格局,旅遊經濟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一、全域旅遊+美食
  • 全域旅遊:繪製「浙」裡山水長卷
    2017-12-01 10:0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周靜 通訊員 陳瀟奕邁進全域旅遊大時代,旅遊已打破景點的限制,目之所及皆是景,遊客所經之處皆可為旅遊目的地。可以說,全域旅遊是針對旅遊需求側變化的一次供給側改革。
  • 鄉村旅遊:如何從「景點旅遊」走向「全域發展」
    「一個城裡人走向鄉村,他只覺得輕鬆解放,要休息,要遺忘……與大自然親近,他將漸漸恢復他的心力體力,好回頭再入城市」。
  • 平陽加速建設全域旅遊
    為響應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的號召,平陽以創促建,通過資源全域整合、結構全域優化、要素全域配套,打造省級全域旅遊示範縣,讓平陽「四色」旅遊煥然一新。黨政統籌,政策保障。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平陽縣政府成立黨政統籌的全域旅遊發展領導小組,形成創建新合力,充分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環境資源,做強做大「旅遊+」產業融合文章,進一步構築全域旅遊規模化、專業化、特色化空間布局,推動全域特色鄉村旅遊快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美麗公路,聯通四方。
  • 銀川:從「景點旅遊」走向「全域旅遊」
    完善旅遊業態、提高旅遊品質是發展全域旅遊的重要一環。說起曾經的銀川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人們第一印象就是銀川艦。為了打破這一局限,5年來,園區按照全域旅遊發展模式,逐步構築完善了海、陸、空、天、電五大軍工門類的旅遊業態,並增設了大量體驗類項目,吸引了更多遊客入園參觀。
  • 旅遊日遊客爆滿 正定景點免費 百姓樂享「全域」
    正定景點免費開放致人員爆滿。遊客在旅遊景點排隊乘坐觀光車。演過齊天大聖的演員穿著一身戲服在和觀眾合影。編者按:從2011年起,5月19日定為「中國旅遊日」。進入大眾旅遊時代,被譽為「朝陽產業」的旅遊業被看作是發展最為迅速,前景最為廣闊的新興產業之一,作為旅遊資源大省,我省旅遊業也在積極開拓發展。恰逢今年「5·19」,正定縣推出一系列景點免費優惠政策,當日出現遊客爆滿現象。
  • 全域旅遊結碩果
    2019-02-23 09:15 | 柯橋日報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陳丹梅經過兩年多的省全域旅遊示範創建,近日捷報傳來,柯橋區成功創建為浙江省全域旅遊示範區。自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以來,我區圍繞「旅遊目的地形象更加凸現、全域旅遊大格局初步形成、旅遊產業多業態創新融合、旅遊服務大體系優化完善、區域投資大環境品牌彰顯」五大創建目標,全面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各項工作。創建全域旅遊,業態豐富、特色鮮明,才能壯大旅遊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我區旅遊發展全面開花,碩果纍纍。
  • 傅勇林:全域旅遊 四字背後是一片大風景
    技術創新在走向世界的過程當中很核心的問題就是要擁抱現代文明,必須鍛造我們現代品格。帶薪休假解決景區人流過多,要從根本上做制度設計,比如說公民帶薪休假制度,如果不改變,任何一個景區永遠都是這樣的。「完善旅遊設施和服務,大力發展鄉村、休閒、全域旅遊。」
  • 揭西縣打造全域旅遊,擦亮鄉村旅遊名片
    揭西縣生態環境優越,蘊藏著豐富的紅色景點、古村文化、山水自然等旅遊資源,素有「粵東後花園」、「中國長壽之鄉」等美譽,近日,揭西縣獲得了「首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稱號,進一步擦亮了當地的鄉村旅遊名片。據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景區是國家級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為了助推全域旅遊的發展,他們做了大量的備工作。
  • 吉安縣「旅遊+特色」助力全域旅遊
    該縣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整合「紅、古、綠」旅遊資源,打造融合吉州窯景區、天祥公園和資國禪寺等為一體的文化精品遊;培育以橫江葡萄、大衝百香果、油田黑木耳等為亮點的富民產業遊;開展將軍公園、官田暴動遺址、羅石冰舊居等景點的紅色教育遊,多方位助推全域旅遊。
  • 從「一山一廟」走向全域——南嶽譜寫「主客共享」旅遊模式成榜樣
    作為早在2016年即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名錄的區域,幾年來,南嶽步履不停,從「一山一廟」走向全域旅遊,旅遊轉型升級之路具有借鑑意義。(*註:「1+5」規劃體系:以編制《南嶽區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為統領,配套出臺南嶽區《全域旅遊三年突破行動計劃》《全域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專項規劃》《城鎮旅遊發展規劃》《重點鄉村旅遊發展規劃》《旅遊品牌推廣及市場營銷規劃》五個專項規劃和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