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講講怎樣包裝人設(個人品牌),恰好最近日本第一牛郎羅蘭的事情鬧得紅紅火火,那這裡就主要以他的案例作分析了,不得不說,以他為案例也確實恰如其分。
01 立Flag
人設打造的第一步是立Flag,先定個小目標,就好比打造企業品牌形象第一步就是要先定個願景,羅蘭的這個Flag是——做全日本最Top的牛郎。
羅蘭的這個Flag不可謂不遠大,關鍵是標新立異啊,不好好選個「日本最Top醫生」 「日本最Top律師」 「日本最Top男演員」之類的,偏偏要選一個社會上帶有有色眼鏡看待的職業,有毛病的人才這樣做啊!
對此,沒毛病的羅蘭回應道:「人人都想做的事情方面我不想浪費時間。」
立了Flag就要開幹了,不然Flag倒了就尷尬了,倒Flag的例子多了去了,具體可以去看看咱們的翟博士。
當時羅蘭19歲,剛剛從大學退學,家人知道後很生氣,他和家裡的關係鬧得特別僵,而且關鍵是他之前沒有做過牛郎啊!
按正常人的思路,應該先易後難,一般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一個競爭少、容易上手的地方做牛郎;二是白天幹正經事,晚上兼職做牛郎,總的來說,先活下來再說。
可是羅蘭神乎其技的操作,刷刷刷地打腫了一波吃瓜群眾的臉。
人人都走康莊大道,他偏要走他的獨木橋。羅蘭的牛郎職業生涯第一站選擇了日本新宿歌舞伎町,那裡有三百多家牛郎俱樂部,牛郎數量超過一千人,是全日本牛郎俱樂部競爭最慘烈的一個區域,沒有之一。
當然,按照劇情需要,命運這個時候往往天意弄人,刷刷刷地打腫了過於自信的羅蘭,好讓他清醒清醒,也好讓吃瓜群眾暫時扳回一局。
羅蘭剛做牛郎時的痛苦就不多說了,反正就是一出「苦情片+勵志片」的正常橋段,但很快羅蘭就用實力碾壓了一眾吃瓜群眾,並且取得了絕對的勝利,把一眾吃瓜群眾的臉都打沒了。
一年後,他20歲,做到了所屬俱樂部的NO.1,並且被提拔為當時所屬俱樂部的CEO,刷新了歌舞伎町的最年輕記錄。
兩年後,他21歲,以史上最高的轉會費說明加入另一家俱樂部KG-produce,並出任CEO,帶領這家俱樂部從倒閉邊緣做到業內前列。
26歲生日會當晚,營業額達到5500萬日元,比其他人一整年的業績還多。
絕對的實力碾壓,妥妥地闡釋了什麼叫開掛的人生,除了會立Flag,更會讓Flag不倒,這就是羅蘭。
02 打造個人CIS,營造衝突感
文似看山不喜平,精彩的人設往往離不開衝突感,這樣才能吸引大家關注,換個時髦點的說法就是自帶流量。
深諳此道的羅蘭通過精心打造其個人CIS,來營造其人設中的衝突感。
CIS,即企業形象識別系統,也叫司肖,主要包含VI、BI、MI和SI、EI等系統。詳細同學們可以看看我上一篇文章的說明。
為了方便解釋,這裡左耳借用CIS的概念,杜撰出「個人CIS」這個新概念,意為個人形象識別系統,也叫個人司肖。
羅蘭的個人CIS包含哪些內容呢?按照慣例先列個小提綱:
#成長路徑
#個人造型
# Slogan
成長路徑
成長路徑即成長經歷,一個名人不會平白無故就成為一個名人的,他過往的成長路逕往往會被狗仔隊深挖或者自己的團隊「洩露」出去,成為人們的談資,成長路徑的包裝是人設中的重要一環,一般有三種不同的成長路徑。
第一種是屌絲路徑:具體如黃渤,草根出身,樣貌讓人不敢恭維,幹過很多不同的活,吃過不少苦,跑了很多龍套,最終逆襲成為了影帝。黃渤的這種成長路徑是最有代入感的了,因為他曾經也平凡如你我。
第二種是高富帥路徑:具體如林俊傑,歌唱事業如果不順暢就要回去接管老爸的商業帝國,好慘的,所以咱們都得好好支持JJ,出的唱片都得買,不然哪天他突然宣布退出娛樂圈了。
第三種是天才路徑:具體如王力宏,高中就讀於全美Top 50的Sutherland High School,大學就讀於美國頂尖的現代音樂學院——伯克利音樂學院,出道以來拿獎拿到手軟的天才,能輕鬆駕馭多種不同風格的歌曲。
而不走尋常路的羅蘭選擇了第四種路徑:混合路徑,具體是:「高富帥+天才路徑」。
那不就是完美的成長路徑嗎?
理論上是的,不過羅蘭懂得避重就輕,沒有包裝得非常完美,完美的人設往往離人設崩塌也不遠了,不要問我為什麼,因為有一眾好事的吃瓜群眾。
在羅蘭高富帥的成長路徑中,他如常地突出了自己的富二代背景,但卻刻畫出一個叛逆的富二代形象:沒有遵從爸爸的意願,好好讀書,然後找份體面的工作,結婚生子,做個正常的社會精英,而是選擇去牛郎——一個富裕精英階層非常不屑的職業,並且沒有依賴家裡的支持,還改觀了人們對牛郎這個職業的看法:牛郎也是一份體面、有尊嚴的工作。
至於在羅蘭的天才路徑中,他本身作為足球特長生直接升入著名初中和高中,並進入全日本知名的校隊,如無意外會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然而命運往往天妒英才,一個意外受傷終結了他的足球夢想,在知名大學入讀一周後,感覺人生彷徨繼而輟學,歪打正著去了做牛郎,吃盡苦頭後在短短幾年內成為了日本最Top牛郎。
光憑上面寥寥幾句的描述,大家已經感覺到當中蘊含的巨大信息量,這樣的成長經歷都可以拿去拍電視劇了,怎麼可能不自帶流量呢?
個人造型
看上圖,看看我們羅蘭君的造型:洗剪吹黃金大波浪髮型,blingbling的粉嫩嘴唇,精緻的混血兒臉上一看就知道塗滿了死貴死貴的化妝品,一身名牌西服的行頭,這种放在我們國內妥妥的人渣造型,卻在日本掀起了風潮,實在搞不懂吶。
不懂沒關係,再看看上圖日本其他牛郎的造型是咋樣的,很顯然,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濃濃的低端洗剪吹非主流風,沒想到日本的主流審美觀念還停留在這種階段,連審美觀念都不夠fashion,難怪越來越掉隊了。
對比過後,你對羅蘭的造型有什麼感覺?
辨識度很高,是不是?
印象很深刻,對不對?
這條gai上最靚的zai啊!
妥妥的一個時尚icon啊!
這個造型是羅蘭根據日本女生對二次元王子的喜好設計的,光整容就花了1000萬日元,這不就是傳說中的以客戶為中心嘛?
所以說羅蘭很有用戶思維,懂得投其所好,妥妥的一名出色的產品經理。
Slogan
除了與眾不同的成長路徑和與眾不同的個人造型之外,作為個人CIS的三件套之一的Slogan當然也要與眾不同,這樣才能將衝突感貫穿到底。
於是,極具羅蘭個人主義色彩的Slogan橫空出世,這也是一句很拉仇恨的話:
「世界上只有兩種男人——我,除我之外的。」
在關於羅蘭的綜藝節目、介紹文章中都有提及到他的這句Slogan,甚至他的個人自傳也命名為:《我,其他人——羅蘭的活法》,足見他為了突出他的個人Slogan下了多少功夫。
也說明了,Slogan要不斷曝光、曝光、再曝光。
也說明了,Slogan要不斷曝光、曝光、再曝光。
也說明了,Slogan要不斷曝光、曝光、再曝光。
03 自成一格的思想體系
完整的人設中怎麼可以沒有自成一格的思想體系?
最近咱們的霸道總裁不就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明學》:
1、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2、這是你的問題,你必須要解決!
3、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4、你們不要鬧了,就這樣,都聽我的。
以下省略N條……
據說國內除了《明學》,還有《六學》《花學》《九學》等等,有興趣的請自行搜索。
這些有趣的言論構成了人設中的思想體系,極具娛樂性,而且容易病毒式傳播。
同樣的,「羅蘭體」滔滔不絕,信手拈來:
「我不做改變歷史的牛郎,而是要成為歷史的創造者。」
「我想要優雅地賺錢,飲酒及宿醉不是我要的生活。」
「人真的很不可思議,努力的話就會成功。」
「簡單就能表達喜歡的東西,說明你不是真的喜歡。」
「不重視自己工作相關私物的傢伙,那些人本來就是不專業的。」
「如何害怕從高處掉下,那就努力衝出宇宙,因為宇宙是無重力的,永遠不怕掉下來。」
以下省略N條……
能說出這樣牛皮轟轟的話,在我們國內絕對是異類般的存在,更何況是在內斂克制的日本,橫空出世一個這麼狂炸天的男人,紅是必須的事情,無他,各取所需而已。
04 懂得借勢打造人設
好的戰略還必須有好的戰術配合才能完美,戰略是宏觀方向層面的,戰術是細節執行層面的。如果說立Flag、打造個人CIS、打造個人思想體系這三方面是戰略層面的,那麼如何宣傳就是戰術層面的事情了。
羅蘭很懂得借勢宣傳:參與各類的綜藝節目、電視節目、借勢網紅宣傳、慈善捐贈,還根據自己的個人IP打造周邊產品,例如出個人自傳、開男士美容院以及創立自己品牌的護髮產品等等。
就這樣羅蘭將自己的個人影響力從日本國內延伸到國外,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頂級牛郎,而且扭轉了世俗的偏見,向世人重新定義了「牛郎」這個職業。
後記
個人品牌的打造越發重要,其中人設的打造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就如同微信公眾的Slogan所言:「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我們的這個時代有太多這類的例子了。
例如papi醬、吳曉波、羅振宇,還有抖音快手上的網紅等等,這些優秀的個體不僅活出了自己的個人品牌,甚至還活成了一個團隊、一個企業。
以個人推動變革的時代來臨了,努力,向這個時代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