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咱們廣東人對於美食,
那可是有極致追求的!
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裡遊的,
只要能吃,就都敢吃!
特別是有些人為了追求刺激的美味,
有毒的河豚就成了盤中之物。
河豚富含膠原蛋白,與其他魚類相比,
熱量和類脂質含量少,蛋白質豐富,
就連蘇軾也說過:
「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
因此留下了「拼死吃河豚」的俗語。
可最近惠州就有一名男子,
吃河豚導致自己中毒,
還到中心醫院的急救室走了一遭。
近日,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急診科就收治了一位因吃河豚肉中毒的男子。原來,市民王先生自幼體弱多病,聽信傳聞吃河豚能強身健體,特地讓老鄉從茂名帶來新鮮的河豚,自行在家煮食,沒想到食用後卻出現頭暈不適的症狀。
他立即到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尋求醫生的幫助,經過高濃度吸氧、心電監護、清除毒素、抽血檢驗、利尿排毒等一系列急救處理和及時的催吐,王先生現已轉危為安。
當從醫生口中了解到河豚的毒性和擅自食用的嚴重後果後,心有餘悸的王先生表示,以後再也不敢冒險嘗試了!
初夏時節是河豚最毒的時候,尤其是懷卵的雌性河豚毒性最大。此時也是河豚中毒事件的高發期。
河豚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頭部、皮膚、性腺、內臟和血液中。它是一種無色針狀結晶體,屬於耐酸、耐高溫的動物性鹼,為自然界毒性最強的非蛋白物質之一,而且性質非常穩定,哪怕是長時間的熬煮也很難將其破壞。而加白酒、小蘇打、醋、大蒜之類的東西,除了把河豚變得難吃之外,壓根就不會把毒素分解,最多對食客起個心理安慰的作用。
河豚毒素髮作極快,一般在10分鐘到45分鐘就會出現中毒表現。起初症狀是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有刺痛感,可能伴隨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症狀;嚴重時可致四肢麻痺和全身癱瘓,心律由加速變緩慢,血壓下降,瞳孔先收縮後放大;重症患者因毒素抑制呼吸引起呼吸肌麻痺、心臟驟停而死亡。
東妹再次提醒各位惠州街坊,
目前對河豚毒素尚無有效的解毒藥物。
一旦中毒,應立刻到醫院就診,
採取催吐、洗胃等去毒措施和對症治療處理,
中毒後病情發展迅速,
若不及時搶救,致死率極高,
吃貨們可別再以身試毒、以命相搏咯!
最後,做個小調查,
你吃過河豚嗎?
責編:李馨
審核:盧傑
終審:魏兆珊
來源: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由東江傳媒網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