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有個小鎮,康熙和乾隆都曾到過此地,它的名字還與西施有關

2020-10-19 上海旭日東升

木瀆古鎮,位於有著傳奇色彩的靈巖山腳下,是蘇州市最有故事的小城鎮。它有著2500多年的歷史,據說與蘇州同齡。自古就有吳中第一鎮、秀絕冠江南的美譽。「木瀆」其名的來曆本身就極具傳奇色彩: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用美人計,把美女西施獻給吳王夫差,夫差為取悅西施,在靈巖山上修建館娃宮。木材通過胥江源源不斷運到山下而造成河運堵塞,即所謂「積木塞瀆」——木瀆因此得名。

  


靈巖山,本是春秋時代吳王夫差館娃宮的舊址,也是越國獻西施的地方。清聖祖康熙和清高宗乾隆二帝南巡時,在山頂築有行宮,清鹹豐十年焚於兵火。

  


(在靈巖山上遠眺木瀆古鎮)
在吳王夫差得到西施後,對她特別寵愛,專為西施建造了一座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山頂皇家花園——館娃宮,這座花園就位於俊美秀逸的靈巖山上。於是該鎮的山水風物也成為歷代文人雅士遊覽、吟詠、描摹的對象,由近兩千多年前至今,流風不衰。

  


明末清初,在靈巖山麓,香溪水畔,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千年古鎮。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春天,乾隆南巡,御舟經運河,轉胥江,折入香溪。一路行來,沿途商旅如織。乾隆舍舟登岸,眼見一派祥和景象,不禁龍顏大悅。腳下一條山塘古道,幽奇古絕,乾隆不由詩興大發,當即口佔七律一首。當日乾隆棄舟登岸之處,即為現木瀆香溪河畔山塘街御碼頭。

  


木瀆名氣不高,但清乾隆帝六巡江南,每次到蘇州時,都要在木瀆古鎮棄舟登岸。讓我們順著時間的線索,走進歷史的深處,追尋帝王的蹤跡,探訪那裡的古宅、園林和街景。 

  


香溪河上的「香溪橋」。香溪河在腳邊靜靜地流過,傳說當年吳王夫差曾為美女西施在靈巖山上修建「館娃宮」,西施每日用香料等洗浴,水從山上流下,久而久之,滿河生香,故名為「香溪」。

  


永安橋,至今已經有五百十幾年的歷史了。橋為單孔花崗巖石拱橋,橋洞寬敞適宜行舟,橋上葛蘿垂掛,意趣盎然。當地的新婚男女和小孩滿月都有』「走永安,祈福保平安」的習俗。

  


嚴家花園是古鎮內名氣最大、造園藝術最高的園林,前身為乾隆的老師、中國最長壽的詩人沈德潛故居。1902年木瀆首富嚴國馨購下此園,更名「羨園」,俗稱「嚴家花園」,由香山幫建築大師姚承祖率巧匠重葺。現代建築學家劉敦楨、梁思成、童俊等人數次考察此園,倍加推崇,稱其為蘇州當地園林之「翹楚」。

  


古鎮羨園街廣場。

  


出嚴家花園,沿著山塘街向東不遠,便看到眾多白牆黛瓦中有一處醒目的杏黃色門牆,在市井中平添了幾分莊嚴的宗教意趣。這裡便是明月寺。明月寺始建於五代楊吳天祚元年(公元935年),由僧人明智開創。明洪武初年歸併到普賢寺。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僧人道根重修。

  


怡泉亭,怡和泉是含了兩個主人公的名字,一個兩小無猜的傳說,這座亭子全部用花崗石砌成,沒有過多的裝飾。

  


虹飲山房,是清初木瀆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園林,乾隆下江南每遊木瀆,必先在此棄舟登岸,入園遊歷。因而,當地都習慣稱虹飲山房為乾隆的民間行宮。紀曉嵐、和珅、劉墉等大臣也都曾數次下榻於此,留下了段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乾隆喜好遊山玩水,舞文弄墨,所到之處,必賦詩題字。當他見到這條山塘街古道幽奇古絕,不由詩興大發,當即口佔七律一首。後來,這首七律被當地官員鐫刻於碑,置於亭內,與對面的明代怡泉亭兩相映照,成為古鎮一大景觀。

  


沈壽(清末民初繡女),十六七歲時成為蘇州有名的刺繡能手。光緒三十年其繡品作為慈禧七十大壽壽禮上貢,慈禧大加讚賞,親筆書寫了「福」,「壽」兩字,分贈予沈雪芝,從此更名「沈壽」。

  


西施橋以越女西施命名,位於山塘街,像一個美人臥於香溪。橋姿迤邐輕盈,橋頂有亭翼然,輔橋洞為兩對稱拱形,像美女的一雙媚眼,靜靜地注視著古往今來香溪兩岸的世事滄桑。

  

  

古松園(蔡少漁舊宅),清末木瀆富翁蔡少漁所建。蔡少漁祖籍洞庭西山,原在上海做洋貨生意,發達回鄉造屋置地,良田萬頃。蔡少漁與嚴國馨(嚴家淦祖父)、鄭齡九、徐鳳樓三家合稱木瀆「四大富翁」,富甲一方。其建築布局為前宅後園,典型的清代宅第園林風格。宅內各處建築古樸雅致,雕刻十分精細,有一定的藝術和文化價值,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後園有一株明代羅漢松,蒼翠虯勁,姿態優美,古松園即因此松而名。

  

  


手工薑糖的現做現賣。

  

  

一路走走停停,這裡有很多蘇州特產,比如麥芽糖,薑糖,芝麻餅,棗泥餅等等,各種小吃琳琅滿目,充滿了兒時的回憶。

  


傳統理髮店

  


「開來茶館」位於木瀆古鎮風華山塘街區中,其名取義『水開客來』故名「開來」,這是一家遺存於清朝乾隆年間的知名茶樓。重新裝修後開業,為木瀆的茶客和曲藝愛好者們提供一個品茶、聽曲的好去處。

  


恰逢茶樓有評彈演員表演,以前都在電視裡看,今現場聽演員演唱,卻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這兒有兩座橋,一座叫「邾巷橋」,一座叫「斜橋」,兩橋一橫一堅,取袂而築,相依相偎,因而又稱「雙橋」。從太湖來的胥江和源自光福銅坑的香溪在斜橋下合二為一,一清一濁,形成一條明顯的分水嶺,這就是著名的木瀆古鎮十景之一的「斜橋分水」。

  


斜橋,位於西街東首,始建於宋皇佑四年(1052),1965年吳縣人民政府撥款大修,將原石級式改建成平坡式,橋的高度相應降低。

  


河邊的這條長廊稱河棚,全長175米。河棚一面倚河,一面與民居邊成一體,為上街賣菜的菜農、船民和過往行人提供方便,夏天不遭日曬,雨天不受雨淋,因而深受歡迎。

  


榜眼府第在下塘街,為林則徐弟子、近代政論家馮桂芬故居。馮桂芬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一甲二名進士,故邑人稱其宅為「榜眼府第」。榜眼府第為前宅後園結構,佔地近十畝,是典型的清代園林建築風格。

  


木瀆鎮上有兩處「雙橋」,這就是有「小雙橋」之稱的西安橋和小日暉橋。西安橋左側小日暉橋,位於姜窯路東首,南街最北處。與西安橋形成直角,並稱小雙橋。

  


根據古鎮導覽,我要去尋覓古鎮上唯一保存至今的木質古廊橋,它就隱藏在南街上。從西安橋跨過胥江進入南街,卻又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小巷深深,清謐幽靜。人行其間,心靜氣定。

  


其實,木瀆廊橋並不好找,不經意會錯過,正當我即將錯過它時,門口一位老阿婆用手指指,原來它就深藏在這條並不起眼的弄堂裡。

  


木瀆南街廊橋,建於清末民初,本地人都叫它「南街廊橋」,其實的本名叫「和橋」。「和橋」很景致,全長不過5、6米,廊上覆以黛瓦,兩側列有木樁。橋邊一棵大樹枝繁葉茂的覆掩在廊橋頂上,好像也在愛惜著身下的這座小橋,為它遮擋著風雨。人在廊橋內,可憑欄觀景。欣賞沿河錯落有致的清朝民居和整齊堅實的石駁岸、河埠頭,能使人沉緬於對吳地風韻的深深陶醉之中!

  


突然聽到一陣鑼響,舉目望去,卻見前方走來一隊人馬,有位黃衣人走在隊伍前列。細看,竟是大清皇帝乾隆爺,喜笑顏開迎著春光健步走來。隊伍中有護駕的大臣和太監,也有手持迴避、迎駕的招牌的宮女,那穿著黃袍馬褂的乾隆,手拿摺扇,偶爾扇幾下風,更是顯得英俊瀟灑。原來這一切都是木瀆古鎮景區推出的以「乾隆遊木瀆」情景表演為主打的旅遊活動。再現了乾隆皇帝香溪龍舟故地遊、文武百官接旨、盛大迎駕、虹飲山房賞戲曲等,一幕幕再現了當年乾隆遊木瀆的盛況。

  


希望在我的鏡頭下,能呈現一個不一樣的木瀆給您,希望您在某個時候,像我一樣,追尋著乾隆的足跡,探訪它的那一處處絕美的風景。

相關焦點

  • 蘇州靈巖山有一觀音洞,很靈香火旺盛,傳說和大美人西施有關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會在閒下來的時候到出去走走,看看各地的風景了解各地的習俗,增長自己的見識,蘇州是一座現代經濟發展非常快速的城市,但同時也是一座擁有眾多的旅遊資源,比較出名的就是虎丘、寒山寺、天平山等等,今天我們聊的就是距離天平山不遠的靈巖山,這裡曾經是吳王和四大美人之一西施住過的行宮
  • 胥門,為什麼康熙、乾隆南巡到蘇州的第一站在這裡?
    與盤門一樣,現在我們看到的胥門也是元代重建的,隨後歷朝歷代都有所整修,直到建國後幸運地躲過了拆除,成了真正的古胥門。說起這個名字,讓人情不自禁地就聯想起伍子胥,有傳說,胥門的名字就是紀念伍子胥為建姑蘇城立下的汗馬功勞。
  • 蘇州最火網紅步行街:名氣趕超寬窄巷子,康熙乾隆曾來打卡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方便了,人們在遊玩各地的時候,也可以藉助網絡分享自己的喜悅和當地美麗的風景,因此哪個城市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越多,人們在出行的時候下意識的也會想要選擇這個地方去遊玩。很多人打卡的地方也成了 人們爭相前去的地方。
  • 江蘇這座「園林」古鎮,位於蘇州,乾隆6次下江南必到的地方
    它獨一無二,是因為它是整個江南唯一的「園林古鎮」。如此特殊的地方,自然能讓人眼前一亮,不會覺得索然無味。木瀆古鎮位於蘇州城西,它最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一座伴隨蘇州一同成長的古鎮。木瀆這個名號,還和四大美人西施有關。
  • 讀懂蘇州古鎮,從名字開始……每一個都「大有來頭」
    蘇州的古鎮眾多,每一座都有ta的「獨一無二」。,木瀆這個名字並不算好聽,但它的來歷卻很有趣。還作為鎮墓之獸,驅邪避祟,扶正消災,被稱為「神獸」。相傳,秦始皇統治時期,甪端遭宮廷追殺,疲於奔命逃難於此,它見甪直是處風水寶地便留了下來,成為甪直的保護神。
  • 蘇州避暑勝地,被稱為天然氧吧,乾隆皇帝也曾為它打call
    &34;提起太湖,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太湖不僅是江浙一帶一條重要的湖泊,他還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附近有很多的景觀,今天要說到的避暑勝地就位於太湖周圍。,這裡依山傍水,其地理環境使得此地有眾多的植被,所以這裡既可以算作一個登高望遠的好去處,也可作為乘涼的好去處,夏季炎熱,在這個時候走進穹窿山,不僅能夠一飽眼福看到翠綠的樹林,還能感受到此地傳來的陣陣涼意,此地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所以這裡會有很多的自然生態景觀,如果你來到這片竹林一定會被他深深地吸引。
  • 康熙皇帝的35個兒子,有2個比乾隆還小
    《雍》劇熱播的時候,我聽見隔壁大爺在大發感慨:生14個娃,怪不得亂。要是知道康熙的兒子有35個,可以編一個加強排,不知道大爺要做何感想?在生育方面,康熙一定能排進中國歷史前十。不過康熙雖然生育率高,淘汰率也高,35個兒子不假,但有11個連名字也沒來得及起就沒了,真正留下名號的也就24個。皇長子允禔: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納蘭氏。
  • 有關康熙和乾隆下江南的精彩故事,是確有其事,還是編造的?
    作者:趙心放清代康熙和乾隆兩朝皇帝六下江南的故事,給歷代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經查閱有關史料,筆者管見兩人巡行有著相同目的和不同做法,說書人據此還編造了不少精彩故事。在此與讀者朋友聊聊。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二十三年間,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先後到過清江、淮安、江寧、揚州、蘇州、杭州、鎮江等地,查看當地的水利建設情況,親自帶領隨行大臣視察高家堰等地的堤岸閘壩,觀看陶莊引河、減水壩等水利設施。勉勵嘉獎負責水利建設的官員。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第三次。
  • 江蘇蘇州「窮遊」的5個好去處,你都去過嗎?
    江蘇是一個旅遊大省,它的境內旅遊景點如雲,若是問起景點最多的一個市,那麼肯定非蘇州莫屬,蘇州坐擁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園就有八九個,有國家5A頭銜的景區就不止10個。想必這也是蘇州深受遊客們歡迎的其中一個原因,元旦就要來了,想好去哪裡玩了麼?在蘇州的話不妨考慮考慮來一場窮遊。
  • 2500多年的歷史,小橋流水人家,這座蘇州古鎮傳說和西施有關!
    從古至今,江南都是詩情畫意的地方,是很多遊客都嚮往的地方。因為江南實在是太美了,並且有很多可觀賞的地方,來江南一定要領略古鎮的美一二,體會古鎮的安逸。今天要帶領大家了解一座2500年的古鎮,是江南唯一的園林古鎮,據了解這個地方讓乾隆皇帝一生都難忘。2500多年的歷史,小橋流水人家,這座蘇州古鎮傳說和西施有關!
  • 蘇州這座山高182米,有1600年古寺,還有館娃宮遺蹟,乾隆也來過
    蘇州這座山高182米,有1600年古寺,還有館娃宮遺蹟,乾隆也來過在中國有幾個地方叫靈巖山。南京、六合區、四川、都江堰市、浙江象山縣、福建、福清市、江蘇、蘇州吳中區和木瀆鎮都有靈巖山。靈巖山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山上靈巖塔前面有靈芝石,非常有名。從前有句俗語說,有十二塊奇石,十八塊奇石。圖中是靈巖山景區的大門。大門上有江南和木瀆的橫幅,上面印著水墨韻。大門上有一個李可染畫院品牌。靈巖山如此著名,吸引了大批遊客,因為它不僅是一座山,就高度而言,海拔僅182米,與名山大川相比,不值一提。但那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了取悅西施而建造了館娃宮。
  • 乾隆六下江南必到,這個煙火十足的江南小鎮,如今依然美得脫俗出塵!
    江蘇古鎮似乎只有周莊、同裡等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但其實除了它們,還有遊人如織為踏足的古鎮;例如木瀆,這個大概你連名字都沒有聽過的古鎮,因為很低調,就算是隱藏在江蘇城內都無人識木瀆位於蘇州古城西部,與蘇州有著2500歷史,現在名氣猶在,不復當年。這裡不僅是乾隆六下江南的必去之處。曾與西施有關,更得乾隆皇帝另眼相待。
  • 長江之城 | 乾隆六下江南來過的古鎮
    而「木瀆」這個名稱其實和中國歷史上幾位重要人物有關:吳王夫差、越王勾踐和美女西施。他們之間有什麼淵源呢?春秋時期的美女西施,大家都知道,她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我們常說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中的「沉魚」指的就是西施,源於「西施浣紗」的傳說。
  • 乾隆封茶與龍井,康熙題茶與碧螺春
    中國的老百姓同樣具有文學的想像力和欣賞能力,只不過他們喜好的是戲文曲藝,是英雄傳奇以及離奇古怪的小道之類。茶,作為民族文化的象徵,必不可免地印上了這種徽記。中國的名茶,不僅品種優良,加工精緻,還必須具備文化上的優勢。它們的名稱必須是優美雅致幾經推敲的,明清以來的名茶,還大多伴隨著一個個故事傳說,從而被人們當作茶後飯餘的趣談,成為炫才逞博的資本。
  • 乾隆也逛過魔都上海?曾微服私訪喝茶賜匾,此地留有珍貴「龍跡」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至今為後人津津樂道。他留下足跡的揚州、蘇州、嘉興、杭州等地,當地許多景點因為「御駕親臨」而紅火到現在。但是同樣位於江南的魔都上海,在很多人眼裡是個新興城市(其實並不是),幾乎很難與明清時期那些歷史大事件聯繫起來。但是如果和你說,乾隆下江南時也來過上海,你相信嗎?
  • 蘇州人世世代代這麼喜歡西施,看完蘇州靈巖山什麼都明白了。
    蘇州靈巖山是離蘇州古城區比較近的山,僅約10公裡,她和旁邊的紅楓天平山是蘇州人特別喜歡登的山,所以這裡香火一直很旺,在靈巖山上的空氣中,一直飄有香火味,我家就在蘇州木瀆古鎮,靈巖山下,所以我也不知道登過靈巖山多少次了,然而我很慚愧的是蘇州的靈巖山不是因為乾隆六次下江南在此登臨上山,建設乾隆步道而聞名,而是因為西施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而流傳了兩千五百年,正所謂:「女子本弱,為國則剛,
  • 蘇州的最火的步行街:名氣趕超成都寬窄巷子,康熙乾隆曾來打過卡
    怪不得連朱廣權都調侃,還不如買個地球儀,不但可以看,還可以轉。儘管大家都知道出去玩會遇到人山人海的情況,但是還是受不了美景美食的誘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蘇州必去的一條步行街,火爆程度趕超成都的寬窄巷子,傳聞康熙乾隆都來過!
  • 康熙和乾隆都是雄才大略之主,但從六個方面比較,康熙更勝一籌
    清代十二個帝王中,康熙和乾隆在位的時間都很長,經歷的事情也最多,而且開創了封疆王朝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因此他們祖孫倆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強的可比性。乾隆皇帝一直以來都很崇拜他的爺爺康熙,並在繼位之初便發下了在位不超過六十年的誓言。
  • 離蘇州市區最近的古鎮只有12公裡,因為西施建造宮殿而得名
    江南地區多水鄉古鎮,其中以蘇州為最多。除了大家熟知的周莊、同裡等古鎮以外,還有一些不那麼知名的。位於蘇州城西的木瀆古鎮就是其中的一座。木瀆與蘇州古城同齡,有著2500年的悠久歷史。木瀆古鎮免費開放,有幾個小景點需要購買門票。
  • 蘇州市資訊|乾隆下江南必訪之地,傳說西施曾在此,號稱蘇州「小西湖」
    乾隆下江南必訪之地,傳說西施曾在此,號稱蘇州「小西湖」峰巒疊嶂,山水傍依,古色古香的建築羅列石湖是融吳越遺蹟和南國山水風光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名勝區。春秋時,吳國貴族在此處遊獵祀祝,同時,石湖也是古時候吳越爭霸的戰場。傳說中,石湖是古代吳王夫差的獵場,這裡有範蠡與西施留下的傳說,也有歷朝歷代文人墨客的足跡在此熠熠生輝。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會到訪石湖,足以看到石湖之美,舉世無雙。微波粼粼,在波心蕩漾的是水面上可以清晰看到的九個大小不一月亮影子,這就是「石湖串月」了。